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成果,它用各种形式浸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文章以高职院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分析高职院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从环境熏陶、课堂学习及活动体验三个方面分析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路径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弘扬传承
一、高职院校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毫无疑问学校是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应当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河”,因此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几乎失去了立足之地,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当前高职学生由于缺少良好传统文化熏陶,素质滑坡较为严重,大有一届不如一届,这不仅体现在文化素养上,更重要体现在道德情操上。比如说,学生的吃苦精神越来越差,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表现的比较冷漠,缺乏友爱精神。《尚书说命中》说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意思说认识一个道理,很容易,落实到行动困难。身边的高职院校学生都认为应该孝敬老人,但孝敬老人不应该停留在心里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上,作为子女,至少应该记得父母生日,当父母生日时候应该打电话问候一下。但实则,知道父母生日的日子的人少之又少。那么至于爺爷奶奶外公外婆更不用说了。见义勇为,关爱他人,尊老爱幼,历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但现在高职学生身上却在慢慢淡化了,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的学生应身体力行、知行统一。《中庸》上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二、高职院校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所创造的伟大财富,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是培养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内容,加强国家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可以有效抵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殖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极为珍贵的全民财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因此,要求全社会的人们加以珍视并且继承下来,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一)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提高职业竞争能力。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突出质量的规定需要和质量的潜在需要。在高职院校最近的企业调研活动中,许多企业对学生的反馈信息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生产技术水平较高,能够达到企业用人的能力目标。但从长远角度看,同等职业能力的学生,人文素质越高,在企业的后继发展越好。这也提醒高校要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提供和谐的人文环境,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积淀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和谐魅力校园。
校园文化主要是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组织制度文化三大部分组成。通俗地讲,校园文化包括校容校貌、师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校园内无处不在的精神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育人潜力,学校可以结合校园雕塑、文化墙面、宣传海报、校园广播等一系列软硬环境,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烘托校园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构筑一博大的精神家园,积淀文化底蕴,用有限的空间范围取得无限的育人效果。
(三)增强学生民族认同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升华与创新。文化的作用对人的影响最为深远,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利用兴趣点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民族的情感认同,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生。
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应从传承的实效性着,关注传统文化传承的最终目的,将学习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利用文化活动、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理念,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日常自觉行为,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三、高职院校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
教育部一直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与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做到立得树人呢?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大力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到职业教育中,载坚持技能培养的同时兼顾品德教育,这样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确途径。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因此我国传统的基本精神,被认为是教人如何做人,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做事强、做人弱,那么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无疑是不完美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高职院校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从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中提炼和概括出来,以利于扎实深入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开展各项校园活动。
为发挥弘扬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要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丰富多彩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定期举办讲座,加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增设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定期举行文学竞赛、民俗体验等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博物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教育基地,拓宽学生接触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像我院学生党支部每一年都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6-8个主题活动,包括“红歌再唱”、“红色革命基地之旅”、等活动。学校定期举办的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学习氛围明显加强。
(二)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
高校要秉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培育和弘扬一种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学校精神,帶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我们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会及社团组织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通过演讲、讨论、辩论赛等,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并且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清明节组织同学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先辈们无私奉献的革命情怀;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师节引导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
(三)信息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高效传播途径。
信息技术正不断改变大众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面,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也发生着极大的改变,由传统的单一的文本知识学习转向集文本、资料库、网络为一体的多元化知识学习与应用力争做到传播效率高覆盖面广。
像我院学生党支部紧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开发合适高职学生的文化传播途径,利用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创建传统文化学习的公众号,设立了榜样专栏采访校内优秀 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及参与者,传播各院部学生社团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先进做法,打造高效便捷专业的网络传播通道向校内师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是传统文化学习,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方慧.大众传媒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对青少年的影响[I] 青年探索,2010,(5).
[2]詹万生,宁武杰.青少年荣辱观教育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
[3]杨颖育.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传统文化[I].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4).
[4]黄小军.爱国主义教育概要[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53
作者简介:
文菊娥,1978年,女,汉族,湖南攸县,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412000
谭双洁,1996年,女,汉族,湖南株洲,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电气化铁道技术(通信方向),大专,412000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弘扬传承
一、高职院校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毫无疑问学校是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应当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河”,因此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几乎失去了立足之地,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当前高职学生由于缺少良好传统文化熏陶,素质滑坡较为严重,大有一届不如一届,这不仅体现在文化素养上,更重要体现在道德情操上。比如说,学生的吃苦精神越来越差,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表现的比较冷漠,缺乏友爱精神。《尚书说命中》说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意思说认识一个道理,很容易,落实到行动困难。身边的高职院校学生都认为应该孝敬老人,但孝敬老人不应该停留在心里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上,作为子女,至少应该记得父母生日,当父母生日时候应该打电话问候一下。但实则,知道父母生日的日子的人少之又少。那么至于爺爷奶奶外公外婆更不用说了。见义勇为,关爱他人,尊老爱幼,历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但现在高职学生身上却在慢慢淡化了,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的学生应身体力行、知行统一。《中庸》上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二、高职院校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所创造的伟大财富,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是培养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内容,加强国家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可以有效抵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殖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极为珍贵的全民财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因此,要求全社会的人们加以珍视并且继承下来,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一)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提高职业竞争能力。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突出质量的规定需要和质量的潜在需要。在高职院校最近的企业调研活动中,许多企业对学生的反馈信息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生产技术水平较高,能够达到企业用人的能力目标。但从长远角度看,同等职业能力的学生,人文素质越高,在企业的后继发展越好。这也提醒高校要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提供和谐的人文环境,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积淀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和谐魅力校园。
校园文化主要是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组织制度文化三大部分组成。通俗地讲,校园文化包括校容校貌、师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校园内无处不在的精神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育人潜力,学校可以结合校园雕塑、文化墙面、宣传海报、校园广播等一系列软硬环境,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烘托校园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构筑一博大的精神家园,积淀文化底蕴,用有限的空间范围取得无限的育人效果。
(三)增强学生民族认同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升华与创新。文化的作用对人的影响最为深远,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利用兴趣点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民族的情感认同,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生。
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应从传承的实效性着,关注传统文化传承的最终目的,将学习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利用文化活动、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理念,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日常自觉行为,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三、高职院校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
教育部一直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与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做到立得树人呢?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大力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到职业教育中,载坚持技能培养的同时兼顾品德教育,这样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确途径。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因此我国传统的基本精神,被认为是教人如何做人,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做事强、做人弱,那么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无疑是不完美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高职院校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从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中提炼和概括出来,以利于扎实深入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开展各项校园活动。
为发挥弘扬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要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丰富多彩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定期举办讲座,加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增设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定期举行文学竞赛、民俗体验等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博物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教育基地,拓宽学生接触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像我院学生党支部每一年都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6-8个主题活动,包括“红歌再唱”、“红色革命基地之旅”、等活动。学校定期举办的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学习氛围明显加强。
(二)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
高校要秉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培育和弘扬一种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学校精神,帶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我们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会及社团组织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通过演讲、讨论、辩论赛等,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并且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清明节组织同学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先辈们无私奉献的革命情怀;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师节引导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
(三)信息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高效传播途径。
信息技术正不断改变大众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面,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也发生着极大的改变,由传统的单一的文本知识学习转向集文本、资料库、网络为一体的多元化知识学习与应用力争做到传播效率高覆盖面广。
像我院学生党支部紧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开发合适高职学生的文化传播途径,利用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创建传统文化学习的公众号,设立了榜样专栏采访校内优秀 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及参与者,传播各院部学生社团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先进做法,打造高效便捷专业的网络传播通道向校内师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是传统文化学习,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方慧.大众传媒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对青少年的影响[I] 青年探索,2010,(5).
[2]詹万生,宁武杰.青少年荣辱观教育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
[3]杨颖育.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传统文化[I].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4).
[4]黄小军.爱国主义教育概要[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53
作者简介:
文菊娥,1978年,女,汉族,湖南攸县,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412000
谭双洁,1996年,女,汉族,湖南株洲,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电气化铁道技术(通信方向),大专,4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