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道例题引出抛物线焦点弦的一系列相关性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7908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课本例题的求解,通过一系列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抛物线焦点弦的相关性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例题;抛物线;焦点弦;数形结合;核心素养
  课本中例题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例题本身的解答,而是要通过挖掘例题中丰富的内涵以及对例题的再创造,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建立数与形的联系,借助几何直观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明化、形象化,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与学生一起发现和总结性质,让学生了解到性质的来龙去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1 (人教版高中数学選修2-1P69例题的一般形式)斜率为k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解析 方法一:求出直线l的方程后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求出A,B两点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以求出|AB|.
  方法二:如图1,设A(x1,y1),B(x2,y2),过A作AA′⊥准线于A′,过B作BB′⊥准线于B′.由抛物线的第二定义得:AF=AA′=x1 p2.同理BF=BB′=x2 p2.于是得:|AB|=AF BF=x1 x2 p.
  思考1 在方法一中若将直线l的斜率用tan θ来表示(θ是直线的倾斜角),则
  当θ≠π2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x=ycot θ p2,由x=ycot θ p2,y2=2px 得y2-2pycot θ-p2=0,由韦达定理得:y1 y2=2pcot θ,y1·y2=-p2,故|AB|= 1 cot2θy1-y2=2psin 2θ,且S△AOB=12OFy1-y2=p22sin θ,于是有:
  性质1 x1x2=p24,y1y2=-p2.
  性质2 |AB|=2psin 2θ.
  性质3 S△AOB=p22sin θ.
  思考2 因为AF=x1 p2,所以以AF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坐标为AF的中点,其坐标为x12 p4,y12,所以圆心到y轴的距离为x12 p4=12AF,得出性质4.
  性质4 以焦半径AF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以焦半径BF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
  思考3 过F作FZ⊥AA′于Z(如图1),有|AZ|=|AF|cos θ,即 AF=AZ A′Z=AFcos θ p,得AF=p1-cos θ,同理得BF=p1 cos θ.
  性质5 AF=p1-cos θ,BF=p1 cos θ.
  思考4 若焦比AFBF=1 cos θ1-cos θ=γ,则cos θ=γ-1γ 1,故sin θ=2γγ 1,tan θ=k=2γγ-1,所以有|AB|=2psin 2θ=p2γ 1γ2,S△AOB=p22sin θ=p24γ 1γ.于是得出性质6.
  性质6 若AFBF=γ(γ>1),则:
  ①k=2γγ-1;
  ②|AB|=p2γ 1γ2;
  ③S△AOB=p24γ 1γ.
  例2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P70)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通过点A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抛物线的准线于点D,求证:直线DB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解析 以抛物线y2=2px为例,求出点D的纵坐标为yD=-p2y1=yB,即得证.(点D与点B′重合,如图2)
  性质7 A,O,B′三点共线,B,O,A′三点共线.
  思考5 因为kOA=2py1,kOB=2py2,所以kOA·kOB=2py1·2py2=4p2y1y2=4p2-p2=-4,得出性质8.
  性质8 kOA·kOB=-4.
  思考6 连接A′F,B′F.因为A′-p2,y1,B′-p2,y2,所以A′F=(p,-y1),B′F=(p,-y2),即A′F·B′F=p2 y1y2=0,则A′F⊥B′F,从而可得出性质9.
  性质9 以A′B′为直径的圆与AB相切于点F.
  【变式】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M为线段AB的中点,分别过A,B两点作抛物线的切线,两切线的交点为M′,如图3,则直线MM′∥x轴.
  解析 同样以抛物线y2=2px为例,易知直线AM′:y1y=px y212,直线BM′:y2y=px y222,两直线联立得M′点坐标为-p2,y1 y22,因为M点的纵坐标也为y1 y22,所以MM′∥x轴.(如图3)
  思考7 因为M′的横坐标为-p2,所以点M′在抛物线的准线上,得出性质10.
  性质10 过抛物线上两点A,B作抛物线的切线相交于M′,若M′在准线上,则直线AB必过抛物线的焦点F.(反之,过抛物线上两点A,B作抛物线的切线相交于M′,若直线AB过抛物线的焦点F,则M′在抛物线的准线上)
  思考8 因为M′的纵坐标为y1 y22,所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即MM′是梯形AA′B′B的中位线,如图3,则MM′=AA′ |BB′|2=AF |BF|2=|AB|2,得出性质11.
  性质11 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且切点为M′.
  思考9 以AB为直径的圆的直径AB所对的圆周角为90°,则∠AM′B=90°,即AM′⊥BM′.
  性质12 过抛物线焦点弦两端点A,B的两切线垂直.
  思考10 连接M′F,FM′=-p,y1 y22,AB=y222p-y212p,y2-y1=y2 y1y2-y12p,y2-y1,则有FM′·AB=0,即M′F⊥AB,得出性质13.
  性质13 以AM′为直径的圆必过焦点F,以BM′为直径的圆必过焦点F.
  思考11 连接A′F,B′F,kAM′=p(y1-y2)p2 y21=py1,kA′F=-y1p,则kAM′·kA′F=-1,同理kBM′·kB′F=-1,即AM′⊥A′F,BM′⊥B′F,得出性质14.
  性质14 A,F,M′,A′四点共圆,B,F,M′,B′四点共圆.
  思考12 直线AM′的方程为y=py1x y12,且直线A′F的方程为y=-y1px y12,即AM′与A′F的交点R的坐标为0,y12;同理,BM′与B′F的交点S的坐标为0,y22.得出性质15.
  性质15 AM′,y轴,A′F三线共点于R,且R平分A′F和OA″A″是AA′与y轴的交点).BM′,y轴,B′F三线共点于S,且S平分B′F和OB″B″是BB′与y轴的交点).
  思考13 因为kAM′=py1,kB′F=-y2p=py1,所以 AM′∥B′F,即M′R∥SF,同理M′S∥RF,则四边形M′SFR是平行四边形,又AM′⊥A′F,所以四边形M′SFR是矩形.
  性质16 AM′∥B′F、BM′∥A′F,且四边形M′SFR是矩形.
其他文献
【摘要】“好问题”不同场域的构建丰富了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关联性图示优化数学认知结构是对儿童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探索;“好问题”促生图示优化儿童数学认知结构,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论的校本化开发与提炼.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好问题;图示;优化;数学认知结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专项普教重点资助课题《“好问题”促生图示优化儿童数
【摘要】向量所具备的“几何”与“代数”属性让向量问题更值得研究.向量问题一直是这几年浙江高考的热门问题,其中对“向量的模”的考查更为丰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数与形两个角度解析向量问题.  【关键词】向量;模;数形结合  近几年向量问题仍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不少试题呈现出高立意、宽角度、多视点的特点.由于向量同时具备着“代数”和“几何”的两重性,因此学生对向量问题往往难以把控和掌握.笔者将通过一
【摘要】采用多元信息技术对课堂加以辅助的教学策略由来已久,据有关研究调查表明,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深度融合,能切实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基于我国持续推进的课程改革,将“互联网 ”融合课堂教学的策略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互联网 ”时代,教师可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对此,本文将对有关教学策略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
全民阅读背景下,"流动图书馆"蓬勃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添助力。文章以当当"流动图书馆"为例,从媒介可供性视角探讨其阅读服务模式,并分析其构建策略
【摘要】高中数学由于其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有了新的发展,其研究内容大大丰富了,数列是数学考试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数学考试中一直占有很大的份额.如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列问题的能力现阶段已成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高中数学数列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列问题;分析和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侧重发生了改变,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讲解,还要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设计问题链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链;核心素养  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链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以贴近小学生实际水平、增强理解应用能力和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基本原则,综合考虑整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