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记忆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u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似乎觉得,掀开每一幕历史的征尘,都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场面,都有一番将士们卫国抗敌的壮怀激烈。
  其中,石育青老人亲历的抗美援朝战争又何尝不是如此?
  那是1953年7月27日,晚上10点整,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正式生效,守卫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188团军械员石育青和战友们,兴奋地跑出待了三四个月的坑道,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时,每个人满脸满身,从肌肤到毛孔,全都蒙上厚厚的黑色灰尘,连鼻孔的鼻涕,口中吐出的唾液浓痰都是黑色的……此刻,任你去揣度如获新生般的志愿军战士那悲喜交集的心情,谁能理解战争的内涵?
  烽火岁月如电光火石般在大脑的意识中一闪,当下便突显一种战争的经验总结,那就是坚强、勇敢、正义必胜——
  1949年,虚岁16岁的石育青初中只读了一年,因家中无钱再供他继续上学,便到了温州大南门一个亲戚的五金店里当学徒。其时,温州刚刚解放,三野七兵团21军在温州招干。看到招干布告上的文字,穷苦家庭出身的石育青明白了共产党的军队为谁打仗的道理,少年石育青瞒着父母家人,毅然参加了这支正义之师。
  参军报国,意味着献身和牺牲,特别是那个建国之初烽烟未靖的年代,从军的路,是在死亡线边缘游走!
  当年11月的一天,一艘机帆船载着21军青训班学员及后勤部人员等360余人,从温州城的瓯江边启碇沿海路北上,为解放舟山做准备。该青训班里的石育青根据组织挑选安排,告别战友,从陆路行军北上。殊不知船到温岭江厦江面时,遭到国民党军飞机轰炸,全船300多人牺牲。
  避过一劫的石育青领教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惧。然而部队招干布告上正义的言辞,以及入伍教育告诉他的人民军队为人民大众打天下谋解放的革命宗旨已深深镌刻在他脑子里,使他的报国意志更加坚定。不久,朝鲜战争的战火很快烧到了鸭绿江边,侵略者的炸弹时或扔到我国领土,新生的共和国受到严重威胁。
  这是强权对于贫弱的挑衅!抗美援朝,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石育青和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样,义愤填膺,正气盈胸,1953年1月17日,他随着大军的铁流,跨过了鸭绿江,进入朝鲜,走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石育青很快随部队进抵朝鲜文登里—元山—上甘岭一线,驻守于821 高地,和战友们自己动手开挖坑道,进行艰难的战场防御。
  其实,战争很大成分拼的是意志,是毅力,是气势。正如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分析抗美援朝战争优劣的态势时,正确地指出美国人是钢多气少,而我方是钢少气多。这是多么鞭辟入里的分析。这“气”,在克敌要素中,包括战争的正义性,包括战胜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乃至包括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形成的部队的风气、战士的纪律等等。在战争熔炉里以正义之气鼓吹熊熊炉火熔铸出来的人民志愿军,就是压倒一切敌人的钢铁队伍。
  821高地的战斗和防御是艰苦卓绝的。
  连天炮火和“黑暗”岁月构成石育青和战友们的坑道生活。“白天不知夜的黑”,這确实是两种不曾交集的时空概念,当我们用和平年代的生活思维去考虑战争生活,你肯定会遗漏诸多的艰难险恶的因素。
  石育青想到了挖坑道。
  坑道是全军战士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一百多米外的对面山坡上,是美军的阵地。就在敌军的枪口下,在当时没有先进掘进设备的条件下,战士们只能在夜里摸着黑,仅仅凭着一把镢头和铁锹,用双手挖掘出一个个可以容纳100多人的“屯兵洞”。
  对面的山头,就是美军。枪炮可不长眼睛,白天,石育青和战友们只能蜗守在坑道里。坑道里照明的是干电池能源灯光,昏暗微弱,整个空间可谓是乌烟瘴气。黑夜里,战士们小心翼翼地偶或爬出坑道喘一口气,活动一下筋骨,天空是黑暗的,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三四个月,战士们吃的是干燥的压缩饼干……
  水,是生命之源。石育青经常要组织战友们到山沟里找水。他把战友们身上每人一个的行军壶收拢来,指派二三名战友,每人身上挂一二十个水壶,悄悄下山找水。结果有的战友幸运地取到水,有的战士一天也找不到水,有的战友牺牲在找水的路上……
  有一天,一场激烈的战斗后,石育青的战友们拖来一具美军尸体。这种战场上的“收获”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作为对敌情的解释。石育青和战友们七手八脚扒开美军尸体的军装内里,一看,是美国陆军第3 步兵师的。这支部队可算是美军中的拳头劲旅,这家伙还是一名排长呢!收集了战场信息,美军尸身上的钢盔、子弹等收缴上交。此时石育青眼尖,发现还有一把搪瓷调羹。这小调羹虽说值不了什么钱,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也是稀奇之物。石育青欣赏把玩着,小调羹玲珑有光泽,让他爱不释手……然而,首长命令,这是缴获,一切归公!
  直至今日,很多战争的记忆在石育青老人的大脑中已经淡忘,但上交调羹的事他还是记得那么深刻。
其他文献
堂姐,七十多岁的人。无论在她充满笑意的眼睛里,还是在她唇齿间,总使人感到温暖。  小叔子结婚时,我抱着一岁半的女儿站在迎亲队伍里,堂姐笑盈盈地来到我身边:“小绘,我是侄女她姑。”她指了指我怀里的女儿,又望了望我,笑眯眯地轻声对我说。我忙叫了声姐。她往我女儿衣兜塞了一张票子,说是见面礼。我忙说:“姐,家里兄弟姐妹多,你大事花钱,小事不用那么客气了。”她的诚意,我终究拗不过。  堂姐与姐夫是亲表兄妹,
期刊
太姥石  太姥山的石头太有意思了,光光滑滑的,從漫山遍野的绿色世界里,活活泼泼地挺身而出,叠罗汉一般紧紧地聚拢在一起,直指苍穹,努力向上、向天、向太阳。  站在山脚下仰望,那姿态,那气势,让我目瞪口呆,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幅有关雨花台的英雄群像。  太姥山的石头打动我了。  这些柔和圆润的临天巨石,想必是得益于时间与大海的万古垂青,才有了如此的壮阔和慈悲吧?渺小如我,唯有感叹这大自然的奇石巨峰的神力
期刊
老话说的“下水”,是指猪肠和猪肺,相对应的,猪腰和猪肝被称为“上水”。  那时候,新疆建设兵团有很多牧场,都是团级建制的单位,和地方牧民最大的区别是,兵团的草原上放牧的基本是绵羊,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生产羊毛,发展毛纺业所用。每年冬天,总有些体弱的羊难以挨过寒冷和饥饿的轮番折磨,最后成为皮包骨头。场里干脆每年集中淘汰一批,统一调拨给各单位作为福利。我家所在的煤矿每到春节前都能从团里领回几车羊,宰杀了分
期刊
在太姥山国兴寺临溪一亭坐下,山风徐来,烦躁之意渐渐平息。  山石云海,悬空栈道,一刹那,凌空一脚颤颤巍巍的感觉还在。那悬崖绝壁,无栈道一些年,有栈道一些年。那高处乱石,横看成岭一些年,侧看成峰一些年。大象无形,却在众人的叙述中从时空中物化成形。叠加的记忆跟眼前景致虚实相间,眼前景就不是眼前景,眼前人也不是眼前人,叙述者各取一片段,交织错杂成各自的“罗生门”,各说各话。  太姥山有峰名为摩霄峰,僧房
期刊
过年,就是和过去的一场告别。不知是岁月催人老,还是生活条件好了,我越发觉得,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便时常会怀念儿时的年。  我出生在东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全村只有几十户人家。过年的时候,村子里的上空总是响起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落满一地红色的纸屑,犹如一片一片红色的地毯。点燃一串鞭炮,捂起耳朵迅速跑开,噼里啪啦,鞭炮声欢快地传遍乡野。挂起来的鞭炮像彩带一样飞溅四射。在地上燃起的鞭炮则像
期刊
我是山里人,自娘胎出来,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山,所谓“开门见山”,便是我最早的大脑影像,最直接的生活状态。后来上学读书了,从书本上读到了关于“大海”的零星描述,明白了世界最高和最大的东西是高山和大海。便想着有朝一日,要去领略一下海之大。这个心愿,一直到我28 岁这年,才得已实现。  那年,我开始写小说了,因小说而有机会参加令人向往的文学笔会,幸运的是参加的第一个文学笔会,就在被大海团团簇拥
期刊
总是在这样的四月,想起睡在山冈上的外婆。  很想去外婆生前住过的临街老屋看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屋已空无一人。那曾经温暖过我童年和少年的老屋,早已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斑斑驳驳,外婆的老屋是我小时候最美的记忆。我是在外婆的老屋出生的,也是在外婆家里长大的。外婆的二层木楼和镂空的窗子,是我每天驻足看风景的地方。外婆的临街老屋有着浓郁的小镇风情,说是街,其实只不过二三米宽,但人来人往特别热闹。每逢集市
期刊
5月,在飞雪中穿过一望无际的戈壁,终于抵达祁连山脚下,莽莽苍苍的雪山像矗立面前的巨大画幅。穿过仅有的几条纵深的山间沟壑,就能到草原——身边的裕固族牧人的夏牧场。  我感慨面前的雪山真大。牧人指着近前的雪山,轻描淡写地说,大雪山在这些小山的后面的后面。那些被新雪覆盖的雪山,好像是他所说的大雪山的孩子。羊群和雪山都温柔慈善,羊儿们像在啃噬雪山脚下凝结的雪,“咩——咩——咩——”撒娇的声音,混响在雪山面
期刊
我说,太姥山是太姥姥的名字,不是一座山。  是的,還有谁比太姥姥老呢?那时候没有时间的刻度,没有日薄西山,太姥姥在地球底下那个铺银贴金的大房子里玩耍。那岩浆浆,也就几千度吧,吹着气泡泡,嘟噜噜地涌了进来,她就搅呀拌呀,将自己也搅拌进岩浆浆里,又捏成一个个的泥团团。嘣的一声巨响,那大房子裂开了一个大口子。于是在地球的东方,在海峡之西、东海之滨,这泥团团出落成一个大姑娘。到了后来的后来,这大姑娘成了母
期刊
老巷子很老,瓦分不出是黑的还是灰的,瓦上住着的烟囱遍体投射着岁月的伤痕,砖块歪歪扭扭地罗列着。  那只猫,在老巷子白杨树底晒着太阳。流浪的猫随处可见,但这只波斯猫,与众不同,在别的猫翻捡垃圾桶寻找食物时,它却冷静地坐在树下,看着南来北往的人和车流走来走去。我以为它是有主人的,毛发干净,身上一尘不染,脖子上还戴着一个铃铛,眼神风清月明,气质很好。我远远地观察着它,不敢轻易靠近。我们互不打扰,都小心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