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主客对话”类文本时,首先需要运用“还原法”还原到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中去,做到披文入情;在此基础上,尚需透过“主客对话”这种外在的形式,洞悉其实质是为了抑客扬主,是为了彰显或反衬自己的思想情操。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本,具备一定的思辨意识,有利于提升其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
关键词:主客对话思辨还原抑客扬主
屈原的《渔父》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如何探究这种形式背后所隐藏的思辨意识呢?
一、还原情境,披文入情
我们可以利用孙绍振先生主张的“还原法”,设身处地走进《渔父》,走进屈原当时所处的时代。不难发现,屈原确如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述的那样“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可谓博学多才,但却遭到流放,原因何在?在《渔父》一文中,屈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他被迫离开楚国的政治舞台,不在其位,却偏要谋其政,朝思暮想,忧心如焚。可见,屈原有别于孔孟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更不愿像同时代的庄子那样去做隐士。《渔父》一文中的渔父也属隐士一类,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过程可视为“隐”与“不隐”两种思想的交锋。
渔父的形象,自姜太公垂钓渭水之滨遇到周文王始,便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自此以后便逐渐成为隐居高人的代名词。对于渔父这一形象,王彬主编的《古代散文鉴赏辞典》中提到:“渔翁不像是真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他表达了当时道家的思想!很可能是个远避于江滨的隐士。”渔父所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运用了
借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其“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再者,从渔父所言的“圣人不凝滞于物……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亦可看出,渔父是主张顺应世态变化的。他看重的是一己之利,甚至为了保全个人生命,可以随波逐流。他的这种思想主张,代表了战国时代一些人对政治黑暗、战乱频仍现状的消极态度。
屈原不愿像渔父一般,置国家与人民于度外,更不愿在权力和志向之间左右逢源。他始终保持着志向与行为的一致性,故而被流放,以死明志。如他所言:“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从表面来看,屈原的悲剧是他“深思高举”的个性与“群奸乱舞”时代的冲突。在《渔父》一文里,屈原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自己的“深思高举”是一种“清”;而当世的现状却是“群奸乱舞”,是一种“浊”。在《离骚》中,屈原对此也有所认识:“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当年屈原官居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然而君昏臣奸,他因此而遭到流放,感到了莫大的困惑与悲愁,直至绝望。
深层而言,屈原的悲剧,更是其高洁的人格与“恋君情结”的矛盾所致。屈原把抨击的目标集中在君侧群小身上,对君主则有期盼,有不舍,有依恋,有埋怨,却无痛恨,更无排斥。屈原在《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其中的“美人”应该就是他心目中的贤君吧,具体所指当为楚怀王。把心中的君主比作“美人”,可见其“恋君情结”亦是非同寻常。葛荃在《屈原的政治人格与心态析论》一文中也有类似看法:“恋君情结是影响屈原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的深层心态支点。”“屈原终生笃奉的政治价值准则是‘事君不贰’‘先君后身’”,在屈原的灵魂深处,聚结着根深蒂固的“恋君情结”,这才是导致屈原走向汨罗的关键所在。屈原政治人格被恋君情结所缠绕,使他难以做出忠君殉国之外的选择。然而,他对他的“美人(楚王)”期盼越热切,内心的失望情绪就越重;一旦期盼彻底破灭,他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显然与他看重自己洁白清高的节操密切相关,这在屈原《渔父》中所表达的“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亦得到了体现。
利用“还原法”,我们走进《渔父》,也走近了屈原,知道其身世思想等基本情况,也了解到“深思高举”的个性与“群奸乱舞”时代的冲突,是其与社会矛盾的体现;而高洁的人格与“恋君情结”的冲突是他自身矛盾的
体现。这就需要我们拥有思辨意识,辩证地分析文本与作者。
二、抑客揚主,辩证审视
了解屈原内心世界的双重矛盾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渔父》一文采用主客对话形式的真实用意。经过上面的还原情境和披文入情,我们不难发现,《渔父》中的“主”与“客”应是屈原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屈原内心所存的“恋君情结”决定了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去“避人”以求“独善其身”。
从《论语·微子》中隐士长沮、桀溺指责孔子的学生子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可知孔子是“避人”而不“避世”的。但屈原明知楚王无道,却从未想到“避”之。另一方面,屈原的“帝高阳之苗裔兮”的贵族身份,决定了他身负治国安邦平天下的责任,故而不会像庄周那样“避世”。
屈原不仅不“避人”、不“避世”,而且不“保身”,这从“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可以看出
。恰因如此,矛盾着的屈原才自演自导了一场人生的悲剧。李桂荣在《屈原悲剧中的“二律背反”臆证》一文中也谈到,“终极可知”是一个无限长的过程,人类的一切行为总是在“理性”对“自在物”的“知”与“不知”并存的状态下进行着,人类的全部失败与悲剧往往是因为“理性”对“自在物”的“不知”时造成的。更何况,在这个无限长的“终极可知”的过程中,人类的“知”往往是通过“行”来获得的,而这种“行”而后“知”的过程又难避“二律背反”的规律。屈原的悲剧自然也不例外,矛盾着的屈原便是李桂荣所说的难避“二律背反”规律的悲剧人物。 鉴于矛盾的普遍性和“二律背反”规律的客观存在,我们唯有抓住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一哲学认识论,方可辩证而客观地审视文本,理解文本的深层意蕴。《渔父》一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在问答中屈原不断地否定渔父的主张,显然是抑客扬主之举,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此文中的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从他所唱的歌可以看出,“水清”“水浊”是用来比喻世道的清明与黑暗,体现出避世思想。然而,屈原怎么会“避世”并舍弃他的“美人”“美政”呢?他始终对自己的“美人”充满幻想,希望君主有朝一日有所悔悟,让自己重返朝廷,“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渔父》一文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思想性格的矛盾性。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审视便可窥知,屈原的内心深处不仅充满矛盾,更是痛苦不堪。主与客对话的过程,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灵魂深处的激烈博弈。在陈振鹏主编的《古代散文鉴赏词典》中,潘啸龙认为:“渔父所唱的那支《沧浪之歌》,清水濯缨,浊水濯足,不正是以同样浅显而形象的比喻,补充屈原的‘沐’‘浴’之理吗?清浊之境原不可混淆,谁又愿意把系冠之缨濯之于浑浊之流呢?”《渔父》一文文末谈及渔父的“莞尔而笑”,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说明经过思想交锋后,“客(渔父)”无言以对,败下阵来,最终还是“主(屈原)”战胜了“客”,“主”借此显扬了自己“宁葬于鱼腹之中”也要保持清白节操的不渝之志。潘啸龙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渔父显然也被打动了,因为他终于露出了晴朗的微笑。……渔父显然是被屈原的高洁之志所折服,才微笑摇桨,以此动人的清歌,来表达对这位逐臣的不尽慰勉之情的。”
至此,“主”终于战胜了“客”,屈原心中存在着的“清与浊”“仕与隐”“高洁人格与恋君情结”等矛盾便化解了。他更清醒地认识到,既不能避人,也不能避世;既不能摆脱“忠君思想”的束缚,又不能置黎民百姓于不顾,但却无可奈何,只好以死明志。矛盾解决之时,便是生命终结之际。在还原情境、披文入情的基础上,我们尚需透过主客对话的形式,洞悉其背后的实质是为了抑客扬主,为了彰显自己的思想情操。至于主客对话的实质,则是为了抑客扬主,为了彰显或反衬自己最真实的思想情操。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本,具备一定的思辨意识,有利于提升其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
参考文献:
[1] 王彬.古代散文鉴赏辞典[Z].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
[2] 葛荃.屈原的政治人格与心态析论[J].華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
[3] 李桂荣.屈原悲剧中的“二律背反”臆证[J].山东社会科学,2003(5).
关键词:主客对话思辨还原抑客扬主
屈原的《渔父》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如何探究这种形式背后所隐藏的思辨意识呢?
一、还原情境,披文入情
我们可以利用孙绍振先生主张的“还原法”,设身处地走进《渔父》,走进屈原当时所处的时代。不难发现,屈原确如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述的那样“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可谓博学多才,但却遭到流放,原因何在?在《渔父》一文中,屈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他被迫离开楚国的政治舞台,不在其位,却偏要谋其政,朝思暮想,忧心如焚。可见,屈原有别于孔孟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更不愿像同时代的庄子那样去做隐士。《渔父》一文中的渔父也属隐士一类,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过程可视为“隐”与“不隐”两种思想的交锋。
渔父的形象,自姜太公垂钓渭水之滨遇到周文王始,便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自此以后便逐渐成为隐居高人的代名词。对于渔父这一形象,王彬主编的《古代散文鉴赏辞典》中提到:“渔翁不像是真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他表达了当时道家的思想!很可能是个远避于江滨的隐士。”渔父所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运用了
借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其“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再者,从渔父所言的“圣人不凝滞于物……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亦可看出,渔父是主张顺应世态变化的。他看重的是一己之利,甚至为了保全个人生命,可以随波逐流。他的这种思想主张,代表了战国时代一些人对政治黑暗、战乱频仍现状的消极态度。
屈原不愿像渔父一般,置国家与人民于度外,更不愿在权力和志向之间左右逢源。他始终保持着志向与行为的一致性,故而被流放,以死明志。如他所言:“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从表面来看,屈原的悲剧是他“深思高举”的个性与“群奸乱舞”时代的冲突。在《渔父》一文里,屈原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自己的“深思高举”是一种“清”;而当世的现状却是“群奸乱舞”,是一种“浊”。在《离骚》中,屈原对此也有所认识:“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当年屈原官居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然而君昏臣奸,他因此而遭到流放,感到了莫大的困惑与悲愁,直至绝望。
深层而言,屈原的悲剧,更是其高洁的人格与“恋君情结”的矛盾所致。屈原把抨击的目标集中在君侧群小身上,对君主则有期盼,有不舍,有依恋,有埋怨,却无痛恨,更无排斥。屈原在《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其中的“美人”应该就是他心目中的贤君吧,具体所指当为楚怀王。把心中的君主比作“美人”,可见其“恋君情结”亦是非同寻常。葛荃在《屈原的政治人格与心态析论》一文中也有类似看法:“恋君情结是影响屈原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的深层心态支点。”“屈原终生笃奉的政治价值准则是‘事君不贰’‘先君后身’”,在屈原的灵魂深处,聚结着根深蒂固的“恋君情结”,这才是导致屈原走向汨罗的关键所在。屈原政治人格被恋君情结所缠绕,使他难以做出忠君殉国之外的选择。然而,他对他的“美人(楚王)”期盼越热切,内心的失望情绪就越重;一旦期盼彻底破灭,他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显然与他看重自己洁白清高的节操密切相关,这在屈原《渔父》中所表达的“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亦得到了体现。
利用“还原法”,我们走进《渔父》,也走近了屈原,知道其身世思想等基本情况,也了解到“深思高举”的个性与“群奸乱舞”时代的冲突,是其与社会矛盾的体现;而高洁的人格与“恋君情结”的冲突是他自身矛盾的
体现。这就需要我们拥有思辨意识,辩证地分析文本与作者。
二、抑客揚主,辩证审视
了解屈原内心世界的双重矛盾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渔父》一文采用主客对话形式的真实用意。经过上面的还原情境和披文入情,我们不难发现,《渔父》中的“主”与“客”应是屈原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屈原内心所存的“恋君情结”决定了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去“避人”以求“独善其身”。
从《论语·微子》中隐士长沮、桀溺指责孔子的学生子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可知孔子是“避人”而不“避世”的。但屈原明知楚王无道,却从未想到“避”之。另一方面,屈原的“帝高阳之苗裔兮”的贵族身份,决定了他身负治国安邦平天下的责任,故而不会像庄周那样“避世”。
屈原不仅不“避人”、不“避世”,而且不“保身”,这从“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可以看出
。恰因如此,矛盾着的屈原才自演自导了一场人生的悲剧。李桂荣在《屈原悲剧中的“二律背反”臆证》一文中也谈到,“终极可知”是一个无限长的过程,人类的一切行为总是在“理性”对“自在物”的“知”与“不知”并存的状态下进行着,人类的全部失败与悲剧往往是因为“理性”对“自在物”的“不知”时造成的。更何况,在这个无限长的“终极可知”的过程中,人类的“知”往往是通过“行”来获得的,而这种“行”而后“知”的过程又难避“二律背反”的规律。屈原的悲剧自然也不例外,矛盾着的屈原便是李桂荣所说的难避“二律背反”规律的悲剧人物。 鉴于矛盾的普遍性和“二律背反”规律的客观存在,我们唯有抓住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一哲学认识论,方可辩证而客观地审视文本,理解文本的深层意蕴。《渔父》一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在问答中屈原不断地否定渔父的主张,显然是抑客扬主之举,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此文中的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从他所唱的歌可以看出,“水清”“水浊”是用来比喻世道的清明与黑暗,体现出避世思想。然而,屈原怎么会“避世”并舍弃他的“美人”“美政”呢?他始终对自己的“美人”充满幻想,希望君主有朝一日有所悔悟,让自己重返朝廷,“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渔父》一文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思想性格的矛盾性。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审视便可窥知,屈原的内心深处不仅充满矛盾,更是痛苦不堪。主与客对话的过程,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灵魂深处的激烈博弈。在陈振鹏主编的《古代散文鉴赏词典》中,潘啸龙认为:“渔父所唱的那支《沧浪之歌》,清水濯缨,浊水濯足,不正是以同样浅显而形象的比喻,补充屈原的‘沐’‘浴’之理吗?清浊之境原不可混淆,谁又愿意把系冠之缨濯之于浑浊之流呢?”《渔父》一文文末谈及渔父的“莞尔而笑”,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说明经过思想交锋后,“客(渔父)”无言以对,败下阵来,最终还是“主(屈原)”战胜了“客”,“主”借此显扬了自己“宁葬于鱼腹之中”也要保持清白节操的不渝之志。潘啸龙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渔父显然也被打动了,因为他终于露出了晴朗的微笑。……渔父显然是被屈原的高洁之志所折服,才微笑摇桨,以此动人的清歌,来表达对这位逐臣的不尽慰勉之情的。”
至此,“主”终于战胜了“客”,屈原心中存在着的“清与浊”“仕与隐”“高洁人格与恋君情结”等矛盾便化解了。他更清醒地认识到,既不能避人,也不能避世;既不能摆脱“忠君思想”的束缚,又不能置黎民百姓于不顾,但却无可奈何,只好以死明志。矛盾解决之时,便是生命终结之际。在还原情境、披文入情的基础上,我们尚需透过主客对话的形式,洞悉其背后的实质是为了抑客扬主,为了彰显自己的思想情操。至于主客对话的实质,则是为了抑客扬主,为了彰显或反衬自己最真实的思想情操。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本,具备一定的思辨意识,有利于提升其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
参考文献:
[1] 王彬.古代散文鉴赏辞典[Z].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
[2] 葛荃.屈原的政治人格与心态析论[J].華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
[3] 李桂荣.屈原悲剧中的“二律背反”臆证[J].山东社会科学,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