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教师进行突破常规模式的大胆创新以及深入探究,所以在应用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进行有效的创新,让学生在有规律的教学情境引导下,对数学课堂产生学习兴趣,使课堂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和构建阶段,其对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要想使情境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对其进行精细的创设,对情境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将其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想要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使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得以有效开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前提,也是基础。首先,学校在招聘小学数学教师时,要提升教师的招收门槛,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小学数学教师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其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教研,让教师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和研讨提升专业素养,掌握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以及数学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自身应有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意识,了解小学生以具体经验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学习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课本中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与生活中的素材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信息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突破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充分感知到数学这门学科的应用价值。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实际测量和确定位置”相关知识时,首先,将学生经常使用的物品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两个物体之间的长度是多少,这种操作模式能够将原本教材中抽象的距离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测量一下1米是有多远?10米有多远?1千米又是多远?但是在测量时注意不必用尺子逐一测量,而是可以用跨步、走路、跑步等等多种方式测量,观察单位长度,体会不同单位长度之间的差异。
三、创设趣味情境
在构建情境时,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认知需要为出发点,以此创设趣味化情境,如:在“图形的运动(三)”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并使他们探索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钟表指针的转动、风车的转动,让学生观察这张动态图片有何异同。这样的趣味情境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动态、直观的图片也给学生更多感知觉的冲击,使他们认识到风车是逆时针旋转、时针为顺时针旋转。在此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描述旋转的角度,笔者再次出示两张静态的钟表图片。其中,一张钟面上的指针转动到数字1,一个钟表的指针转动到数字4,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将指针的运动描述得更加清楚。由此可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趣味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构建情境,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以趣味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一切能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知识的教学因素,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在难易程度适中、具有典型性的问题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元素,并通过问题的逐步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保持高度紧张感的情况下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提高课堂质量,也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比如,在小学数学《图形的变换》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提一些问题: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旋转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提完问题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动手操作,学生在实践中就会更有方向,而且对图形运动的相关知识点理解得也会更加透彻,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五、落实实践活动探究情境的创设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机遇,让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活动探究得到提升。例如,在《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展开趣味游戏让学生加深理解,自主探索。将学生划分为四人学习小组,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观察各自的方向有什么建筑物,再回到教室,请各小組根据记录汇报各种不同的辨认方向的方法,并说明依据,教师在整合学生的观点后再给出补充或纠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给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学生通过不同情境的操作,能够积极地走入到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也能够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谈霖.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8(26):108.
[2]黄馥华.小学高年级数学情境教学法初探[J].新智慧,2018(17):52.
[3]陈志杰.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2016(75):79.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和构建阶段,其对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要想使情境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对其进行精细的创设,对情境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将其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想要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使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得以有效开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前提,也是基础。首先,学校在招聘小学数学教师时,要提升教师的招收门槛,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小学数学教师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其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教研,让教师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和研讨提升专业素养,掌握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以及数学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自身应有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意识,了解小学生以具体经验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学习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课本中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与生活中的素材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信息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突破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充分感知到数学这门学科的应用价值。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实际测量和确定位置”相关知识时,首先,将学生经常使用的物品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两个物体之间的长度是多少,这种操作模式能够将原本教材中抽象的距离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测量一下1米是有多远?10米有多远?1千米又是多远?但是在测量时注意不必用尺子逐一测量,而是可以用跨步、走路、跑步等等多种方式测量,观察单位长度,体会不同单位长度之间的差异。
三、创设趣味情境
在构建情境时,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认知需要为出发点,以此创设趣味化情境,如:在“图形的运动(三)”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并使他们探索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钟表指针的转动、风车的转动,让学生观察这张动态图片有何异同。这样的趣味情境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动态、直观的图片也给学生更多感知觉的冲击,使他们认识到风车是逆时针旋转、时针为顺时针旋转。在此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描述旋转的角度,笔者再次出示两张静态的钟表图片。其中,一张钟面上的指针转动到数字1,一个钟表的指针转动到数字4,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将指针的运动描述得更加清楚。由此可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趣味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构建情境,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以趣味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一切能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知识的教学因素,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在难易程度适中、具有典型性的问题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元素,并通过问题的逐步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保持高度紧张感的情况下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提高课堂质量,也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比如,在小学数学《图形的变换》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提一些问题: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旋转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提完问题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动手操作,学生在实践中就会更有方向,而且对图形运动的相关知识点理解得也会更加透彻,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五、落实实践活动探究情境的创设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机遇,让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活动探究得到提升。例如,在《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展开趣味游戏让学生加深理解,自主探索。将学生划分为四人学习小组,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观察各自的方向有什么建筑物,再回到教室,请各小組根据记录汇报各种不同的辨认方向的方法,并说明依据,教师在整合学生的观点后再给出补充或纠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给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学生通过不同情境的操作,能够积极地走入到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也能够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谈霖.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8(26):108.
[2]黄馥华.小学高年级数学情境教学法初探[J].新智慧,2018(17):52.
[3]陈志杰.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2016(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