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岭山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son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弄山瑶寨的东边,有一座形似轿椅坐南朝北的风水宝山,当地的瑶族群众美其名曰“番岭山”。在布努语中,“番岭”的意思是能解开寂寞、赐人吉祥的山头。相传“布努瑶”人民尊崇的人类始母密洛陀在归天之际,造山之神卡恩为了答谢她的栽培之恩,集天地之万物炼制出五色土和七彩玉,请来天地八仙打造了一把大轿椅,密洛陀就是坐着这把轿椅升天的。后来,这把轿椅变成了一座山峰,就是今天的番岭山。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祝著节”,方圆百里的瑶族群众都自发地汇聚在这座山的山顶,载歌载舞,以独特的方式祭拜先祖密洛陀,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站在寨子里向东望去,巍峨的番岭山鹤立于连绵的群山之中。如果把两旁的山岭当作两扇巨大的羽翅,番岭山就是一只翱翔云天的雄鹰,那高昂的姿态,正是勤劳朴实的瑶族人民与天地争斗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沿着迂回曲折的小径向上攀登,半个小时便可以到达番岭山的顶端。这是唯一能通往山顶的小径。一年四季,小径的两旁百花争艳,浓郁的花香伴着清脆的画眉叫声,令远道而来的客人顿感神清气爽,一路的辛劳随之烟消云散。
  登临绝顶,一块能容纳几千人聚会的大平台展现于眼前。奇特的是,平台上的土块呈红、黄、黑、灰白、暗禇等色彩,上面零星地铺撒着透亮的小石子。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平台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据说,这就是卡恩炼制出来的五色土和七彩玉。
  祝著节这天,平台上聚满了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他们有的敲打铜鼓,有的对唱盘歌,有的戏斗画眉,有的吹奏唢呐。最令人开怀的是笑酒。几个寨子的“甫基”边饮边唱,相互嬉笑取乐,那妙趣诙谐的歌词直把旁观的人逗得捧腹大笑。庆祝活动持续到夕阳西下,大家才尽兴而归。

  平地的左侧是个长满野果的小土坡。节日当天,成群结队的瑶族青年男女携手相牵于这块坡地,对唱“撒旺”,互赠相思煙(烟叶)。情到深处,纯情的女子便从树上摘下成熟的果子,送给心上人品尝,这就暗示着自己已到婚嫁之时。日落西山,情人坡上歌声飘荡,一对对情侣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之中,他们相倚而坐,乐不思归。
  平地朝北的一方,有一座天然的小石堡,一排排条石砌成的山歌台遍布石堡的前脚。据弄山寨人讲,这些歌台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当年,都安一带的瑶族歌手自备粽子,不辞劳苦赶来番岭山参加节日盛会,这些歌台便是两地瑶族群众交流心声的历史见证。
  站在平台前沿的悬崖边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放眼望去,远处的土山笼罩在白茫茫的云雾之中。近处的石岭连绵起伏,岭上枫林层叠,葱茏森郁。俯视谷底,弄山寨中木楼掩映,古树盘缠,阡陌交错,池水潋滟,再加上舂椎声声,鸡犬相闻,一派神奇的世外桃源美景尽收眼底。
  于是,有文者云游番岭山,留下了“世间琐事淡如水,成仙惟有番岭山”的佳句。
  一声巨响,震颤大地。瑶山崛起,经济腾飞。
  岁至辛丑,乡山巨变。番岭山下,楼宇群起。山路弯弯,车子穿梭。人流涌动,赞歌飘飞。番岭山已成为一座记录了大瑶山沧桑历史的永恒丰碑,把幸福和吉祥赐给大地人间!
  作者简介:瑶鹰,本名蓝振林,瑶族,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7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在《民族文学》《中华文学选刊》《广西文学》《芳草》《红豆》《南方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多篇,著有散文集《故事像花瓣一样飘满故乡》。
其他文献
花竹帽(顶卡花)  毛南语“顶卡花”的意思是“帽子下面的花”,汉译是“花竹帽”。“顶卡花”是毛南族著名的传统编织工艺品。  毛南族人民编织“顶卡花”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流传着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小伙子送一顶花竹帽给姑娘当作爱情的信物,已成为毛南族的传统习惯。  “顶卡花”直径约有2尺,帽上面呈锥状,顶部交织着8至10片不足1厘米的金黄色竹片,每片破成上百根细篾条往下散开作经线,作纬线的竹篾也很细薄
期刊
中国端午节古远,一过就是几千年;  年年端午年年过,划起龙舟祭屈原。  五月五來是端阳,端阳节气划船忙;  漓江水面争高下,致富路上赛一场。  五月五来是端阳,我们备战龙舟忙;  全国各地去参赛,龙舟竞赛数我强。  锣鼓声声震天响,手拿摇子上战场;  团结一心向前进,手捧金牌喜洋洋。  五月里来划龙舟,代代传承永不休;  鼓是干劲永向上,龙舟人生几春秋。  龙舟夺冠我返航,胜利歌声随风扬;  划出
期刊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少数民族打击乐器。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化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  20世纪60至80年代,藤县境内出土铜鼓20件,其中藤县博物馆馆藏10件,自治区博物馆馆藏6件。因为在藤县濛江镇新城冷水冲出土,经专家考证,铜鼓为东汉早期之
期刊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04年,我选择了离开繁华的古城西安,离开自己任职多年的某报社回到贺州,在贺州学院当一名普通的老师。也许是离别西安旧友的遗憾萦绕于心,在一个夜晚,我梦到与贾平凹老师在一间古朴的房子里闲谈,贾老师埋头签书,那梦里有我,还有我家老李、小李。醒来后我还跟老李说起这个梦境。他说怎么可能,我们这弹丸之地,贾老师是不会来的……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而有些故事如草蛇灰线
期刊
在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罗秀镇旧街的河沿边耸立着一幢深灰色的清代高大建筑,从对岸望去,它挺拔的身姿在古榕的繁枝茂叶之中显得格外雄健,像一座不可攻破的堡垒,又像一位历尽沧桑的巨人。它就是当地闻名已久的罗秀当铺大楼。  罗秀当铺背临罗秀河,总占地面积362平方米,其中庭院155平方米,主楼207平方米。庭院两侧是青砖院墙,临街是青砖硬山顶型小房,后部为主楼。主楼自地基以上1.8米为规整方型花岗岩所砌,再往上
期刊
“桂西有个中亭村,这里的山水处处红……”这是我们村的村歌,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我们村叫中亭村,位于凤山县西部。这里四面环山,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景象万千;这里民风淳朴,乡邻和睦,文化氛围浓厚。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厚实的群众基础使中亭村成为凤山较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有中国土地革命的“活化石”红军田,有女英雄韦氏送抱敌跳崖的卡存山,有学习宣传革命思想的巴轩学堂遗址,有中亭军民
期刊
南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南宁市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为起点,依托基层,逐步探索出以“三帮扶、三体系、三载体”为核心的民族團结进步创建工作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争取财政资金1亿多元,解决全市3个民族乡6.7万少数民族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发展难问题,率先设立市级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发展专项扶持资金2800万元,全市43家企业被自治区确定为“十三五”期间全国
期刊
紅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是为了纪念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数万红军先烈而建,位于兴安县兴安镇双拥路56号,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要纪念建筑有大型烈士群雕、纪念碑、英名廊、革命理想高于天雕塑、清石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等。  1996年9月,国家教委、民政部等六部委共同将烈士碑园列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烈士碑园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期刊
廣西电影集团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始终坚持不忘译制初心,牢记服务使命,始终坚持以“译制”为桥梁,“电影”为纽带,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深耕八桂译制行业,不断致力于为我区壮、侗、苗、仫佬、瑶、毛南、彝等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提供优秀的影视译制作品,平均每年译制数量为90部(次),依托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平均每年放映量为2万余场(次),全区覆盖群众约 530万人。《厉害了,我的国》《战狼》等正能量影片丰富了少
期刊
弄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它是一个瑶族群众聚居的村庄。  这个“弄”字,其实它的上面是有一个“山”字的。石山围在四周,高高在上,中间像一口深深的锅一样,一口“锅”就是一个“?”,村庄就在“锅”底。最出名的“弄”在邻近的大化瑶族自治县,一个乡有七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弄,因此称之为“七百弄乡”。居住在山弄的人们曾经经历过太多太多的苦难与艰辛。  如今,新修不久的通村水泥路已经爬到一座座山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