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都具有独立的能力,他们渴望了解生活周围更多的事物,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和一定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不仅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速度进行,而且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因而需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要想使科学课堂教学取得成功,必须采用以下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饶有趣味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中来增强兴趣。我们在贯彻愉快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自然知识进行饶有趣味的游戏,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如在教《杠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力气大”。老师故意挑选了班上身材较高大的男同学与身材较瘦小的女同学作为对手。女同学胆小畏缩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都以为不用比赛,就能断定谁胜谁负了。力量悬殊的两位对手也不愿作比试,但在老师的激将动员后,要求男同学在接近门铰链处,把门往外推,让女孩子在远离门铰链的门把手处,用力把门往里推。比赛开始前,老师用粉笔在门板的前后两面中间划上一条白线,要求参赛者双手都不能超越白线,看来很公正。比赛结果,小女孩竟出乎意料地获胜,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他们迫切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师趁机引出课题,教学收到了实效。
  二、让科学走进生活,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的科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科学,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科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如在讲授《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原理后,我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声音,并且把能发声的物体制成乐器。到成果汇报的时候,孩子们制造的乐器无奇不有,真是五花八门。他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培养学生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产生的结果,制订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自行获取知识。
  观察是让小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有意识地去认识客观事物与现象的一种方法。当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材料之后,首先不要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提出这样、那样的观察问题,限制儿童的自由观察活动和观察方法,而是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地,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观察提供的材料。例如在《常见的岩石》一课中,为了使学生自行认识各种岩石的性质,除了实验室里的材料意外,我又收集了各种岩石,并将它们分成小块,贴上标签,然后将各种岩石小块也装进一个个纸盒里,上课前,将这些装有岩石的小盒放在学生的课桌上,和实验室里的岩石进行对比观察。当讲到有关岩石时,就可根据上面的标签,让学生观察各种岩石标本。首先不要提出任何问题,而是放手让学生带着对岩石的神秘感和好奇感自由去观察。在观察岩石的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手去摸岩石,用小刀刻划、敲打岩石等来玩,对学生的这些活动,教师不要加以干涉制止,只要他们是在进行观察岩石的活动,不论观察方式如何,其实都是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感受了岩石的特征,获得了对岩石的感性认识。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岩石的颜色、硬度、与盐酸的作用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比较,来区别不同岩石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岩石的感性材料。
  五、给学生一个适当的评价。
  在科学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一些激励性语言的评价,老师一句激励性的评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鼓动上进的动作;同伴给自己加一颗“星”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还可以起到强化这一习惯的作用。除了教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互评,在互评中学会向他人学习,从而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郭沫若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爱充满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自然科学,我们要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活血通络汤联合牵引及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
摘 要: 为了探索高中生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及职业成熟度对它的影响,本文以《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和《高中生学习动机》为工具,对337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高中生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是学习表现取向过高,学习兴趣过低;(2)高中生的职业成熟度越高,学习动机也越高;(3)职业主动性和功利性越低,独立性越高,学习表现取向越低;职业世界知识越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越高。  关键词: 高中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衡量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并非是指有没有完成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也不是单指教师讲课的水平高低抑或学生的学习情况好差,而是看教学双方的互动和配合是否生动默
摘 要: “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教育工作长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于学生学业前途、学校教学质量、班级学习氛围及家长教育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后进生” 产生原因 解决途径  一、“后进生”定义  “后进生”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
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下面我对初中美术教学谈谈一些构想。  1.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使他们集中精力,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学习境界。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将会直接影响
摘 要: 不良心理倾向是引发和形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特点,并对之实施正确恰当的引导,能有力地预防青少年犯罪,鼓励他们实现人生的价值观。  关键词: 青少年 不良心理倾向 调适方法  青少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第二性生长发育期,动荡、好奇、恐惧、自我……从心理方面的变化看,个性发展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飞速发展,自信心高、自尊心强,个性特点鲜明突出
音乐应是最有活力的学科。提高学生素质,教学更要充满活力。如何使小学音乐教学充满应有的活力?很好地理解《新课程》精神和课本编排意图,应从兴趣入手,培养审美能力、创新精神,音乐教学一定会活力无限。  1.开头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
笔者近来造访了三座在人居环境上颇具挑战性的城市,对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为应对洪水、满足城市供水,城市建设日渐侵蚀自然生态基础
摘 要: 学困生转化是一个常谈常新的教育课题,教师要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环节每个点滴细节,站在学困生的角度,摸清其兴趣爱好,大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全面促进学困生转化。  关键词: 学困生 转化策略 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根植于爱”,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爱是成功的关键因素。爱可以产生真正的教育方法,教师只有把爱放在重要的位置,当学生有困难时,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