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京津冀地区要打造成为我国北方游艇产业中心和世界级游艇产业基地;要建设成为“3D打印城市”,形成新的发展引擎;要通过蔬菜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河北省由蔬菜生产大省向蔬菜生产强省跨越。
关键词:产业转移;游艇产业;3D打印产业;蔬菜产业;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7)02-0008-03
2016年11月15日,由民建北京市委、民建天津市委、民建河北省委联合主办,河北经贸大学承办,民建石家庄市委、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协办的“2016’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定论坛”在石家庄市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民建河北省委主委秦博勇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辜胜阻作主旨演讲,杨开忠、黄群慧、王永庆、左海聪、武义青作主题演讲。本刊2017年第1期已发表陈昌智致辞,同时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定论坛专家发言摘编(上)》为题发表了主旨主题演讲嘉宾的发言。本期围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主题发表郑霞、武晓庆、杨建光、李红梅等专家的发言。
京津冀产业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的实现路径
郑 霞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盘大棋,其关键在于产业的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三地政府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惯性思维,通过顶层设计、要素流动、市场调节的方式,产生“1+1+1>3”的产业协同效应。
(一)健全多方位的协同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加快体制创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创新区域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二是推动交通一体化建设,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三是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构建区域规划、财政、发展和管理等公共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在解决相关问题时有法可依,健全区域间竞争冲突协调机制,以法治保障区域协同发展。
(二)完善城市功能区层面的整体布局
强化北京的首都功能和全国中心城市地位,提升天津的北方经济中心功能,完善河北省各市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和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体系,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共生”的良性发展氛围。一是按照“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整体思路,加快形成定位清晰、分工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体系。二是加快形成以北京、廊坊、天津为轴线的京津走廊高新技术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以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为轴线的沿海临港产业带,以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中心城市为节点的京广线先进制造业产业带,以衡水、邢台东部、邯郸东部、沧州西部地区为节点的沿京九线特色轻纺产业带,包括北京、天津山区和张家口、承德山区地区的张承线绿色生态产业带。
(三)加快产业链层面的融合发展
以“产业链”作为京津冀三地产业合作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跨区域联合研发、构建总部基地网络等方式,重点打造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文化创意。商务物流等行业的产业链;二是发挥京津冀现有产业基础与优势,引导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和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链合理布局,协同发展。
(四)探索园区层面的共建共享
鼓励基层政府、高校、企业之间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合作共建园区,促进园区跨区域合作,构建“点—线—网络”园区一体化格局,形成区域间人才、资产、技术流动的共赢模式。一要科学规划园区用地,合理布局空间结构,预留未来发展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要加强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入驻企业和项目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园区吸引力。三要合理谋划产业布局,进行招商引资,构建合理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产业优势、规模优势、竞争优势。
(五)推动企业层面的务实合作
一是整合政府、协会、企业各平台资源,建立协同发展的大数据,精准对接。二是挖掘北京高新企业的外溢需求,在增量下文章,提前介入,积极推介津冀两地的载体资源。三是承接地要形成借重首都资源的服务体系,各部门有序衔接,提供政策及服务的双重便利。
京津冀合作打造北方游艇产业中心的思考
武晓庆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众消费市场。游艇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游艇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投资、刺激消费的重要引擎。
(一)京津冀合作发展游艇产业的必要性和优势条件
1. 游艇产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作用。游艇产业横跨第二、第三产业,具有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作为经济高端化、消费现代化的代表产业,游艇产业的产业链很长,涉及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培训、旅游等一系列活动,具有高回报和强带动性。
2. 游艇消费是国民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2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大扩消费行动”,其中第五领域的“旅游休闲升级行动”中,专门列出关于“加快发展邮轮游艇等消费”的条款。
3. 京津冀具有发展游艇产业的优势条件。一是具有优良的海洋河流水域资源,游艇停泊航行具有广阔空间;二是具有景色优美的濒水风景区,非常适合发展游艇旅游;三是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利于发展游艇设计制造修理;四是具有最具潜力的消费人群,游艇消费市场巨大。
4. 京津冀合作發展游艇产业可实现共赢。游艇产业链条长、环节多,京津冀三地在整个产业链上各具独特优势,三地“单打独斗”都没希望,只有进一步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实现游艇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中国北方游艇产业中心。 (二)京津冀合作打造北方游艇产业中心的措施建议
1. 制定京津冀游艇产业协同发展规划。京津冀三地把游艇产业纳入重点发展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三地联合出台《京津冀游艇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的源头实现产业链配套衔接、优势互补,争取把京津冀打造成我国北方游艇产业中心和世界级游艇产业基地。
2. 合作建设游艇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三地统一规划互联互通的游艇休闲旅游线路网络。建设一批公共游艇码头,提供码头停泊、游艇运输、游艇维修、燃料加注、水上娱乐、餐饮住宿等相关服务。建立游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跨地域航行提供便利;将游艇设计制造、游艇管理、游艇服务等专业列入高校培养计划,解决游艇人才短缺问题。
3. 改革束缚游艇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有规划地逐步开放岸线和水域,为游艇停泊航行开辟更大空间。简化游艇审批手续,降低游艇登记、航行旅游、停泊、维护的准入门槛和总体成本,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探索游艇出入境管理创新,支持国际游艇旅游发展,使游艇“出得去、进得来、游得动”。
4. 发挥天津自贸区优势,建设游艇展示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建设水上保税仓和游艇展示交易中心,对游艇展示、游艇交易、游艇融资租赁和完税等活动提供便利,为各层次游艇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
加快京津冀3D打印产业发展
杨建光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同时,在我国开展的工业4.0发展规划中,虚拟化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和3D打印是最大的支撑。
(一)3D打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1. 提升京津冀地区文物保护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是著名的文物大省大市,拥有一大批不同历史阶段的馆藏珍惜文物。但有一部分珍贵文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已转存他处,历史上文物丢失相当严重。我们可以把3D打印技术应用到复原、修复、复制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领域,还原相关文物,丰富馆藏。
2. 提升京津冀仪器仪表领域的精细化发展。精密机械和仪器仪表有许多进口部件或专用设计的特殊部件,完全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更替、调换,丰富相关领域产品的精细化科技化程度,提升相关产品竞争力。
3. 提升旅游纪念品研发和利用。京津冀地区游资旅游纪念品存在设计精细化、趣味化和实用化程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通地3D技术可以丰富创意、创造,提升京津冀旅游纪念品种类、品次和竞争力。
4. 形成围绕京津唐大城市圈的3D打印城市发展概念。加大以3D打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创造的应用发展,把京津冀建设成为我国排名靠前的“3D打印城市”,形成新的发展引擎。
(二)发展3D打印产业的对策建议
1. 立项为“十三五”重点发展项目。三地应在“十三五规划”中突出3D打印这个重点项目,提早布局争取先机。一是在规划中明确发展3D打印的重点策略;二是制定适城市自主和区域协同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助推一系列企业、发明创造、产品制造升级。
2. 帮扶指导鼓励和促进计划。加大相应人才、项目鼓励方面的支持体系和保障制度建设。支持相关企业落地、注册,突破行业、地域限制,解决入园难题。实施重点企业重点帮扶计划;等等。
3. 形成相关产品政府采购支持体系。将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产品、服务,列入区域内政府采购目录,积极推广新能源、新技术方面相关产品落地。
4. 加强3D打印文化传播。在各级学校建设3D打印智能教育实验室,开设相关智能体验、技术指导教育实践。组织3D科谱、技术展示及论坛活动等,举办京津冀3D打印节、3D打印技术推广会、3D打印应用创新创意奖励大会等。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李红梅
在京津冀一体化大发展环境下,河北省应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努力建设“大菜篮子”工程,加快实现由蔬菜生产大省向蔬菜生产强省的跨越。
(一)规划一体化,制定整体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争取农业部牵头制定“京津冀蔬菜市场一体化建设规划”。对全省的蔬菜产业进行规划,在生产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档次等方面,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做好“菜篮子”“菜园子”,打造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发挥自身优势,多上优质项目,多出优质农产品,搞好京津对接,打开外地市场,在京津冀和全国蔬菜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二)技术一体化,推进蔬菜种植优质规模化
充分利用京津两地高科技、信息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加快培植一批科技型创新园区,使之成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进而提高本地区蔬菜产业竞争力,把我省蔬菜产业提升一个档次,与京津地区搞好衔接,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积极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建设家庭农场,搞好技术服务,着力打造蔬菜示范村和标准园,发挥示范作用,实现区域蔬菜产业规模化。
(三)服务一体化,建立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
建立京津冀统一服务体系,统一种植检测标准,对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保证科学用药和质量安全,从蔬菜源头实现一体化,切实解决“菜篮子”产品“三无”问题,解决吃得放心问题。建立一套从种苗到销售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严把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四)产业一体化,推进蔬菜产业化品牌化
在优势产区选择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产业发展基础好的重点县(市),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现良种、成套技术规程、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搞好产销衔接。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创立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运输一体化,开通京津冀运输绿色通道
蔬菜产业一体化,交通先要一体化。农业运输的交通更要优先发展,要让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真正地、不折不扣地畅通起来。
(六)信息一体化,建立蔬菜产业信息交流平台
整合三地资源,搭建京津冀蔬菜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加强京津冀蔬菜信息服务,让蔬菜种植大户、合作社、加工企业随时掌握蔬菜市场动态。
(此文由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冯文丽教授根据专家发言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高钟庭
关键词:产业转移;游艇产业;3D打印产业;蔬菜产业;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7)02-0008-03
2016年11月15日,由民建北京市委、民建天津市委、民建河北省委联合主办,河北经贸大学承办,民建石家庄市委、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协办的“2016’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定论坛”在石家庄市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民建河北省委主委秦博勇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辜胜阻作主旨演讲,杨开忠、黄群慧、王永庆、左海聪、武义青作主题演讲。本刊2017年第1期已发表陈昌智致辞,同时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定论坛专家发言摘编(上)》为题发表了主旨主题演讲嘉宾的发言。本期围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主题发表郑霞、武晓庆、杨建光、李红梅等专家的发言。
京津冀产业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的实现路径
郑 霞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盘大棋,其关键在于产业的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三地政府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惯性思维,通过顶层设计、要素流动、市场调节的方式,产生“1+1+1>3”的产业协同效应。
(一)健全多方位的协同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加快体制创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创新区域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二是推动交通一体化建设,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三是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构建区域规划、财政、发展和管理等公共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在解决相关问题时有法可依,健全区域间竞争冲突协调机制,以法治保障区域协同发展。
(二)完善城市功能区层面的整体布局
强化北京的首都功能和全国中心城市地位,提升天津的北方经济中心功能,完善河北省各市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和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体系,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共生”的良性发展氛围。一是按照“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整体思路,加快形成定位清晰、分工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体系。二是加快形成以北京、廊坊、天津为轴线的京津走廊高新技术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以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为轴线的沿海临港产业带,以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中心城市为节点的京广线先进制造业产业带,以衡水、邢台东部、邯郸东部、沧州西部地区为节点的沿京九线特色轻纺产业带,包括北京、天津山区和张家口、承德山区地区的张承线绿色生态产业带。
(三)加快产业链层面的融合发展
以“产业链”作为京津冀三地产业合作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跨区域联合研发、构建总部基地网络等方式,重点打造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文化创意。商务物流等行业的产业链;二是发挥京津冀现有产业基础与优势,引导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和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链合理布局,协同发展。
(四)探索园区层面的共建共享
鼓励基层政府、高校、企业之间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合作共建园区,促进园区跨区域合作,构建“点—线—网络”园区一体化格局,形成区域间人才、资产、技术流动的共赢模式。一要科学规划园区用地,合理布局空间结构,预留未来发展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要加强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入驻企业和项目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园区吸引力。三要合理谋划产业布局,进行招商引资,构建合理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产业优势、规模优势、竞争优势。
(五)推动企业层面的务实合作
一是整合政府、协会、企业各平台资源,建立协同发展的大数据,精准对接。二是挖掘北京高新企业的外溢需求,在增量下文章,提前介入,积极推介津冀两地的载体资源。三是承接地要形成借重首都资源的服务体系,各部门有序衔接,提供政策及服务的双重便利。
京津冀合作打造北方游艇产业中心的思考
武晓庆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众消费市场。游艇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游艇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投资、刺激消费的重要引擎。
(一)京津冀合作发展游艇产业的必要性和优势条件
1. 游艇产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作用。游艇产业横跨第二、第三产业,具有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作为经济高端化、消费现代化的代表产业,游艇产业的产业链很长,涉及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培训、旅游等一系列活动,具有高回报和强带动性。
2. 游艇消费是国民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2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大扩消费行动”,其中第五领域的“旅游休闲升级行动”中,专门列出关于“加快发展邮轮游艇等消费”的条款。
3. 京津冀具有发展游艇产业的优势条件。一是具有优良的海洋河流水域资源,游艇停泊航行具有广阔空间;二是具有景色优美的濒水风景区,非常适合发展游艇旅游;三是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利于发展游艇设计制造修理;四是具有最具潜力的消费人群,游艇消费市场巨大。
4. 京津冀合作發展游艇产业可实现共赢。游艇产业链条长、环节多,京津冀三地在整个产业链上各具独特优势,三地“单打独斗”都没希望,只有进一步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实现游艇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中国北方游艇产业中心。 (二)京津冀合作打造北方游艇产业中心的措施建议
1. 制定京津冀游艇产业协同发展规划。京津冀三地把游艇产业纳入重点发展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三地联合出台《京津冀游艇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的源头实现产业链配套衔接、优势互补,争取把京津冀打造成我国北方游艇产业中心和世界级游艇产业基地。
2. 合作建设游艇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三地统一规划互联互通的游艇休闲旅游线路网络。建设一批公共游艇码头,提供码头停泊、游艇运输、游艇维修、燃料加注、水上娱乐、餐饮住宿等相关服务。建立游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跨地域航行提供便利;将游艇设计制造、游艇管理、游艇服务等专业列入高校培养计划,解决游艇人才短缺问题。
3. 改革束缚游艇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有规划地逐步开放岸线和水域,为游艇停泊航行开辟更大空间。简化游艇审批手续,降低游艇登记、航行旅游、停泊、维护的准入门槛和总体成本,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探索游艇出入境管理创新,支持国际游艇旅游发展,使游艇“出得去、进得来、游得动”。
4. 发挥天津自贸区优势,建设游艇展示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建设水上保税仓和游艇展示交易中心,对游艇展示、游艇交易、游艇融资租赁和完税等活动提供便利,为各层次游艇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
加快京津冀3D打印产业发展
杨建光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同时,在我国开展的工业4.0发展规划中,虚拟化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和3D打印是最大的支撑。
(一)3D打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1. 提升京津冀地区文物保护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是著名的文物大省大市,拥有一大批不同历史阶段的馆藏珍惜文物。但有一部分珍贵文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已转存他处,历史上文物丢失相当严重。我们可以把3D打印技术应用到复原、修复、复制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领域,还原相关文物,丰富馆藏。
2. 提升京津冀仪器仪表领域的精细化发展。精密机械和仪器仪表有许多进口部件或专用设计的特殊部件,完全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更替、调换,丰富相关领域产品的精细化科技化程度,提升相关产品竞争力。
3. 提升旅游纪念品研发和利用。京津冀地区游资旅游纪念品存在设计精细化、趣味化和实用化程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通地3D技术可以丰富创意、创造,提升京津冀旅游纪念品种类、品次和竞争力。
4. 形成围绕京津唐大城市圈的3D打印城市发展概念。加大以3D打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创造的应用发展,把京津冀建设成为我国排名靠前的“3D打印城市”,形成新的发展引擎。
(二)发展3D打印产业的对策建议
1. 立项为“十三五”重点发展项目。三地应在“十三五规划”中突出3D打印这个重点项目,提早布局争取先机。一是在规划中明确发展3D打印的重点策略;二是制定适城市自主和区域协同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助推一系列企业、发明创造、产品制造升级。
2. 帮扶指导鼓励和促进计划。加大相应人才、项目鼓励方面的支持体系和保障制度建设。支持相关企业落地、注册,突破行业、地域限制,解决入园难题。实施重点企业重点帮扶计划;等等。
3. 形成相关产品政府采购支持体系。将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产品、服务,列入区域内政府采购目录,积极推广新能源、新技术方面相关产品落地。
4. 加强3D打印文化传播。在各级学校建设3D打印智能教育实验室,开设相关智能体验、技术指导教育实践。组织3D科谱、技术展示及论坛活动等,举办京津冀3D打印节、3D打印技术推广会、3D打印应用创新创意奖励大会等。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李红梅
在京津冀一体化大发展环境下,河北省应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努力建设“大菜篮子”工程,加快实现由蔬菜生产大省向蔬菜生产强省的跨越。
(一)规划一体化,制定整体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争取农业部牵头制定“京津冀蔬菜市场一体化建设规划”。对全省的蔬菜产业进行规划,在生产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档次等方面,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做好“菜篮子”“菜园子”,打造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发挥自身优势,多上优质项目,多出优质农产品,搞好京津对接,打开外地市场,在京津冀和全国蔬菜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二)技术一体化,推进蔬菜种植优质规模化
充分利用京津两地高科技、信息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加快培植一批科技型创新园区,使之成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进而提高本地区蔬菜产业竞争力,把我省蔬菜产业提升一个档次,与京津地区搞好衔接,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积极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建设家庭农场,搞好技术服务,着力打造蔬菜示范村和标准园,发挥示范作用,实现区域蔬菜产业规模化。
(三)服务一体化,建立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
建立京津冀统一服务体系,统一种植检测标准,对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保证科学用药和质量安全,从蔬菜源头实现一体化,切实解决“菜篮子”产品“三无”问题,解决吃得放心问题。建立一套从种苗到销售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严把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四)产业一体化,推进蔬菜产业化品牌化
在优势产区选择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产业发展基础好的重点县(市),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现良种、成套技术规程、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搞好产销衔接。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创立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运输一体化,开通京津冀运输绿色通道
蔬菜产业一体化,交通先要一体化。农业运输的交通更要优先发展,要让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真正地、不折不扣地畅通起来。
(六)信息一体化,建立蔬菜产业信息交流平台
整合三地资源,搭建京津冀蔬菜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加强京津冀蔬菜信息服务,让蔬菜种植大户、合作社、加工企业随时掌握蔬菜市场动态。
(此文由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冯文丽教授根据专家发言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高钟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