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量的农民工走出农村涌入城市。1992年在城市的外来民工4600萬,1994年增加到6000万。此后,流动农民工的数量每年以800万至1000万的速度增加,据统计,目前在一般城市,农民务工者和其他流动人口占城市户籍人口的比例在20%-30%左右,发达地区这部分人口可能是城市户籍人口的3-4倍。目前在城市的农民工的总数有近1.4亿,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达1.5亿—2亿人,预计“十一五期间”还将有大量的农民需要转移。同时,目前,流动农民工群体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他们不再是暂居住城市,而是倾向于长期居住,居住的时间也在不断地延长,并且有举家迁移的倾向。
面对着中国经济迅猛的增长,面对着城市建设和服务质量及层次的日益提高,面对着中国一路高歌的出口增长形势,面对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支撑力量,我们不能忘记,更不应无视农民工在这一切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他们如何真正融入到城市中,融入到所在地区,完成从农民到担当城市主体角色的转换,这已经不仅仅是单个社区问题、单个地区问题,而是关系到了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大社会问题。
自1999年至今的7年时间里,亚洲基金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针对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无疑对中国进一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项目以女工为目标群体,通过科学设计,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以社区为依托,探索构建外来工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是有关社会组织在中国第一个与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进行合作,以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的综合社会发展项目。也是全国第一个开展外来工输出地与输入地联合共建外来工社会支持系统的开创性项目。
同时该项目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项目的持续开展,众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企业以参与社区建设为目标,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有效途径。
谈到企业社会责任,人们通常会联想到企业内部生产守则运动。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远远超出了企业内部的生产守则。要有效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需要社会各方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企业社会责任与社区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1999年,亚洲基金会(The Asia Foundation) 在利惠基金会(The Levi Strauss Foundation)和利惠公司的支持下,与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广东省工会、广东省妇联、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工会、三乡镇妇联、三乡镇劳动分局、中山大学和当地企业等多家机构合作,在中国外来女工最集中的广东省中山市、东莞市、深圳市、南海市、广州市和惠州市相继开展的工人培训项目,为探讨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实践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如何与社区共同发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项目背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出口加工企业产业工人的主流。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形态转变的一个缩影。全国1.4亿的外来工中,广东一个省就吸纳了30%。由于城市的公共预算开支是按户籍人口分配的,外来工因为没有户口,而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
他们来到陌生的城市,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挑战。他们找不到工作时,不知该找谁;找不到住的地方,不知该找谁;发生劳动纠纷,不知该找谁;子女不能就学,不知该找谁。
他们分散在大大小小的社区,社区就成为中国社会形态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核心所在,成为各种社会力量、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系于一身的焦点所在。如何为这样一个庞大的外来工群体提供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就成了各地政府、企业和社区面临的一个共同的挑战,不是哪个部门或哪个企业一家所能解决的。
项目设计
项目是一个开放型面向整个社区的综合社会发展项目。我们采取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以社区为依托,调动各利益相关方的力量和资源,共同构建外来工社会支持网络,以达到维护工人合法权益、提升工人素质和发展能力、促进外来工与社区的相互认同和融合、推动企业和社区全面发展的目标。
项目策略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亚洲基金会与上述各单位以及当地的工厂等多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项目的策略是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
* 工会:以维护工人利益,保护工人权益为己任,有健全的工作机制,工会的网络一直延伸到工厂。项目充分发挥工会的这一优势,深入工厂展开改善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活动,在工人中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并在市、区、厂三级组建职业健康与安全监督网。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家卫生部的专家、跨国公司内部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专家、职业病防治院的专家、社区组织专门从事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作的一线专家和企业的全力支持。工会依托自身的网络自上而下展开项目的实施工作,在最大范围内向工人宣传了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意义,提升了工人在工作场所的自我保护意识。
* 妇联:以维护妇女权益为己任,有健全的工作网络和广泛的动员能力。项目依托妇联的网络,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以地级市为单位,层层动员,让尽可能多的工厂工人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和咨询活动。在法律援助的基础上,组织劳动、劳动仲裁、司法、工会、妇联、企业、学术团体、社区组织、企业和工人代表定期召开座谈会,讨论典型案例中的疑点和难点,讨论如何简化法律程序,使更多的机构和个人有能力为外来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从而使更多的工人受益。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现实的依据,以推动和加强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
* 社区组织:灵活敏锐,最了解工人的需求,最直接服务于外来工。很多生动多样而又寓教于乐的服务模式均来自于社区组织的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力推动社区组织与政府、群团组织、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这种合作有效地扩大了服务的规模和受益面,也使社区组织更快成长起来。社区组织在服务于工人的同时,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与此同时,自身也像雨后春笋在不断成长,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大专院校:大专院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引领试点项目,常年深入社区组织,深入工人群体,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把很多基层社区的实践上升为政策建议,探索并推动相关政策的改革。在服务工人,服务社区的同时,也在教育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 跨国公司和当地工厂:拥有内部生产守则和供应链的多家企业和代理商,并拥有培训和其他资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跨国公司向社区组织开放定单厂,与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共同探讨落实内部生产守则和保护工人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很多跨国公司向社区组织开放定单厂,使社区组织有机会客观地认识内部生产守则,并推动工人参与内部生产守则的落实和完善。
* 外来工:有强烈的得到社区认同和融入社区的愿望,有极大的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目使分散在社区各厂的工人联结起来,互相沟通信息、资源共享,也使这个群体的整体力量得以发挥,工人既是项目的受益者,也是项目的主体。很多工人成为培训的骨干,社区宣传的骨干,组建工人互助网络的骨干和培训成果推广的骨干。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工人们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提升;他们得到了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也得到了当地社区的广泛认可。
项目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创新和实践推动了很多社会公共政策的调整。项目以社区为依托,调动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构建外来工的社会支持网络。这种探索和实践为社会公共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一些经验:
* 全国第一个与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合作,大规模开展以外来女工为目标群体,以培训为主要手段,以维护合法权益、提升发展能力、促进社区融合、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社会发展项目。
* 在项目带动下,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层面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由工人、工厂、社区组织(和居民)及政府共同参与建构的,以外来女工为主要支持目标的社会支持系统。
* 在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实施模式上,在工厂内部生产守则模式之外,探索构建一个新的模式——社区模式。
* 在项目的直接推动下,建立起以工人为主体的自组织形式(如工人业余艺术团)和遍布社区的工人骨干网络,并帮助其发展成为加强社区沟通、维护工人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
* 以外来女工为主要目标群体,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形势,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人发展项目的内容与形式,发挥良好的社会示范作用,如女工学校、工人业余艺术团、外来工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社区女工报、参与式劳动关系的沟通与调整,以及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
* 全国第一个开展外来工输出地和输入地联动项目,探讨如何动员社会成员广泛参与,以社区为依托,共立外来工的社会支持系统。
* 用项目的积极成效影响并带动社会,推动社会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调整与改善。
项目成果丰硕
项目实施七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包括:开展专题培训510次,内容包括:法律与工人权益保护、职业安全与健康、女工生殖健康与保健、人际沟通、艾滋病预防、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外来女工的婚恋与家庭、外来女工的社会公共安全、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劳务输出地外出引导性培训等,直接参训人员约13.46万人次。
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办理570个法律援助案件,当事人为妇女495名,已结案565宗,其中胜诉和调解成功的案件522宗,占96%。挽救了100个外来女工的生命健康,其中73个职业中毒外来女工得以进入或继续住院,为受援女工争取了劳动工资、工伤待遇以及损害赔偿款1400多万元。
在1000家非国有企业20万女工中开展女工保护和需求调查。配合专题培训和同伴教育发放的各类宣传资料包括教材、培训提纲、宣传折页、宣传品等41.7万余份(册),开展各类大型(或小型)活动(征文、报告会、演讲会、各类知识竞赛、咨询活动、联谊活动等)30场,参与人数约15万人次。编印“打工妹信箱”38期,发放53500份;接复女工来信273封,約20多万字。编辑《三乡女工报》9期,印发10万份。
召开专题研讨会:“服务与创新:外来工社会政策研讨会”(2000),“流动与社会性别——珠江三角洲外来女工培训研讨会”(2001),“跨国公司与民间组织合力推动劳工服务项目的积极发展圆桌会议”(2003),“艾滋病同伴教育评估会”(2004),“外来工工伤研讨会”(2005)和“外来工培训研讨会”(2005),“外来工职业培训经验交流会”(2006)。每个专题研讨会,我们都邀请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实务工作者以及当地所有的合作伙伴参加,大家就某一专题展开讨论,分享经验。
项目影响扩大 吸引更多参与
我们的项目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引起社会各界对外来工的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广泛的课题。在这方面,我们仅仅做了一点点探索和尝试。
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合作,在更多的社区构建外来工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工人、企业与社区共同发展。帮助外来工融入社区,帮助企业实践社会责任,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社会。
社区和社会的需求是巨大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前景非常广阔。
(作者单位:亚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