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象
对于高年级孩子来说,完成习作是经常的事,但发现一个不容乐观的问题:孩子们总是把作文写完就往那一扔,似乎写完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发现孩子们的习作中有很多低级的小错误。比如:很明显的添字漏字、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其实这些基本的小失误,如果孩子们静下心来仔细研读自己的作文草稿,那是绝对能改出来的。
二、思考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那到底该如何引导学生放下浮躁,自觉自主且有效地去修改习作呢?我作了如下新尝试:
1.自个儿朗读,字斟句酌、深思熟虑。朗读是一种再创造,是眼、口、脑、耳的并用。“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通过对各种感官的刺激,能使人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立意,理解文章的词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特别是朗读自己的作文。在完成习作草稿后,教师引导学生出声地把自己的习作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自己都能感觉出来。朗读自改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都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小学作文的基本要求是文章通顺、中心突出、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当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将自己的作文读下来的时候,也就达到了修改作文的基本要求。在运用了“朗读”作文修改方法后,学生自改作文的态度大有改善,学生的作文质量有了大大提高。现在,翻开任意一位学生作文本我都会发现有修改的痕迹,有的地方还会出现反复修改的迹象。
2.小组内朗读,精品细读、不断提高。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学生在小组内“朗读”习作就可以发挥小组力量,在自主互动式朗读中,谴词造句、精彩描述、谋篇布局、精批细改、识别正误等方面能达到锤炼和提高,使作文再一次实现质的飞跃和量的升华。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只有自己清楚,可别人却不明白的现象。正因如此,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着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这一位位小老师,工作起来蛮有水平的。如: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像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我来理论了。我就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位同学皆点头称是,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通过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当然,在小组“朗读”过程中,我也会有分工要求,要求小组成员在同学读时要仔细听,发现优点、找出错误、寻找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这样,通过小组朗读奠定了学生在全班朗读的胆量,增强小组凝聚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3.班级内朗读,共同分享、读出自信。学生学习语文,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读懂别人的文章;二是让别人读懂自己的文章。只读别人的文章,写不好自己的文章,谈不上具备语文素质与能力。我在学生“朗读”自改和小组“朗读”互改的基础上,将作文课进一步延伸,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采取的尝试就是在班级内进行作文“朗读”比赛。
为了在讲台上“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为了博取那热烈的掌声,学生们会精心准备自己的朗诵作品。他们会筛选自己生活中最精彩的内容,选用最适合抒写自己情感的方式,甚至不厌其烦地向他人请教,反复修正自己的文稿。在听取别人朗读时,也会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文章作比较,借以提高。在朗读过程中,每个朗读者都刻意创新,力求突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决不会做“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应付文章。同时,在进行班级“朗读”展示这一教学环节时,又是对学生“朗读”自改和小组“朗读”互改的质量进行了监督,成为学生高质量完成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动力。
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我以读贯穿学生修改作文的全过程,极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每逢此课堂,我都会有极大的欣慰感。在第一个自读环节中,会看到孩子们时而小声读自己的作文,时而恍然大悟地奋笔疾书,时而紧锁眉头思索。在交换读的时候更是激动异常,先是好奇地读着,突然又停下来找作者说自己读后的想法,常常会因各持己见而争得面红耳赤,无奈只好找老师来定夺,而我又往往笑而不答,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在我的鼓励和表扬声中争着满意而回。在班级内交流时,更是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也在这三步曲中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溧阳市文化小学)
编辑/张俊英
对于高年级孩子来说,完成习作是经常的事,但发现一个不容乐观的问题:孩子们总是把作文写完就往那一扔,似乎写完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发现孩子们的习作中有很多低级的小错误。比如:很明显的添字漏字、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其实这些基本的小失误,如果孩子们静下心来仔细研读自己的作文草稿,那是绝对能改出来的。
二、思考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那到底该如何引导学生放下浮躁,自觉自主且有效地去修改习作呢?我作了如下新尝试:
1.自个儿朗读,字斟句酌、深思熟虑。朗读是一种再创造,是眼、口、脑、耳的并用。“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通过对各种感官的刺激,能使人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立意,理解文章的词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特别是朗读自己的作文。在完成习作草稿后,教师引导学生出声地把自己的习作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自己都能感觉出来。朗读自改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都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小学作文的基本要求是文章通顺、中心突出、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当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将自己的作文读下来的时候,也就达到了修改作文的基本要求。在运用了“朗读”作文修改方法后,学生自改作文的态度大有改善,学生的作文质量有了大大提高。现在,翻开任意一位学生作文本我都会发现有修改的痕迹,有的地方还会出现反复修改的迹象。
2.小组内朗读,精品细读、不断提高。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学生在小组内“朗读”习作就可以发挥小组力量,在自主互动式朗读中,谴词造句、精彩描述、谋篇布局、精批细改、识别正误等方面能达到锤炼和提高,使作文再一次实现质的飞跃和量的升华。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只有自己清楚,可别人却不明白的现象。正因如此,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着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这一位位小老师,工作起来蛮有水平的。如: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像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我来理论了。我就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位同学皆点头称是,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通过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当然,在小组“朗读”过程中,我也会有分工要求,要求小组成员在同学读时要仔细听,发现优点、找出错误、寻找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这样,通过小组朗读奠定了学生在全班朗读的胆量,增强小组凝聚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3.班级内朗读,共同分享、读出自信。学生学习语文,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读懂别人的文章;二是让别人读懂自己的文章。只读别人的文章,写不好自己的文章,谈不上具备语文素质与能力。我在学生“朗读”自改和小组“朗读”互改的基础上,将作文课进一步延伸,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采取的尝试就是在班级内进行作文“朗读”比赛。
为了在讲台上“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为了博取那热烈的掌声,学生们会精心准备自己的朗诵作品。他们会筛选自己生活中最精彩的内容,选用最适合抒写自己情感的方式,甚至不厌其烦地向他人请教,反复修正自己的文稿。在听取别人朗读时,也会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文章作比较,借以提高。在朗读过程中,每个朗读者都刻意创新,力求突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决不会做“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应付文章。同时,在进行班级“朗读”展示这一教学环节时,又是对学生“朗读”自改和小组“朗读”互改的质量进行了监督,成为学生高质量完成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动力。
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我以读贯穿学生修改作文的全过程,极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每逢此课堂,我都会有极大的欣慰感。在第一个自读环节中,会看到孩子们时而小声读自己的作文,时而恍然大悟地奋笔疾书,时而紧锁眉头思索。在交换读的时候更是激动异常,先是好奇地读着,突然又停下来找作者说自己读后的想法,常常会因各持己见而争得面红耳赤,无奈只好找老师来定夺,而我又往往笑而不答,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在我的鼓励和表扬声中争着满意而回。在班级内交流时,更是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也在这三步曲中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溧阳市文化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