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对一段时期以来高校“三进”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总结和反思,对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实践路径和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 “三进”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研究在各界蓬勃展开,本研究对一段时期以来高校“三进”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总结和反思,力求为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一、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重要意义
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只有做好“三进”工作,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在高校中的根本指导方针地位,保证办学育人的正确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政治热情;才能使大学生有望成为具有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的一代新人。
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和新型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等等。
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同时,还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研究进展和目标任务
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探讨科学发展观“三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意义与措施。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各项教学改革研究,以及在教学中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三、将科学发展观“三进”与此前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进行比较研究,汲取从前取得的丰富经验,并根据其不同特点,在工作中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措施。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三进”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并阐述具体措施。五、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在科学发展观“三进”中的作用。六、对科学发展觀的“三进”进行拓展,有的学者提出“新三进”,如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有的提出“五进”,即在“三进”的基础上增加了“进高校教育指导思想”和“进学生行为”。还有的学者把“三进”与“三同”相联系,要求“三进”工作者进课堂与学生同听课、进社区与学生同活动、进公寓(食堂)与学生同吃住,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的跟踪教育。
从以上研究来看,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主要推进者,广大青年大学生是普遍接受教育者。教师的教学能力、责任心、理论功底,以及教师和教育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对于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措施方面,都强调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研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等相统一。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关于推进“三进”工作具体措施的研究还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这也反映出目前对“三进”工作某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能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总体的目标任务。科学发展观进教材,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容编入各门相关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是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因此,科学发展观进教材是“三进”工作的基础工程和基础保障。应充分吸收近几年高校科学发展观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国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宝贵经验,将科学发展观思想全面、系统地渗透到教材中。教材编写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为依据,再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及内在联系,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就是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讲授、讨论交流、答疑等教学环节中。课堂是理论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平台,应该下大力气把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课程高质量地开设到位。进课堂应以增强教学实效性为目标,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环节入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专业课的改革与创新。根据课程特点,因材施讲、因课制宜,从不同角度讲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特别是从理论逻辑和资料选用方面有意识、自觉地凸显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进头脑,就是通过系统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让科学发展观入心入脑。这是开展“三进”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使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热情宣传者和躬身实践者,自觉地承担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重任,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生认识形势、开展工作的基本行为准则。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开展多渠道和多阵地的建设。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主要阵地,能够增强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上、理论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帮助他们在现实行动中主动投身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高校目前开设有五门思想政治课,首先要明确各门课程在科学发展观教学内容上的分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讲授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重点探讨大学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要从历史的脉络、线索阐述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主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阐明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中任务最为繁重和直接,主要讲授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等。五、“形势与政策”课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进入课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形势观和政策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增强科学发展观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作大学生思想和心灵的向导,结合学生思想成长的实际,密切把握当代国际局势和我国现代化发展状况,认真解答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专题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借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四、在专业课中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
首先,应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在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关键作用。专业课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组织来深入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学提高专业课教师对科学发展观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另外,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从不同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确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思路,使其融入课程自然、讲授通俗易懂、解决问题有策。
其次,选好试点单位和试点课程,这是推进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的一个关键。推进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首先就要选择单位和课程作好试点。例如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确定了5个二级学院作为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的试点单位,选择了14门专业课程作为试点课程。这14门课程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和深层次问题,比如能源、环境、交通、食品、新材料开发等问题而作的选择。从中渗透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从各个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
最后,在课程设计上要选择重点章节,精心设计内容,使之成为推进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的切入点。教师应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工业设计方法学》这门课程中,针对“人性化设计”当前非常流行和备受关注,我们选择在“人性化设计观念”这一章中融进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实践路径和长效机制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探索一条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实践路径并建立起长效机制,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建立和完善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把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精神渗透到各门课的教学之中。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重庆理工大学是重庆市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试点单位,在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在实践中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坚持专家讲坛与书记论坛相结合,坚持全员覆盖与重点骨干培训相结合,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自我学习实践相结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坚持进课堂与进网络、进社区相结合),其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探索。
加强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师资培训和理论研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有關科学发展观“三进”的培训,并做好其他各类教师的培训工作。要通过学习培训,熟练地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精神,为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特别是“进头脑”的要求。认真总结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实践经验,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全校的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
建立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政课教学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为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等校园媒体和宣传阵地,要刊登一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理论文章、经验介绍和消息报道,在全校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和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注:本研究受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党建课题专项经费支持,编号:61-02-06。)
[参考文献]
[1]石日顺,李松吉.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的“三进”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2]熊晓燕.关于推进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02).
[3]黄蓉生,张国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科学发展观“三进”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4]韩同友,羊森.对高校深化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 “三进”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研究在各界蓬勃展开,本研究对一段时期以来高校“三进”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总结和反思,力求为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一、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重要意义
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只有做好“三进”工作,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在高校中的根本指导方针地位,保证办学育人的正确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政治热情;才能使大学生有望成为具有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的一代新人。
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和新型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等等。
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同时,还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研究进展和目标任务
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探讨科学发展观“三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意义与措施。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各项教学改革研究,以及在教学中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三、将科学发展观“三进”与此前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进行比较研究,汲取从前取得的丰富经验,并根据其不同特点,在工作中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措施。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三进”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并阐述具体措施。五、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在科学发展观“三进”中的作用。六、对科学发展觀的“三进”进行拓展,有的学者提出“新三进”,如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有的提出“五进”,即在“三进”的基础上增加了“进高校教育指导思想”和“进学生行为”。还有的学者把“三进”与“三同”相联系,要求“三进”工作者进课堂与学生同听课、进社区与学生同活动、进公寓(食堂)与学生同吃住,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的跟踪教育。
从以上研究来看,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主要推进者,广大青年大学生是普遍接受教育者。教师的教学能力、责任心、理论功底,以及教师和教育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对于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措施方面,都强调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研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等相统一。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关于推进“三进”工作具体措施的研究还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这也反映出目前对“三进”工作某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能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总体的目标任务。科学发展观进教材,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容编入各门相关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是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因此,科学发展观进教材是“三进”工作的基础工程和基础保障。应充分吸收近几年高校科学发展观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国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宝贵经验,将科学发展观思想全面、系统地渗透到教材中。教材编写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为依据,再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及内在联系,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就是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讲授、讨论交流、答疑等教学环节中。课堂是理论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平台,应该下大力气把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课程高质量地开设到位。进课堂应以增强教学实效性为目标,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环节入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专业课的改革与创新。根据课程特点,因材施讲、因课制宜,从不同角度讲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特别是从理论逻辑和资料选用方面有意识、自觉地凸显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进头脑,就是通过系统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让科学发展观入心入脑。这是开展“三进”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使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热情宣传者和躬身实践者,自觉地承担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重任,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生认识形势、开展工作的基本行为准则。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开展多渠道和多阵地的建设。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主要阵地,能够增强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上、理论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帮助他们在现实行动中主动投身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高校目前开设有五门思想政治课,首先要明确各门课程在科学发展观教学内容上的分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讲授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重点探讨大学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要从历史的脉络、线索阐述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主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阐明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中任务最为繁重和直接,主要讲授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等。五、“形势与政策”课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进入课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形势观和政策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增强科学发展观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作大学生思想和心灵的向导,结合学生思想成长的实际,密切把握当代国际局势和我国现代化发展状况,认真解答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专题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借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四、在专业课中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
首先,应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在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关键作用。专业课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组织来深入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学提高专业课教师对科学发展观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另外,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从不同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确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思路,使其融入课程自然、讲授通俗易懂、解决问题有策。
其次,选好试点单位和试点课程,这是推进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的一个关键。推进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首先就要选择单位和课程作好试点。例如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确定了5个二级学院作为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的试点单位,选择了14门专业课程作为试点课程。这14门课程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和深层次问题,比如能源、环境、交通、食品、新材料开发等问题而作的选择。从中渗透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从各个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
最后,在课程设计上要选择重点章节,精心设计内容,使之成为推进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的切入点。教师应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工业设计方法学》这门课程中,针对“人性化设计”当前非常流行和备受关注,我们选择在“人性化设计观念”这一章中融进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实践路径和长效机制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探索一条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实践路径并建立起长效机制,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建立和完善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把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精神渗透到各门课的教学之中。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重庆理工大学是重庆市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试点单位,在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在实践中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坚持专家讲坛与书记论坛相结合,坚持全员覆盖与重点骨干培训相结合,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自我学习实践相结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坚持进课堂与进网络、进社区相结合),其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探索。
加强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师资培训和理论研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有關科学发展观“三进”的培训,并做好其他各类教师的培训工作。要通过学习培训,熟练地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精神,为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特别是“进头脑”的要求。认真总结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实践经验,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全校的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
建立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政课教学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为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等校园媒体和宣传阵地,要刊登一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理论文章、经验介绍和消息报道,在全校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和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注:本研究受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党建课题专项经费支持,编号:61-02-06。)
[参考文献]
[1]石日顺,李松吉.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的“三进”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2]熊晓燕.关于推进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02).
[3]黄蓉生,张国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科学发展观“三进”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4]韩同友,羊森.对高校深化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