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的分诊评估与急救护理

来源 :健康指南·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t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ACS的临床特点,能及时进行预检分诊识别进行急救处理。依据有关原则对ACS进行准确分诊评估和分类,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处理,评价此类护理措施的指导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密切观察ACS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病人进行饮食及运动指导,掌握与ACS相关的知识,及早识别,在疾病早期给予干预,降低病人死亡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ACS 分诊评估 急救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病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和血小板发生聚集、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心肌部分缺血、缺氧[1]。 ACS是心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是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成的一组临床表现症状,也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2],ACS的死死亡率高居心血管疾病之首。因此,如何早期对ACS患者分诊评估以及确定为早期危险患者如何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总结连续纳入我院急诊科2012年07月18日至2013年01月18日怀疑ACS患者216名的临床资料,总结ACS的分诊评估及急救护理。
  1.资料:连续纳入我院急诊科2012年07月18日至2013年01月18日怀疑ACS的胸痛患者216名,其中男性89例,女性127例,平均年龄69±12岁。其中高血压病145例,冠心病104例,血脂障碍93例,糖尿病58例,周围动脉疾病20例,脑卒中/TIA 35例,冠心病家族史 31例,高血压病家族史 67,吸烟史68例。
  2.接诊评估 接诊评估的关键在于根据患者有关临床表现早期发现,护士在预检分诊时,对于ACS的患者应根据以下几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
  2.1询问病史 ACS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既往病史及服药史,有无诱发因素,相关症状等
  2.2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动静脉血栓、陈旧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等。
  2.3有无诱因及药物应用,应用后有无缓解 如有无用力咳嗽、大便或是情绪激动;饱餐等诱因;有无服用NG含片、制酸药、止痛药等及服用后有无缓解。
  2.4现病史及临床症状 胸痛、胸闷、心悸、气促、晕厥、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
  2.5其它检查 ECG检查
  3 急救护理
  3.1 一般护理:①用车床接诊,安置于抢救室,根据初步评估病情通知内科医生至抢救室抢救。第一时间做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有需要做十八导心电图,按病情需要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②中高流量吸氧、开通静脉通道,抽血备查(血常规、生化、心酶、床边心梗等)。③心电监护,监测心电图、血压、心律、心率、血氧饱和度。备齐抢救药物和除颤仪、呼吸囊等。④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人有无胸痛、胸闷、气促、腹胀、腹痛、不能平卧等症状,认真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呼吸变化,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如遵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室颤时快速电除颤等。
  3.2症状护理
  3.2.1急请心血管二值医生会诊(5分钟内到达),复核诊断,组织急救治疗。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备齐抢救药品及呼吸囊、除颤仪等;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无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不能平卧等,尤其注意有无诱因的心率加快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3.2.2胸痛患者的护理:高危胸痛患者突发疼痛剧烈,烦躁不安,易发生休克及严重的心律失常,接诊患者后要立即安置患者,保持患者情绪稳定,给予镇静、止痛处理。心源性胸痛患者在急诊室约50%的急性心梗患者最初ECG无异常,但在观察期间20%患者可能会出现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ECG表现。这类胸痛患者若未动态观察,易被误以为系胸痛低危人群而离院,极有可能造成院外心脏猝死[3].因此对于此类病人,应常规留院观察6小时。
  3.2.3溶栓护理:掌握溶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掌握溶栓冠状动脉再通标准。[5]有溶栓适应症,立即准备,溶栓前后记录十八导心电图,签署知情同意书,尽快给予阿斯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嚼服,静脉用尿激酶100-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内,30min内滴完,观察冠状动脉再通情况。早期溶栓时,患者往往存在再灌注心律失常和出血的危险,应密切观察意识、心律、心率、血压、有无出血倾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应备好除颤仪、起搏器等设备和相关抢救物品。
  3.2.4PCI术前护理:如有直接PCI指征,护士应尽快做好术前准备(药物、实验室检查、交待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通知术者和导管室、做好运送准备)。
  3.2.5心理护理:ACS病人常因突发胸痛、心力衰竭而有精神高度紧张、烦躁不安、恐惧、濒死感。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置于相对安静环境,让病人休息。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消除其恐惧及疑虑,有需要可引导家属陪伴,给予精神支持;有必要时用镇静、镇痛药,稳定病人情绪,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4.健康教育
  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进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排便困难者给予缓泻剂,避免由于用力排便发生心率和动脉血流的变化,导致意外。适度、合理、循序渐进地运动,可减少心肌氧耗,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心肌和运动肌肉的效率,促进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应根据个体差异行个体化指导,不强求一致。如果运动后脉搏大于休息时的20次/分,运动应减量,如果脉搏增加不大,运动量可适当增加[6]。
  参考文献:
  [1]黄玮,陈庆伟,雷寒,等.纤维蛋白原与高敏C反应蛋白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8(34):718-721.
  [2]窦会东,彭雪梅,安永为,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7(4):629-631
  [3]陈萍.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10.
  [4]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AMI溶栓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8.
  [5]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9.
  [6]沈宁,主编,病人健康教育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运脾燥湿理气法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符合入选标准的320例患儿(其中门诊病例203例,住院病例117例),采用运脾燥湿理气法为主的中药汤剂口服;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显效166例,约占51.8%,有效131例,约占40.9%,无效23例,约占7.1%。总有效率92.7%。结论:运脾燥湿理气法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运脾燥湿理
期刊
摘要:本文以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调查评定,旨在通过调查结果对放疗期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探讨其护理对策,希望能够对患者生活质量予以合理、有效的改善,促进其快速恢复。  关键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护理策略  癌症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而癌症患者由于病情本身所造成的难以耐受以及放射治疗过程中造成的各类副作用均严重影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给予食道癌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以及食道癌相应护理。方法:对食道癌2组经肠外营养诊治,对食道癌1组经肠内营养诊治。结果:食道癌1组的疗效比食道癌2组好,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辅助食道癌者的身体状况的改善,减少并发症、治疗时间,应对早期肠内营养予以医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治疗时间;食道癌  据报道,早期肠内营养能辅助食道癌者的身体状
期刊
【摘要】为了完善呼吸科住院患者的夜间护理工作,解决呼吸科夜间护理存在的风险,针对护理可能出现的漏洞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主要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呼吸科患者的夜间护理依照有效程序进行,避免呼吸科住院患者夜间因护理不当出现发病或死亡的情形。  【关键词】呼吸科 患者 护理风险 措施  一、呼吸科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平均年龄逐年延长,呼吸科住院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临床疗效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清除手术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完善有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发生静脉渗漏性损伤的血液病患者平均年龄22~70岁。渗漏局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疼痛、红肿及溃疡,在实施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后,渗漏局部明显好转,有效率100%。结论 血液病患者发生静脉渗漏性损伤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只要能及时正确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强预防及护理,可以把对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方法:给予6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产后护理;结果:12例通过药物治疗病情得到了较好控制,通过自然分娩终止妊娠;56例则主要采取剖宫产术来完成妊娠。其中4例患者出现产后子痫;6例患者出现HELLP综合征;5例患者有脑出血现象;结论:通过密切的观察和护理,能够大大控制死亡率和并发症,是提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在近年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观察研究,并在各项护理操作中实施相关的心里护理,对8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作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 患者依从性护理与治疗率达到96%,满意率98%。结论 :对老年病人进行临床基础护理时,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是患者更加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使患者达到了最佳的心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不同时期的儿童心理进行特殊护理,对儿童患者的心理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8月间我院儿科收诊的400例儿童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针对观察组儿童的不同心理时期采取特殊护理方式,对照组儿童则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儿童在不同心理时期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人数比对照组多,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CC)对剖宫产后产妇母乳喂养(BF)的影响。方法 将212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个10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CC。结果 干预组产妇对BF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1个月时纯BF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妇产后6个月时纯BF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妇产后有8.5%(9/106)出现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