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优势之处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知,尤其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既饱含趣味性,符合该阶段学生的性格偏好,又以生动形象的知识解读简化了学习难度,同时以海量的资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其应用价值与独特魅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类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相对来说学习难度较高,学生在学习应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因此,为解决小学数学课堂中“教”与“学”的各项问题,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深入探究了“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优化路径,以期对各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联网+;教学路径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征,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与其余小学学科相比,小学数学课程设置的知识点理论性更强且更加抽象化,学生学习时难度较高。信息技术手段是当前广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具备生动化、具象化、高效化等优点,运用到基础学科教学中是非常契合的。一些研究也表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掌握更多数学知识,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也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形成。
一、当前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中存在的“教”与“学”问题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已经意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引进对教学大有裨益,但在实际运用时仍然缺乏创新性与技巧性,例如部分教师虽然在课堂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等技术手段,但仅仅是把课本中内容搬到了课件中,缺乏实质有效的教学内容与教师自身的独到设计。学生在进行多媒体学习时实际与课本学习无异,学习效果并无提升,反而造成信息技术的闲置与浪费。从学生角度来看,小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平时又比较贪玩、好动,在需要动脑思考的数学课堂中,欠缺自制力与专注力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遗漏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在接下来新知识点的学习中大多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容易由畏难转为排斥,这对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二、“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展路径
(一)与教材内容深度结合,增添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先进教学手段的引进不仅是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所需,也受当前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影响,现今的小学生好奇心更盛,且在生活中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信息,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之处与教材内容结合,化繁为简,化枯燥为趣味,逐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
以笔者实际教学为例,在讲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相关知识点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负数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例如古人就将日常生活中的收入记为正,支出记为付等等,由此将学生们带入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究活动中。接着,笔者播放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片段,如“天气预报中,北京的气温是零下5度到5度”、“进入电梯后,地上五层按5,地下二层按-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等等,学生们惊讶于负数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在接下来的自主活动中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与专注力,对负数的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可见,对教材内容进行趣味化、生活化演变能直接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信息技术手段则能让演变过程更加生动自然,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利用互联网海量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现代化教育理念不再局限于将学生培养成只会做题的机器,而是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利用习得的知识与形成的能力更好地感知生活、指导实践。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各项能力的培养显然重于单一知识的灌输。而仅靠教材内容的讲授显然难以达成上述目标,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发散到更多课外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学精又能学广,获取互联网上的海量课程资源就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学生意识到数学课堂中常有意想不到的新知识出现,学习积极性也会上升。
例如,在“年、月、日”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本课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理解一年有12个月及每月天数,并熟练判断大小月,形成对时间单位的全面认知,总体教学难度不高。在系统地梳理讲解课本知识点后,笔者又进行了知识点的延伸,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首先,笔者提问“同学们能说说2018年至2021年间让你最印象深刻的大事件吗?”,学生们都积极作答——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201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等,笔者便利用互联网搜索并播放事件发生的具体场景,通过观看每个时间节点所发生的大事件,学生们对于时间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体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即突破时空限制、包含海量资源、记录完备信息等等,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巩固所学知识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效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例如,教师可将下节课中的重要知识点制成微课视频,课前上传到班级群中,供同学们下载预习。课堂中,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有了一定把握,能更好地与教师互动,重点理解预习过程中的疑难知识点,课后学生在做题时若有对当堂知识点概念模糊的情况,也可重新观看微课视频复习巩固。此外,教师还应发挥好班级群的作用,在线为学生讲解知识、答疑解惑,在课堂之外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习视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小学数学教师可参考本文归纳的三种方法将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促成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双重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晓勇.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8-9.
[2]聂宜东.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3):98-99.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联网+;教学路径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征,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与其余小学学科相比,小学数学课程设置的知识点理论性更强且更加抽象化,学生学习时难度较高。信息技术手段是当前广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具备生动化、具象化、高效化等优点,运用到基础学科教学中是非常契合的。一些研究也表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掌握更多数学知识,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也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形成。
一、当前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中存在的“教”与“学”问题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已经意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引进对教学大有裨益,但在实际运用时仍然缺乏创新性与技巧性,例如部分教师虽然在课堂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等技术手段,但仅仅是把课本中内容搬到了课件中,缺乏实质有效的教学内容与教师自身的独到设计。学生在进行多媒体学习时实际与课本学习无异,学习效果并无提升,反而造成信息技术的闲置与浪费。从学生角度来看,小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平时又比较贪玩、好动,在需要动脑思考的数学课堂中,欠缺自制力与专注力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遗漏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在接下来新知识点的学习中大多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容易由畏难转为排斥,这对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二、“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展路径
(一)与教材内容深度结合,增添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先进教学手段的引进不仅是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所需,也受当前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影响,现今的小学生好奇心更盛,且在生活中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信息,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之处与教材内容结合,化繁为简,化枯燥为趣味,逐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
以笔者实际教学为例,在讲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相关知识点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负数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例如古人就将日常生活中的收入记为正,支出记为付等等,由此将学生们带入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究活动中。接着,笔者播放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片段,如“天气预报中,北京的气温是零下5度到5度”、“进入电梯后,地上五层按5,地下二层按-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等等,学生们惊讶于负数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在接下来的自主活动中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与专注力,对负数的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可见,对教材内容进行趣味化、生活化演变能直接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信息技术手段则能让演变过程更加生动自然,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利用互联网海量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现代化教育理念不再局限于将学生培养成只会做题的机器,而是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利用习得的知识与形成的能力更好地感知生活、指导实践。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各项能力的培养显然重于单一知识的灌输。而仅靠教材内容的讲授显然难以达成上述目标,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发散到更多课外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学精又能学广,获取互联网上的海量课程资源就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学生意识到数学课堂中常有意想不到的新知识出现,学习积极性也会上升。
例如,在“年、月、日”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本课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理解一年有12个月及每月天数,并熟练判断大小月,形成对时间单位的全面认知,总体教学难度不高。在系统地梳理讲解课本知识点后,笔者又进行了知识点的延伸,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首先,笔者提问“同学们能说说2018年至2021年间让你最印象深刻的大事件吗?”,学生们都积极作答——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201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等,笔者便利用互联网搜索并播放事件发生的具体场景,通过观看每个时间节点所发生的大事件,学生们对于时间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体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即突破时空限制、包含海量资源、记录完备信息等等,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巩固所学知识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效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例如,教师可将下节课中的重要知识点制成微课视频,课前上传到班级群中,供同学们下载预习。课堂中,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有了一定把握,能更好地与教师互动,重点理解预习过程中的疑难知识点,课后学生在做题时若有对当堂知识点概念模糊的情况,也可重新观看微课视频复习巩固。此外,教师还应发挥好班级群的作用,在线为学生讲解知识、答疑解惑,在课堂之外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习视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小学数学教师可参考本文归纳的三种方法将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促成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双重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晓勇.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8-9.
[2]聂宜东.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