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舍身饲虎”与基督教“爱仇敌”理念比较与现实意义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g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教和基督教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两个,并分别是东西方主要宗教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佛教慈悲思想影响广泛,但其至高境界“舍身饲虎”由于各种原因,很难被普通人接受。基督教的“爱人如己”思想同样影响深远,但其至高境界“爱仇敌”同样让普通人很难接受。如果从各自的教义来源和现实意义分析,这两种理念不仅内涵深刻,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缓和各国家、种族以及宗教间的紧张关系等方面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佛教 慈悲 舍身饲虎 基督教 爱人如己 爱仇敌
  一、前言
  佛教、基督教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两个,并分别是东西方主要宗教的代表。这两大宗教的教义和社会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佛教“慈悲”和基督教“爱人如己”理念不仅被各自的信徒信奉和实践,而且被众多非信教人士熟知和接受。但佛教“慈悲”和基督教“爱人如己”的至高境界分别是是“舍身饲虎”和“爱仇敌”,却很难得到普通人的理解、认可和共鸣,还有人对这两种理念口诛笔伐。下面,笔者拟分析普通民众不理解这两种理念的可能原因,并通过比较的方法探究佛教“舍身饲虎”与基督教“爱仇敌”理念的真正内涵与两种理念的现实意义。
  二 、佛道之根本是“慈悲”,“慈悲”的至高境界是“舍身饲虎”
  什么是慈悲呢?《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佛教慈悲度世的典型代表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很受推崇。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一年四季都有众多的信奉者到访。①
  (一)佛教慈悲被广泛接受的原因探析
  崇拜观音菩萨者并非都是佛教信徒,但信奉观音却表明佛教的慈悲理念符合中国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在中国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佛教中的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无所不能。每当在现实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人们常把获得幸福的希望寄托在观音菩萨的保佑上。这是中国民间信奉观音的主因,也是普通百姓对佛教“慈悲”理念广泛接受的重要表现。
  另外佛教宣扬“因果报应”,并指出因果报应有三种:“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②中国民间有这样的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实际上是佛教因果报应论的通俗说法,可见佛教的因果报应论在中国民间影响之深远。大多数百姓能用慈悲之心帮助有难的人和动物,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相信“因果报应”。
  (二)普通民众不理解“舍身饲虎”的原因分析
  佛经和敦煌壁画中都有摩诃萨青舍身饲虎的故事。③让普通人在没有损害到自己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慈悲对待人和动物,比较容易做到。但要让他们甘愿牺牲生命去救助陌生人或动物,就很难有人做到了。人们之所以不理解佛教“舍身饲虎”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人类趋利避害的求生本能。(2)人比野兽高贵的观点。(3)人类牺牲自己救助野兽的行为毫无意义。因为人类是有情感的生物,得到救助会懂得感恩,而嗜血的野兽无情感可言,根本不懂感恩,相反得到救助的野兽恢复活力后可能会伤害更多的人。那么,人类牺牲自己去救助野兽的做法不但毫无意义,更有助纣为虐之嫌。
  (三)佛教慈悲的至高境界是“舍身饲虎”的原因探析
  首先,佛教对“舍身饲虎”概念中“虎”的理解却不像普通人只理解为野兽那么狭隘。“扫地尚惜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在佛教看来人和动物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挽救濒临死亡的老虎与挽救人的生命对佛教徒来说并无多大区别。
  其次,佛教有“五戒十善”的戒律,第一条就是“不杀生”。这条戒律实践中的首要表现就是“救生”。佛教本来就以解除众生痛苦、给予众生幸福为己任,那么出现佛教徒“舍身饲虎”的做法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佛法“五戒十善”另一条重要的实践途径是“布施”。“舍身饲虎”中的“舍身”本意就是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大智度论》卷十二亦将布施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舍身属于上布施。④在宗教信仰的强大支撑下,佛教徒“舍身饲虎”等类似行为在佛教内部并不少见,……日本亦屡见不鲜,同时,伴随净土宗之流行,亦出现投身、入水往生之风。⑤“然凡夫自杀乃佛教所严加禁止,四分律卷二曾述及教唆自杀之比丘触犯戒律之事,”⑥也体现出佛教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第四,有时信仰的力量是可以胜过求生本能的。中国“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的古训和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名诗 《自由与爱情》都反映出信仰力量的强大。从精神信仰方面理解佛教“舍身饲虎”就很容易了。
  另外,佛教徒“舍身饲虎”的目的重在帮助众生解除痛苦,并用慈悲的心怀去感化被救助的无明众生。有关菩萨舍身之意义,佛教解释为:“菩萨为求一切种智,及悲愍众生故舍身,同时亦令悭贪之众生起羞耻心。”(《大丈夫论》卷上“舍身命品”)
  当然,如果用慈悲胸怀不能感化被自己救助的敌人,佛教徒并非一定要“舍身”而不讲原则和是非,必要时也会杀生止恶,如佛经中所言,“又诸菩萨于堕种种师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护令离如是诸怖畏处。”(《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再如抗日战争时期佛教界有很多英勇救国的楷模如圆瑛大师、太虚大师、九世班禅等。
  三、基督教的思想基础是“爱人如己”,“爱人如己”的至高境界是“爱仇敌”。
  耶稣基督还告诫基督教徒:“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爱人如己”。(《新约·马太福音》,22:37)“基督教的爱有其原型,这就是上帝所表现出来的爱,所以它必须是自发的、自存的、非事先筹划的、无限的、无条件的。”⑦所以,爱是基督教的思想基础和第一戒律。
  (一)基督教“爱人如己”理念被广泛接受的原因探析   首先,基督教的爱具有普世性。基督教的爱“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新约·加拉太书》3:28)基督教“爱人如己”的普世性符合全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从而使基督教在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 基督教爱人如己、宽以待人的教导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逐渐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公元313年发布的《米兰敕令》,从法律上第一次认可了基督教的存在……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从此在西方世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⑧
  (二)普通民众不理解“爱仇敌”的心理分析
  耶稣告诫门徒,“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新约·马太福音》,5:38)“如果你的仇人饿了,你要给他饭吃;渴了,应给他水喝,你不可为恶所胜,反应以善胜恶。”(《新约·罗马书》12:20)
  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尊敬、相互帮助,大部分人能接受,但要“爱仇敌”,普通人可能无法接受。仇敌往往是给我们造成身体和心灵创伤的人,如果救助的是死不悔改的仇敌,等他恢复了活力,他可能会继续伤害救助人或其他人,那这种救助实际上是助涨了坏人的嚣张气焰。
  (三)基督教“爱人如己”的至高境界是“爱仇敌”的原因分析
  首先,在基督教看来,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那么所有人类都是上帝的子民,所以上帝的爱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因为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新约·马太福音》,5:44-46)换句话说,上帝对人类的爱是不分敌我的,因此,基督教徒必须遵从上帝的命令,要“完美地模仿上帝”,那么“上帝对敌人的爱其本身也是人爱敌人的理由。”⑨
  其次,在基督教徒看来,仇敌或歹人也很可怜。因为歹人虽然作恶多端,伤害无辜,看起来横行霸道,不可一世,但实际上他们正在自我毁灭,自寻死路。因为他们违反了上帝的命令,是在与神为敌。歹人在人间作恶,上帝在上天是看在眼里的,“凡不向人施怜悯的,上天也不怜悯他”(《旧约·箴言》,19:17),“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新约·马太福音》,26:52)他们最终的命运必定是灭亡,所以说歹人更可怜。
  第三,只要坏人还有一点良知没有泯灭,那他的内心就会因他所做过的罪恶而备受到良知的谴责,让他寝食难安,生不如死。那么,仇敌在害人的同时其实也害了自己,因为“祸患追赶罪人,恶人无人追赶也逃跑。”(《旧约·箴言》,13:21)
  另外,为仇敌祈祷,求神保佑他们,并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因为要遵从上帝的“爱仇敌”的命令,也是在为仇敌的忏悔与改过自新创造机会。
  四、两种理念的比较
  (一)两种理念的相似之处:佛教“舍身饲虎”和基督教“爱仇敌”理念都反映出两大宗教对全人类的热爱。他们都强调感化的力量,都要求其信徒用宽广的胸怀救助深陷困境的人或生物,甚至是站在自己对立面的仇敌或坏人,最终让所有生命都能得到幸福快乐的结局。
  (二)两种理念的差别:佛教“舍身饲虎”的行为是佛教徒在思想修为达到一定境界之后的一种自觉行为,重在强调精神修养的境界。而基督教“爱仇敌”的动力主要来自上帝的命令,基督教徒因为爱上帝而模仿上帝才会有“爱仇敌”的行动。另外,从字面意思考虑,佛教“舍身饲虎”的内涵比基督教“爱仇敌”涵盖更广:佛教慈悲的对象不仅包括人类,还包括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生物,而基督教“爱仇敌”仅涉及人。“舍身饲虎”重在强调人类与自然界一切生物平等相处的和谐关系,希望人类与自然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基督教“爱仇敌”重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希望所有人类都生活在上帝爱的沐浴之下,永远和平相处。
  五、两种理念的现实意义
  (一)佛教慈悲和“舍身饲虎”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自私冷漠、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佛教的慈悲精神教育人们用无私的爱心帮助他人、关爱弱者,帮助一些人克服自私狭隘、片面追求物欲的心理,培养健康向上、富有爱心的人格,进而帮助弘扬社会正气。
  佛教慈悲、戒杀生、素食主义和“舍身饲虎”等理念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界关系方面同样意义重大。人类对森林植被的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的肆意捕杀致使许多珍稀动植物种类已经或濒临灭绝,同时导致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佛教的“慈悲”、“戒杀生”、“舍身饲虎”等理念能帮助人们化解心中的戾气、培养对动植物的爱心、增强环境与动物保护意识。
  (二)基督教“爱人如己”和“爱仇敌”理念的现实意义
  基督教“爱仇敌”理念在处理各国家、各民族、各宗教间的关系方面意义重大。基督教虽然坚持“一神论”,但由于其“爱人如己”的博爱精神,在全世界范围内信徒众多,其影响也在继续扩大。南京大屠杀时期,一群以美国传教士为主体的国际人士曾冒着生命危险、不遗余力地营救中国难民。他们的努力,为基督教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而他们国际救援的动机,不仅在于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热爱,还在于他们的“基督教仁爱观” ⑩。
  耶稣基督之所以不断教导信徒不但要爱人如己,还要爱仇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矛盾和仇视,从而真正实现人类的和平,希望所有人“在相互为敌之后变为兄弟姊妹。”11巴以冲突、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冲突这些血的事实证明,以暴制暴、以牙还牙不仅无法消灭仇恨,无法带来真正的和平,还会引起相互间更大的仇恨和矛盾冲突。所以,在局部战争频发、种族与宗教冲突不断的现实世界中,基督教“爱仇敌”的教导与行动对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① http://baike.haosou.com/doc/4276492-4479633.html,2015.10.06.
  ② http://baike.haosou.com/doc/1548430-1636862.html,2015.10.06.
  ③ http://baike.haosou.com/doc/5007049-5231952.html,2015.10.06.
  ④⑤⑥ http://baike.haosou.com/doc/266290-281887.html,2015.10.06.
  ⑦[德]卡尔白舍客,基督宗教伦理学(第二卷)[M].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⑧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220)
  ⑨ (瑞士)汉斯·昆,论基督徒[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324.
  ⑩ 彭剑,汤蕾,为了世界和平—从基督教仁爱观分析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国际救援”动机[J],宗教学研究,2012.3.
  11 (瑞士)汉斯·昆,论基督徒[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334页)。
其他文献
摘 要:赛珍珠女士的《大地》中,阿兰在其十分短暂的一生里只露出了七次笑,总是沉默着,但是她的七次笑却是她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及自身局限性的前提下不懈地追求平等、追求自己权益的心理昭示以及获得胜利的充分体现。  关键词:《大地》 阿兰 笑 平等 自身权益  赛珍珠女士在《大地》中以“这天是王龙结婚的日子”作为小说的开头,直接点明了两个主要人物——王龙及其妻子阿兰。作品中的阿兰总是面无表情、沉默不语;她的
期刊
摘 要: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核心是语言游戏论。文章以文本为研究依据,在此基础上说明语言游戏的规则需要被遵守的同时,也是动态的,在游戏中等待被修正的;在语言游戏中,语言本身无力做任何事,它是在共同体的实践下,达到交流目的;他者,则使规则正当化并不断被更新。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 规则 共同体 他者  一、引言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前期的思想主要是以《逻辑哲
期刊
摘 要:中式菜名是对菜肴的内容的高度囊括,它集中体现了菜肴背后所蕴含的语言、文化意义。文章将结合中式菜名英译实例,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探讨中式菜名翻译的“三维”转换。研究侧重于对中式菜名的翻译进行适应与选择,最大程度提高其整合适应选择度,从而凸显中式菜名的交际功能,同时以期为以后的中式菜名英译提供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中式菜名 三维转换 适应与选择  一、 引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不
期刊
摘 要: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进入近代化的历程。近代新疆问题与全国近代化既有共性,也因其自身地域特点有其特殊性。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是近代史上中俄关系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俄国继英美等国之后通过此条约取得在华领事裁判权,中国的独立司法主权受到严重侵害,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国民的基本权利。  关键词:中俄《伊塔通商章程》 领事裁判权 司法主权 公私  中俄《伊犁塔尔巴
期刊
摘 要: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彼得·纽马克对翻译理论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它发展了“直译”和“意译”的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但根据文本体裁和风格的不同,译者在翻译策略上应有所偏重,而文学翻译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意象和内容,也不能忽视了形式和风格,内容应与形式齐头并进,实现“意形兼备”。  关键词: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异化 归化 文学翻译  翻译标准是衡量翻译工作效果和检验译文质量的标尺。在近
期刊
摘 要:“大公”之道和“大中”之道被众多学者关注,但是他们基本着眼于“大公”或“大中”各自的阐述。因为二者都是儒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思想,所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意义。以十三经为底本分析二者的关系,可以看出,“大公”之道是一种近乎天性的道,而“大中”之道则是“大公”之道的外在行事规范。  关键词:大公 大中 中庸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努力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哲学,希望通过这种哲学的建立,在
期刊
摘 要:《体验汉语》(商务篇)是对任务型教学法相关理念的实践与应用。该教材在需求分析的设置教学主题和,每个单元按照任务前——任务环——任务后三大环节进行安排,基本围绕任务组织教学内容,以意义为中心、强调真实的语境和交际。在以意义和内容为中心的同时兼顾了语言形式,并且对商务汉语中涉及的文化因素作了适当的补充。当然也存在一定不足。  关键词:体验汉语 任务型教学法 实践和应用 商务  任务型教学法(T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发展很快。文章主要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一、明确培养目标,提高专业认识;二、优化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三、强化实践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硕士 人才培养 思考  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形势的需要,2007年4月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
期刊
摘 要:在《文学翻译新视野》一书中提到: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Even Zohar)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学、文化和历史整体框架的组成部分”,“单个文本的孤立研究被置于文化的文学多元系统中”。小说《灿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继《追风筝的人》之后的又一力作。本文旨在通过对比这部小说的原本和译本,浅析多元系统理论指导下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转向及文化
期刊
摘 要:随着世界极端天气气候的增多,社会安全事件频发,近几年突发伤害类事件频繁发生。如雪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新疆、云南的暴力恐怖事件,还有生活中多发的火灾爆炸事件等等。这些突发伤害事件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多次成为政府、社会民众以及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对大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关于突发伤害类事件的预防和应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稿就这一论题,在调查研究、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发现社会民众急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