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的日子》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er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难舍的日子》
  时长:15分钟
  类型:纪录片
  设备:Sony imax900p
  后期软件:Premiere Pro
  出品: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系电视编导专升本班
  
  吧主:和很多电视台的纪录片比起来,这部纪录片挺感人的,很多细节刻画得也到位。
  我个人觉得,独立制作电视专题片,无论是哪种纪录片的制作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电视台纪录片的方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毕竟我们从小都是看着电视节目长大的。
  但是,由于现在很多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的运用电视纪录片的做法,甚至乱用其中的转场或者特技,强制性的问话,虚假的拍摄,造成作品中的诸多问题。
  而正因为这样,就更需要有来自专业的电视纪录片传统的指导,来对这些作者有一些正确的引导。而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还不够,所以再次也借着同里高校影像大展的机会,把两位老师请到我们“看吧聊吧”里来,请两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针对这次的获奖作品有一个品评,同时也使《大众DV》的读者对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有一个了解。
  李晋林:好的。我们先从这部《难舍的日子》开始说起。从这部影片看来,作者是一个很明显的电视台纪录片制作的老手,包括题材的选择好恶都十分明显——就是人们常说的主旋律影片。
  余源伟:换句话说,其实这部影片就是把栏目化纪录片的优缺点都体现出来了。
  吧主:这话怎么讲。
  余源伟:就是说,栏目化的纪录片作者在拍摄一个题材的时候,他不会十分注重这个人物的状态,而是整个事件的过程。
  事情一定要讲述清楚是因为电视台的编导知道自己制作的是一个将要在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一个大众化的新闻类的片子,而不是一部个人意识十分强烈的独立作品。这两个是要分清楚的。
  吧主:这倒是,毕竟现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没有时间坐在电视前面一看几个小时,等待看电视上人物发展的状态。人们要知道得更多的故事,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了什么?
  余源伟:对,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事件,而且还要把这个事件拍完整,因为那么多的素材带回去,由于节目播出时间上的限制,这个段落可能只能播放5分钟,如果采用状态拍摄,5分钟可能还不够人物干一件事情呢。
  所以5分钟的段落很重要,我有几个这样的段落整个影片就成功了。相反没有这些段落可能根本就没能完成。
  而作为个人作者拍摄的纪录片,更多的是在于状态,可能刚才还在外面拍摄呢,忽然就转化到另一个场景中去了。
  李晋林:其实即使这样的东西有,也一定通不过去。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多大的远景、全景。做惯了电视台的纪录片的人知道这样的镜头是影片中必不可少的,用来表现自己片子的节奏,对这些技巧性的东西很注重,而个人化做这可能还是感觉的东西比较多。
  可能两个人今天晚上没有什么事,家长里短地聊一聊,就算把采访做了,而电视台的作品必须要等到正襟危坐了才算采访。而且所问的内容都是所必需的,比如这部《难舍的日子》中记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又回到这里?做了多长时间的工作?
  余源伟:而且,电视台的纪录片一般都会有时间限制。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于是就会大量采用摆拍,像这部影片中所讲述的欢送女孩的场景其实就是摆拍出来的,就是要制造一个这样的场面,才使整个影片的结构完整。可是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场景,可能就是昨天,而编导只是让他重新搬演了一遍。
  李晋林:这其实就是电视台的一个套路。我们学生制作的这些纪录片都是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完成的,而本身还有很多实际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的很多事件很明显是摆拍出来的。可能有很多读者对这一点深恶痛绝,但是面对电视台的一个固定播出的栏目,当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人物要求的时候,这种方式就变成是完成工作而必要了。
  关键就是一个量的把握,量太多总是不好。情感是真实的,但表达方式是多样的。摆拍还是真实,关键在于作者的拍摄是否有违于影片的初衷,如果有违于影片的真实性、情感的真实性,这就有问题了。
  李晋林:在拍摄的时候,为了说明某一个问题,介绍清楚整个事件情况的时候就需要用解说词的办法,这也是做电视纪录片必不可少的。
  吧主:在摄影方面,西方的记者好像有这样的说法—摆拍的就一定要让人看出来, 而如果摆拍的看上去像抓拍的话就不对了。
  余源伟:另外,采用一个国外的女高音的歌声作结尾,这在一个中国山村的题材的作品中着显得比较不合时宜。
  
  吧主说话:
  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生们一直有着制作电视纪录片的传统,而从这部影片中就能看出些端倪来。
  
  内容简介:
  贵州省紫云苗族布衣族自治县,有一个叫中洞的苗族部落。据国家旅游局考证,这里是亚洲现存惟一的一个穴居部落,生活极其贫困。洞中有一所小学,片子的主人公王东灵则是在这里义务支教长达两年的老师。王东灵是河南省三门峡市秦岭金矿的一名普通职工,2003年9月2日,她不计报酬,只身到了中洞。眼看着两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王东灵老师却放心不下这些孩子们,因为她不知道这些孩子还能不能继续念书,走出封闭的大山……
  
  导演阐述:
  关于支教的话题已经不再陌生,但是我的片子的主人公并不是大学生,也不是想要获得某种政治上的优惠措施而去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她是一个有稳定工作的人,却甘愿放弃良好的生活条件,去一个穴居部落。当看到眼前的大山洞时,震惊于这样的条件居然还能生活!王东灵的学生们来来回回,却很少有坚持下来的。支教期已经结束,王东灵面临着去留的困惑,也许这种隐忧是最为打动我的,所以在最后的成片中,我只是想表达这种师生间难舍难分的感情。
  我以为最喜欢也最擅长的是对情感的表达,并不想去表现主旋律。如果说片子的遗憾在于带有主旋律色彩了,那可能是受所选题材的影响。片子的摄像是大我两届的师兄,我最为欣慰的是师兄精湛的画面给我后期剪辑带来最大的便捷和灵感。
  片子的基调,用我们班原来学播音的一个同学来做配音,也是刚好喜欢她够正的音色。一直到了同里,北影的朱炯教授善意地帮我指点了出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刚好违背了我的初衷。这件事情对我来说远比我拿到获奖证书还要激动和值得思考,激动的是我居然能亲自听到北影的老师给我悉心的点评,值得思考的是自己对于学院奖所提倡的风格的理解。
  
  作者存档:
  陈海华,生于浙江诸暨。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在自卑中度过了青春年华,因为文理偏科实在太严重了,以致于各个老师对我的评价实在相差得离谱。
  2002年考入浙江传媒学院文艺编导专业,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理想的归宿,专科期间自学完成浙江大学新闻学本科文凭。
  2005年1~5月、2006年春节在SMG上海东方电视台文艺频道大型活动部实习、兼职。参与《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2005上海主持人春节晚会》及《响亮2006华人群星大联欢》等大型晚会的编导、撰稿。
  2005年短片《大声地生活》获杭州大学生电影节三等奖。论文《西湖文化与杭州电视核心竞争力研究》获2006年牡丹奖二等奖。
其他文献
DV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风潮,甚至一种时尚,一种商业。  但是,DV究竟能够改变什么?如何改变?这仍然是一个问题。  请吴文光来学校讲座时,看了他们带来的一些由农民自己拍摄的纪录片。这是受中国民政部与欧盟支持的“中国村民自治影像传播项目计划”的成果。这些作品,有一种特殊的意义。过去,我们无论用什么设备,我们都是外在地记录别人的生活,而且为了掩饰这种记录,我们会将被摄影机所干预了的生活故意修饰为生活本来
期刊
电影如何靠电影本身来证明自己,换句话说,电影的电影性体现在哪里,一直是我在电影创作中思考的重心。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在中国的绝大多数电影里,具体的人都被所谓的故事泥石流裹挟着;庞大的社会机器培养着千人一面的受众集体;集体无意识重复着雷同的故事和故事的吞吐者(作者或称艺术家)。如此单调的循环往复仿佛在把人的历史书写成一部“考古史”、“化石史”,其特点是质而不变,行而不前。  中国电影在二十世纪三四
期刊
无法言语的爱  ……  千古道义,终究还是一个“情”字。要热爱。有热爱,才有设身处地的关照,才有知微见著的思考,才能摆脱好奇和探询看风情成乡情,才能忠诚传达他们的信念与灵魂,才能从森罗万象中感知到最叩动心弦的所在,你爱一个人才能描摹出他的可爱,你爱这片土地才知道如何描述风土的可爱,对形像的塑造里不仅凝聚着思考当然也有思考者的热爱。当咒人毕摩拉着我们的手一团欢喜地露出孩子般的笑脸;当招魂毕摩在黄矛埂
期刊
同学们往往选定了一个选题以后,扑在上面一心一意拍摄的热情很高,拍出了大量素材,却没有办法好好地组织,太令人惋惜了。剪辑是剧情片最重要的语言语法,虽然纪录片不能像故事片那样理性的安排,但剪辑同样是作者发言的最佳方式,好的导演可以利用剪辑确立自己的记录风格,剪辑最基础的作用可以用来表达作者独立的见解和立场。  在选题方面,起初杨昶也选择了与于志强相同的角度,拍摄特征鲜明的人物,他曾经计划拍摄一位聋哑学
期刊
策划/执行 龙套 猫熊大    在2003年底,Sony、Canon、Sharp及JVC四家公司联合宣布了HDV标准。之后的市场接连出现了DVD,微硬盘,存储卡的阵营,加之各类标清与高清产品层出不穷,正在打得火热的新格式又各说各好。今年5月松下和索尼又联袂推出了一个新的格式标准—AVCHD。而仅仅3个月后,索尼就于8月24日发布了两款AVCHD格式的摄像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过于丰富的选择也可能
期刊
轰轰烈烈的世界杯终于落下帷幕,世界杯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意味着一场等待已久的足球盛宴。但是对于宽带视频网站来说,它却是提升整个产业的关键一战。  博客和宽带视频被视为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WEB2.0时代的两大新网络现象。IT精英们煞有其事地说:2006年是网络视频元年。在这个元年,一个世界杯带给了视频网站一个机会:作为宽带视频网站的代表之一的MYSEE(www.mysee.com)是中国唯一一家购买了
期刊
导演简历  刘高明  1972年生于江西石城。现生活工作于深圳。  1995年大学毕业,大学期间主要从事油画及摄影创作。  1997年起开始从事设计工作。  2001年创建深圳兄弟设计有限公司,任创作总监。  200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作品——纪录片《排骨》    楔子  在安徽,我看到一部好电影—《排骨》;在合肥,我结交了一个好朋友—刘高明。  在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的那几天,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每
期刊
缘起  1994年我从大学中文系毕业,那时候我到宜昌市电视台实习,实习的时候就对这个工作很有兴趣,不过当时只是很羡慕记者相对比较自由的生活方式,毕竟这个工作还是一个比较有创造性的工作。  我最初做的是青少年节目编导,但后来节目改版,有时候就需要做一些专题片,比如宜昌的孩子到北京参加夏令营等等,我想那个时候是最初做和纪录片有点类似的尝试。  1998年在广播学院念了研究生课程,当时很好的事情是在学院
期刊
可能是离我出生成长的年代较远,曾经的唐山大地震对于我来说,不过是一个遥远、陌生、模糊并且概念化的历史事件,就像“文革”、“大跃进”那样的事件一样……  记得10年前,电视里播放着纪念唐山地震20周年的专题片,还是孩子的我懵懂的获知,那是个巨大的灾难,国家损失惨重,死了很多人,但是群众和军队在政府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奋勇抗震,重建废城……似乎,对中国人来说,那又是段英勇的历史。再长大些,看一些自然科学
期刊
上周三,七点半,知春路之巅户外的二楼咖啡厅,例行的看片沙龙照旧举行。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第一没想到此次看片会有这么多的人到场(或许与周二中午河北地震带动北京小震的缘故),第二没想到《唐山地震30年祭》的导演王晓清是如此的一位女子,最没想到的是唐山地震的背后有着这样的历史真相。  从小长到大,所有看到的,听到的关于唐山地震的只是一些纪念感怀,从未看到过事情发行前的来龙去脉。即使是在看片会当天,因为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