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医中药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祛风泻火化瘀止痛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进行疗效评价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3.90%和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95%和80.49%,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针刺;三叉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74-02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是指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它始于一侧面部的某区,并只放射至同侧三叉神经支配区。少数病人先一侧发作后,可在另一侧发作[1]。每次发作数秒至数分钟,疼痛发作期,重者一天可达数十次,痛如电击样、烧灼样、刀割样、针刺样。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常于40岁后起病。自2009年7月-2012年8月笔者运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4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疼痛门诊病例,男性35例,女性47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49.2±11.3)岁;病程1.5周~4年。将患者按就诊顺序排号,单号入研究组,双号编入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本病情、相关病史等基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1998年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制定的三叉神经痛西医诊断标准标准:(1)面部或额部的阵发性疼痛,持续几秒钟至2分钟。(2)疼痛至少有下列特点中的4项:①沿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散布。②特征为突发、剧烈、尖锐、浅表、刀刺样或烧灼样。③疼痛剧烈。④从扳机点促发或因某些日常活动诱发,如吃饭、谈话、洗脸或刷牙。⑤发作以后,病人完全无症状。(3)无神经系统体征。(4)每位患者有刻板的发作。(5)病史躯体检查及必要时所做特殊检查可排除导致面痛的其他原因。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中药运用自拟祛风泻火化瘀止痛汤,药物组成:全蝎10g,血竭(研末冲服)2g,蜈蚣3g,三七粉(冲服)3g,川芎10g,桃仁10g,防风10g,柴胡10g,细辛3g,白芍10g,丹皮10g,黄连10g,胆南星6g,升麻6g。辨证加减:肝火炽盛者加龙胆草10g,夏枯草10g,菊花10g;风寒袭络者加羌活10g,麻黄6g;风热毒盛者,加金银花15g,连翘10g,板蓝根2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8g;伴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30g;心烦甚者加栀子10g,淡豆豉10g;胃火盛者加生石膏30g;痰多、苔腻加半夏10g、佩兰8g。每日1剂,煎汁400ml,分2次口服。30天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针刺选穴:基础穴:合谷、太冲、风池;额部(眼支)痛加穴:头维、鱼腰、上关、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解溪;上颌(上颌支)痛加下关、颧髎、四白、迎香;下颌(下颌支)痛加大迎、颊车、承浆、内庭、夹承浆。风热型加曲池;风寒型加列缺;气血瘀滞型加三阴交、膈腧;肝胆火旺者加行间、阳陵泉、太冲、侠溪。用28号1.0~2.0寸毫针,常规消毒后针刺,用泻法,以患者局部产生酸麻沉胀感或触电样感传为度。每次留针30min,间隔行针2次。每日1次,15日为一疗程,后间隔3日,再行第2疗程。其中颊车、颧髎、太阳三穴分别在下颌支痛、上颌支痛及眼支痛时配合梅花针叩刺放血疗法。具体操作为:将穴位常规消毒后,以右手持梅花针,运用腕力弹刺,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进行叩刺,叩刺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一般叩刺5-10次,以皮肤有微出血为度。颊车可叩刺后拔罐,放血约1-3ml。隔3日1次,每疗程进行4次。叩刺放血在针刺起针后应用。观察2个疗程。
2.2对照组 口服卡马西平片,开始每次0.1g,每日2次;第2日后每隔1日增加0.1-0.2g,直到疼痛缓解,维持量每日0.4-0.8g,分次服用;最高量每日不超过1.2g(观察期间停用其他三叉神经的中西药物,入选前服用三叉神经痛药物者在停用药物一周后入选)。30天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
2.3疗效判定标准[2]临床痊愈:疼痛停止,面部感觉等功能正常,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疼痛停止后,半年内复发,但发作频次较前减少50%以上;有效:疼痛发作频次较前减少25~50%;无效:疼痛发作频次较前减少小于25%。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相关资料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结果
2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讨论
三叉神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明确,发病机制是可能由于多种因素,使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的感觉根和运动支发生脱髓鞘改变,脱失髓鞘的轴突与相邻纤维间发生短路。因此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也可经短路成为传入冲动,达到一定的总和而激发半月神经节内的神经元产生疼痛[3]。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面痛”、“脑风”、“头风”等范畴。其病因主要为风、火、痰、瘀、虚,其中以风邪、风火多见。其病机为风邪上侵面部三阳经脉,多由外感或内伤所致[1]。其病理因素为风、火、瘀、痰、虚等,笔者认为主要是风、火、瘀,邪实居多。风有外风与内风,外风主要指风寒、风热,内风主要指肝风;火主要指胃肝实火;痰主要指痰浊,瘀为气血瘀滞。其病因病机多为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等外邪,闭痹阻经络[4],或风热邪毒侵淫面部筋脉,气血失畅,或肝胃火盛,壅滞经络,或肝胆风火挟痰浊攻冲头面,上扰清窍,或病久入络,或因外伤,气滞血瘀等均可导致面部气血痹阻,血行不畅,“不通则痛”而形成本病。风火瘀阻络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祛风泻火化瘀是本病的基本疗法。中药方中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血竭活血止痛;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三七活血定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桃仁活血化瘀;防风发散风寒,祛风胜湿,息风止痉;细辛祛风散寒止痛;柴胡疏风清热,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敛阴,平肝止痛;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泻胃、肝、心火;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痉;升麻疏风散热解毒,善清解阳明热毒。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5-6]:全蝎主要成分为马氏钳蝎神经毒素Ⅰ、Ⅱ等具有药理活性的肽类及蛋白质,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抗惊厥、镇痛、抗炎,蝎毒对内脏痛、皮肤灼痛及三叉神经诱发皮层电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血竭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蜈蚣镇痛、镇静、解痉;黄连抗炎、解热、镇静、健胃、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三七扩张脑血管、镇痛、抗炎、加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增强体质;川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镇痛、镇静、解痉;桃仁抗炎、镇痛;防风抗炎、镇痛、抗惊厥、调节免疫功能;柴胡、细辛抗炎、镇痛、镇静;白芍抗炎、镇痛、镇静、解痉、调节免疫功能;丹皮抗炎、镇痛、抗惊厥、抗过敏;南星镇痛、镇静、抗惊厥、祛痰;升麻抗炎、镇痛、抗惊厥。诸药合用,祛风散寒清热、泻火化痰、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即具有镇静、解痉、镇痛等作用。针刺治疗主要涉及到三阳经穴位,但以阳明、少阳为多,尤其是阳明。针刺方中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善于调气止痛,《四总穴歌》言:“面口合谷收”,长于治疗面部疾病;太冲乃足厥阴经所注为“输”,为原穴。头维为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鱼腰为经外止痛奇穴;下关为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颊车、大迎为足阳明经止痛要穴,常为面痛阿是穴(三叉神经痛面部扳机点);上关穴为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颧髎为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诸穴合用,疏通经脉、祛风止痛。梅花针刺络放血可泻火祛瘀、通经活络,增强止痛功效。药针并用,效专力宏,共奏祛风活血、泻火祛痰、通络止痛之功,使风除瘀祛、火泻痰化、经络通畅、邪去正复而顽痛自愈。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中药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怡,杨任民.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2辑,1995.
[3]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
[4]杜彩霞,赵献敏,王建人,等.针药灸并用治疗三叉神经痛12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228.
[5]赵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0,275.
[6]徐晓玉.中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5,66.
作者简介:
钟磊(1964.7),男,汉族,河南省长垣县人,本科,副主任中医师,现任河南省安阳市中醫院内6科(针灸科)(疼痛门诊)科主任,系河南省中医管理局“112”人才工程专科专病学术骨干。研究方向:疼痛疾病的中医诊治。
关键词:中药;针刺;三叉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74-02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是指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它始于一侧面部的某区,并只放射至同侧三叉神经支配区。少数病人先一侧发作后,可在另一侧发作[1]。每次发作数秒至数分钟,疼痛发作期,重者一天可达数十次,痛如电击样、烧灼样、刀割样、针刺样。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常于40岁后起病。自2009年7月-2012年8月笔者运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4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疼痛门诊病例,男性35例,女性47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49.2±11.3)岁;病程1.5周~4年。将患者按就诊顺序排号,单号入研究组,双号编入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本病情、相关病史等基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1998年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制定的三叉神经痛西医诊断标准标准:(1)面部或额部的阵发性疼痛,持续几秒钟至2分钟。(2)疼痛至少有下列特点中的4项:①沿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散布。②特征为突发、剧烈、尖锐、浅表、刀刺样或烧灼样。③疼痛剧烈。④从扳机点促发或因某些日常活动诱发,如吃饭、谈话、洗脸或刷牙。⑤发作以后,病人完全无症状。(3)无神经系统体征。(4)每位患者有刻板的发作。(5)病史躯体检查及必要时所做特殊检查可排除导致面痛的其他原因。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中药运用自拟祛风泻火化瘀止痛汤,药物组成:全蝎10g,血竭(研末冲服)2g,蜈蚣3g,三七粉(冲服)3g,川芎10g,桃仁10g,防风10g,柴胡10g,细辛3g,白芍10g,丹皮10g,黄连10g,胆南星6g,升麻6g。辨证加减:肝火炽盛者加龙胆草10g,夏枯草10g,菊花10g;风寒袭络者加羌活10g,麻黄6g;风热毒盛者,加金银花15g,连翘10g,板蓝根2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8g;伴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30g;心烦甚者加栀子10g,淡豆豉10g;胃火盛者加生石膏30g;痰多、苔腻加半夏10g、佩兰8g。每日1剂,煎汁400ml,分2次口服。30天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针刺选穴:基础穴:合谷、太冲、风池;额部(眼支)痛加穴:头维、鱼腰、上关、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解溪;上颌(上颌支)痛加下关、颧髎、四白、迎香;下颌(下颌支)痛加大迎、颊车、承浆、内庭、夹承浆。风热型加曲池;风寒型加列缺;气血瘀滞型加三阴交、膈腧;肝胆火旺者加行间、阳陵泉、太冲、侠溪。用28号1.0~2.0寸毫针,常规消毒后针刺,用泻法,以患者局部产生酸麻沉胀感或触电样感传为度。每次留针30min,间隔行针2次。每日1次,15日为一疗程,后间隔3日,再行第2疗程。其中颊车、颧髎、太阳三穴分别在下颌支痛、上颌支痛及眼支痛时配合梅花针叩刺放血疗法。具体操作为:将穴位常规消毒后,以右手持梅花针,运用腕力弹刺,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进行叩刺,叩刺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一般叩刺5-10次,以皮肤有微出血为度。颊车可叩刺后拔罐,放血约1-3ml。隔3日1次,每疗程进行4次。叩刺放血在针刺起针后应用。观察2个疗程。
2.2对照组 口服卡马西平片,开始每次0.1g,每日2次;第2日后每隔1日增加0.1-0.2g,直到疼痛缓解,维持量每日0.4-0.8g,分次服用;最高量每日不超过1.2g(观察期间停用其他三叉神经的中西药物,入选前服用三叉神经痛药物者在停用药物一周后入选)。30天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
2.3疗效判定标准[2]临床痊愈:疼痛停止,面部感觉等功能正常,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疼痛停止后,半年内复发,但发作频次较前减少50%以上;有效:疼痛发作频次较前减少25~50%;无效:疼痛发作频次较前减少小于25%。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相关资料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结果
2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讨论
三叉神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明确,发病机制是可能由于多种因素,使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的感觉根和运动支发生脱髓鞘改变,脱失髓鞘的轴突与相邻纤维间发生短路。因此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也可经短路成为传入冲动,达到一定的总和而激发半月神经节内的神经元产生疼痛[3]。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面痛”、“脑风”、“头风”等范畴。其病因主要为风、火、痰、瘀、虚,其中以风邪、风火多见。其病机为风邪上侵面部三阳经脉,多由外感或内伤所致[1]。其病理因素为风、火、瘀、痰、虚等,笔者认为主要是风、火、瘀,邪实居多。风有外风与内风,外风主要指风寒、风热,内风主要指肝风;火主要指胃肝实火;痰主要指痰浊,瘀为气血瘀滞。其病因病机多为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等外邪,闭痹阻经络[4],或风热邪毒侵淫面部筋脉,气血失畅,或肝胃火盛,壅滞经络,或肝胆风火挟痰浊攻冲头面,上扰清窍,或病久入络,或因外伤,气滞血瘀等均可导致面部气血痹阻,血行不畅,“不通则痛”而形成本病。风火瘀阻络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祛风泻火化瘀是本病的基本疗法。中药方中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血竭活血止痛;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三七活血定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桃仁活血化瘀;防风发散风寒,祛风胜湿,息风止痉;细辛祛风散寒止痛;柴胡疏风清热,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敛阴,平肝止痛;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泻胃、肝、心火;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痉;升麻疏风散热解毒,善清解阳明热毒。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5-6]:全蝎主要成分为马氏钳蝎神经毒素Ⅰ、Ⅱ等具有药理活性的肽类及蛋白质,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抗惊厥、镇痛、抗炎,蝎毒对内脏痛、皮肤灼痛及三叉神经诱发皮层电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血竭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蜈蚣镇痛、镇静、解痉;黄连抗炎、解热、镇静、健胃、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三七扩张脑血管、镇痛、抗炎、加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增强体质;川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镇痛、镇静、解痉;桃仁抗炎、镇痛;防风抗炎、镇痛、抗惊厥、调节免疫功能;柴胡、细辛抗炎、镇痛、镇静;白芍抗炎、镇痛、镇静、解痉、调节免疫功能;丹皮抗炎、镇痛、抗惊厥、抗过敏;南星镇痛、镇静、抗惊厥、祛痰;升麻抗炎、镇痛、抗惊厥。诸药合用,祛风散寒清热、泻火化痰、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即具有镇静、解痉、镇痛等作用。针刺治疗主要涉及到三阳经穴位,但以阳明、少阳为多,尤其是阳明。针刺方中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善于调气止痛,《四总穴歌》言:“面口合谷收”,长于治疗面部疾病;太冲乃足厥阴经所注为“输”,为原穴。头维为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鱼腰为经外止痛奇穴;下关为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颊车、大迎为足阳明经止痛要穴,常为面痛阿是穴(三叉神经痛面部扳机点);上关穴为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颧髎为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诸穴合用,疏通经脉、祛风止痛。梅花针刺络放血可泻火祛瘀、通经活络,增强止痛功效。药针并用,效专力宏,共奏祛风活血、泻火祛痰、通络止痛之功,使风除瘀祛、火泻痰化、经络通畅、邪去正复而顽痛自愈。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中药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怡,杨任民.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2辑,1995.
[3]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
[4]杜彩霞,赵献敏,王建人,等.针药灸并用治疗三叉神经痛12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228.
[5]赵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0,275.
[6]徐晓玉.中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5,66.
作者简介:
钟磊(1964.7),男,汉族,河南省长垣县人,本科,副主任中医师,现任河南省安阳市中醫院内6科(针灸科)(疼痛门诊)科主任,系河南省中医管理局“112”人才工程专科专病学术骨干。研究方向:疼痛疾病的中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