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最常见的有花叶型、蕨叶型和条斑型三种。其中以花叶型病毒病发生最为普遍,而条斑型病毒病发生后危害更大。
一、症状类型
1.花叶型病毒病:初发病叶片上产生深绿、浅绿相间的轻微花叶或斑驳,叶片不变形,对产量影响不大。病害发生严重时,叶片上有明显的花叶症状,叶片皱缩不平,新叶变小、细长,扭曲畸形,植株矮化,顶部叶片生长停滞,花芽分化能力明显减退,发生大量落花、落蕾、落果现象。且果实变小,多呈花脸型,使番茄产量明显降低。苗期感病常引起全株表现症状,成株期感病只在新叶或上部叶片上表现症状。
2.蕨叶型病毒病:发病植株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薄而颜色淡,下部叶片边缘向上卷起,发病严重时卷为筒状。中部叶片卷叶较轻,但主脉有扭曲现象。上部嫩叶片细小,形似蕨叶。茎顶端新叶细长,叶肉组织退化,发病严重时不长叶肉只有一条中肋,有时呈螺旋形下卷。侧枝顶部叶片也呈蕨叶状。番茄主茎上部节间变短,呈丛枝状。
3.条斑型病毒病:发病植株症状可表现在茎、果、叶等部位,病叶初期呈现花叶,背部叶脉紫色,有时局部坏死或散生黑色油浸状坏死斑。茎秆上病斑初期为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状,后变成深褐色下陷的坏死斑。发病植株茎秆质脆易折断。果实受害后产生不规则形褐色斑块,以后发展成褐色凹陷的油浸状坏死斑,病果畸形,甚至龟裂腐烂并脱落。
二、发生与危害特点
番茄的三种病毒病分别是由不同病毒寄生引起的。番茄花叶型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的番茄株系与烟草株系侵染寄生引起的。番茄蕨叶型病毒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寄生番茄后引起的。番茄条斑型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的条纹株系侵染寄生番茄后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毒存在于病株残体和干燥的病烟叶中越冬,且能长期存活。还可以在野生的寄主植物或栽培植物中越冬。另外病株上采收的番茄种子也可以带毒。土壤中的病残体,以及存在于土壤中的病毒,也是第二年初侵染的来源。存在于土壤中的病毒通过番茄根、茎、叶的伤口侵入发病,田间农事操作,如育苗、定植、绑蔓、整枝打叉、摘心等过程,都能传播病毒,通过农具、架杆也能传播病毒。由于番茄茎、秆、叶上有很多细毛,极易损伤,病毒极容易通过这些伤口侵入番茄植株,引起全株系统性发病。在田间还可以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进行再次侵染。
黄瓜花叶病毒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杂草上越冬,第二年成为番茄病毒病的初侵染来源。翌年春季这些杂草发芽后,通过桃蚜、棉蚜等害虫把病毒传到番茄植株上,引起番茄病毒病。在田间主要靠蚜虫传播,而人为接触基本不传播蕨叶型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栽培条件、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番茄地距离桃树和黄瓜地越近,番茄蕨叶型病毒病越严重。凡是能导致病株和健株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栽培管理措施,都会使番茄花叶病毒病和条斑病毒病严重发生。土壤干旱、缺肥、排水不良、徒长苗、定植晚、重茬地等都会使番茄生长不良,花叶病发生严重。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迁飞传播,番茄蕨叶型病毒病就会严重发生。
三、综合防治
对于番茄病毒病的防治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增加植株抗病能力和阻止消灭毒源为主。结合栽培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与化学防治、防止传播、农业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因为番茄不同品种间抗病毒病的能力有明显差异。根据试验可选用金粉二号、春粉2000、豫番茄一号、中蔬四号、日本金红、北京早红、西粉二号、毛粉802、郑州853、中杂四号等,也可以选用中国农科院选育的高架番茄、中杂九号等。在选用抗病品种时要视当地的生产条件、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而定。
2.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
番茄花叶病毒病和条斑病毒病有时可由种子带菌,应选用无病株留种。或将种子在播种前先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捞出后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20分钟,然后捞出反复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
3.加强栽培管理
(1)合理轮作倒茬。不与黄瓜、辣椒轮作,也不要和这些菜田靠近,可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2)清除病残体。番茄收获后,及时拔秧,清除病残株体。(3)适时播种,培育无病壮苗。春番茄适当早播,秋番茄适当晚播。(4)加强幼苗管理。定植时注意天气预报,保证定植后有较多的晴天,以利于缓苗。(5)田间操作时,手和工具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消毒。(6)加强田间管理。定植缓苗后喷洒0.01%的增产灵,提高番茄抗病能力。喷洒1%过磷酸钙或1%硝酸钾作根外追肥,以减轻花叶病的发生。
4.及早防治蚜虫
从番茄出苗开始注意防治蚜虫,防治好蚜虫是控制番茄蕨叶病毒病的重要措施。具体可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喷雾,或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灭蚜。
5.施用病毒抑制剂
1~2ppm的植病灵,或0.2%~0.3%磷酸二氢钾分别于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叉前喷洒,然后再操作,可预防接触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河南省尉氏县农业局靳海舟王治业
一、症状类型
1.花叶型病毒病:初发病叶片上产生深绿、浅绿相间的轻微花叶或斑驳,叶片不变形,对产量影响不大。病害发生严重时,叶片上有明显的花叶症状,叶片皱缩不平,新叶变小、细长,扭曲畸形,植株矮化,顶部叶片生长停滞,花芽分化能力明显减退,发生大量落花、落蕾、落果现象。且果实变小,多呈花脸型,使番茄产量明显降低。苗期感病常引起全株表现症状,成株期感病只在新叶或上部叶片上表现症状。
2.蕨叶型病毒病:发病植株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薄而颜色淡,下部叶片边缘向上卷起,发病严重时卷为筒状。中部叶片卷叶较轻,但主脉有扭曲现象。上部嫩叶片细小,形似蕨叶。茎顶端新叶细长,叶肉组织退化,发病严重时不长叶肉只有一条中肋,有时呈螺旋形下卷。侧枝顶部叶片也呈蕨叶状。番茄主茎上部节间变短,呈丛枝状。
3.条斑型病毒病:发病植株症状可表现在茎、果、叶等部位,病叶初期呈现花叶,背部叶脉紫色,有时局部坏死或散生黑色油浸状坏死斑。茎秆上病斑初期为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状,后变成深褐色下陷的坏死斑。发病植株茎秆质脆易折断。果实受害后产生不规则形褐色斑块,以后发展成褐色凹陷的油浸状坏死斑,病果畸形,甚至龟裂腐烂并脱落。
二、发生与危害特点
番茄的三种病毒病分别是由不同病毒寄生引起的。番茄花叶型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的番茄株系与烟草株系侵染寄生引起的。番茄蕨叶型病毒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寄生番茄后引起的。番茄条斑型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的条纹株系侵染寄生番茄后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毒存在于病株残体和干燥的病烟叶中越冬,且能长期存活。还可以在野生的寄主植物或栽培植物中越冬。另外病株上采收的番茄种子也可以带毒。土壤中的病残体,以及存在于土壤中的病毒,也是第二年初侵染的来源。存在于土壤中的病毒通过番茄根、茎、叶的伤口侵入发病,田间农事操作,如育苗、定植、绑蔓、整枝打叉、摘心等过程,都能传播病毒,通过农具、架杆也能传播病毒。由于番茄茎、秆、叶上有很多细毛,极易损伤,病毒极容易通过这些伤口侵入番茄植株,引起全株系统性发病。在田间还可以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进行再次侵染。
黄瓜花叶病毒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杂草上越冬,第二年成为番茄病毒病的初侵染来源。翌年春季这些杂草发芽后,通过桃蚜、棉蚜等害虫把病毒传到番茄植株上,引起番茄病毒病。在田间主要靠蚜虫传播,而人为接触基本不传播蕨叶型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栽培条件、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番茄地距离桃树和黄瓜地越近,番茄蕨叶型病毒病越严重。凡是能导致病株和健株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栽培管理措施,都会使番茄花叶病毒病和条斑病毒病严重发生。土壤干旱、缺肥、排水不良、徒长苗、定植晚、重茬地等都会使番茄生长不良,花叶病发生严重。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迁飞传播,番茄蕨叶型病毒病就会严重发生。
三、综合防治
对于番茄病毒病的防治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增加植株抗病能力和阻止消灭毒源为主。结合栽培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与化学防治、防止传播、农业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因为番茄不同品种间抗病毒病的能力有明显差异。根据试验可选用金粉二号、春粉2000、豫番茄一号、中蔬四号、日本金红、北京早红、西粉二号、毛粉802、郑州853、中杂四号等,也可以选用中国农科院选育的高架番茄、中杂九号等。在选用抗病品种时要视当地的生产条件、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而定。
2.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
番茄花叶病毒病和条斑病毒病有时可由种子带菌,应选用无病株留种。或将种子在播种前先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捞出后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20分钟,然后捞出反复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
3.加强栽培管理
(1)合理轮作倒茬。不与黄瓜、辣椒轮作,也不要和这些菜田靠近,可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2)清除病残体。番茄收获后,及时拔秧,清除病残株体。(3)适时播种,培育无病壮苗。春番茄适当早播,秋番茄适当晚播。(4)加强幼苗管理。定植时注意天气预报,保证定植后有较多的晴天,以利于缓苗。(5)田间操作时,手和工具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消毒。(6)加强田间管理。定植缓苗后喷洒0.01%的增产灵,提高番茄抗病能力。喷洒1%过磷酸钙或1%硝酸钾作根外追肥,以减轻花叶病的发生。
4.及早防治蚜虫
从番茄出苗开始注意防治蚜虫,防治好蚜虫是控制番茄蕨叶病毒病的重要措施。具体可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喷雾,或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灭蚜。
5.施用病毒抑制剂
1~2ppm的植病灵,或0.2%~0.3%磷酸二氢钾分别于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叉前喷洒,然后再操作,可预防接触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河南省尉氏县农业局靳海舟王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