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及其诊治的进展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功能性便秘的病程较长,病因机制较为复杂,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已经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功能性便秘的诊治情况,笔者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资料,现将其诊治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诊治研究;进展
  功能性便秘(FC)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在代谢、结构等方面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存在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一周排便次数一般在3次以下[1]。长期便秘很容易导致肛周疾病、结肠憩室、泻剂结肠、结肠黑便病等疾病,而且也会大大增加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F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约人群中发病率为20%左右[2]。FC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关于FC的认知能力以及诊治水平。
  1.FC分型及病因机制
  1.1 FC分型
  一般国际上为了便于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往往会根据肛门直肠功能改变以及结肠动力学特点将FC划分成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以及混合型便秘(MIX)三种。STC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主要是因为结肠动力出现障碍导致结肠滞留肠内容物,或者是降低到了肠内容物流动速度导致的便秘,经国内研究报道[3],11%-46% FC患者属于STC。而OOC患者的结肠传输功能正常,但直肠、肛门的功能出现异常,国内报道该种便秘类型占到24%-35%。MIX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具有STC、OOC两种类型的特点,考虑可能是由于STC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升高了直肠感觉阈值,或者是由于OOC长期对结肠排空有所影响导致结肠动力障碍所致[4]。
  1.2FC病因机制
  FC的发病和患者长期合并慢性疾病存在很大的关系,比如高血压、心脏病、腔隙性脑血管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同时,一些户外运动较少、精神心理状态不健康、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病、长期服用一些肠蠕动抑制药物、饮食不合理、直肠排出道梗阻等都有可能会引发FC。总而言之,FC的病因机制非常复杂,诱因具有多样化,基本上是由于结肠蠕动失调、无力,减缓肠内容物在结肠中的转运效率,导致肠内容物潴留。或者是由于患者盆底肌功能障碍,排便时无法有效协调、配合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活动所致。或者是由于生活习惯、心理因素导致肠道敏感性减弱。也会导致便秘。最新研究发现[5],便秘患者神经递质抑制性物质(如血管活性肠肽、NO等)合成增加,而神经递质兴奋性物质(如P物质、乙酰胆碱(ACH)等)明显减少。目前,临床上尚未研究出关于FC的具体病理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2.FC临床诊断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罗马III诊断标准作为FC的诊断标准[6],具体诊断标准如下:①排便次数每周在3次以下,而且伴有排便不尽感。②排便是硬便或者干球状便。③排便时肛门直肠存在阻塞感或者梗阻感。④排便需要盆底支持或者用手帮助排便。⑤常常会出现失眠多梦、精神恐慌、烦躁不安等症状。⑥采用泻药时常常会出现稀便。⑦并无充足的依据诊断属于肠易激综合征(IBS)。以上症状持续1年以上者即可判定为FC。
  临床诊断FC必须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的发病诱因、主要临床表现、基础疾病、用药情况、周排便次数、排便量、排便性质、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若怀疑患者临床症状疑似FC,应采用结肠镜检查、肛门测压、肛指诊、X线钡剂灌肠、超声探查、结肠运输闪烁显像技术、排便造影、直肠肌电图描记、MRI扫描、CT扫描等检查,同时,应对患者进行血糖、全血细胞检查、甲状腺机能、粪便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综合各种检查方法进行明确诊断。
  3.FC治疗
  由于FC的具体病因机制并没有明确,而且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上也没有研究出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原则是尽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排便生理功能、肠动力的恢复,在充分明确患者病情的情况下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具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一般治疗
  主要包括饮食调节、生活指导、心理调整等。指导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粗制主食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这样有利于增加粪便含水量,提高肠内有益细菌增殖,促进结肠蠕动,加快肠内容物的运转。同时,指导患者少喝咖啡、饮茶,多饮水,有利于促进排便。而且,应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日常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锻炼腹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其次,应注意加强患者的心理指导,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防治便秘。
  3.2药物治疗
  若一般治疗无效,应尽早采用药物治疗,选择治疗药物时应注意考虑药物的安全性、治疗疗效、依赖性、不良反应等,尽量缩短疗程,减少药物剂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避免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容积性泻药。含有大量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使粪便量增加,有利于产生便意。但用药后容易导致腹痛、腹胀,不适用结肠乏力患者。②渗透性泻药。如盐类泻剂、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等。这样药物可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治疗效果较好,可长期应用,但是肾功能减退、老年患者应慎用。③刺激性泻药。药效最强,但是很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腹痛等不良反应。④润滑性泻药。主要是可增加肠腔的润滑性,有利于排出粪便,但是容易导致脂质吸入性肺炎,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胃食管反流患者应慎用。⑤促动力药。比如吗丁啉、西沙必利、莫沙比利、替加色罗等,可有效促进肠动力,但是椎体外系性震颤麻痹者、重度心律失常者应慎用。⑥其他。目前很多临床实践研究显示微生态制剂、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良好,刘令等[7]应用宣肺疏肝治疗STC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1%。   3.3生物反馈治疗
  该种治疗方案主要是将一些患者无法觉察的生理活动信息向可懂、直观、可视信号转化,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协调能力、训练能力,形成正确的排便行为。杨继闽等[10]在中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患者总有效率相对于单纯中药治疗提高了20%。
  3.4手术治疗
  部分患者经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都无效,建议采用手术治疗,但是需要综合判断患者病情,不可盲目手术,避免出现并发症。邢涛等[8]认为,经过经过各项特殊检查显示存在明显功能性异常,病理解剖结构明确的情况下,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王育生等[9]研究报道,关于STC患者手术一般建议采用盲肠直肠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也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关于腹腔镜手术临床实践报道研究相对较少,仍然需要具体探讨手术适应症、手术指征、手术方法等。由于手术具有一定风险,因此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为降低术后复发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术后应采用非手术治疗加以巩固。
  综上所述,FC的病因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诊断难度相对较大,但只要认真询问患者病史,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并且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实验室检查,基本上可明确诊断。关于FC的治疗,临床上也不断研发出新的治疗方法,临床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相信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对于FC的诊断、治疗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5一46.
  [2]杨向东,魏雨龚,文敬.便秘实行分度及外科治疗的临床意义 [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17(4):279一281.
  [3] 童卫东.顽固性慢传输性便秘的外科实践与探索 [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3,36(11):727一729.
  [4]钱群,江从庆.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方式的选择 [J].临床外科杂志,2013,17(4):227一228.
  [5]吴磊,钱群,江从庆.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J].临床外科杂志,2013,4(18):282一283.
  [6] 张丹,夏志伟.功能性便秘的罗马III标准 [J].中国医刊,2008,43(12):63一65.
  [7]刘 令.宣肺疏肝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3,24(1):18.
  [8]邢涛,张斌,张友文.结肠旷置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J].中国民康医学,2013,23(7):842一843.
  [9]王育生,郭献庭.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5(6):433一435.
  [10]杨继闽,邱胜民.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3,49(35):138一14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不同修补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入院实施治疗的33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18例实施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15例实施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止痛、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住院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经额微创软通道低位引流配合阿托伐他汀钙与单纯经额微创软通道低位引流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行经额微创软通道低位引流配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行单纯经额微创软通道低位引流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存活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存活率无明显差异,神经功能恢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非洛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60例高血压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3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只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约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接诊的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把5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激素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研究组临床
期刊
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是骨科多发疾病,有20%的老年骨折为髋部骨折,其中近50%为转子间骨折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以便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转子间骨折的固定方式不断发展,其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随着人们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局部生物力学研究不断深入,在内固定的使用和选择上有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综合论述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及内固定有关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高频超声在婴儿肌性斜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期间47例肌性斜颈患儿临床资料,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侧胸锁乳突肌形态、内部回声和血流情况,并与健侧进行比较。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47例患儿病灶均位于单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呈局限性显著增厚,内部回声不均匀,肌纤维穿行紊乱,可见血流信号,与健侧相比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非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178例,均经上消化道内镜诊断后确诊,年龄60岁131例患者为老年组,均行性别、年龄、饮食、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冠状动脉疾病等危险因素分析(卡方值检验),对非老年组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非老年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7例,占26.40%;危险因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儿童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治疗以外还给予西咪替丁,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治愈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危重休克患者的及时接诊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急诊所接诊的100例危重休克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接诊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及时接诊组与非及时接诊组,其中及时接诊组64例,非及时接诊组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后各项指标与抢救前的变化,统计抢救成功率。结果:及时接诊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3.75%,非及时接诊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期刊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加以对比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开颅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和手术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偏少,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