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庄与酒庄酒的经典曾经距离中国人非常遥远,无论是玛歌、拉斐等五大酒庄,还是柏翠、罗曼尼康帝,这些如日中天的名字常常在他处群星闪耀。而现在,中国也有了自己的酒庄和酒庄酒。
一家公司既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级旅游景区的并不多,而张裕便是。
对张裕稍有了解的人,对那句“传奇品质,百年张裕”的广告词恐怕都不陌生,走进张裕的百年历史,也像走进了如张裕葡萄酒令人回味的岁月,走进了中国葡萄酒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在众多中国葡萄酒史的第一面前,都写着“张裕”二字。
张裕落户烟台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由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南洋巨商张弼士先生,投资300万两白银,于1892年在中国最早开办的独资企业。张弼士是广东大埔人,家处贫寒山区,为生计所迫,18岁就去了南洋做苦工。他天资聪颖,又肯吃苦,3年便小有积蓄,由此逐步发迹。30年后办张裕公司的时候,他已经是腰缠万贯的南洋首富了。虽然后来荣封一品、官至驻新加坡总领事,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毕竟不堪回首,于是,他为企业取名时,选择丰衣足食的“裕”字就毫不奇怪了。
《张裕公司志》前言里有一句话:“尽管我国葡萄种植、酿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朝,但葡萄酒工业化生产实以张裕公司为开端。”在此之前,中国人餐桌上的葡萄酒只有舶来品,张弼士的葡萄酒常识也不过得益于他的外交官身份。因此,张裕公司的创办,在历史上可以说具有破天荒的意义。

1871年的一个夏夜,已届而立之年的张弼士在雅加达应邀出席法国领事馆的酒会。在酒会上,法国领事向张弼士透露了他的一段经历:咸丰年间,他曾随英法联军到过芝罘(即烟台),发现那里满山遍野长着野葡萄。宿营期间,士兵们采摘后私自酿成酒,口味竟然不错。他曾有过梦想,战后留在那儿开办一间公司,专做葡萄酒生意。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件事在张弼士心中埋下了要在烟台酿造葡萄酒的种子。后来,登(州)莱(州)青(州)道尹兼东海关监督盛宣怀电邀张弼士去烟台商讨兴办铁路事宜,机会终于来了。
公务之余,张弼士趁机考察了烟台的葡萄种植和土壤水文状况,认定烟台确为葡萄生长的天然良园。于是不失时机地把要创办葡萄酿酒公司的话题端到了盛宣怀面前,两人一拍即合。1892年,张斥资300万两白银,购下烟台东部和西南部两座荒山,雇佣2000劳工开辟了1200亩葡萄园,购买葡萄如数栽上,又在市区近海处购地61亩,于是,中国第一个带有现代工业色彩的葡萄酿酒公司已初见格局。公司由清朝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亲自签发执照:“准予专利十五年,凡奉天、直隶、山东三省地方,无论华洋商民,不准在十五年限内另有他人仿造,以免篡夺。”
葡萄革命
葡萄酒的说法是“七分葡萄三分酿造”,种不出优质的葡萄纵有三头六臂也造不成好酒。葡萄在中国本不是什么稀罕物,《周礼》中的“蒲桃”指的就是它。汉代的张骞从西域带回了不少葡萄种子,也带回了酿酒艺人,让汉武帝大饱口福。可惜这些葡萄和手艺都没能传下来,等张弼士想办酒厂的时候,能找到的只是一点食用葡萄了。
张裕公司先是从美国购进2000株葡萄,不料果实极少,糖度不足,未及收获已腐烂过半。不得已,又从欧洲购回64万株葡萄救急,虽然工人们时时处处奉若掌上明珠,这些草木贵族也不过活了两三成。几经折腾,园艺师悟出了一些道理:外来葡萄根甜,容易遭受虫害。欲除此弊只有一计〞另行寻找接根葡萄。5万株接根葡萄很快运到,嫁接后果然不负重望:成活率高达十之八九。但是不出3年,又出现了大面积枯萎。张弼士再一次显示了他的超凡见识:为什么不想想土质呢?既然这里的土质栽不活外来的葡萄,能不能在中国本土寻找接根的葡萄?
派去东北的人回来了,大批苦味山葡萄当年落地生根。第二年把洋葡萄与之嫁接,第三年就可移到大园。这段姻缘美好得出人意料,生下的混血葡萄简直无可挑剔:糖度高,色素好,抗虫抗病抗寒。这些葡萄的成功培育,告别了中国缺乏优质酿酒葡萄的历史,其影响历经一个世纪而不衰,堪称中国葡萄种植的一次革命。
时隔100多年,赤霞珠、雷司令、琼瑶浆、玛泊客、凉州牧、长相思……这些诗情洋溢的名字依然动人心旌,可知道冠名权属于张裕的人却寥寥无几。
百年大酒窖
张裕百年大酒窖是一座低于海平面1米多,沉入地下7米多,占地3053.93平方米的地下建筑,用于葡萄酒贮藏,被称为“亚洲第一大酒窖”。此大酒窖前后建了三次,历时11年才告完成。酒窖整体建筑宏伟壮观,拱洞幽深神秘,设计施工水平高超,历经百年不渗不漏,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史上的奇迹“。窖内10个拱洞交错连环,有如迷宫,无人指点难以找到出口。
窖内四季恒温11℃左右,湿度适中,为葡萄酒的陈酿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窖中深藏着由小到大14种规格600多只贮满酒的橡木桶,其中1908年制成的3只大橡木桶,每只贮酒15吨,高近二人,世所罕见,被称为“桶王”,即使一个人每天喝1斤,80年也喝不完,据说桶是用法国林茂山所产橡木制成。现在百年大酒窖也是张裕葡萄酒之旅的一个景点,游客走进地下大酒窖,一股白兰地、葡萄酒的芳香扑鼻而来。酒窖内有地下酒吧,游人可伴着音乐、听着讲解品尝佳酿;有酿酒作坊,游客可在这里亲自动手,体验早期手工做酒的乐趣;还可现场拍照,制作个性化酒。
酒醇客频来
张裕二字的前后,总是连着“著名”、“第一”等字眼,酒香的名声在外,对平民百姓的吸引自不必说,仅仅政要名人就可以开出一大串名单。
且不说创办之初李鸿章的“准予专利十五年”,翁同 为张裕题写的厂名,孙中山先生也曾两次访问张裕,1912年,孙中山先生亲临张裕公司参观,题赠“品重醴泉”,对张裕公司优质的产品质量给予极高的评价。这件墨宝现珍藏在烟台市博物馆,被列为一级文物。其实,此前孙中山先生还有一次秘密的张裕之行,几乎不为人知。据张家后代回忆,辛亥革命前,中山先生曾神秘地出现在张家院内,衣着有些寒伧。张裕第一任总经理,张弼士的侄子张成卿,避开所有亲朋,在自己书房与孙先生密谈了一个下午,直到天黑孙中山先生才悄然离开。事后张成卿一再嘱咐家人不得走漏风声。张弼士在南洋时就曾出巨资支持孙中山革命,孙中山与张裕之间是一段醇如陈酿的情义。
康有为也曾两次来访,赋诗抒怀;张学良曾题写过“圭顿贻谋”,以春秋战国时期善于经营的大商人白圭、猗顿作比,称赞张裕经营有方……随手翻开张裕的题词簿,恍惚间犹如走进了历史深处。
1992年7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视察张裕公司时,张裕人正忙于公司的百年庆典,江泽民亲笔题词:沧浪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坐拥百年历史的张裕人自然掂得出总书记酿酒如作诗的深意,既要酿出如诗的美酒,更要传承诗意的文化,这正是张裕人孜孜以求的。也正是有了百年的文化积淀,张裕才有了开办酒文化之旅的气魄和大手笔。
酒文化之旅
张裕公司的酒文化之旅开始于1992年。为庆祝公司创建100周年暨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张裕公司在老厂址上投资兴建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现在,张裕公司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张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张裕地下大酒窖、张裕公司葡萄酒生产线、张裕酒庄等。除日常参观外,在旅游线路中还开设有品酒比赛,手工酿制,葡萄采摘,滚木桶比赛等娱乐项目。这种酒文化之旅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高度评价,已经成为烟台人引以为自豪的旅游品牌。
一位叫希拉德·厄尔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游客在参观了烟台博物馆和大酒窖后非常激动,赞扬中国的改革开放,盛赞烟台这座中西合璧的海滨旅游城市,赞扬烟台国际葡萄酒之旅。曾经一年之内抵烟台六次的“北欧宝珠”号游船,其经理帕特·考斯特带领他的客人参观了博物馆和张裕大酒窖后说,“我们的游客把烟台提到和伟大的历史和文化古迹〞长城、颐和园一样的高度来称赞。”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专家爱瑞克·霍姆·彼德森参观了张裕大酒窖,品尝了张裕白兰地之后称赞: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葡萄酒企业,也是很好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回国前他特意买了一箱干白葡萄酒,带到丹麦与朋友共享。
张裕,给烟台带来了“亚洲第一酒城”的美誉,它也无愧于酒城烟台“会客厅”的称号。
打造新世界酒庄
张裕酒文化之旅中有一站是张裕·卡斯特酒庄,这是中国第一座严格遵循3S原则(阳光SUN、大海SEA、沙滩SAND)兴建的世界级葡萄酒庄园。酒庄居山临海,环境优美,位于烟-蓬旅游必经之路,由张裕集团与法国葡萄酒业巨头卡斯特集团合力打造。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及生产高档酒庄酒功能为一体。
酒庄拥有葡萄园近2000亩,有120多种鲜为人知的名贵葡萄。葡萄成熟的季节,游客可以尽情品尝,还可以自己动手采摘、破碎压榨葡萄、贴标,在酿酒师的指导下酿造属于自己的美酒,体味劳动的快乐。酒庄中的欧式地下大酒窖是目前张裕最现代化的酒窖,伴着酒香弥漫着的是法国式的浪漫。这里酝酿着中国顶级的葡萄酒,杨澜等名人整桶定购的酒庄酒也在这里陈酿、展示。
据国际葡萄·葡萄酒组织(OIV)主席雷纳介绍,酒庄的概念最早源于法国波尔多,并通过波尔多传向世界各地。酒庄这一单词是通过对城堡的想象得出的,传统意义上,酒庄还带有塔楼和护城河,事实上,在今天只有极少的酒庄才是这样的。传统观点认为,葡萄酒庄是葡萄种植、酿造、灌装和销售的场所,要想拥有葡萄酒庄,必须要有酒庄自辖的葡萄园,要有一流的酿酒师和丰富的酿酒技术,以保证葡萄酒的高质量。这种“旧世界”传统酒庄在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一度兴盛,为维护当地风味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随着美国、新西兰等葡萄酒业“新世界”酒庄的崛起,传统的酒庄酒概念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革,交通条件和运输手段的进步,已把酒庄的概念进一步扩展到酒庄围墙之外。
酒庄与酒庄酒的经典曾经距离中国人非常遥远,无论是玛歌、拉斐等五大酒庄,还是柏翠、罗曼尼康帝,这些如日中天的名字常常在另外大陆上群星闪耀。而现在,中国也有了自己的酒庄和酒庄酒。
由雷纳率领的OIV高级官员代表团于今年5月来我国进行访问,代表团一行六人考察了正在建设中的张裕北京国际酒庄,对该酒庄的定位和发展模式表示赞同,并与张裕签署备忘录,将在种植、酿造和培训等方面全力支持张裕北京国际酒庄建成OIV全球示范酒庄之一。
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的张裕北京国际酒庄占地面积近700亩,生产区由主体建筑、两个地下酒窖和葡萄园构成,周边种植基地面积达1000亩,主要种植有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长相思等名贵酿酒葡萄。在以酿酒为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围绕葡萄酒主题,以欧洲小镇建筑风格为蓝本,配备有会议中心、主题休闲区、专业地下酒窖和培训鉴赏中心、葡萄酒主题餐厅以及葡萄酒SPA健康体验中心等特色功能区,将建设成为集酿酒、旅游、培训和休闲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酒庄,全方位为精英人士提供高端葡萄酒文化体验。
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表示:张裕北京国际酒庄面向的是顶级政务商务人士及各界名流,其目标就是为来自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精英们提供高端的葡萄酒文化体验。经营模式明显不同于“旧世界”的酒庄,旧世界酒庄是产品文化,强调产品本身所传达的底蕴;而后者是消费文化,强调的是消费者所感知到的文化体验。他认为,张裕北京国际酒庄“四位一体”的新模式正是基于葡萄酒文化内涵的延伸。酿酒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葡萄酒文化。
自从张裕2001年成立中国首家专业葡萄酒酒庄以来,已经有众多的中国企业投入到了酒庄酒运动之中,OIV官员评价说,张裕·卡斯特酒庄是张裕迈向国际化的一小步,张裕北京国际酒庄是张裕迈向国际化的一大步,雷纳主席也盛赞张裕酒庄酒的质量令其惊喜。酒庄酒时代,百年张裕将继续领跑中国葡萄酒业,续写其传奇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