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297481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美的把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有限的教学目标延伸至社会人生,使整个课堂浸润着智慧和感动、机智和情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现就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略谈管见。
  
  一、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美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要求我们不仅要使学生继承祖国的优秀的语言文字传统,更要使学生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并以此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阔思维,获得审美的享受。
  新课标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其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语言,是我们感知文本,获得审美的最直接的因素,在这一方面,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风格丰富多彩。仅就中国历代作家的语言风格来说,就美不胜收,如杜甫的苍凉雄浑、陶渊明的散淡安闲、李白的飘逸清新、赵树理的朴实晓畅、周作人的平和冲淡,鲁迅的忧愤深广等。如朱自清的《绿》,我们在学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感知到的是这篇散文的语言美,特别是叠词的使用,简直妙不可言,反复诵读还能通过文中的层层设喻、多方陪衬、奇特联想、神妙比拟产生联想,放飞想像,产生图画美,总的来说,语言是我们感知文本、欣赏作品的一把钥匙。当然,欣赏文本的语言,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言语,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最主要的物质媒介和手段,也是教师教学风格最主要最集中的体现。在新课程的形势下,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语言修养,如果教师的优美语言大方得体,词语清丽华美,句式丰富多彩,语气舒缓、圆润、从容不迫等,就能使学生听之如珠入玉盘,如清泉在石上流淌,感觉如秋月般明净清爽,将会和文本的语言相得益彰,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引导学生感知思想美
  
  文以载道,优美的文学作品,往往渗透了作者的饱满的情感,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文本阅读的过程,就是和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体会作者思想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朗诵文本,去揣摩语意,体会情感,发挥想像,感悟文本的情感美与思想美。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以说,每读一篇思想意蕴好的文章,对学生来讲,都是一次思想获得启迪,心灵得到净化,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如讲白居易的《琵琶行》,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句,让学生从“同”字寻找作者与琵琶女的共同之处:同自京城出、同叹命运苦、同感处境艰、同流辛酸泪等,就会使学生很快受到感染,并且透过忧愤看到作者的“仁民爱物”的传统美德。又如学习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感悟作者对美国种族隔离制度的极端愤恨与摆脱枷锁的强烈渴望等等,类似的篇目在新课程教科书中比比皆是。这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的载体,值得重视。
  
  三、引导学生感知意境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泱泱的诗歌大国,流传千古的许多诗歌,不乏诗情画意、意境优美之作,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可以欣赏和领悟古人流淌在作品中那美轮美奂的意境美。
  如曹氏父子的诗,读之就觉得慷慨苍凉;读陶渊明的诗,就会觉得宁静淡远,如入无名利之乡;读王维的诗,就体会到禅情画意。如读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我们的眼前就会仿佛出现一幅作者在长江边送别友人的图景:远去的白帆消失在天边,远处水天一线,作者长久地伫立在长江边上,望着那滔滔的江水不肯离去,怅然若失……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连同分别时的离情别绪,都完全融入了具体的景物描写之中,句句有景,字字有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令人流连忘返。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与价值观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新课程的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的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被引入了历史教学之中。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结合投影仪和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就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本文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作初步的探究。    一、运用多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拓创新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影响班级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正是由于班主任的工作繁多而辛苦,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因而对班主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班主任不仅要像父母那样,对学生生活上碰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对其
《失街亭》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传统名篇。该故事矛盾复杂。人物众多,作品在情节安排,尤其在人物刻画上极其巧妙地设置了许多的“三”。在教学中敏锐地抓住这些“三”,可以收到牵一“字”而动全“篇”的艺术效果。      一、“三探”:体现了人物的老谋深算      街亭作为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所必争。作为魏兵之统帅的司马懿自然不会放过作为整个战略布局中的这粒关键的棋子——街亭。这主要表现在他对街亭的“三探”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区域间合作不断深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地理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这对地理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考验。本文根据新形势对地理教育教学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初中学生地理素养现状,就提升中学生地理素养,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教育进行一定探讨。  一、地理素养和地理素养养成教育内涵  1.地理素养的内涵  地理素养即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观察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本人结合新课改教学实践,就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全面性,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1、坚持教学的全面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地理教材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板书设计的形式也应灵活多样。笔者就常见的几种板书设计类型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愿以此就教方家。    一、纲目式      它是最常用的板书设计形式,适用于内容简单,知识点单一,层次清晰,彼此间联系不太紧密的知识体系,但这类板书设计形式可以清楚地显示地理知识要点和条理。如“地球自转运动”的设计。   这种板书设计类型,可培养学生积极地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能从纲目知识
人本主义教学(HumaIlisticAppmaches)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沉默教学法、咨询法和暗示教学法的一个统称。人本主义教学法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强调以人为中心,培养人的创造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人的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本主义教学法以此为出发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张:1,重视学习者自我人格的发展。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外语知识,也应
对于楼市调整,业内人士称:2010年属于高位盘整,2011年属于振荡下降,而进入2012年以来,楼市加速调整,同时也正在探底、筑底,最糟糕的时点将在年内现身。  甲方:楼市依然热闹  @今日莞事栏目:【央行再降存准率利好!】时隔近三个月,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再次被使用。央行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今年来第二次下调准备金率。对于楼市和
摘 要: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其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让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落地,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师思考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劳动教育在各学段的深入推进,为地理实践力培养提供了一条创新途径。本文以“油用向日葵的种植”为例,探讨通过参与劳动锻炼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意义、路径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劳动教育;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到深水区,对教育质
断更七十余天,李子柒的再次亮相不是在视频平台中,而是在9月23日,李子柒获聘四川农耕文明形象大使的活动仪式上。  粉丝们还未等来李子柒的更新,却等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息。  素有國际网红,中国文化输出者的李子柒,在过去的几年内凭借传统的美食制作视频爆红网络,同时围绕其IP开始衍生品牌,螺狮粉、藕粉等消费品横空出世,顶着李子柒的光环,销量一骑绝尘。走红后的李子柒不仅成为标志性网红,也多次身处舆论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