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处理相对独立的项目,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检查及指导、总结评价中,把握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项目式教学的主线是完成项目,需要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落实以上项目式教学策略,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6-0184-02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技术素养是现代人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过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师通过讲授、演示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机会较少,不利于提升学生操作技能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新课改背景下,开展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能够让学习过程变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与技能,体会学习的乐趣,提升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1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落实项目式教学,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收集信息、思考问题与交流探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1]。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与集体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得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丰富有趣的教学资源,创设灵活多样的活动,引入学习探究项目。
如鲁教版第一册“硬件系统我揭秘”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与主要硬件,能够读懂计算机常见配置参数,学会比较和选购具有较高性价比的计算机。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首先,教师可以运用比喻的方法,将计算机比作人体,主板比作身体框架,CPU比作大脑,内存比作短期记忆,硬盘比作长期记忆,显卡比作视觉系统,显示屏比作人脸,电源比作心脏,等等。接着,教师可以展示计算机的拆解图与组装计算机的短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借助图文与视频讲解主要硬件后,可以布置一项任务:如果小王想购买或者组装一台计算机用来办公,应当选择什么配置的计算机?通过构建这样的项目,引领学生结合已学知识收集信息参与探究活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更好地提升项目式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一般是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引入丰富多样的图文与视频教学资源,构建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布置探究项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个人的创新能力应当从学校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能为国家的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提出创造性的任务,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与探讨的机会,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2]。
如鲁教版第二册“海报设计艺术范”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色阶和曲线的应用方法,学习运用滤镜制作特殊效果的作品等,重点在于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学会自主创作并相互评价作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积极探究意识、合作共赢的精神等。教师可以结合创设情境与启发思维、提出问题与引导思考、指导学习与分析探讨、建构反思与迁移拓展的流程开展本课的教学。教师先运用电子课件展示立春、雨水、惊蛰等节气的海报,接着讲授色阶工具与曲线工具的运用,指导学生运用滤镜制作图片的特殊效果。在做好基础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制作春分海报”的任务,指导学生收集节气图片、春分百科等资料,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通过勾画基本图像、调整图像色阶、调整图像曲线、改变曝光度等操作,制作出反映节气特点、简洁美观的海报。同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突出个性,体现创新。
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明确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探索具体的教学流程,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布置自主创作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与合作探究,要求体现创新。最后根据学生与小组的展现情况开展评价,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以此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3]。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通过布置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既可以创设课上任务,也可以开辟第二课堂,创设课下任务,更好地引导学生收集各类资料,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
如教学鲁教版第三册“图文共赏探古韵”一课时,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合理运用图片和艺术字,以增强作品美感,设计更为美观的幻灯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先运用电子白板展示一张含有图文的幻灯片,主题是“春晓”,该幻灯片的背景是黄中带绿的春天景象,近处是打开窗户的木屋、飞翔的燕子、觅食的麻雀等,远处是仿佛在蒙蒙细雨中的青山,底部是各种早春花儿,左上角是《春晓》这首诗的内容。基于此张幻灯片,教师可以设置探究实践任务:给所有幻灯片添加相应背景;试着在幻灯片中插入适合的图片,调整位置大小;将幻灯片中的文字变成艺术字。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自主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的任务,要求学生合理运用图片与艺术字,选择一首经典诗歌为主题进行制作。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这些探究实践任务,引领学生自主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任务背景,然后提出问题,先在课堂上创设简单的自主探究实践任务,之后在课后布置综合性的自主探究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善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
4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学重点之一,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参与实践探究,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更为丰富的知识内容,并借助多元化的工具软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类文本、制作各类图像、处理各种声音、制作简单动画和网页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如在鲁教版第四册“数据录入有技巧”一课的教学中,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WPS这款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学会录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尝试建立家庭日常收支表等。教师除了要基于教材内容教学,还应该运用工具软件,讲解与演示更多的数据录入技巧,如减少对鼠标的依赖和无效点击次数、批量录入相同数据的公式、学习一些文字排版的技巧。在指导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项目式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将一大批数据录入到表格中,并进行排版。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制作电子课件与微课视频,在课堂上除了讲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引入更多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技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技能。
综上所述,为有效开展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明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指引学生收集资料、设计方案与交流探讨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与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孙耀红.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
[2]谢志锋.让项目式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的生活化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Z2).
[3]李红蒙.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神州,2018(9).
【作者简介】
王继磊(1989~),男,汉族,山东东营人,硕士,二级教师(初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6-0184-02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技术素养是现代人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过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师通过讲授、演示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机会较少,不利于提升学生操作技能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新课改背景下,开展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能够让学习过程变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与技能,体会学习的乐趣,提升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1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落实项目式教学,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收集信息、思考问题与交流探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1]。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与集体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得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丰富有趣的教学资源,创设灵活多样的活动,引入学习探究项目。
如鲁教版第一册“硬件系统我揭秘”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与主要硬件,能够读懂计算机常见配置参数,学会比较和选购具有较高性价比的计算机。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首先,教师可以运用比喻的方法,将计算机比作人体,主板比作身体框架,CPU比作大脑,内存比作短期记忆,硬盘比作长期记忆,显卡比作视觉系统,显示屏比作人脸,电源比作心脏,等等。接着,教师可以展示计算机的拆解图与组装计算机的短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借助图文与视频讲解主要硬件后,可以布置一项任务:如果小王想购买或者组装一台计算机用来办公,应当选择什么配置的计算机?通过构建这样的项目,引领学生结合已学知识收集信息参与探究活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更好地提升项目式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一般是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引入丰富多样的图文与视频教学资源,构建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布置探究项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个人的创新能力应当从学校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能为国家的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提出创造性的任务,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与探讨的机会,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2]。
如鲁教版第二册“海报设计艺术范”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色阶和曲线的应用方法,学习运用滤镜制作特殊效果的作品等,重点在于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学会自主创作并相互评价作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积极探究意识、合作共赢的精神等。教师可以结合创设情境与启发思维、提出问题与引导思考、指导学习与分析探讨、建构反思与迁移拓展的流程开展本课的教学。教师先运用电子课件展示立春、雨水、惊蛰等节气的海报,接着讲授色阶工具与曲线工具的运用,指导学生运用滤镜制作图片的特殊效果。在做好基础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制作春分海报”的任务,指导学生收集节气图片、春分百科等资料,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通过勾画基本图像、调整图像色阶、调整图像曲线、改变曝光度等操作,制作出反映节气特点、简洁美观的海报。同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突出个性,体现创新。
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明确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探索具体的教学流程,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布置自主创作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与合作探究,要求体现创新。最后根据学生与小组的展现情况开展评价,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以此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3]。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通过布置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既可以创设课上任务,也可以开辟第二课堂,创设课下任务,更好地引导学生收集各类资料,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
如教学鲁教版第三册“图文共赏探古韵”一课时,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合理运用图片和艺术字,以增强作品美感,设计更为美观的幻灯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先运用电子白板展示一张含有图文的幻灯片,主题是“春晓”,该幻灯片的背景是黄中带绿的春天景象,近处是打开窗户的木屋、飞翔的燕子、觅食的麻雀等,远处是仿佛在蒙蒙细雨中的青山,底部是各种早春花儿,左上角是《春晓》这首诗的内容。基于此张幻灯片,教师可以设置探究实践任务:给所有幻灯片添加相应背景;试着在幻灯片中插入适合的图片,调整位置大小;将幻灯片中的文字变成艺术字。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自主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的任务,要求学生合理运用图片与艺术字,选择一首经典诗歌为主题进行制作。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这些探究实践任务,引领学生自主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任务背景,然后提出问题,先在课堂上创设简单的自主探究实践任务,之后在课后布置综合性的自主探究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善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
4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学重点之一,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参与实践探究,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更为丰富的知识内容,并借助多元化的工具软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类文本、制作各类图像、处理各种声音、制作简单动画和网页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如在鲁教版第四册“数据录入有技巧”一课的教学中,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WPS这款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学会录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尝试建立家庭日常收支表等。教师除了要基于教材内容教学,还应该运用工具软件,讲解与演示更多的数据录入技巧,如减少对鼠标的依赖和无效点击次数、批量录入相同数据的公式、学习一些文字排版的技巧。在指导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项目式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将一大批数据录入到表格中,并进行排版。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制作电子课件与微课视频,在课堂上除了讲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引入更多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技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技能。
综上所述,为有效开展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明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指引学生收集资料、设计方案与交流探讨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与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孙耀红.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
[2]谢志锋.让项目式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的生活化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Z2).
[3]李红蒙.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神州,2018(9).
【作者简介】
王继磊(1989~),男,汉族,山东东营人,硕士,二级教师(初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