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观课程”走向课程观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观课程”与课程观意义截然不同,但逻辑上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对当下的学校课程进行了内观与反思,并通过课程主体的转化和代入,厘清教师课程理解的取向,充实学校课程教育体系,推进学校课程快速迭代,以“观课程”的研究方式走向课程观的自我构建。
  【关键词】学校课程;课程观;内观;反思
  【作者简介】吕秋萍,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沈君,一级教师,江阴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基金项目】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規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全人发展观照下小学课程悬缺现象研究”(A/D/2020/28)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定义,同时,人们对其也有宽泛的理解。当下,课程被理解为不仅包括学科的总和,还体现为对教育对象的规划和设想,更强调每一个教育对象通过感受、观察、思考和参与体验学校生活的总和。课程定义及人们对课程解读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课程观,而课程观的建立,又离不开对课程的观察与思考。本文以学校课程为例,探究如何从“观课程”走向课程观。
  一、“观课程”与课程观的概念
  “观课程”即对课程世界做全面观察审视与描述剖析。观察,往往意味着从事物的外部经过视域的变化,得到对于事物的分析与描述,“观课程”亦有此意。对于课程的观察,有的从课程架构入手,有的指向校本课程开发,有的结合课堂教学,不同的观察角度带来了不同的思考与探索。
  课程观作为课程的世界观存在,是人们对课程的整体性认识和看法,它涵盖对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等的教育思想[1]。就课程目标而言,陈鹤琴曾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的观点;就课程内容而言,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的,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就实施方式而言,杜威提出“一切学习来自经验”[2]。
  “观课程”与课程观二者之间尽管一动一静,但却有着内在逻辑的因果关系与互相促进的作用。不同的“观课程”角度产生了对于课程不同的理解,而对于课程的不同理解又影响了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安排、实施与评价等,并最终通过教育教学行为达成动态的课程构建。即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意义关联与价值往返,并最终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行为呈现。
  二、内观:学校课程的现状是什么?
  长久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往往将课程窄化为学科与知识点,视课程为先于教学过程的、静态的、预设的知识体系,极少将课程观与教学观进行有效联结,缺乏基于学生立场和教学视域的自我课程思考。因此,来自学校内部的课程研究显得弥足珍贵。它从一种自我审视、自我反思的视角,及时有效地调适、修正直接的教育教学行为。
  用发展的眼光观照学校课程不难发现,既有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时间差距,加上教师的教学观念差异,导致课程实施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空无现象。应然与实然,既是课程时代演进的逻辑,又是当代教育需要直面与解决的命题。
  1.课程主体的缺位
  对学生而言,课程不是单纯的工具,它指向情感、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等内容的综合实现。凡是对学生实际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知识、技术及行为规范,都是学校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然而,目前的学校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成长视域的给予,而非学生视角的需求[3]。学生缺乏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权与选择权。
  2.课程内容的空无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教育应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把经济的发展性、社会的包容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三者的协调作为教育的立足点[4]。相应地,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围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素,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课程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究竟有哪些课程对学生的成长不可缺少,影响重大?对此,学校知之甚少,甚至很少关心[5]。
  3.课程设计的割裂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学校课程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打破年级、学科、学校的界限,实现学科知识的横向链接和纵向贯通[6]。然而,学校课程大都是分科设计与实施,课程话语体系与实施体系相对封闭,偶有综合课程,也是在低设计感的状态下进行简单整合。
  三、探索:如何从“观课程”向课程观演进?
  内观学校课程,种种现象都指向了当下学校自身课程观的缺乏。一是学校大都以课程执行者的身份面对课程与教学,缺少基于自身办学理念与教学特色的创生;二是学校课程观与教学理念的脱节和失联,导致学校课程教学仍然囿于原有的单学科视域。
  学校怎样理解课程的价值意义,直接影响学校在处理知识、设计活动和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学校课程的理解与设计不应仅关注现有的实存,更应关注课程留白与既有层面的高效实施。学校相对务实的策略是有意识地审查反省,以核心素养为参照,描述学校的育人目标,并建立课程编制参与者协商机制,推进课程设计来源的对话,引导课堂教学走向深度学习。
  1.从“师定课程”走向学生课程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既是教育的初心,也是整个课程设计的起点,这需要学校引领全体教师重新认识教育观与课程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拔节生长的过程就是与课程发生精神相遇与深度交流的过程。如何将学生发展有效整合到学校课程中?探索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课程的内容、实施方式、评价体系等不应该由教师一手包办,而应该结合学生学情进行合理地按需定制。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至少应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强调培养人的整体发展,包括人的智力、情感、社会、身体、创造力、直觉等方面的发展;二是强调联系、关系的概念,主张创造师生、生生之间开放且平等的学习环境;三是关注人生经验,主张在发现中成长,在参与中建立理解;四是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在发散性思维中勇于改造和创造。   因此,学校课程应当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起点,以学生的视域思考课程的开发,依循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发促进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一方面,要强调培养学生获得知识与习得技能,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意识;另一方面,要注重不同个体的需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批判性思考,通过掌握经验、改造经验和运用经验实现自身发展的愿望。
  2.厘清教师课程理解的取向
  教师是忠于课程文本的原意,还是在解释学循环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成为当下教师课程理解的兩种不同取向[7]。整体来看,学生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及最接近学生的人,不仅应该参与课程,更应该被赋予课程选择和设计的权利。学校需要唤醒和激发教师的辩证意识,推动教师自我意识与课程理解视角的有机融合,促进教师对课程进行多维观察、辩证思考和行动自觉。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引导教师结合学校课程改造测量工具,对课程的实施进行记录和调查。其次,学校可以把关联度较高的课程集中起来,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设计长短课程,实施学科融合教学,使课程建设站在更高的起点。最后,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对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一起以合作探索者的姿态展开反思与行动,积极地进行体验、感悟、内化,以此来落实学校课程的实施。
  3.充实学校课程教育体系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的一段美丽时光。在这段求知的路上,如何给每一名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如何培育学生终身受用的素养,如何给予学生人生前进的力量,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学校课程需要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综合学科发展和个体发展,将学校课程与学生个体成长历程高度联结,为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死读书,读死书”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了,比起把学生培养成一座知识量巨大的“图书馆”,如何创新、如何创造、如何合作才是现如今学校课程应该重点培养的方向。因此,学校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和依据来选择学习内容。在横向上,重构学校课程分类,将学校课程按照基础性、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进行合理分类。在纵向上,将学校课程按照年级分为不同的层次,由简至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特点。学校应采取合理的方式,识别、发现、回应、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需求,通过儿童需求的动态生长和发展轨迹分析、研究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在课程中平衡与满足学生需求。
  4.推进学校课程快速迭代
  现行的课程结构下,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知识扩容为主要手段,过早地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前人总结出的规律、法则和方法解决问题。殊不知,一旦学生习惯了接受与记忆,便会逐渐失去质疑的欲望和探究的热情。而知识社会要求在读、写、算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创新和创造等21世纪能力,以应对动态社会的挑战[8]。
  从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到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学校课程已经演化成学生活动的一种特殊情境,应围绕时代和学生而变化。因此,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生长、不断完善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学校应当从课程主体出发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基于时代发展、学生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效设计,并努力实现课程建设实践路径,直至课程评价转型与升级。这样的一个课程迭代也许并不能一蹴而就,可能会经历某几个环节之间的循环往复,甚至需要多次闭环调适。这样的进程不是简单的回到原点,也不是单纯的左右摇摆,而是螺旋式地上升。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学校课程的建设应该强化动态研究,注重成因分析,围绕探索与理解,采用不同的实施方法,积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经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不断丰富学校课程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观课程”与课程观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无形中影响了学校课程的理解视角、活动设计和价值追求。课程理念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表达着育人的价值追求;课程建设是学校办学的重心,表达着育人的内涵及外延;课程实施是学校办学的中心,表达着育人的动态演进。从“观课程”走向课程观,是一个动态跃迁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以“观课程”的研究方式走向课程观的自我构建,不仅有坚守与自省,更有淬炼与吐故纳新;不仅限于当下,更含立意高远,指向未来。
  参考文献:
  [1]苏强. 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申国昌,王瑶.陈鹤琴与陶行知课程观比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1):1-5.
  [3]刘佳.以“空无课程”引领学校课程创新[J].江苏教育,2020(10):57-60.
  [4]李政涛.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宣言:解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5):3-11.
  [5]吕红日.学校课程规划中“空无课程”的思辨与研究[J].江苏教育,2020(10):54-56,60.
  [6]汤善香,考俊花,刘庆庚,等.用“全链接”课程为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J].人民教育,2020(12):71-72.
  [7]李茂森.我国课程理解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2001~2018年的CNKI核心期刊论文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9(10):21-26.
  [8]许亚桃,吴立宝,张京顺.全球视野下的21世纪能力特征与启示(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3):1-4,10.
  (责任编辑:罗小荧)
其他文献
【摘 要】何以“活动”和以何“活动”,是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前应聚焦的要点。文章通过对活动的定义、分类、理论来源进行阐释,基于列昂捷夫活动理论中关于内外活动的关系与活动的共同结构的相关内容,在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归纳分析了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在词汇语法课、语篇阅读课、综合技能课、综合实践课等四种课型的具体活动过程。  【關键词】理论探源;学习活动观;学习活动过程  【作者简介】
期刊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同时,也兼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经过长期的教学和研究我发现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尤其是在音乐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渗透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会给思想品德教育锦上添花,二者相得益彰。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与信息技术手段配合渗透德育因素  音乐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
期刊
【摘 要】统编历史教材采用“点—线”结合的编写方式,梳理了历史发展的脉络,突出了历史细节的描述,优化了教材辅文的功能,强化了家国情怀的引领。同时,统编历史教材也对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阅读方式、资源利用及情感激发三个方面评析“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例,并适当优化其中的细微环节,力求达到理性呈现、感性认知。  【关键词】统编教材;全民族抗战;亮点探寻;课例赏析  【作者简介】周
期刊
【摘 要】寓言故事篇幅短小,脉络清晰,内容的前后段一般会刻意制造反差或对比来揭示哲理,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充分利用寓言的文体特征循循善诱,让学生通过新词分类掌握生字,通过抓关键词、句来归纳段意与文意,通过关注寓言中优秀的语用方式进行拓展,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高效阅读之法。  【关键词】寓言;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杨星语,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鹿
期刊
【作者简介】黄伟,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学科教育。 我们已经知道,在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中,三层级文本解读既是文本解读,也是教学解读,这种解读立足教学、服务教学、用于教学。那么,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它具有什么价值?能够解决当前阅读教学中哪些问题?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的运用,对教师研课备课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围绕上述问题,笔者在此做出简明扼要
期刊
【摘 要】2021年是部分省份进入新高考的第一年,文章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数学Ⅰ卷为例,分析试题命题特点,并从部分试题中探析高考的考查旨意,为新课程的高考改革提供良好的导向。  【关键词】数学试题;新高考Ⅰ卷;学科本质;教学回归  【作者简介】丁益民,高级教师,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创始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数学教学。  2021年是部分省份高考改革后文理合卷的第一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202
期刊
【摘 要】语法填空题命题科学,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高度吻合。文章通過对2016—2020年全国卷语法填空题的5大考点进行剖析,揭示其重视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命题特点,并提出对英语语法的教学启示:做好“加减”运算,提高课堂实效;树立“三语”意识,提升语用能力;关注思维品质,培养创新能力;关注文化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教学启示  【作者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函数,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双新(即新课标、新教材)课程下,沪教版新教材对函数板块内容的编排顺序进行了调整,对授课教师而言,需在观念以及相关问题的处理上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文章从HPM视角设计“指数函数的定义与图像”的教学,旨在立足双新课程,通过重构式教学,结合数学史,帮助学
期刊
【摘 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由于资金和教师的观念、培训等原因,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融合还处于整合阶段,数学实验作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主要形式,应成为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研究者以轨迹(曲线)问题为例,结合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探索破解数学实验困境的方法。  【
期刊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体育知识,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期待上体育课,真正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一、教材的改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就会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体验。我们可以通过改进教材,把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