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必要性
信貸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制定的,运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量、贷款投向及贷款质量进行适当引导、调控和监督的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贷政策不同于货币政策中的其他总量政策工具,主要着眼于解决结构问题,通过窗口指导,引导信贷投向,促进地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即信贷总量及投向结构是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的具体体现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检查评价信贷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保证信贷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
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保证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多方面,其中,尤以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区域布局结构不合理较为突出。而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信贷政策,特别是信贷投向政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换而言之,“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要在信贷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并得到较好落实,才能保证结构调整到位且及时。如何保证信贷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协调一致,即哪些产业、哪些行业应给予信贷支持,哪些产业、哪些行业应予以信贷限制,这就要求对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因此,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保证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二、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保证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实施的需要。在我国目前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仍占主导地位,信贷资金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社会的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并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信贷政策执行效果是否符合宏观调控政策要求,是否达到宏观调政策预期,就需要对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因此,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保证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实施的需要。
三、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从当前情况看,系统性金融风险源主要是信贷风险,即由于实体经济风险通过信贷关系转嫁到金融机构。同时,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营利润的考虑,风险防范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客观上要求对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四、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基层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工作重点转向制定操作规则、研究分析市场变化、评估金融稳定、加强金融服务,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作为人民银行的基层派出机构,基层人民银行在贯彻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组织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面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重要基础。最近召开的基层行建设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指出,积极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强化金融风险监测,做好重点领域、关键行业的风险预警工作,依法加大对风险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维护好辖区金融稳定是基层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重点。因此,开展信贷导向效果评估工作是基层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需要。
依托现有业务系统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可行性
基于信贷政策内涵,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评估商业银行信贷增量是否符合宏观调控要求;二是评估商业银行贷款投向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三是评估商业银行贷款质量风险状况。为此,基层人民银行依托现有业务系统可以较好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
一、评估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及增量。由于人民银行负责金融业统计工作,并拥有全国联网的金融统计监测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基层人民银行能够全面及时了解掌握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及增减变动情况,并对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做出甄别判断。
二、评估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结构。基层人民银行在利用金融统计监测管理系统掌握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及增量的同时,还可结合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全面掌握金融机构信贷结构情况,对其信贷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进行评估。
三、评估辖区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基层人民银行利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这一载体和平台,即通过企业申领贷款卡、办理贷卡年审等渠道和手段,能够掌握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这就为评估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预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便利条件。
拓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功能
为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积极作用,确保各项信贷政策落实到位,应丰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内容,拓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功能。
一、把好贷款准入关口。为做好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应赋予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新的功能定位,即在为企业办理贷款卡发放(年审)工作中,应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及所提供相关资料的审查力度,切实把好贷款准入关口。从目前情况看,基层人民银行在办理贷款发放(年审)工作中,仅对企业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非现场审查,只要企业所提供资料全面,即为其发放贷款卡和年审手续。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所从事行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环保是否达标等均无明确规定和要求。因此建议,修改《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增加对申请贷款卡(贷款卡年审)企业的审查力度。对非现场审查不能确定的事项(资料),应对企业开展现场核查。对不符合有关政策要求的企业应当拒绝发放贷款卡或不予年审,充分发挥信贷政策评估的作用,以提高人民银行,特别是基层行在执行信贷政策中的话语权。
二、强化窗口指导力度。尽管基层人民银行承担着窗口指导的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效果并不理想,仅停留在传达文件提提要求上,而没有后续工作做保障,致使基层人民银行窗口指导有其名而无其实,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建议,基层人民银行通过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以强化窗口指导力度,提高窗口指导的有效性。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结果应定期通报,特别对评估结果差的金融机构应采取通报批评、约见谈话等有效形式和手段,加强对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政策的指导力度,确保信贷政策落实到位。
三、加强系统风险提示。基层人民银行承担着防范辖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职责,但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工作中,仅以“消防队”的身份出现,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基层人民银行均存在错误认识,即只有发生系统金融风险,人民银行才有“用武之地”,才能真正发挥应有作用。为此建议,为切实发挥基层人民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基层人民银行必须从单纯的“消防队”转变为“防疫站”,提高金融机构自身抵御风险的“免疫力”。通过信贷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基层人民银行对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和信贷结构做到全面及时掌握,同时,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为企业办理发放贷款卡、贷款年卡等工作中,通过非现场核查和现场核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掌握企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动态,对辖内金融机构系统风险状况进行较好地分析监测,发现系统性风险苗头,及时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或警示,从而将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防范关口前移,发挥“预防和保健”作用。
信貸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制定的,运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量、贷款投向及贷款质量进行适当引导、调控和监督的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贷政策不同于货币政策中的其他总量政策工具,主要着眼于解决结构问题,通过窗口指导,引导信贷投向,促进地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即信贷总量及投向结构是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的具体体现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检查评价信贷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保证信贷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
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保证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多方面,其中,尤以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区域布局结构不合理较为突出。而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信贷政策,特别是信贷投向政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换而言之,“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要在信贷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并得到较好落实,才能保证结构调整到位且及时。如何保证信贷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协调一致,即哪些产业、哪些行业应给予信贷支持,哪些产业、哪些行业应予以信贷限制,这就要求对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因此,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保证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二、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保证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实施的需要。在我国目前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仍占主导地位,信贷资金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社会的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并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信贷政策执行效果是否符合宏观调控政策要求,是否达到宏观调政策预期,就需要对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因此,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保证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实施的需要。
三、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从当前情况看,系统性金融风险源主要是信贷风险,即由于实体经济风险通过信贷关系转嫁到金融机构。同时,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营利润的考虑,风险防范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客观上要求对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四、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是基层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工作重点转向制定操作规则、研究分析市场变化、评估金融稳定、加强金融服务,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作为人民银行的基层派出机构,基层人民银行在贯彻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组织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面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重要基础。最近召开的基层行建设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指出,积极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强化金融风险监测,做好重点领域、关键行业的风险预警工作,依法加大对风险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维护好辖区金融稳定是基层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重点。因此,开展信贷导向效果评估工作是基层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需要。
依托现有业务系统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可行性
基于信贷政策内涵,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评估商业银行信贷增量是否符合宏观调控要求;二是评估商业银行贷款投向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三是评估商业银行贷款质量风险状况。为此,基层人民银行依托现有业务系统可以较好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
一、评估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及增量。由于人民银行负责金融业统计工作,并拥有全国联网的金融统计监测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基层人民银行能够全面及时了解掌握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及增减变动情况,并对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做出甄别判断。
二、评估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结构。基层人民银行在利用金融统计监测管理系统掌握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及增量的同时,还可结合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全面掌握金融机构信贷结构情况,对其信贷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进行评估。
三、评估辖区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基层人民银行利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这一载体和平台,即通过企业申领贷款卡、办理贷卡年审等渠道和手段,能够掌握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这就为评估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预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便利条件。
拓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功能
为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积极作用,确保各项信贷政策落实到位,应丰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内容,拓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功能。
一、把好贷款准入关口。为做好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应赋予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新的功能定位,即在为企业办理贷款卡发放(年审)工作中,应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及所提供相关资料的审查力度,切实把好贷款准入关口。从目前情况看,基层人民银行在办理贷款发放(年审)工作中,仅对企业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非现场审查,只要企业所提供资料全面,即为其发放贷款卡和年审手续。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所从事行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环保是否达标等均无明确规定和要求。因此建议,修改《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增加对申请贷款卡(贷款卡年审)企业的审查力度。对非现场审查不能确定的事项(资料),应对企业开展现场核查。对不符合有关政策要求的企业应当拒绝发放贷款卡或不予年审,充分发挥信贷政策评估的作用,以提高人民银行,特别是基层行在执行信贷政策中的话语权。
二、强化窗口指导力度。尽管基层人民银行承担着窗口指导的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效果并不理想,仅停留在传达文件提提要求上,而没有后续工作做保障,致使基层人民银行窗口指导有其名而无其实,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建议,基层人民银行通过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以强化窗口指导力度,提高窗口指导的有效性。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结果应定期通报,特别对评估结果差的金融机构应采取通报批评、约见谈话等有效形式和手段,加强对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政策的指导力度,确保信贷政策落实到位。
三、加强系统风险提示。基层人民银行承担着防范辖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职责,但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工作中,仅以“消防队”的身份出现,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基层人民银行均存在错误认识,即只有发生系统金融风险,人民银行才有“用武之地”,才能真正发挥应有作用。为此建议,为切实发挥基层人民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基层人民银行必须从单纯的“消防队”转变为“防疫站”,提高金融机构自身抵御风险的“免疫力”。通过信贷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基层人民银行对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和信贷结构做到全面及时掌握,同时,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为企业办理发放贷款卡、贷款年卡等工作中,通过非现场核查和现场核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掌握企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动态,对辖内金融机构系统风险状况进行较好地分析监测,发现系统性风险苗头,及时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或警示,从而将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防范关口前移,发挥“预防和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