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实际教育过程中运用到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总结,并且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局限性,最后提出要将研究性学习思想渗透带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综合素质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新课改已经开展的一段时间,对于初中基础教育中的各个学科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地理教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新课改对于初中地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初中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让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逐渐显现。在新时期,研究性学习成为地理教学的重点,但是研究性教学方式也有其局限性,为了弥补这种局限性,最大程度上学生培养出研究的习惯,这就需要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才行。
、一、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在地理教学中,常常使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在不影响学科整体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加入部分专题研究单元。一般而言,这种专题研究单元是从教材和课本两个方面进行。
1、1、通过研究教材确定研究专题
教材中详细阐述的一些概念、原理或者规律对于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是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确实未知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规律,就可以将课本上的内容设计成研究课题,让学生从研究课题中再发现、再创造这些规律。这种方式对于课题的选择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现有能力,考虑学生能够自主研究的课题,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
2、2、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地理知识
研究性学习重点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教师的刻意引导下,让学生从生活中需找地理学科的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方法。对于这些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中的资料,亲自动手,社会实践调查等方面进行研究,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相关知识,了解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还能在实践中获得与人团队活动的快乐。
二、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教学理念、方法都会有其局限性,研究性学习方法也是如此。研究性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从事地理教学时从学科的实际出发,适当地采用这种方式以突出其优越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目标、课堂学时、教学内容的影响,导致了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无法充分展现。
1、1、班级容量大,实施难度高
研究性学习方式最注重的就是要求小组探究、个人思考、人人参与,但是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班级的容量大,很难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
2、2、课时不足,时间紧凑
初中地理的知识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学时却相当不足。传统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例如:气温、降水的分布)只会用几十分钟讲解,但是如果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则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对学时本来就少的地理学科而言县的捉襟见肘。
3、3、使用范围有限
对于地理知识而言,有许多是很难用到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例如:半岛、岛屿、大陆等概念所展现的只是事物的基本概念或者名称,这没有必要要求学生花时间去探究,只需要记忆就能掌握。因此将整个学习方式都改成研究性学习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4、4、经验不足,需要循序渐进
由于新课改开展的时间有限,教学条件、内容还没有较大改变,因此教学方式也应该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学生学习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已有知识结论的记忆上,而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批判和反思。由于当前我国的研究性学习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经验和成果比较欠缺,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循序渐进。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研究性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还是要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教授给学生。这对于教师而言最主要的还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系地理学科的具体知识,自发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直到获得结论。“填鸭式”的教育已经不再适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了,这就需要教师设置各种研究性场景。
1、1、设置各种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的主要方法,问题情境的设置需要教师将课堂的主体进行重新的定位,将主动权交至学生,在课堂教育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例如:上课前组织学生完成分组,收集好学习的必要材料。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且指出问题的目标,让学生自己动手重现问题,然后从旁协助学生进行探究,必要时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提示。
2、2、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在教师给出了问题情境之后,课堂的主体就应当是学生了。学生就需要经过演示问题、阅读相关知识、实践动手、认真思考等方式进行研究。结合已有的知识,对地理学科的原理、法则进行概括。这是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这时需要教师从旁协助,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要热心提示,积极引导。
3、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在研究的过程中,自然会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这就需要学习学生自己进行讨论,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并且能够把握同学提出问题的关键,进而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同学一起做进一步的研究。这是学生对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利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这个阶段做的好与不好,决定了学生是否领悟到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4、4、适当增加部分科学探索史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主要强调对理论或者概念的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会进行更深一层地思考。但是在新课改的思想下,教学更加侧重学生对这些规律或者原理的疑问,强调学生提出这些理论、概念或者法则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用处等。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思维方法。缺乏这种大胆提出质疑的思想,会使得学生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中失去学习的能力,导致学生迷失方向。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讲解一些有关科学探索的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学生需找新问题,启发学生的探索思路。
四、小结
地理作为初中基础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新课高的理论学习和实踐工作在初中基础教育中快速开展,对于地理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多加实践,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方式同研究性教学方式结合以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苏迎春.新课程标准理念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2005.
[2].陈晓燕.初中地理教学理念[J]新课程学习(下).2012.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新课改已经开展的一段时间,对于初中基础教育中的各个学科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地理教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新课改对于初中地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初中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让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逐渐显现。在新时期,研究性学习成为地理教学的重点,但是研究性教学方式也有其局限性,为了弥补这种局限性,最大程度上学生培养出研究的习惯,这就需要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才行。
、一、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在地理教学中,常常使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在不影响学科整体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加入部分专题研究单元。一般而言,这种专题研究单元是从教材和课本两个方面进行。
1、1、通过研究教材确定研究专题
教材中详细阐述的一些概念、原理或者规律对于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是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确实未知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规律,就可以将课本上的内容设计成研究课题,让学生从研究课题中再发现、再创造这些规律。这种方式对于课题的选择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现有能力,考虑学生能够自主研究的课题,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
2、2、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地理知识
研究性学习重点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教师的刻意引导下,让学生从生活中需找地理学科的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方法。对于这些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中的资料,亲自动手,社会实践调查等方面进行研究,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相关知识,了解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还能在实践中获得与人团队活动的快乐。
二、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教学理念、方法都会有其局限性,研究性学习方法也是如此。研究性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从事地理教学时从学科的实际出发,适当地采用这种方式以突出其优越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目标、课堂学时、教学内容的影响,导致了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无法充分展现。
1、1、班级容量大,实施难度高
研究性学习方式最注重的就是要求小组探究、个人思考、人人参与,但是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班级的容量大,很难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
2、2、课时不足,时间紧凑
初中地理的知识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学时却相当不足。传统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例如:气温、降水的分布)只会用几十分钟讲解,但是如果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则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对学时本来就少的地理学科而言县的捉襟见肘。
3、3、使用范围有限
对于地理知识而言,有许多是很难用到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例如:半岛、岛屿、大陆等概念所展现的只是事物的基本概念或者名称,这没有必要要求学生花时间去探究,只需要记忆就能掌握。因此将整个学习方式都改成研究性学习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4、4、经验不足,需要循序渐进
由于新课改开展的时间有限,教学条件、内容还没有较大改变,因此教学方式也应该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学生学习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已有知识结论的记忆上,而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批判和反思。由于当前我国的研究性学习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经验和成果比较欠缺,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循序渐进。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研究性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还是要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教授给学生。这对于教师而言最主要的还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系地理学科的具体知识,自发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直到获得结论。“填鸭式”的教育已经不再适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了,这就需要教师设置各种研究性场景。
1、1、设置各种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的主要方法,问题情境的设置需要教师将课堂的主体进行重新的定位,将主动权交至学生,在课堂教育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例如:上课前组织学生完成分组,收集好学习的必要材料。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且指出问题的目标,让学生自己动手重现问题,然后从旁协助学生进行探究,必要时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提示。
2、2、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在教师给出了问题情境之后,课堂的主体就应当是学生了。学生就需要经过演示问题、阅读相关知识、实践动手、认真思考等方式进行研究。结合已有的知识,对地理学科的原理、法则进行概括。这是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这时需要教师从旁协助,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要热心提示,积极引导。
3、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在研究的过程中,自然会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这就需要学习学生自己进行讨论,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并且能够把握同学提出问题的关键,进而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同学一起做进一步的研究。这是学生对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利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这个阶段做的好与不好,决定了学生是否领悟到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4、4、适当增加部分科学探索史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主要强调对理论或者概念的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会进行更深一层地思考。但是在新课改的思想下,教学更加侧重学生对这些规律或者原理的疑问,强调学生提出这些理论、概念或者法则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用处等。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思维方法。缺乏这种大胆提出质疑的思想,会使得学生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中失去学习的能力,导致学生迷失方向。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讲解一些有关科学探索的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学生需找新问题,启发学生的探索思路。
四、小结
地理作为初中基础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新课高的理论学习和实踐工作在初中基础教育中快速开展,对于地理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多加实践,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方式同研究性教学方式结合以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苏迎春.新课程标准理念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2005.
[2].陈晓燕.初中地理教学理念[J]新课程学习(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