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美的把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有限的教学目标延伸至社会人生,使整个课堂浸润着智慧和感动、机智和情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现就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略谈管见。
一、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美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要求我们不仅要使学生继承祖国的优秀的语言文字传统,更要使学生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并以此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阔思维,获得审美的享受。
新课标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其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语言,是我们感知文本,获得审美的最直接的因素,在这一方面,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风格丰富多彩。仅就中国历代作家的语言风格来说,就美不胜收,如杜甫的苍凉雄浑、陶渊明的散淡安闲、李白的飘逸清新、赵树理的朴实晓畅、周作人的平和冲淡,鲁迅的忧愤深广等。如朱自清的《绿》,我们在学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感知到的是这篇散文的语言美,特别是叠词的使用,简直妙不可言,反复诵读还能通过文中的层层设喻、多方陪衬、奇特联想、神妙比拟产生联想,放飞想像,产生图画美,总的来说,语言是我们感知文本、欣赏作品的一把钥匙。当然,欣赏文本的语言,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言语,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最主要的物质媒介和手段,也是教师教学风格最主要最集中的体现。在新课程的形势下,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语言修养,如果教师的优美语言大方得体,词语清丽华美,句式丰富多彩,语气舒缓、圆润、从容不迫等,就能使学生听之如珠入玉盘,如清泉在石上流淌,感觉如秋月般明净清爽,将会和文本的语言相得益彰,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引导学生感知思想美
文以载道,优美的文学作品,往往渗透了作者的饱满的情感,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文本阅读的过程,就是和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体会作者思想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朗诵文本,去揣摩语意,体会情感,发挥想像,感悟文本的情感美与思想美。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以说,每读一篇思想意蕴好的文章,对学生来讲,都是一次思想获得启迪,心灵得到净化,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如讲白居易的《琵琶行》,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句,让学生从“同”字寻找作者与琵琶女的共同之处:同自京城出、同叹命运苦、同感处境艰、同流辛酸泪等,就会使学生很快受到感染,并且透过忧愤看到作者的“仁民爱物”的传统美德。又如学习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感悟作者对美国种族隔离制度的极端愤恨与摆脱枷锁的强烈渴望等等,类似的篇目在新课程教科书中比比皆是。这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的载体,值得重视。
三、引导学生感知意境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泱泱的诗歌大国,流传千古的许多诗歌,不乏诗情画意、意境优美之作,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可以欣赏和领悟古人流淌在作品中那美轮美奂的意境美。
如曹氏父子的诗,读之就觉得慷慨苍凉;读陶渊明的诗,就会觉得宁静淡远,如入无名利之乡;读王维的诗,就体会到禅情画意。如读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我们的眼前就会仿佛出现一幅作者在长江边送别友人的图景:远去的白帆消失在天边,远处水天一线,作者长久地伫立在长江边上,望着那滔滔的江水不肯离去,怅然若失……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连同分别时的离情别绪,都完全融入了具体的景物描写之中,句句有景,字字有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令人流连忘返。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与价值观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新课程的要求。
一、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美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要求我们不仅要使学生继承祖国的优秀的语言文字传统,更要使学生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并以此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阔思维,获得审美的享受。
新课标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其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语言,是我们感知文本,获得审美的最直接的因素,在这一方面,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风格丰富多彩。仅就中国历代作家的语言风格来说,就美不胜收,如杜甫的苍凉雄浑、陶渊明的散淡安闲、李白的飘逸清新、赵树理的朴实晓畅、周作人的平和冲淡,鲁迅的忧愤深广等。如朱自清的《绿》,我们在学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感知到的是这篇散文的语言美,特别是叠词的使用,简直妙不可言,反复诵读还能通过文中的层层设喻、多方陪衬、奇特联想、神妙比拟产生联想,放飞想像,产生图画美,总的来说,语言是我们感知文本、欣赏作品的一把钥匙。当然,欣赏文本的语言,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言语,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最主要的物质媒介和手段,也是教师教学风格最主要最集中的体现。在新课程的形势下,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语言修养,如果教师的优美语言大方得体,词语清丽华美,句式丰富多彩,语气舒缓、圆润、从容不迫等,就能使学生听之如珠入玉盘,如清泉在石上流淌,感觉如秋月般明净清爽,将会和文本的语言相得益彰,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引导学生感知思想美
文以载道,优美的文学作品,往往渗透了作者的饱满的情感,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文本阅读的过程,就是和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体会作者思想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朗诵文本,去揣摩语意,体会情感,发挥想像,感悟文本的情感美与思想美。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以说,每读一篇思想意蕴好的文章,对学生来讲,都是一次思想获得启迪,心灵得到净化,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如讲白居易的《琵琶行》,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句,让学生从“同”字寻找作者与琵琶女的共同之处:同自京城出、同叹命运苦、同感处境艰、同流辛酸泪等,就会使学生很快受到感染,并且透过忧愤看到作者的“仁民爱物”的传统美德。又如学习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感悟作者对美国种族隔离制度的极端愤恨与摆脱枷锁的强烈渴望等等,类似的篇目在新课程教科书中比比皆是。这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的载体,值得重视。
三、引导学生感知意境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泱泱的诗歌大国,流传千古的许多诗歌,不乏诗情画意、意境优美之作,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可以欣赏和领悟古人流淌在作品中那美轮美奂的意境美。
如曹氏父子的诗,读之就觉得慷慨苍凉;读陶渊明的诗,就会觉得宁静淡远,如入无名利之乡;读王维的诗,就体会到禅情画意。如读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我们的眼前就会仿佛出现一幅作者在长江边送别友人的图景:远去的白帆消失在天边,远处水天一线,作者长久地伫立在长江边上,望着那滔滔的江水不肯离去,怅然若失……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连同分别时的离情别绪,都完全融入了具体的景物描写之中,句句有景,字字有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令人流连忘返。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与价值观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新课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