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商业化影响,传统的声乐演唱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跨界演唱形式,跨界演唱是在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加以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演唱方法。专业艺术院校一直是国内声乐发展的主要平台和中坚力量,同样也是培养大批声乐人才的基地,早年艺术院校的声乐发展与改革为声乐演唱奠定了健康的发展道路,艺术院校教师再深造、教学方式多元化等方面,为“跨界演唱”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声乐;跨界演唱;艺术院校;多元化
一、艺术院校内声乐发展状况和演唱方法的多元化
(一) 早年专业艺术院校的声乐发展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声乐主要是以样板戏为主,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没有创造性。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思想的解放”开始出现具有时代意义和具有创造性的声乐作品。当时我国的美声唱法主要以国外声乐的演唱方法为主导,演唱的作品也大都是国外作曲家所作,自主创新意识不够,本土民间作品和唱法常被认为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乡土艺术,在当时的这个大环境下我国的声乐发展很难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民族唱法主要是在我国各民族的民歌、说唱、戏曲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唱法一方面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精髓,另一方面又吸收和融合了国外美声唱法的长处,民族唱法既有科学性的训练方法,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专业艺术院校中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民族歌唱家,比如,彭丽媛、阎维文、宋祖英、郭颂等。通俗唱法是一种追求声音“自然声态”的演唱方法,表达情感直接、音色变化不定、风格多样,我国的流行音乐起源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我们的流行音乐发展较晚,所以在方法上大多是借鉴国外的一些发声方法,演唱风格也是处在模仿的阶段。
(二)“跨界”的民族性
近年来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许多的艺术院校声乐发展越来越多的与其他文化相融合,比如说戏曲与声乐的相互借鉴使得在演唱声乐作品时肢体表达更有美感,唱腔更加的透亮和清澈,眼神表达更加自然有神等,这些借鉴都给予了声乐新的活力。对少数民族歌曲的收集整理和改编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一手资料和依据,比如广西艺术学院就针对这一情况专门设置了民研所、民族艺术系等部门,以便对广西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歌以及风俗文化进行收集保存,现在我们在舞台上所演唱的民歌有一部分就是根据采风收集改编而来的,比如说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情姐下河洗衣裳》原属于仡佬族原生态民歌,后经过改编整理才有了现在传唱的新版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还有三种传统唱法的相互借鉴、融合,都在专业艺术院校中进行,这也证明了艺术院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做这些研究和发展,为了将声乐演唱多样化,还可以借鉴中国戏曲的精华,比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等,这些戏曲的唱腔以及舞台的肢体都是可以借鉴的,在艺术院校中开设这样的专业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对中华戏曲文化的最好保护和传承,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歌唱方法上的创新,创造出新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演唱和表演形式,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专业艺术院校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三)演唱方法的融合借鉴
传统的三种唱法都有各自的特点,美声唱法的特点是“音乐优美、是音域宽广、声音圆润明亮、咬字发音亲切动人、演唱风格淳朴优美。流行唱法的特点是追求自然、随意、强调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歌唱。随着各种文化的融合、包容、渗透,为跨界演唱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时代的发展进步使得一些教育家和歌唱家提出要进行唱法的融合以及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和表演形式,比如,著名歌唱家吴碧霞把美声和民族唱法巧妙的融合,再加上她早年学过戏曲,因此在她的民族唱法中融入了戏曲的元素,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运用到歌唱当中是极有新意和创造力的,这些因素促使她在国际性的声乐比赛中震撼全场,获得国际评委以及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著名英国女高音歌唱家沙拉布莱曼则是将美声唱法同通俗唱法融合起来,在演唱流行歌曲时更具张力和灵活性,而且在对声音的控制上能够收放自如;;谭晶成功的吸取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谭式唱法“,为我国的声乐事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当然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反感这种唱法,认为这种唱法“不中不西、不土不洋”,不应该在声乐界推崇,这种看法的存在是有道理的,有些歌唱者的盲目跨界,不讲究方法和观众的感受,导致业内人士的反感。对于这样问题的出现我们要保持辩证的态度去看,既不能一味的盲目的跟风,也不能坚决的反对。时代的变迁、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创新融合,创造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新唱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也是我国声乐健康发展的新方向、新挑战和新目标。
二、专业艺术院校如何更好的培养“跨界演唱”人才
(一)培养有能力的教师进行再深造
艺术院校里拥有大批专业的声乐、器乐、舞蹈等教师,其硬件设施完备、分科齐全,这些都为跨界提供了可能性,无论是美声、民族、通俗唱法都有共通点,在高校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嗓音的学生应给予不同唱法教学,因此就要求教师要进行一个多元化教学的转型,进行歌唱方法上的再深造。学院可以定期请一些在“跨界演唱”中比较成功的歌唱家或教育家进行讲学和现场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与本院的老师进行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这样可以直接获得教学经验,可以使教师更快的进步以适应不同唱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学院内部可以成立“研究室”,教师们在学习观摩了以后要进行总结和交流,把每个人的心得体会和见解汇聚到一起,可以有效的总结出一套教学体系,并在这套体系上加入个人的优势,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学院特色和本人特点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在艺术院校中声乐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快的学到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同时教师也更便于积累教学经验,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在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上积极性不高,舞台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好,演出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变的话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以后的发展。我们可以在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使教学多样化,培养学生的个性,比如,让学生多去接触不同风格的作品,了解不同的唱法;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艺术实践。另外,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歌唱家教育家来进行讲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再此基础上可以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演出,吸取更多的“养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只有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革新,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跨界演唱”的人才。
(三)“跨界演唱”的二度创作
在跨界演唱的过程中,表演者对自己所要演唱的作品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尊重“一度创作”中所要表达的宗旨,不能为了追求不一样的表演而进行“无节制”的变化,跨界演唱中的二度创作是在歌唱方法、表演形式、舞台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在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时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改变,已达到与之前不一样的表演效果。不能只是为了跨界而跨界,也不能为了商业化的需要进行“一刀切”的跨界,这样就是失去歌唱的本意,歌唱首先应该是满足人们的听觉的,而现在受商业化的影响,“听”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视”上升到了主要地位,从表面去看待跨界,不能够真正的去听赏。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人们的审美多样化、需要多样化的背景下,出现这种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真正的跨界就是要做到“雅俗共赏”,实现与多种音乐元素的融合,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跨界的“二度创作”要多样化、审美化、具体化、艺术化,做到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不同层面的人们的喜爱并产生共鸣,这样的跨界“二度创作”才会更有生命力。
结语:跨界演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会随着人们审美的變化而变化,然而这种变化离不开专业院校的不断探究和实践,作为中坚力量,艺术院校要担起责任,不断的吸收“养分”并与民族特色相结合,以其独特的魅力去征服全世界的观众,也为我国的声乐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丰富人们的视听,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也为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能够更好的去适应社会,发挥其所长的满足社会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郑宝华.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 2005 年1月第一期
[2]刘大巍.论声乐演唱跨界训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25卷 第4期
[3]李冰.跨界演唱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
[4]李华.从“跨界演唱”中探索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5]吉钰梅.“跨界演唱”与声乐“二度创作”概念辨析[J].音乐时空 2013年10月
作者简介:张博(1991—),男,汉,河南周口,广西艺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关键词:声乐;跨界演唱;艺术院校;多元化
一、艺术院校内声乐发展状况和演唱方法的多元化
(一) 早年专业艺术院校的声乐发展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声乐主要是以样板戏为主,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没有创造性。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思想的解放”开始出现具有时代意义和具有创造性的声乐作品。当时我国的美声唱法主要以国外声乐的演唱方法为主导,演唱的作品也大都是国外作曲家所作,自主创新意识不够,本土民间作品和唱法常被认为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乡土艺术,在当时的这个大环境下我国的声乐发展很难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民族唱法主要是在我国各民族的民歌、说唱、戏曲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唱法一方面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精髓,另一方面又吸收和融合了国外美声唱法的长处,民族唱法既有科学性的训练方法,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专业艺术院校中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民族歌唱家,比如,彭丽媛、阎维文、宋祖英、郭颂等。通俗唱法是一种追求声音“自然声态”的演唱方法,表达情感直接、音色变化不定、风格多样,我国的流行音乐起源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我们的流行音乐发展较晚,所以在方法上大多是借鉴国外的一些发声方法,演唱风格也是处在模仿的阶段。
(二)“跨界”的民族性
近年来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许多的艺术院校声乐发展越来越多的与其他文化相融合,比如说戏曲与声乐的相互借鉴使得在演唱声乐作品时肢体表达更有美感,唱腔更加的透亮和清澈,眼神表达更加自然有神等,这些借鉴都给予了声乐新的活力。对少数民族歌曲的收集整理和改编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一手资料和依据,比如广西艺术学院就针对这一情况专门设置了民研所、民族艺术系等部门,以便对广西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歌以及风俗文化进行收集保存,现在我们在舞台上所演唱的民歌有一部分就是根据采风收集改编而来的,比如说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情姐下河洗衣裳》原属于仡佬族原生态民歌,后经过改编整理才有了现在传唱的新版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还有三种传统唱法的相互借鉴、融合,都在专业艺术院校中进行,这也证明了艺术院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做这些研究和发展,为了将声乐演唱多样化,还可以借鉴中国戏曲的精华,比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等,这些戏曲的唱腔以及舞台的肢体都是可以借鉴的,在艺术院校中开设这样的专业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对中华戏曲文化的最好保护和传承,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歌唱方法上的创新,创造出新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演唱和表演形式,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专业艺术院校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三)演唱方法的融合借鉴
传统的三种唱法都有各自的特点,美声唱法的特点是“音乐优美、是音域宽广、声音圆润明亮、咬字发音亲切动人、演唱风格淳朴优美。流行唱法的特点是追求自然、随意、强调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歌唱。随着各种文化的融合、包容、渗透,为跨界演唱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时代的发展进步使得一些教育家和歌唱家提出要进行唱法的融合以及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和表演形式,比如,著名歌唱家吴碧霞把美声和民族唱法巧妙的融合,再加上她早年学过戏曲,因此在她的民族唱法中融入了戏曲的元素,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运用到歌唱当中是极有新意和创造力的,这些因素促使她在国际性的声乐比赛中震撼全场,获得国际评委以及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著名英国女高音歌唱家沙拉布莱曼则是将美声唱法同通俗唱法融合起来,在演唱流行歌曲时更具张力和灵活性,而且在对声音的控制上能够收放自如;;谭晶成功的吸取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谭式唱法“,为我国的声乐事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当然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反感这种唱法,认为这种唱法“不中不西、不土不洋”,不应该在声乐界推崇,这种看法的存在是有道理的,有些歌唱者的盲目跨界,不讲究方法和观众的感受,导致业内人士的反感。对于这样问题的出现我们要保持辩证的态度去看,既不能一味的盲目的跟风,也不能坚决的反对。时代的变迁、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创新融合,创造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新唱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也是我国声乐健康发展的新方向、新挑战和新目标。
二、专业艺术院校如何更好的培养“跨界演唱”人才
(一)培养有能力的教师进行再深造
艺术院校里拥有大批专业的声乐、器乐、舞蹈等教师,其硬件设施完备、分科齐全,这些都为跨界提供了可能性,无论是美声、民族、通俗唱法都有共通点,在高校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嗓音的学生应给予不同唱法教学,因此就要求教师要进行一个多元化教学的转型,进行歌唱方法上的再深造。学院可以定期请一些在“跨界演唱”中比较成功的歌唱家或教育家进行讲学和现场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与本院的老师进行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这样可以直接获得教学经验,可以使教师更快的进步以适应不同唱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学院内部可以成立“研究室”,教师们在学习观摩了以后要进行总结和交流,把每个人的心得体会和见解汇聚到一起,可以有效的总结出一套教学体系,并在这套体系上加入个人的优势,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学院特色和本人特点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在艺术院校中声乐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快的学到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同时教师也更便于积累教学经验,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在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上积极性不高,舞台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好,演出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变的话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以后的发展。我们可以在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使教学多样化,培养学生的个性,比如,让学生多去接触不同风格的作品,了解不同的唱法;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艺术实践。另外,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歌唱家教育家来进行讲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再此基础上可以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演出,吸取更多的“养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只有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革新,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跨界演唱”的人才。
(三)“跨界演唱”的二度创作
在跨界演唱的过程中,表演者对自己所要演唱的作品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尊重“一度创作”中所要表达的宗旨,不能为了追求不一样的表演而进行“无节制”的变化,跨界演唱中的二度创作是在歌唱方法、表演形式、舞台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在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时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改变,已达到与之前不一样的表演效果。不能只是为了跨界而跨界,也不能为了商业化的需要进行“一刀切”的跨界,这样就是失去歌唱的本意,歌唱首先应该是满足人们的听觉的,而现在受商业化的影响,“听”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视”上升到了主要地位,从表面去看待跨界,不能够真正的去听赏。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人们的审美多样化、需要多样化的背景下,出现这种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真正的跨界就是要做到“雅俗共赏”,实现与多种音乐元素的融合,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跨界的“二度创作”要多样化、审美化、具体化、艺术化,做到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不同层面的人们的喜爱并产生共鸣,这样的跨界“二度创作”才会更有生命力。
结语:跨界演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会随着人们审美的變化而变化,然而这种变化离不开专业院校的不断探究和实践,作为中坚力量,艺术院校要担起责任,不断的吸收“养分”并与民族特色相结合,以其独特的魅力去征服全世界的观众,也为我国的声乐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丰富人们的视听,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也为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能够更好的去适应社会,发挥其所长的满足社会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郑宝华.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 2005 年1月第一期
[2]刘大巍.论声乐演唱跨界训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25卷 第4期
[3]李冰.跨界演唱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
[4]李华.从“跨界演唱”中探索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5]吉钰梅.“跨界演唱”与声乐“二度创作”概念辨析[J].音乐时空 2013年10月
作者简介:张博(1991—),男,汉,河南周口,广西艺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