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山叫大容山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an_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峰相送一峰迎,千里崎岖路不平。峭壁泉声晴亦雨,悬崖云影暗还明。岚拖翠黛重重绿,涧泻深溪隐隐情。回首夕阳迷路径,耳边犹听鹧鸪鸣。”没登大容山之前,我就被这首诗给击中了。诗名叫《登大容山》,乃清代玉林女诗人文祚娴所作,描述的是大容山风景之美。
  大容山,地处郁江平原与玉林盆地之间,分布在北流、容县,桂平和玉州区四个县(市、区)。属勾漏山脉余脉,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46公里,宽25—30公里,山体庞大,山势雄伟,山峰连绵,海拔800米上下。主峰梅花顶海拔1275米,是桂东南的最高峰。山地内多溪流注入郁江、南流江及北流江。
  身为一名玉林人,大容山作为家乡的最高峰,如果没有攀登过,心里仿佛欠下一笔债似的,于是我寻了一个机会前往。那天,我驱车来到北流市区,再从市区驱车前往北流市民乐镇,继续往前走,一路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道,没多久,“大容山森林公园”几个大字便映入眼帘。此去大容山,目之所及,心之所触,皆是惊喜。倘若要一个字来概括,我觉得是一个“趣”。
  首先说趣史。大容山是一座历史名山,公元917年,南汉高祖于今廣州称帝,同中原帝王一样封禅,将大容山封为“南方西岳”,可见其地位之高。《金通志》载:大容山“高五百余丈,周围千余里,以其迥阔无所不容而因名大容”。该山脉从北流市东部延伸入容县松山、城厢乡交界处,距县城12.5公里,连绵起伏,于县境东北部延伸。山体土质为红砂土,宜林木生长。因山高气寒,旧志载:“盛夏有霜。”冬季山顶常结冰,堪称奇观。古代将“大容积雪”列为容县八景之一。唐代,唐太宗下令全国州郡以当地名山大川命名,原铜州改名容州。明洪武年间,容州改为容县,大容山为容县县名之源。
  其次说趣水。在大容山看水,有三处地方不可遗漏,一是南流江源头;二是莲花瀑布;三是九瀑谷。
  玉林的母亲河南流江起源于大容山的溪涧草甸中,涓涓溪水淌出玉林文化的古往今来,引发后人无穷想象。大容山作为南流江源头,鸟语花香、泉鸣涧谷、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更让人着迷。
  莲花瀑布分上中下三个梯级,落差几百米。在下雨天气里,气势磅薄,瀑布的水量很大,隔着远远的人就可以听到它冲击岩石的水流声。传说这瀑布是孙悟空当年做弼马温时,放马放到这里,看到这里美不胜收,土地肥沃,于是在这里停留,摘野果饮泉。不料孙猴子吃饱喝足,又在这里撒起尿来,马儿们看到了,也学弼马温撒起尿来。这一撒可不得了,马尿经年不息形成了瀑布。所以,莲花瀑布还有另一个名字——“马吊尿”。嘿嘿,神话故事就是有趣而接地气。
  九瀑谷属于群体型瀑布,形态各异:相依瀑布缠绵悱恻,几可联体;川流瀑布川流不息,绵绵不绝;三折瀑布一波三折,好事多磨;织机瀑布轻怜蜜爱,欲罢不能;双头瀑布破镜重圆、悲喜交加……如此说来,九瀑谷堪称一名多情的女子,正等着你去爱抚呢。
  再次说趣山。大容山山体庞大,有名有姓的山峰不胜枚举。山要想被人记住,名称须有趣。比如天井岭,该山顶有一口泉水,长流不枯,故得名。比如母鸡寨,形似就巢母鸡,故名。比如状元岭,相传明代一个商人急病亡于山傍,白蚁衔泥将尸体埋没,其后裔考中状元寻祖于此,故得名。比如香山顶,该山原来生长野菊花,花香遍地,故有香山顶之称。比如望君山,该山地势险要,民国初年常被土匪盘踞,曾是“望君贼”的巢穴。比如三猹岭,由三座山峰组成,状似三猹相互对望,故名。比如鸡冠岭,因顶峰状似鸡冠故名,据说山顶曾有一滴水石泉,大旱之年亦不枯竭。又如双坟顶,据传在该山顶曾并列着两座坟墓,故名。所以说,人们的智慧是强大的,简直是一座山就有一则故事。
  最后说趣境。人置身大容山中,漫步高山草甸,凝视高山湖泊,瞻仰高山飞瀑,聆听高山圣诞林,不禁大呼:“我在天上了!”赶上下雨天气,但见周边轻雾流动缠绕着,风时而温柔时而强劲,时而蒙胧时而清晰,如梦如幻。
  此外,你还可以在大容山上露营,清爽地洗一个森林浴或雾浴,让心灵变得清净自然。至于露营的地方,在众多景点中,高山圣诞林应该是首选。其实那是一片松林,只是它并不普通——松林边湖水波光粼粼,清风凉彻心扉,别有一番情趣。这里堪称大容山上最漂亮的地方了,草绿水清风凉,难怪很多自驾游的人都喜欢到这里露营。据说这里的负离子含量很高,多呼吸一分钟等于延长寿命3秒钟。
  白天的大容山是绚烂多彩的,夜晚的大容山也是一幅迷人景象。躺在草地上,仰望夜空,只见星河灿烂,干净透彻,仿佛黑色的天鹅绒缀满了闪耀的钻石。如果能约上三五好友漫步闲庭,仰望星空,畅谈人生,岂不快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前往大容山旅游,最好有必要的交通工具,因为大容山很大,徒步走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跟团游,自驾游,你也可以在民乐镇包一辆摩托车,由当地人载你上山。试想一下,你一路乘着摩托车在山道上驰骋,一路聆听当地人讲述种种传闻趣事,也不失为有趣之旅。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大容山就是这样,集山水文化于一身,汇妙境趣史于一体。那天傍晚,我是依依不舍地下山返回城里的。
  趣境大容山,我一定还会再来的。
其他文献
看《宋史》,读《范仲淹列传》,往事越千年。  宋仁宗庆历二年秋,宋夏边境。一座孤城锲入西夏腹地,那不是大顺城吗?落日的余晖中,一位满鬓风霜的将军在城中视察防务,他便是宋军副帅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虽数遭贬谪,历尽艰辛,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改。  夜未央。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羌声悠扬,寒霜满地。端起一杯浊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尚且遥遥
期刊
一  在我们眼中有很多陌生的角落,它属于别人的故乡,偏安于世界的一隅,籍籍无名,但却仍然被那些热衷寻景、寻诗、寻史的人所惦念。  这些城,这些寺,这些旧时的故事,或许早已零落成泥,或许依旧藏于某些只言片语的传闻之中,或许偶尔成为文人笔下随性而为的诗句。这些历史的片段、时光的碎片,尽管不曾镌刻山河,却依然能雕镂人心,让人神往。  二  豫东平原,空阔辽远,汾泉河静静流淌,逶迤远去,名不见经传的后陈村
期刊
美丽南方,只因作家陆地的小说《美丽的南方》而得名,并扬名。  驾车沿着邕城江北大道往北行驶,十几公里,便可看到蜿蜒的邕江石埠堤将青瓦房古村落、台湾水果园、胤龙生态园、凤凰园、忠良村等“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片名为“美丽南方”的土地,并将它镶进绿城南宁旅游的曼妙画卷中。  “美丽南方”位于南宁西部,距市中心不过15公里。从市区驱车,沿着江北大道一路向西,没多久便来到青瓦房古村落。步入村中,满眼青色
期刊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当我们尽情享受眼前和平、幸福的生活,频频赞美蓝天白云、大好河山时,不应该忘记这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热血换来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前往广西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广西烈士陵园位于南宁市长堽路256号,占地2400多亩,始建于1961年,门牌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几个大字,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苍劲雄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修缮,园内丘陵起伏,苍松翠柏挺立,各种
期刊
巍巍昆仑,漫道雄关。往南宁市东北方向行驶五十多公里,就来到昆仑山的东侧。昆仑关矗立在公路必经的隘口,隘口深邃,地势险要,群山环抱,一眼望去,那种迎面直逼而来的压倒性气势,彰显着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从山脚沿着铺满石块的古道上行,穿过林荫小道,绕过一片田地,就来到昆仑关的咽喉要塞,一座清代建筑风格的关楼稳固地挺立在要塞口。关楼拱门上方,“昆仑关”三个石刻大字赫然醒目。  昆仑关始建于何时,没有确切
期刊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自然景观秀丽、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一个县,在我亲密接触她之前,她的名字已在我心中响起千百回,她的风姿早已在我的脑海里翻来覆去地轮转无数遍。2020年,一次难得的文学交流活动,让我终于踏上她神秘的土地。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全县人口将近40万,侗族人口占到57%,是壮、汉、苗、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县。说她神秘,很多人一定会觉得很诧异。是的
期刊
一  古色古香的苏州古旧书店,邱华栋文学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随即进入提问对话环节。我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主持人说:“最后一位提问。”我还是让出了机会,不待邱华栋答复的话音落地,我边举手边起身发声:“邱老师,我想说一下四川少儿社当年编辑《小作家丛书》的王吉亭先生……”邱华栋一听到“王吉亭”三字,眼睛顿时放射出光芒。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别了,十七岁》,四川少儿社《小作家丛书》中的一本。我一直记
期刊
说起故乡博白的文化名人,王力先生则是一座令人景仰的丰碑。  关于先生青少年时代刻苦求学的精神,我早就耳熟能详。我也一直想去瞻仰先生出生、成长的地方,却久久未能成行。一年的春节,去到故居门外,逢周一闭馆。直到2020年1月6日承名作家鬼子一行,探访我的家乡大车坪之际,返程经博白县城时,得好友梁军提议,才圆了这个藏在心中多年的夙愿。  从博白县城往西南方向步行约一公里,来到一座叫歧山坡的村庄。还没进村
期刊
博白中学,我亲亲的母校。  三十二年前,我怀揣梦想,从这里出发;三十二年后的今天,重回到此地。  三十二年前,我不過是一个青涩男儿,那时的校园,是梦想的摇篮;三十二年后,尝尽人生酸甜苦辣,已是知天命之人,重返旧地,母校已是心中的故乡。  2020年1月6日,邀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的鬼子等一行,探访我的家乡大车坪之际,正在返往博白县城途中,得到同行的博白中学优秀校友梁军
期刊
一  1941·9·18基辅郊外  伏尔加河畔,雪球花儿开的季节刚刚过了。只是今年的原野似乎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凹坑到处都是。坐在河畔的这位少年正在以沉思者的形态思考着。思考的东西没有黑格尔的论文这么高深莫测,也没有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这么含蓄。他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打仗,把原本这些很美丽的地方不知趕到什么地方去了。  他叫伊凡·安德烈·彼得罗夫。  被赶走的还有他的母亲和父亲。哦,还有他的头发已经花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