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数学课堂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堂经验;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245-02
数学规律是客观且必然存在的,虽然不可发明,但可以发现。数学教学方法存在却非唯一,所以需要创造和发展。教学中,经过长时间的尝试与探索,通过不断的归纳和总结,形成大致这样的数学教学过程或者说数学课堂教学模型:(1)从具体情境导入,构建经验与新知的联系;(2)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在个体理解时内化新知;(3)在解决问题中强化训练,在虚拟实践中加强内化(4)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把解决问题拓展至实际应用。本文结合一些课堂教学实例,对这一教学模型加以总结和论述。
一、从具体情境导入,构建经验与新知的联系
如文学形象是经过艺术创作加工形成的一样,数的产生是在原始人的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出现的。数学,源起于自然,根植于生活。因此,几乎可以说,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在生活中有它的原型,在人们的意识中有它的“经验”。从实体到想象,从经验到新知,从形象到抽象,是一切学习包括数学学习的客观规律。因此,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大部分的内容源自现实生活,或是学过的旧知识的复习,也可以说是从经验开始的,包括新知的探究过程。这样的编排,遵循认知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践经验,快速构建经验与新知的联系。但问题是,如何来“构建”联系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创设具体情境,包含实物、实体、实例。比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如肥皂、纸盒、积木、书本等生活中常见的类似方体,选择展示,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和“议一议”,在大脑中建立起立体图形的“映像”,构建经验与新知的联系。第二,复习旧知识,唤起旧经验,因循“温故而知新”。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分数乘法”,有必要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这是课程要求,也是基本常识。在教学实际中,却常常把前两点结合在一起,但要注意,所选取的实体实例、复习的旧知识,要具有典型性或普遍性,能揭示经验与新知的内在联系。第三,运用类比诠释、理解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比如,“比例尺”是一个抽象的、虚拟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可设计一个“买比例尺”的情境,让学生猜猜买的结果是怎样的。在猜测的过程中,学生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形象地辨析“比例尺”是个概念。虽然“虚拟”,不能买到,但客观存在,其“家”在图,其用如“尺”。这种导入,自然天成,实现形象与抽象的有机结合,恰如“昨夜江边春水生”,而使“艨艟巨舰一毛轻”,何费推移力,中流自在行!
二、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在个体理解时内化新知
过程比结果重要,并非在否定结果,其实是在强调结果的重要性。其一,一些事物追求的过程是事物本身的结果,结果包含在过程中。其二,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的结果,特别是技能技巧之类,需要具体过程。其三,从认知规律来看,在具体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是深刻的,在探究过程获取的知识是更形象、真实的,因此记得更牢固,更久远。这一点最重要,因为它为数学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应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探究过程中感悟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他们觉得生活处处有数学,使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实践中完成数学学习活动。
获得新知的过程,除了教师直接传授外,最重要的是学习个体对新知的内化过程。把知识硬塞、强灌给个体,和让个体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理解相比,效果简直是天壤之别。既然探究新知的过程这么重要,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创设探究过程。其实,小学数学教材已经相当多地编排知识探究过程,对此,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充分引导学生在具体过程中探究新知。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和“圆柱的体积”时,必须充分应用教材编排探究过程,把圆及圆柱分别切割拼凑成近似长方形和近似长方体,再观察、发现、寻找对应的相关数据,从而推导得出圆面积和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这些编排几乎经典地展示出新知的产生、形成过程,这种知识的获取过程是科学、有效的。如果教材中没有创设探究过程,教师要创造性地创设。因为探究之时,正是内化之始;内化之时,正是数学实践能力提升之始。当然,创设的探究过程必须是简洁的、清楚的,揭示内在的,甚至揭示知识的发展趋势。
三、在解决问题中强化训练,在虚拟实践中加强内化
根据数学课堂时空的受限性、条件的受制性,及教学活动的独特性,我们可以断言,数学课堂中几乎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性活动。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课堂中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数学课堂不仅能而且应该成为培养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因为即便没有真正意义的实践性活动,但可以创设“虚拟性”的实践活动,那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虽然是在“纸上”的,是“假设”的,但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题例教学、解题训练。这一点,其实是当今课堂的“现实”之一。
那么,在“虚拟性”的时间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呢?首先,学生应该基本理解、掌握从教师传授得来的或者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感悟和总结得来的知识,在此前提下,进行实践训练。比如,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计算练习,必定是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探究后,总结出“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计算法则后,进一步强化理解分数除法计算应注意的三方面:被除数不变;除号改为乘号;除数改为它的倒数。之后,再进行练习。其次,设置的训练性题目,要有层次性、综合性。先讲层次性,由难而易,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从分步到综合,这是层次性练习应遵循的不二法则。再讲综合性,这最接近实践,即便“虚拟”,也应有实践的味道。 四、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把解决问题拓展至实际应用
并非在作文中才会出现提笔忘字,无话可说,在数学教学中同样且经常地会出现类似情况,特别是在离开课堂处于纯粹的实践活动中,大部分学生起初会无所适从,迷惑茫然:要干什么?要应用哪些所学知识?要从哪一步做起?要达到什么目的?甚至连所学过的知识也忘得几乎一干二净!如果经常出现这种现象,那么就会基本失去数学活动的意义。因为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出现这种情况,原因较多,既有可能是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也有可能是“虚拟性”训练偏离实践实际,或是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真正意义的具体实践的次数太少,时间太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是变“活”了,可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实践应用局限于教师预设的过程与结果中,实践能力发展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因此,把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把解决问题拓展至实际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和无比迫切。所以,是马是骡子,要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只有实践,才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数学实践能力的标准。基于这些,在教学某方面的知识后,需要组织开展一次真正意义的临近实战的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完“圆的周长”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环形跑道让他们测量起跑线。还在教室时,那时的摩拳擦掌,信心满满,可一到跑道,懵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正合其情其景:忘了所学,不知所以!好在基本知识掌握牢固,“虚拟”训练扎实到位,所以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能准确计算,分工合作,顺利完成这一实践性任务,让数学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从经验开始,到实践中应用,在过程中观察、探究、发现、体验、感悟,伴随愉悦的内化了的收获,去训练,去强化,去“虚拟”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在践行并实现着“培养、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行而交互的这两种实践,正是教师所致力追求的,理想很美好,现实也很丰满。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并非靠一种虽然行之有效的宏观的教学模型就能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情在浓处短,趣于淡处长;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所有的归纳总结,莫如“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精彩而令人警醒。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堂经验;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245-02
数学规律是客观且必然存在的,虽然不可发明,但可以发现。数学教学方法存在却非唯一,所以需要创造和发展。教学中,经过长时间的尝试与探索,通过不断的归纳和总结,形成大致这样的数学教学过程或者说数学课堂教学模型:(1)从具体情境导入,构建经验与新知的联系;(2)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在个体理解时内化新知;(3)在解决问题中强化训练,在虚拟实践中加强内化(4)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把解决问题拓展至实际应用。本文结合一些课堂教学实例,对这一教学模型加以总结和论述。
一、从具体情境导入,构建经验与新知的联系
如文学形象是经过艺术创作加工形成的一样,数的产生是在原始人的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出现的。数学,源起于自然,根植于生活。因此,几乎可以说,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在生活中有它的原型,在人们的意识中有它的“经验”。从实体到想象,从经验到新知,从形象到抽象,是一切学习包括数学学习的客观规律。因此,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大部分的内容源自现实生活,或是学过的旧知识的复习,也可以说是从经验开始的,包括新知的探究过程。这样的编排,遵循认知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践经验,快速构建经验与新知的联系。但问题是,如何来“构建”联系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创设具体情境,包含实物、实体、实例。比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如肥皂、纸盒、积木、书本等生活中常见的类似方体,选择展示,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和“议一议”,在大脑中建立起立体图形的“映像”,构建经验与新知的联系。第二,复习旧知识,唤起旧经验,因循“温故而知新”。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分数乘法”,有必要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这是课程要求,也是基本常识。在教学实际中,却常常把前两点结合在一起,但要注意,所选取的实体实例、复习的旧知识,要具有典型性或普遍性,能揭示经验与新知的内在联系。第三,运用类比诠释、理解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比如,“比例尺”是一个抽象的、虚拟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可设计一个“买比例尺”的情境,让学生猜猜买的结果是怎样的。在猜测的过程中,学生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形象地辨析“比例尺”是个概念。虽然“虚拟”,不能买到,但客观存在,其“家”在图,其用如“尺”。这种导入,自然天成,实现形象与抽象的有机结合,恰如“昨夜江边春水生”,而使“艨艟巨舰一毛轻”,何费推移力,中流自在行!
二、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在个体理解时内化新知
过程比结果重要,并非在否定结果,其实是在强调结果的重要性。其一,一些事物追求的过程是事物本身的结果,结果包含在过程中。其二,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的结果,特别是技能技巧之类,需要具体过程。其三,从认知规律来看,在具体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是深刻的,在探究过程获取的知识是更形象、真实的,因此记得更牢固,更久远。这一点最重要,因为它为数学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应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探究过程中感悟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他们觉得生活处处有数学,使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实践中完成数学学习活动。
获得新知的过程,除了教师直接传授外,最重要的是学习个体对新知的内化过程。把知识硬塞、强灌给个体,和让个体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理解相比,效果简直是天壤之别。既然探究新知的过程这么重要,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创设探究过程。其实,小学数学教材已经相当多地编排知识探究过程,对此,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充分引导学生在具体过程中探究新知。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和“圆柱的体积”时,必须充分应用教材编排探究过程,把圆及圆柱分别切割拼凑成近似长方形和近似长方体,再观察、发现、寻找对应的相关数据,从而推导得出圆面积和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这些编排几乎经典地展示出新知的产生、形成过程,这种知识的获取过程是科学、有效的。如果教材中没有创设探究过程,教师要创造性地创设。因为探究之时,正是内化之始;内化之时,正是数学实践能力提升之始。当然,创设的探究过程必须是简洁的、清楚的,揭示内在的,甚至揭示知识的发展趋势。
三、在解决问题中强化训练,在虚拟实践中加强内化
根据数学课堂时空的受限性、条件的受制性,及教学活动的独特性,我们可以断言,数学课堂中几乎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性活动。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课堂中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数学课堂不仅能而且应该成为培养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因为即便没有真正意义的实践性活动,但可以创设“虚拟性”的实践活动,那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虽然是在“纸上”的,是“假设”的,但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题例教学、解题训练。这一点,其实是当今课堂的“现实”之一。
那么,在“虚拟性”的时间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呢?首先,学生应该基本理解、掌握从教师传授得来的或者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感悟和总结得来的知识,在此前提下,进行实践训练。比如,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计算练习,必定是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探究后,总结出“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计算法则后,进一步强化理解分数除法计算应注意的三方面:被除数不变;除号改为乘号;除数改为它的倒数。之后,再进行练习。其次,设置的训练性题目,要有层次性、综合性。先讲层次性,由难而易,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从分步到综合,这是层次性练习应遵循的不二法则。再讲综合性,这最接近实践,即便“虚拟”,也应有实践的味道。 四、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把解决问题拓展至实际应用
并非在作文中才会出现提笔忘字,无话可说,在数学教学中同样且经常地会出现类似情况,特别是在离开课堂处于纯粹的实践活动中,大部分学生起初会无所适从,迷惑茫然:要干什么?要应用哪些所学知识?要从哪一步做起?要达到什么目的?甚至连所学过的知识也忘得几乎一干二净!如果经常出现这种现象,那么就会基本失去数学活动的意义。因为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出现这种情况,原因较多,既有可能是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也有可能是“虚拟性”训练偏离实践实际,或是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真正意义的具体实践的次数太少,时间太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是变“活”了,可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实践应用局限于教师预设的过程与结果中,实践能力发展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因此,把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把解决问题拓展至实际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和无比迫切。所以,是马是骡子,要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只有实践,才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数学实践能力的标准。基于这些,在教学某方面的知识后,需要组织开展一次真正意义的临近实战的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完“圆的周长”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环形跑道让他们测量起跑线。还在教室时,那时的摩拳擦掌,信心满满,可一到跑道,懵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正合其情其景:忘了所学,不知所以!好在基本知识掌握牢固,“虚拟”训练扎实到位,所以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能准确计算,分工合作,顺利完成这一实践性任务,让数学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从经验开始,到实践中应用,在过程中观察、探究、发现、体验、感悟,伴随愉悦的内化了的收获,去训练,去强化,去“虚拟”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在践行并实现着“培养、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行而交互的这两种实践,正是教师所致力追求的,理想很美好,现实也很丰满。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并非靠一种虽然行之有效的宏观的教学模型就能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情在浓处短,趣于淡处长;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所有的归纳总结,莫如“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精彩而令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