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下历史课堂的教与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h0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某一种教学方式独霸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在课改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赫尔巴特的授受式为代表的教学方式 ,另一种是以杜威的活动式为代表的教学方式。课改后,各种教学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于是形成了各领风骚,同时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互相批评、相互比较的局面。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且可受欢迎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讲述法
  讲述法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中心,将教学视为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进行认识的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以听讲的方式学习历史内容;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掌握技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提高历史认识的能力。
  从历史课性质来讲,既不像语文数学等课那样以应用为主,也不像音乐体育等课那样以技能演练为主。因此“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常规形态,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完成历史课学习任务的主要方式。如果历史教师放弃讲授历史,就可能阻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讲述法从教学策略上来讲,有几个核心要点:
  1.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以教科书为主要教材,并提供相关的历史材料
  4.以教师的语言讲述为主要方法,具体的史实要讲得生动,抽象的概念要深入浅出,理论分析要深刻
  二、分组合作教学法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小组内部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在分组合作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组织管理,关注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位学生。
  1.小组组建方法
  分组时要综合考虑学习时间、能力、空间、内容材料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和任务分配。例如:按照小组能力水平不同分组。确定主持人、记录人、督查人等明确各自的职责。
  2.建立规则的方法
  教师与学生协商建立小组合作的规则,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听取别人发言时,应注视对方表示关注,自己说活时也要注意别人有插话的机会,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只有具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才能保证合作的效率。
  3.建立小组考核机制
  例如,述说四大发明在人类进程中的影响。把全班分成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又如:新教材有一个问题如下:有人说唐玄宗不宠爱杨贵妃,唐朝就不会由盛而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在新教材《原始社会》一节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区别?此问题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泥捏出北京人、山顶洞人像,再比较二者异同。
  三、情景教学法
  历史的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对历史情景的再造、复现、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历史的真实,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实行“创设情境教法”,一是激发学生的内存学习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生发学习兴趣。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学习,三是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学科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逐步形成基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确立以下基本观念:
  一是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教师的讲解,组织引导是引发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是教师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任务是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三是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而对本课题研究做如下界定: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在历史学科领域现实生活的情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经过调查、实践、搜集资料,通过分析,思考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积极地理解和建构知识,改善自身心理结构,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和方式。
  四、社会调查法
  所谓社会凋查,就是人们有目的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分析和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活动。历史研究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古已有之。对古代遗址、遗迹和实物进行实地考察,将调查搜集的资料与文字史料相映证,纠错补漏,使《史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近些年来,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海外也不乏类似情形。例如,2000年一项中国香港地区中学学科凋查的结果指出:历史是最不受欢迎的科目。为了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历史事件发生的情境,汲取感同身受的經验,该校历史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开放题”。在社会历史调查过程中,学生还增强了对历史的认知水平。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都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创立起来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功能、使用情景和条件。同时,教学过程千差万别、教学的对象各不相同。对教师而言,构建个性化的教学体系、整合并优化教学内容、多元看历史的视角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新层次,也是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而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写反思、写随笔、写教学案例及分析,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就会有收获。
其他文献
创新首先意味着质疑,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新。“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所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以下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提倡、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不敢提问是当前课堂教学
期刊
有人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习惯”,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实则是影响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掉队的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会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自信,日积月累,到了初中,知识加深了,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较抽象、枯燥的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知识的连贯性等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他们更加应接不暇,越来越掉队了
期刊
作为班主任,我觉得爱的教育最能感化学生,让他们的心灵受到呵护,教师用爱心、耐心、细心把每颗心串连起来,构架起心灵的桥梁,构建起学生成功的阶梯。只有爱的教育,才能让生命绽放精彩。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有喜有忧,感动过,也幸福过。我的工作因为学生而有色彩,也因为学生而有了满地芬芳的感觉。  一、奉献一份爱心,就会收获一份喜悦  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和唤醒!”我班有位女
期刊
三尺讲台,舞台虽小,却演绎着师爱;  半截粉笔,尺寸虽短,却绘制出不同人生的色彩;  一间教室,视野虽小,却承载着满满的星辰;  岁月就在这不经意间,一唱一和的悄悄溜走,蓦然回首我已从教七个春秋了,孩子们来了又送走,走了又迎来,在与学生朝夕相伴的日子里,他们也带给了我很多东西。这其中有感动,有成就,有伤心。这些历程让我渐渐的成熟起来,在经历的事情中顿悟精神的鼓舞力量是无穷的,虽然没有人能左右我们的
期刊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努力才可以构建,小学生在这段和谐关系的构建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相对于班主任来讲要小得多,所以班主任要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和谐意味着各个方面都协调配合并呈现出完美的状态,使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尊重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  第一,班主任的观念片面。目前我国小学部分班主任对于学生能力的判断仅仅基于成绩,在教学和管理当中给一
期刊
有专家指出,决定人生成就的20%在于智商,而决定人生成就的80%在于情商。而大量的数据显示,一个人在校的学业优秀并不能保证他以后的事业成功,而一些情商非常高的人必定会成功。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情商的发展在小学阶段是关键的时期。因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小学生情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现实中,社会、家庭和学习的压力给予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从而给他们带来很多情绪问
期刊
“随笔”是一种没有约束的自由写作,我喜欢它,因为它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也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更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所以我想就“教育”这一话题谈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选择教育篇  清楚地记得我小时候家境很好,在村里还能数一数二的,后来由于弟弟读学读到初二半路辍学,和二流青年同流合污学打麻将、打老虎机……让我对教育开始有了深刻的思考。一次次的原谅,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绝望,能想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评价应该基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  1.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  以往的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中心转向对活动结果的过分关注
期刊
每个孩子都是天上的星星,闪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一直以来我秉着学校“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办学理念,全面贯穿以“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培养残而不废的有用人才”的教育方针,让每个聋生都守着同一蓝天,共享阳光。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不断创新求变,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自信阳光的个性,让学生在展现大舞台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德育方法,实现德育结果最优化,形
期刊
學习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