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和谐政治课堂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本人结合新课改教学实践,就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全面性,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1、坚持教学的全面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首先,要坚持教学主体的全面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以生为本”不是以个别学生为本,而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应当认识到学生只有个体差异,并没有优劣之分,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性、有潜能、有思想、有情感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应当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同时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得到一定的提升。其次,要坚持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以生为本”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道德教育的过程。因此,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又要进行能力培养和道德情感升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道德目标的和谐统一。最后,要坚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评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因而,必须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举,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之,坚持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对待、公正评价、全面发展。从而,使政治教师得到学生的尊敬,政治课得到学生的喜爱,形成和谐统一的师生关系。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都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知识上而忽视了“人”,而“以生为本”就是要求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把学生真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由传统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形式和学习手段上的选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的教学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小组合作、集体协作等形式来获取知识。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方向引导和方法指导,使学生信任老师、爱戴老师。这样师生双方分工合作,平等交流,相互理解,共同进步,全面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二、坚持实践性,体现时代性。促进课本理论与客观实际的和谐统一
  
  新课改后的高中课程,无论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进行了浓缩化和生活化,但理论的抽象、枯燥、繁杂仍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必须坚持实践性,把课本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也是评价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应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发现知识、获取知识。比如“树立正确消费观”这节课,我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访问、问卷等方式了解本校学生的月消费支出金额及消费项目,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食堂的泔水桶,让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同时引导他们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达到学以致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科,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时代性,迅速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关心时代发展,关注时局变化,用科学的方法观察世界,提高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如在进行“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学时,我就结合“和平崛起”“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进行分析;讲到宏观调控时结合目前房价上涨过快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进行分析。这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政治课并不是空中楼阁、空洞无物,而是存在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本知识和客观实际和谐统一。
  
  三、坚持教学形式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实效性,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
  
  新课改使教师在教学形式上有更大的自由,多媒体的介入使教师在教学形式上有更多的选择,电影、诗歌、民谣、音乐、谜语、漫画、游戏、讨论、辩论都被引入课堂,既有个人自主学习,又有小组、集体探究。面对这么丰富的选择,有些教师贪多求全,把一节课搞得五彩缤纷,热热闹闹,这样很容易冲淡重点,结果适得其反,学生在课堂上目不暇接,课后只有一知半解,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相脱节。反之,合理地采用教学形式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时,我播放了祖海演唱的歌曲《为了谁》的片断使学生得到情感升华;如在讲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时,我用多媒体演示水加热由液态向气态转变的模拟实验,使这一教学难点很快得到突破。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需要,有针对性地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形式,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总之在新课改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应当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实践性、时代性,合理运用教学形式,从而促进师生关系、课本知识、客观实际、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还有利于弥补个体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有助于学生发展其天才能力。自主学习是提高能力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探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法,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方法和策略。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1、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不久前一节挺有意思的语文课,我跟学生换了个位,由学生来授课,我充当普通的学生,收效却出人意料的好。  〔教学过程回放〕  “‘东坡居士读者见面会’现在开始!下面有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高寿969岁的苏轼老先生入场!”伴随着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苏轼”登场了。这是一位完全着现代装的“同学少年”,十五六岁的年纪,虽眼神中尚缺名人之沉着与凝重,然眉宇间亦不乏大家之睿智与聪颖……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音乐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音乐考试应该体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活教师的教学,完善音乐教育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音乐考试是对学生一个学期音乐学习的考核与全面评价。音乐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对学生学习音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策划、设计出新颖的考试形式,确定深受学
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研究性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有关的文献信息和生活信息,最终在充分交流和探讨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这种研究性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探讨的过程。它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了不同个性、不同潜
“后进生”就其表现特点一般为:一、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在校表现相对比较差,受到的批评相对较多,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二、逆反心理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后进生的言行态度比较偏激,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针对后进生以上特点,在转化过程中要有的放矢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  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观念上扭转对后进生的偏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善待每一个学生。中学生易冲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历史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科目,也同样需考试。但笔者发现现在的初中历史考试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      一、历史考试存在的问题      1、没有体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课程改革目标看,应该少考记忆的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的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被引入了历史教学之中。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结合投影仪和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就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本文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作初步的探究。    一、运用多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拓创新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影响班级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正是由于班主任的工作繁多而辛苦,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因而对班主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班主任不仅要像父母那样,对学生生活上碰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对其
《失街亭》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传统名篇。该故事矛盾复杂。人物众多,作品在情节安排,尤其在人物刻画上极其巧妙地设置了许多的“三”。在教学中敏锐地抓住这些“三”,可以收到牵一“字”而动全“篇”的艺术效果。      一、“三探”:体现了人物的老谋深算      街亭作为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所必争。作为魏兵之统帅的司马懿自然不会放过作为整个战略布局中的这粒关键的棋子——街亭。这主要表现在他对街亭的“三探”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区域间合作不断深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地理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这对地理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考验。本文根据新形势对地理教育教学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初中学生地理素养现状,就提升中学生地理素养,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教育进行一定探讨。  一、地理素养和地理素养养成教育内涵  1.地理素养的内涵  地理素养即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