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在大学阶段,更多时间是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度过的。抑郁症是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高发于青年阶段,抑郁症是危害着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黑狗”。经过药物治疗后,绝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能够回归学校正常生活和学习。辅导员是在校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若辅导员提供主动的帮助,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康复作用。
一、对抑郁症大学生的干预治疗
由于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压力等因素,精神疾病患者的大脑结构发生了异常病变。幼年时期的不良家庭影响,青年时期的生活压力,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缺乏等都是导致大学生患上抑郁症的潜在因素。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自杀观念和行为,认知功能损害,和相应躯体症状等。抑郁症患者最凸显的特征是自杀倾向。目前研究结果表明, 抑郁症自杀行为不是一种简单的应激反应, 它既受社会心理因素的促发, 又涉及神经影像、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和分子遗传等神经生物学的共同调控。
临床研究结合“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因素的治疗观念发现,对于中度抑郁症,结合使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效果好于单用药物治疗。对于重度抑郁症,只有药物治疗显现出了足够的效果。对于轻度抑郁症,单独使用心理治疗和交替使用心理与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是一样的。那么,对抑郁症大学生干预的期望目标是,第一,缓解抑郁症状,最大限度减少抑郁造成的病残率和自杀率。第二,恢复学生的社会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进一步达到真正意义的治愈,而不仅是症状的消失。第三,要防止复发,因为抑郁为高复发疾病(复发风险高于50%)。
二、辅导员的相关工作定位
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处理有关学生的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虽然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处理自杀等突发事件,但辅导员不是帮助抑郁症学生康复的唯一角色。首先,辅导员在心理问题的疏导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并不是专业人士,不能因为对方是自己学生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病医生等专业人员的介入才是最重要的治疗途径。其次,辅导员不可能一個人主导关注抑郁症学生的全过程。对患病学生的帮助一定需要家长参与和配合。另一方面,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个人隐私信息后,辅导员需要认真核查保密程度。
三、常与抑郁症学生和学生家长沟通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低落。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会过度在意生活环境中的负面情绪,这种认知偏差会使其在人际交往上退缩回避和内心矛盾,甚至容易引发焦虑和痛苦。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常与抑郁症学生沟通,建议学生把心事说出来。了解患病学生的生活压力和遇到哪些应激性生活事件,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自我觉察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减少心理压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宣泄抑郁情绪。
父母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患病学生可能会存在严重的家庭矛盾问题,辅导员要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家庭成员的干预对于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促进患者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交流,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和关心,有助于疾病的预后与转归。如果轻度抑郁症学生无法管理自我情绪时,积极引导学生向心理医生咨询。如果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学生的情绪一直不稳定,严重情况下联系其精神病医生询问相关情况。
四、借助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案,帮助学生更好的自我管理
除了必须的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列的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案,如认知疗法,音乐疗法,运动娱乐疗法等。辅导员应督促学生学习一些认知疗法的相关书籍。当患者认识到自身消极的思维模式时候,能有效抵御疾病复发和自我管理生活。其次,帮助学生制定运动计划。体育锻炼能调节人的新陈代谢,疏导负面心理情绪,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特别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身心运动对改善抑郁症状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建议学生平时多听一些舒缓镇静的音乐。不同节奏、频率的音乐体验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性刺激作用,能减弱负面情绪和促进患者心境平和。
此外,抑郁症病人常有人际交往问题,辅导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从校园文化功能的角度来帮助抑郁症学生。优秀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大学生培养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主题鲜明、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大合唱,社会模范的讲座,各类义工和志愿项目等。另一方面,支持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团体活动,如运动会、辩论赛、歌手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 孔凡寅. 大学生抑郁症的心理分析及调控策略 [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6.
[2]童丹丽,陈波. 关于高校学生会管理的几个探索 [J]. 教育教学论坛,2017,(3),21-22.
[3]童丹丽,陈波. 高校团委工作需借鉴大脑功能集成和分离机制. 才智,2018,(26),190.
一、对抑郁症大学生的干预治疗
由于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压力等因素,精神疾病患者的大脑结构发生了异常病变。幼年时期的不良家庭影响,青年时期的生活压力,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缺乏等都是导致大学生患上抑郁症的潜在因素。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自杀观念和行为,认知功能损害,和相应躯体症状等。抑郁症患者最凸显的特征是自杀倾向。目前研究结果表明, 抑郁症自杀行为不是一种简单的应激反应, 它既受社会心理因素的促发, 又涉及神经影像、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和分子遗传等神经生物学的共同调控。
临床研究结合“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因素的治疗观念发现,对于中度抑郁症,结合使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效果好于单用药物治疗。对于重度抑郁症,只有药物治疗显现出了足够的效果。对于轻度抑郁症,单独使用心理治疗和交替使用心理与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是一样的。那么,对抑郁症大学生干预的期望目标是,第一,缓解抑郁症状,最大限度减少抑郁造成的病残率和自杀率。第二,恢复学生的社会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进一步达到真正意义的治愈,而不仅是症状的消失。第三,要防止复发,因为抑郁为高复发疾病(复发风险高于50%)。
二、辅导员的相关工作定位
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处理有关学生的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虽然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处理自杀等突发事件,但辅导员不是帮助抑郁症学生康复的唯一角色。首先,辅导员在心理问题的疏导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并不是专业人士,不能因为对方是自己学生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病医生等专业人员的介入才是最重要的治疗途径。其次,辅导员不可能一個人主导关注抑郁症学生的全过程。对患病学生的帮助一定需要家长参与和配合。另一方面,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个人隐私信息后,辅导员需要认真核查保密程度。
三、常与抑郁症学生和学生家长沟通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低落。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会过度在意生活环境中的负面情绪,这种认知偏差会使其在人际交往上退缩回避和内心矛盾,甚至容易引发焦虑和痛苦。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常与抑郁症学生沟通,建议学生把心事说出来。了解患病学生的生活压力和遇到哪些应激性生活事件,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自我觉察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减少心理压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宣泄抑郁情绪。
父母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患病学生可能会存在严重的家庭矛盾问题,辅导员要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家庭成员的干预对于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促进患者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交流,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和关心,有助于疾病的预后与转归。如果轻度抑郁症学生无法管理自我情绪时,积极引导学生向心理医生咨询。如果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学生的情绪一直不稳定,严重情况下联系其精神病医生询问相关情况。
四、借助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案,帮助学生更好的自我管理
除了必须的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列的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案,如认知疗法,音乐疗法,运动娱乐疗法等。辅导员应督促学生学习一些认知疗法的相关书籍。当患者认识到自身消极的思维模式时候,能有效抵御疾病复发和自我管理生活。其次,帮助学生制定运动计划。体育锻炼能调节人的新陈代谢,疏导负面心理情绪,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特别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身心运动对改善抑郁症状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建议学生平时多听一些舒缓镇静的音乐。不同节奏、频率的音乐体验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性刺激作用,能减弱负面情绪和促进患者心境平和。
此外,抑郁症病人常有人际交往问题,辅导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从校园文化功能的角度来帮助抑郁症学生。优秀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大学生培养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主题鲜明、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大合唱,社会模范的讲座,各类义工和志愿项目等。另一方面,支持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团体活动,如运动会、辩论赛、歌手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 孔凡寅. 大学生抑郁症的心理分析及调控策略 [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6.
[2]童丹丽,陈波. 关于高校学生会管理的几个探索 [J]. 教育教学论坛,2017,(3),21-22.
[3]童丹丽,陈波. 高校团委工作需借鉴大脑功能集成和分离机制. 才智,2018,(2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