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对话形式背后的思辨意识探究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主客对话”类文本时,首先需要运用“还原法”还原到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中去,做到披文入情;在此基础上,尚需透过“主客对话”这种外在的形式,洞悉其实质是为了抑客扬主,是为了彰显或反衬自己的思想情操。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本,具备一定的思辨意识,有利于提升其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
  关键词:主客对话思辨还原抑客扬主
  屈原的《渔父》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如何探究这种形式背后所隐藏的思辨意识呢?
  一、还原情境,披文入情
  我们可以利用孙绍振先生主张的“还原法”,设身处地走进《渔父》,走进屈原当时所处的时代。不难发现,屈原确如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述的那样“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可谓博学多才,但却遭到流放,原因何在?在《渔父》一文中,屈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他被迫离开楚国的政治舞台,不在其位,却偏要谋其政,朝思暮想,忧心如焚。可见,屈原有别于孔孟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更不愿像同时代的庄子那样去做隐士。《渔父》一文中的渔父也属隐士一类,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过程可视为“隐”与“不隐”两种思想的交锋。
  渔父的形象,自姜太公垂钓渭水之滨遇到周文王始,便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自此以后便逐渐成为隐居高人的代名词。对于渔父这一形象,王彬主编的《古代散文鉴赏辞典》中提到:“渔翁不像是真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他表达了当时道家的思想!很可能是个远避于江滨的隐士。”渔父所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运用了
  借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其“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再者,从渔父所言的“圣人不凝滞于物……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亦可看出,渔父是主张顺应世态变化的。他看重的是一己之利,甚至为了保全个人生命,可以随波逐流。他的这种思想主张,代表了战国时代一些人对政治黑暗、战乱频仍现状的消极态度。
  屈原不愿像渔父一般,置国家与人民于度外,更不愿在权力和志向之间左右逢源。他始终保持着志向与行为的一致性,故而被流放,以死明志。如他所言:“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从表面来看,屈原的悲剧是他“深思高举”的个性与“群奸乱舞”时代的冲突。在《渔父》一文里,屈原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自己的“深思高举”是一种“清”;而当世的现状却是“群奸乱舞”,是一种“浊”。在《离骚》中,屈原对此也有所认识:“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当年屈原官居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然而君昏臣奸,他因此而遭到流放,感到了莫大的困惑与悲愁,直至绝望。
  深层而言,屈原的悲剧,更是其高洁的人格与“恋君情结”的矛盾所致。屈原把抨击的目标集中在君侧群小身上,对君主则有期盼,有不舍,有依恋,有埋怨,却无痛恨,更无排斥。屈原在《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其中的“美人”应该就是他心目中的贤君吧,具体所指当为楚怀王。把心中的君主比作“美人”,可见其“恋君情结”亦是非同寻常。葛荃在《屈原的政治人格与心态析论》一文中也有类似看法:“恋君情结是影响屈原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的深层心态支点。”“屈原终生笃奉的政治价值准则是‘事君不贰’‘先君后身’”,在屈原的灵魂深处,聚结着根深蒂固的“恋君情结”,这才是导致屈原走向汨罗的关键所在。屈原政治人格被恋君情结所缠绕,使他难以做出忠君殉国之外的选择。然而,他对他的“美人(楚王)”期盼越热切,内心的失望情绪就越重;一旦期盼彻底破灭,他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显然与他看重自己洁白清高的节操密切相关,这在屈原《渔父》中所表达的“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亦得到了体现。
  利用“还原法”,我们走进《渔父》,也走近了屈原,知道其身世思想等基本情况,也了解到“深思高举”的个性与“群奸乱舞”时代的冲突,是其与社会矛盾的体现;而高洁的人格与“恋君情结”的冲突是他自身矛盾的
  体现。这就需要我们拥有思辨意识,辩证地分析文本与作者。
  二、抑客揚主,辩证审视
  了解屈原内心世界的双重矛盾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渔父》一文采用主客对话形式的真实用意。经过上面的还原情境和披文入情,我们不难发现,《渔父》中的“主”与“客”应是屈原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屈原内心所存的“恋君情结”决定了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去“避人”以求“独善其身”。
  从《论语·微子》中隐士长沮、桀溺指责孔子的学生子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可知孔子是“避人”而不“避世”的。但屈原明知楚王无道,却从未想到“避”之。另一方面,屈原的“帝高阳之苗裔兮”的贵族身份,决定了他身负治国安邦平天下的责任,故而不会像庄周那样“避世”。
  屈原不仅不“避人”、不“避世”,而且不“保身”,这从“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可以看出
  。恰因如此,矛盾着的屈原才自演自导了一场人生的悲剧。李桂荣在《屈原悲剧中的“二律背反”臆证》一文中也谈到,“终极可知”是一个无限长的过程,人类的一切行为总是在“理性”对“自在物”的“知”与“不知”并存的状态下进行着,人类的全部失败与悲剧往往是因为“理性”对“自在物”的“不知”时造成的。更何况,在这个无限长的“终极可知”的过程中,人类的“知”往往是通过“行”来获得的,而这种“行”而后“知”的过程又难避“二律背反”的规律。屈原的悲剧自然也不例外,矛盾着的屈原便是李桂荣所说的难避“二律背反”规律的悲剧人物。   鉴于矛盾的普遍性和“二律背反”规律的客观存在,我们唯有抓住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一哲学认识论,方可辩证而客观地审视文本,理解文本的深层意蕴。《渔父》一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在问答中屈原不断地否定渔父的主张,显然是抑客扬主之举,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此文中的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从他所唱的歌可以看出,“水清”“水浊”是用来比喻世道的清明与黑暗,体现出避世思想。然而,屈原怎么会“避世”并舍弃他的“美人”“美政”呢?他始终对自己的“美人”充满幻想,希望君主有朝一日有所悔悟,让自己重返朝廷,“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渔父》一文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思想性格的矛盾性。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审视便可窥知,屈原的内心深处不仅充满矛盾,更是痛苦不堪。主与客对话的过程,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灵魂深处的激烈博弈。在陈振鹏主编的《古代散文鉴赏词典》中,潘啸龙认为:“渔父所唱的那支《沧浪之歌》,清水濯缨,浊水濯足,不正是以同样浅显而形象的比喻,补充屈原的‘沐’‘浴’之理吗?清浊之境原不可混淆,谁又愿意把系冠之缨濯之于浑浊之流呢?”《渔父》一文文末谈及渔父的“莞尔而笑”,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说明经过思想交锋后,“客(渔父)”无言以对,败下阵来,最终还是“主(屈原)”战胜了“客”,“主”借此显扬了自己“宁葬于鱼腹之中”也要保持清白节操的不渝之志。潘啸龙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渔父显然也被打动了,因为他终于露出了晴朗的微笑。……渔父显然是被屈原的高洁之志所折服,才微笑摇桨,以此动人的清歌,来表达对这位逐臣的不尽慰勉之情的。”
  至此,“主”终于战胜了“客”,屈原心中存在着的“清与浊”“仕与隐”“高洁人格与恋君情结”等矛盾便化解了。他更清醒地认识到,既不能避人,也不能避世;既不能摆脱“忠君思想”的束缚,又不能置黎民百姓于不顾,但却无可奈何,只好以死明志。矛盾解决之时,便是生命终结之际。在还原情境、披文入情的基础上,我们尚需透过主客对话的形式,洞悉其背后的实质是为了抑客扬主,为了彰显自己的思想情操。至于主客对话的实质,则是为了抑客扬主,为了彰显或反衬自己最真实的思想情操。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本,具备一定的思辨意识,有利于提升其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
  参考文献:
  [1] 王彬.古代散文鉴赏辞典[Z].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
  [2] 葛荃.屈原的政治人格与心态析论[J].華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
  [3] 李桂荣.屈原悲剧中的“二律背反”臆证[J].山东社会科学,2003(5).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了解我国分组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以期对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深化教学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分组教学”的概念界定方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任务导向型、指标导向型、管理导向型。在中国知网中以“分组教学”或“小组教学”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得到“分组教学”的相关研究趋势、关键词共现网络、相关研究层次分析以及高水平、系统性研究进展。得到的结论是:在做关于分组教学的研究时应该尽量做到理论与
期刊
摘 要:《看社戏》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中的文章,作者王英琦。学生普遍对这篇课文不感兴趣:方言较多,太朴实,看不懂。为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体悟到文字背后的真意,可抓住关键句,变换主语,通过比较体悟真情,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  关键词:《看社戏》 散文阅读 比较 体悟  20世纪80年代末,王英琦主动在中原大地上的小刘村“落户”,写了很多具有“底层感”的文章。苏教版高中语文《现代散文
期刊
摘要:2017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要求学生写发言稿,属情境式作文题,是传统命题作文中较为新颖的类型,让不少考生深感意外。通过对该作文题以及部分考场优秀作文和问题作文的分析,提出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建议:坚定的教材意识,科学的宏观布局,持久的习惯培养,长期的美文熏陶,丰富的生活观察。  关键词:中考作文作文教学教学建议  一、考生深感意外的2017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  2017年南京市语文中考结束,学生走
期刊
摘 要:化学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实验探究,有利于揭示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感知化学变化中的平衡与守恒思想,开展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的复习课教学,以现实问题串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酸雨的pH”“二氧化碳的捕捉与释放”等的探究,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数据
期刊
摘 要: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字母表示数》内容比较简单,在教材已有一些背景涉及规律探究的问题的基础上,容易被上成探索规律课。对此,应该从“理解数学”和“理解教学”两个角度来“教活”“教深”。具体需要做到:辨识学段特征,精准定位课时目标;精心预设活动,让问题串驱动学程;经营课堂小结,生成“结构化板书”。  关键词: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问题串 结构化板书  在江苏省青年教育家型教师培
期刊
摘要:把网络舆情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可发挥网络舆情在学生成长中的正向作用,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具体而言,选择切入思维疑点的网络舆情,引导理性思考公民权利和义务;选择贴近生活体验的网络舆情,渗透参与公共生活的准则;选择激发主体参与的网络舆情,增强平等意识和民主理念。  关键词:网络舆情理性精神培育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网络舆情通过自媒体在公共空间的扩散呈现出随意性、无序性,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
期刊
摘 要:罗懋康教授给本科生做的一个题为《数学应该是什么》的报告,对数学的功用、数学知识、数学与逻辑的关系、数学的定义、数学的客观性、数学的应用、数学方法、数学的艺术与乐趣、学习数学可以干什么、数学之长与数学之短,表达了丰富的观点,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它对数学教育的启示有:对数学怀有敬畏之心;关注数学教育的普适价值,即提高文化素养和训练理性思维;采用通识教育或科普教育、专才教育、英才教育等不同方式,让
期刊
摘 要:适合的教学不能不分对象“一刀切”,要求学生“齐步走”;而要充分尊重、正确理解学生的差异;也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更要以人为本,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此,在大班额课堂教学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班内分层教学。以《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从学生分层建组、教学目标分层、“知识探究”分层、“知识应用”分层、“课堂总结”分层、评价分层等方面,谈对初中数学班内分层教
期刊
摘要:“做中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为宗旨,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动脑动手、学思结合的探究式科学教育。《图形的运动》一课的教学设置“动口说”“动手画”“动手做”“拼一拼”“画一画”“剪一剪”等以知识探究或问题解决为任务的环节,努力尝试让“做中学”落地生根。相关的教学思考是:设计好“问题串”,让“做中学”拥有载体;组织好数学活动,使“做中学”丰富多彩;策
期刊
摘要:张景中院士提出教育数学理念,讲究重构课程,把知识“一线串通”,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矩阵与变换”的内容,接受线性代数的思想并领悟线性代数的精神,应该挖掘其内容实质,将其与中学数学的其他内容“一线串通”,让学生感到亲切。对此,可以引导学生从向量角度理解矩阵方法,进而用矩阵方法推导数列通项,由此发现矩阵与初等数学内容的本质联系以及对解决传统问题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教育数学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