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政治认同度高、关注点多元,人生观、价值观务实进取,独立开放等思想特点,同时,其群体思想认识中也存在多元化与功利化的价值选择并存、多变的人生理想与稳定的社会理想并存、知行关系分离与认识片面偏激并存等突出问题。在教育引导中,要尊重群体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情商培养和社会情感教育;加强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和问题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建立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评价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思想特点;多元化;教育引导;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2-0084-03
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必须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在尊重特定群体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了全面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选取了西安11所代表性高校(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外事学院),对全日制在校“90后”大学生进行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7份,回收率为86.7%。问卷内容涉及到理工农医、体育艺术、财经文法管等多个学科专业,参与答卷的大学生中来自大城市的占15.56%,中小城市的占35.73%,乡镇村的占43.95%,偏远地区的占4.76%。政治身份中共党员占8.36%,共青团员占88.18%,群众占3.46%。调查显示,在新时代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90后”大学生作为大众化教育的优先体验者,其群体成长的大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改革开放已显现出明显成效,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由于深受市场化、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多重影响,其群体意识和个性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政治关注点多元,思想活跃,政治认同度高。“90后”大学生虽然承受着学业竞争和就业压力,但仍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如中东、北非局势、国际关系、两岸关系等表现出积极的关注,在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大事件上,如面对西方媒体对我人权问题的歪曲报道、钓鱼岛问题的纷争等,广大学生均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大学生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0%的受访学生认为应该“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62%的受访学生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65.9%的学生选择“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调查显示大学生关注的政治话题广泛,思考趋于理性,政治参与心态整体平和。
2.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利益矛盾和现实问题,社会责任意识明显提升。调查表明,众多“90后”大学生对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相当明确,在对待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关系上,高达76.2%的学生认为应“首先维护国家利益,其次兼顾个人和集体利益”。50.5% 的大学生对政府、行业推出的先进人物和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事迹表示崇拜和感动。30.96%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关注涉及国计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学生在关注社会矛盾焦点、干群关系、基层直选、民主自由、生存权、发展权等问题的同时,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表现出理解,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日趋完善表示耐心、肯定和期待。
3.推崇个人奋斗,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增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更为自信独立,自主意识也越来越强。60%的学生相信通过个人奋斗和自己的能力能够成就自身价值, 54.8%的学生表示“尽可能地追求个性张扬和风格独立的生活”,24.8%的学生向往“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生活”。只有13.8%的学生选择“有一份普通工作,过平静的生活”。56.7%的学生认为自己很独立,46.7%的学生表示在遇到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通常是自己说了算,老师、父母的意见只是参考。在对未来的定位上,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会尽自己能力实现发展,不会轻易接受父母的安排。
4.创新意识稳固,勇于挑战现实。“90后”大学生较“80后”明显崇尚创新精神,他们具备强烈的打破常规、应对挑战、尝试创新的意识, 52.9%的学生认为自己“易于接受新鲜事物”,41.3%的学生认为自己“勇于创新和挑战现实,富于开拓精神”。多元开放的社会也为“90后”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和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在大城市独立创业,而不接受在发展机会少的单位过稳定生活。
5.竞争意识强烈,向往公平公正。“90后”大学生出生在一个竞争的时代,他们在小升初、中考、高考中就已经经历了竞争的考验,他们认为竞争意识就是进取心,是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映。他们推崇公平公正的竞争,但对于同龄人中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不同而造成的就业、发展方面的不公平,表示无奈和冷眼旁观,并不做积极的抗争。
6.个性鲜明思想开放,包容差异、接纳多元选择。“90后”大学生与“80后”相比普遍个性鲜明,善于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能够客观分析评价自身的特质。在专业选择上以突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不考虑 “就业热门”等因素。在交友方面“90后”大学生重视彼此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对其人品、处世态度、作风的要求较少。多数“90后”向往大城市繁华舒适的物质生活,但对自己毕业后发展的区域则看好二线城市,对当代中国多重社会结构、多元价值选择、多样化的个人生活方式表示接纳、理解和包容。
“90后”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的特点形成可归因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教育民主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熏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群体思想意识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并受社会角色、社会位置的影响,“90后”大学生生活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社会生活深受市场化、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社会改革和变迁使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受大众化、国际化的开放教育背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分制教育改革、产学研一体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新事物、新变化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接受能力。
二、“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多元化与功利化的价值选择并存。虽然“90”后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较高,但在价值观、恋爱观、择业观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多重标准并存现象。在体现个人价值的指标中,对“财富权利地位”的认同高于“社会贡献”。对主流媒体宣传的先进模范人物表示崇拜但自己不能效仿。在择业就业观中,考虑兴趣、收入和个人发展的因素综合起来远远高于社会需要,多数学生表示不愿去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
2.波动多变的人生理想与稳定的社会理想并存。理想信念是指引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60%的“90后”大学生对社会制度方面的理想信念具有理性认识的基础,表现相对稳定,但在生活理想方面缺乏科学明确合理的理想信念及长远的人生规划,普遍呈情绪化、波动化特点。51.7%的学生表示仅有过“短期理想”或根本“没有理想”, 43.6%的“90后”大学生在理想遇阻时选择“重树理想 ”或者“左右迟疑”。
3.知行关系分离与认识片面偏激并存。“90后”大学生多数对社会提倡的道德准则表示推崇,道德认知准确,但在道德实践中却经常表现出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其行为取舍的标准主要围绕个人利益的实现与否。54.7%的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持消极态度,有40%的学生对毕业后不履行助学贷款还款协议表示可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也表现在学业投入中,58.3%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情是课外实践、实习、兼职,而把 “课堂学习”排在其后。这种割裂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是社会消极面在学生身上的反映。部分“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热议的就业难、分配不公、腐败现象、高房价等问题的跟帖评价上存在偏激言论。对于“您如何评价当前领导干部队伍状况”,选择“领导干部腐败堕落,以权谋私,不值得信任”的比例占21.47%, 26.95%的学生选择“个别干部是好的,大部分不称职”,可见,对领导干部群体评价上存在以偏概全、情绪化、符号化的特征。
三 、对“90后”大学生有效教育引导的策略
“9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传统约束少,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影响多,关注现实、自信独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相信强加灌输的现成结论,不接受理论对其正当生活需求的批判和裁剪,对居高临下、脱离现实的权威解读十分逆反和抵触,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必须讲究策略,尊重个性,把人才培养的社会期望目标与学生的可塑性程度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与政治信仰体系相结合,把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在其思想不设防的位置进行引导渗透,以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1.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尊重个性、重点引导和回归生活世界的统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 [1]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2]因此,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个性,承认个人设计、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分层分类制定培养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追求民主公平、勇于创新的积极特征要予以肯定和保护。在尊重个性的同时,高扬主旋律,引导多样化,讲清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辅相成关系,教育学生在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在正确认识人的社会本质的基础上规划职业生涯,放眼长远,跳出自我、功利、短视、波动,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和最高价值。 其次,确立“以学生为本”“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针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化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给予学生温和的引导和不强迫解释,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认同并内化主流意识形态,回归生活世界,在积极的生活体验中完成德育外化,在道德辨析和习惯养成中发挥隐性教育的渗透作用,矫正知行分离。在学生管理方面要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官二代”、“富二代”、贫困生等“90后”大学生亚群体要围绕小群体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引导,有针对性地实行特殊教育和多元化服务。
2.重视创新人格培养和社会情感教育,实现人格修养、思维矫正和实践体验的统一。针对“90后”大学生追求独立创新、勇于挑战现实的特征,我们在教育中既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又不能忽略创新人格的养成。现代心理学认为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影响甚至超过智商的作用,成功地挑战现实既要有创新激情,也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持久的创新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90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重视情商教育,提升学生认识自身心智的能力、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教会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宽广包容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90后”大学生,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农村、企业、社会和人民群众缺乏切身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只有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才能使学生在典型情境中感受现实、感悟社会、理解社会,摆脱主观性思维,学会换位思考社会问题,在感慨感动的心灵震撼中学习基层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创新创业的精神,克服认识的片面偏激。在运用所学知识支农支教、服务社区的行动中体验奉献和有所作为的道德喜悦,实现认识升华。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加强问题学生的心理监控和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大学生潜能、促进大学生完成社会化、健康成长成才的有效手段。随着近年来高校恶性事件的连连发生,尤其是“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的发生,反映出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心理危机干预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经常对学生进行群体心理健康辅导、问题学生心理监控和危机干预,拓宽大学生心理求助途径,减少大学生心理隐患。
4.建立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评价一体化的培养机制。在学生个人品质的形成发展中,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治倾向以及道德判断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民主气氛浓厚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政治品质和道德修养、履行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表率作用都会为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家庭引导是学生调整、转换价值选择的变因之一。
针对“90后”大学生接纳多元价值选择的现实,学校教育仍然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引导学生认同和接纳主流价值观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的同时,要重视教师的人格特质、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此外,客观准确的社会评价也是促进大学生端正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激励因素,大学生最关注权威机构、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对自己群体的评价,对极端的以偏概全的负面评价表现出愤慨。因此,要纠正社会上对“90后”大学生评价中存在的误读现象,尤其是以个别现象来评价整体、强迫性贴标签等问题,要充分肯定“90后”大学生身上的时代特征和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成长进步的趋势看待学生。对明显的影响群体性成长的消极隐患要及时排除,帮助学生纠正认识偏差,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
[2]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孙 巍]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思想特点;多元化;教育引导;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2-0084-03
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必须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在尊重特定群体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了全面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选取了西安11所代表性高校(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外事学院),对全日制在校“90后”大学生进行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7份,回收率为86.7%。问卷内容涉及到理工农医、体育艺术、财经文法管等多个学科专业,参与答卷的大学生中来自大城市的占15.56%,中小城市的占35.73%,乡镇村的占43.95%,偏远地区的占4.76%。政治身份中共党员占8.36%,共青团员占88.18%,群众占3.46%。调查显示,在新时代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90后”大学生作为大众化教育的优先体验者,其群体成长的大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改革开放已显现出明显成效,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由于深受市场化、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多重影响,其群体意识和个性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政治关注点多元,思想活跃,政治认同度高。“90后”大学生虽然承受着学业竞争和就业压力,但仍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如中东、北非局势、国际关系、两岸关系等表现出积极的关注,在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大事件上,如面对西方媒体对我人权问题的歪曲报道、钓鱼岛问题的纷争等,广大学生均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大学生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0%的受访学生认为应该“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62%的受访学生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65.9%的学生选择“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调查显示大学生关注的政治话题广泛,思考趋于理性,政治参与心态整体平和。
2.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利益矛盾和现实问题,社会责任意识明显提升。调查表明,众多“90后”大学生对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相当明确,在对待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关系上,高达76.2%的学生认为应“首先维护国家利益,其次兼顾个人和集体利益”。50.5% 的大学生对政府、行业推出的先进人物和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事迹表示崇拜和感动。30.96%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关注涉及国计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学生在关注社会矛盾焦点、干群关系、基层直选、民主自由、生存权、发展权等问题的同时,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表现出理解,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日趋完善表示耐心、肯定和期待。
3.推崇个人奋斗,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增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更为自信独立,自主意识也越来越强。60%的学生相信通过个人奋斗和自己的能力能够成就自身价值, 54.8%的学生表示“尽可能地追求个性张扬和风格独立的生活”,24.8%的学生向往“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生活”。只有13.8%的学生选择“有一份普通工作,过平静的生活”。56.7%的学生认为自己很独立,46.7%的学生表示在遇到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通常是自己说了算,老师、父母的意见只是参考。在对未来的定位上,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会尽自己能力实现发展,不会轻易接受父母的安排。
4.创新意识稳固,勇于挑战现实。“90后”大学生较“80后”明显崇尚创新精神,他们具备强烈的打破常规、应对挑战、尝试创新的意识, 52.9%的学生认为自己“易于接受新鲜事物”,41.3%的学生认为自己“勇于创新和挑战现实,富于开拓精神”。多元开放的社会也为“90后”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和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在大城市独立创业,而不接受在发展机会少的单位过稳定生活。
5.竞争意识强烈,向往公平公正。“90后”大学生出生在一个竞争的时代,他们在小升初、中考、高考中就已经经历了竞争的考验,他们认为竞争意识就是进取心,是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映。他们推崇公平公正的竞争,但对于同龄人中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不同而造成的就业、发展方面的不公平,表示无奈和冷眼旁观,并不做积极的抗争。
6.个性鲜明思想开放,包容差异、接纳多元选择。“90后”大学生与“80后”相比普遍个性鲜明,善于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能够客观分析评价自身的特质。在专业选择上以突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不考虑 “就业热门”等因素。在交友方面“90后”大学生重视彼此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对其人品、处世态度、作风的要求较少。多数“90后”向往大城市繁华舒适的物质生活,但对自己毕业后发展的区域则看好二线城市,对当代中国多重社会结构、多元价值选择、多样化的个人生活方式表示接纳、理解和包容。
“90后”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的特点形成可归因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教育民主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熏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群体思想意识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并受社会角色、社会位置的影响,“90后”大学生生活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社会生活深受市场化、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社会改革和变迁使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受大众化、国际化的开放教育背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分制教育改革、产学研一体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新事物、新变化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接受能力。
二、“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多元化与功利化的价值选择并存。虽然“90”后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较高,但在价值观、恋爱观、择业观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多重标准并存现象。在体现个人价值的指标中,对“财富权利地位”的认同高于“社会贡献”。对主流媒体宣传的先进模范人物表示崇拜但自己不能效仿。在择业就业观中,考虑兴趣、收入和个人发展的因素综合起来远远高于社会需要,多数学生表示不愿去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
2.波动多变的人生理想与稳定的社会理想并存。理想信念是指引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60%的“90后”大学生对社会制度方面的理想信念具有理性认识的基础,表现相对稳定,但在生活理想方面缺乏科学明确合理的理想信念及长远的人生规划,普遍呈情绪化、波动化特点。51.7%的学生表示仅有过“短期理想”或根本“没有理想”, 43.6%的“90后”大学生在理想遇阻时选择“重树理想 ”或者“左右迟疑”。
3.知行关系分离与认识片面偏激并存。“90后”大学生多数对社会提倡的道德准则表示推崇,道德认知准确,但在道德实践中却经常表现出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其行为取舍的标准主要围绕个人利益的实现与否。54.7%的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持消极态度,有40%的学生对毕业后不履行助学贷款还款协议表示可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也表现在学业投入中,58.3%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情是课外实践、实习、兼职,而把 “课堂学习”排在其后。这种割裂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是社会消极面在学生身上的反映。部分“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热议的就业难、分配不公、腐败现象、高房价等问题的跟帖评价上存在偏激言论。对于“您如何评价当前领导干部队伍状况”,选择“领导干部腐败堕落,以权谋私,不值得信任”的比例占21.47%, 26.95%的学生选择“个别干部是好的,大部分不称职”,可见,对领导干部群体评价上存在以偏概全、情绪化、符号化的特征。
三 、对“90后”大学生有效教育引导的策略
“9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传统约束少,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影响多,关注现实、自信独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相信强加灌输的现成结论,不接受理论对其正当生活需求的批判和裁剪,对居高临下、脱离现实的权威解读十分逆反和抵触,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必须讲究策略,尊重个性,把人才培养的社会期望目标与学生的可塑性程度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与政治信仰体系相结合,把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在其思想不设防的位置进行引导渗透,以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1.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尊重个性、重点引导和回归生活世界的统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 [1]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2]因此,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个性,承认个人设计、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分层分类制定培养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追求民主公平、勇于创新的积极特征要予以肯定和保护。在尊重个性的同时,高扬主旋律,引导多样化,讲清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辅相成关系,教育学生在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在正确认识人的社会本质的基础上规划职业生涯,放眼长远,跳出自我、功利、短视、波动,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和最高价值。 其次,确立“以学生为本”“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针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化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给予学生温和的引导和不强迫解释,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认同并内化主流意识形态,回归生活世界,在积极的生活体验中完成德育外化,在道德辨析和习惯养成中发挥隐性教育的渗透作用,矫正知行分离。在学生管理方面要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官二代”、“富二代”、贫困生等“90后”大学生亚群体要围绕小群体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引导,有针对性地实行特殊教育和多元化服务。
2.重视创新人格培养和社会情感教育,实现人格修养、思维矫正和实践体验的统一。针对“90后”大学生追求独立创新、勇于挑战现实的特征,我们在教育中既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又不能忽略创新人格的养成。现代心理学认为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影响甚至超过智商的作用,成功地挑战现实既要有创新激情,也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持久的创新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90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重视情商教育,提升学生认识自身心智的能力、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教会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宽广包容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90后”大学生,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农村、企业、社会和人民群众缺乏切身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只有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才能使学生在典型情境中感受现实、感悟社会、理解社会,摆脱主观性思维,学会换位思考社会问题,在感慨感动的心灵震撼中学习基层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创新创业的精神,克服认识的片面偏激。在运用所学知识支农支教、服务社区的行动中体验奉献和有所作为的道德喜悦,实现认识升华。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加强问题学生的心理监控和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大学生潜能、促进大学生完成社会化、健康成长成才的有效手段。随着近年来高校恶性事件的连连发生,尤其是“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的发生,反映出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心理危机干预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经常对学生进行群体心理健康辅导、问题学生心理监控和危机干预,拓宽大学生心理求助途径,减少大学生心理隐患。
4.建立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评价一体化的培养机制。在学生个人品质的形成发展中,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治倾向以及道德判断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民主气氛浓厚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政治品质和道德修养、履行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表率作用都会为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家庭引导是学生调整、转换价值选择的变因之一。
针对“90后”大学生接纳多元价值选择的现实,学校教育仍然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引导学生认同和接纳主流价值观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的同时,要重视教师的人格特质、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此外,客观准确的社会评价也是促进大学生端正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激励因素,大学生最关注权威机构、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对自己群体的评价,对极端的以偏概全的负面评价表现出愤慨。因此,要纠正社会上对“90后”大学生评价中存在的误读现象,尤其是以个别现象来评价整体、强迫性贴标签等问题,要充分肯定“90后”大学生身上的时代特征和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成长进步的趋势看待学生。对明显的影响群体性成长的消极隐患要及时排除,帮助学生纠正认识偏差,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
[2]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孙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