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文学类阅读题的文本选材质疑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e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置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成了考生语文高考成绩的重灾区。它拥有总分八分之一的占比,但考生的得分却低得惊人,得分率只能徘徊在50%左右。这种现状,使得更多学生甚至是老师在思想上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认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可有可无,只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如作用题、表达技巧题等即可,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就听天由命了,读懂多少算多少,反正做了,得分也不会高,还不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基础知识的强化和作文训练上来。多可悲的现实啊!作为多年从事高考复习的一线教师,笔者对这种现实既无奈又心痛。痛定思痛,笔者认为,高考文学类阅读最大问题是文本与学生的阅读认知上存在较大距离感,这是导致文学类文本阅读得分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纵观近几年的江苏高考文学类阅读文本的选材,存在“三老”现象,即老人选老作家的老作品。
  从作者看,无论散文的作者周国平、汤世杰、雷抒雁、张笑天,还是小说的作者汪曾祺、阿城、宗璞、师陀,他们都生于60年以前,相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无论在生活阅历,还是思想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代沟”。古人讲“知人论世”,考生对这些作家缺少应有的了解,更遑论对他们的作品的理解了。
  从选材背景来看,江苏自主命题九年,命题者特别偏爱于选用以大西南为背景的题材,如:2004年《草堂诗魂》(四川)、2006《一幅烟雨牛鹭图》(云南)、2009年《上善若水》(四川)、2010年《溜索》(云南)、2011年《这也是你们的战争》(云南),2012年《邮差先生》(云南),其次是关中农村(2007年《麦天》)和苏北小镇(2008年《侯银匠》)。这些选材背景,相对于生活日益城镇化、日益现代化中的考生而言,在时空上有种距离感。
  从题材来看,从对传统文化的审视(2004年《草堂诗魂》)到“娱乐致死”的批判(2005年《波兹曼的诅咒》),从对无限美好的农耕文明的礼赞和依恋及对其即将消失的无限惋惜(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到对关中农民勤劳朴素积极乐观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赞美(2007年《麦天》),以及对中国农村洋溢着的朴素的人情美、亲情美的讴歌(2008年《侯银匠》),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上善之作”的都江堰赞美(2009年《上善若水》)到对雄奇的大自然敬畏(2010年《溜索》),从对热血沸腾的抗日爱国学生歌颂(2011年《这也是你们的战争》)到对安闲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2012年《邮差先生》),都体现了江苏文学类文本一直秉持的对过去的追思和怀想的主旨。但这些材料相对于朝气蓬勃对未来满是憧憬的高中生而言,缺乏鲜活的现实感、时代感,这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和认知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2009年的《溜索》,有许多考生在探究文本主旨时,就把文本理解为当地贫穷落后,需要进行开发、发展,让阅卷者啼笑皆非。
  从命题人角度看,他们精心挑选出来的每部作品,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某种精神财富,都是精品。但是,每个人的审美情趣、人生阅历差异很大,对书籍的选择也会有差异。尤其对涉世未深、长期身居“象牙塔”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当代考生来说,这样的精品,未必受学生欢迎,学生也未必感兴趣。从这个角度说,未尝不是一种阅读绑架呢?若想改变这一现状,使高考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不再成为学生答题时必须面对的那道无法攀爬的高墙呢?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首先,作为命题者,应该与时俱进,尝试选择一些符合年轻人的思维让考生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并与考生认知能力相契合的作品,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欣赏和探究能力,而不要选取让考生产生阅读隔膜的陌生材料,让考生对文本产生距离感,刻意为难考生,引人入毂、引君入瓮,导致阅读休克。如今年的《邮差先生》,很多考生就掉進了命题者预设的陷阱,无法准确理解文本。
  其次,作为学生,应加大课外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欣赏能力,缩小认知差距。我们的学生也在阅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更愿意去读悬疑、魔幻、穿越等作品,却很少有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名著经典。但高考不是休闲阅读,而是一种严肃的阅读,这就需要我们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进行深度阅读。
  再次,作为教师,担当着连接学生与命题人所选的文本直接对话的重要使命,我们有义务引导学生去阅读名家精品美文,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阅读,如开列阅读书目、交谈阅读体会、开展阅读讲坛、阅读摘录评比等,使阅读教学常态化、生动化,充分激活学生心中原有的、潜在的阅读需求,点燃学生心中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终身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
  总的来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在选材上有商榷之处,笔者以为应尽量缩小与考生的认知差距,不为难考生。同时,语文教师和学生也要共同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不断通过深度阅读,强化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样,考生面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就会像古诗所说 “胸中有丘壑,何妨对圣贤”,也就能应付自如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26010)
其他文献
明朝末年,朝廷对外要抵抗后金的进攻,对内要镇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急需花钱的地方很多,筹饷却非常困难。政府出了一个招,即通过固定在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货币白银和制钱的比
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教师非常努力地上课,却仍有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为什么在一个优秀教师的课堂里,也会存在一些成绩欠佳的学生?这些问题,应该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确实,由于语文学科不像别的学科知识那样明晰,每堂课的教学要求也没有别的学科那样明确单一,它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似乎让人难以驾驭,但正是如此,语文教学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懈的努力追求。只要我们始终把握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
在人的成长中,如果说哪一门学科能够影响人的一生,那就是语文,因为语文教学是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差一步而错过美丽的风景,在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由于教师对文本解读浅尝辄止,人云亦云,甚至于误解,而降低了课堂的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回到文本,回到语文的天地,使语文课堂走回应有的本真呢?   什么是文本呢?文本就是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
语言,是语文教师最锐利的武器。没有好的语言修养,语文课就仅仅是"课",只有知识的堆叠,缺少生命里的感动,只有文字的认知,缺少美的沉淀。语文教师应该反思,正是我们平庸的授课
铜镜,是指用铜、锡、铅等金属铸造的青铜镜,《说文解字》记载:“鉴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形,故用以为镜。”铜镜在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夏商周时期铜镜已经存在,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