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超(1902~1976),山东诸城人。1924年在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期间,受瞿秋白、任弼时等人影响,参加革命活动,并开始文艺生涯。1928年与蒋光慈、钱杏邮等人成立太阳社,创办春野书店、《太阳月刊》。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秋的感怀》一文,写法上有两大特点:形散神聚与对比鲜明。
文章以秋为依托,紧紧扣住“秋”这条主线进行回忆、想象、记叙、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和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作者先写桂林的秋痕迹不浓,而记起抗战前上海、北平、青岛的秋,使他对秋的感觉或“寂寞”,或“心情奔放”;接着描写抗战期间种种的秋景,有亲历的大别山长征、鸡公山麓的偷越,还有想象中的秋收的画面,无论是回想过去、虚拟未来还是针砭时局、鼓舞抗战,都始终围绕着“秋”做文章。扣住“秋的感怀”行文。全文选材广泛,北到关外,南至桂林;从欧阳修的《秋声赋》,到抗战时期的生活现状,内容丰富,开合自如。作者同绕着秋天,思绪近千年,纵横几万里,充分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同时,作者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秋”的不同特点,借以抒怀咏叹。文章开篇即写桂林的秋没有秋味。然后详细地描绘抗战前上海、北平、青岛等地不同的秋景秋味,使之与桂林形成对比:然后又略写听说的关外之秋的特点——给人“一点苍凉之意”,使之与抗战前作者体味到的秋味形成比照——那时的秋使人感到或“寂寞”或“心情奔放”;最后,以想象中的秋收欢愉场面、生产收割的歌声与现实中的米价上扬、人们因苦呼吁形成对比,表现出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对社会时局的忧虑。通篇多处对比,有详细描摹,有简单勾勒,有秋天景象的比较,也有情感喜忧的对比,运用灵活,凸现了作者对秋的深层感悟。
文章以秋为依托,紧紧扣住“秋”这条主线进行回忆、想象、记叙、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和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作者先写桂林的秋痕迹不浓,而记起抗战前上海、北平、青岛的秋,使他对秋的感觉或“寂寞”,或“心情奔放”;接着描写抗战期间种种的秋景,有亲历的大别山长征、鸡公山麓的偷越,还有想象中的秋收的画面,无论是回想过去、虚拟未来还是针砭时局、鼓舞抗战,都始终围绕着“秋”做文章。扣住“秋的感怀”行文。全文选材广泛,北到关外,南至桂林;从欧阳修的《秋声赋》,到抗战时期的生活现状,内容丰富,开合自如。作者同绕着秋天,思绪近千年,纵横几万里,充分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同时,作者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秋”的不同特点,借以抒怀咏叹。文章开篇即写桂林的秋没有秋味。然后详细地描绘抗战前上海、北平、青岛等地不同的秋景秋味,使之与桂林形成对比:然后又略写听说的关外之秋的特点——给人“一点苍凉之意”,使之与抗战前作者体味到的秋味形成比照——那时的秋使人感到或“寂寞”或“心情奔放”;最后,以想象中的秋收欢愉场面、生产收割的歌声与现实中的米价上扬、人们因苦呼吁形成对比,表现出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对社会时局的忧虑。通篇多处对比,有详细描摹,有简单勾勒,有秋天景象的比较,也有情感喜忧的对比,运用灵活,凸现了作者对秋的深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