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情感是抽象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隐喻化把情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隐喻研究的范围已不再停留在修辞效果上,而更注重其认知意义,也就是情感隐喻方面。本论文以人类基本情感之一的“悲伤”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对汉韩两种日常语言中的有关“悲伤”的情感隐喻认知在共性和个性差异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和论述,探究汉韩两种语言表象下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语 韩语 情感 隐喻 对比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036-02
语言中的隐喻随处可见,隐喻可以使语言表达生动而形象。普通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情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作为表达人类经验的重要手段,情感可以通过隐喻生动表达。中韩两国在隐喻的使用方面也存在许多相同之处,尤其是情感隐喻。语言学家通常把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物质隐喻三种类型,下面主要从方位隐喻和物质隐喻来进行中韩两国的“悲伤”情感隐喻的对比。
一、汉韩“悲伤”隐喻来源域的共性
1.以“方位”喻悲伤。人的身体是直立的,因此向上的方位概念就自然而然地与积极、正面感情联想在一起。相反,向下的方位概念则与消极方面的感情联想在一起,这一点汉韩两种语言中存在共性。比如,中国人描述某人情绪热烈时会以“上”“高”等方位词表达。而在描述悲伤、消沉、绝望时则以“下”“低”来表达。韩国人则用“ ”“ ”来表示。如:
中文:①情绪低落;②士气降低跌入低谷。
韩文:① ;②
方位隐喻是人类语言中最基本的隐喻, 是指将“上下、前后、内外”等具体空间方位概念投射于抽象的情感隐喻,因此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体会、理解情绪或感觉等较为抽象的状况时,人们通常借助于这种空间体验和空间感知能力。
2.以“温度”喻悲伤。“寒冷”与人的情感“悲伤”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在对“寒冷”这一大自然现象的反复体验之上产生了“身体的不舒适和难受”的心理意象图,即“悲伤”的认知原型。汉韩语中都存在“悲伤是寒冷”这一隐喻概念。如:
中文:①他的背叛让人感到一阵心寒;②他最近的所作所为令人心寒。
韩文:① ;②
温觉作为一种重要触觉, 它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温度的直接体验。当人兴奋情绪高昂时,血液流速加快,体内温度继而随之升高;而当人悲伤情绪低落时,血液流速减慢,身体的热度逐渐降低, 体内温度也同时随之降低。人们在温度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喜悦兴奋则温度升高,悲伤低落则温度降低的思维模式。这种经验性的情感体验在认知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生理效应的文化模式,最终构成抽象的情感概念隐喻。
3.以“人的生理变化”喻悲伤。在汉语中,人体的“肝”、“肠”、“心”、“脸”、“眉”、“眼”等具体器官则常用来体验悲伤的情感。中国人根据自身身体器官的反复体验而产生了“悲伤”的认知原型, 即“身心的不舒服”。可见,汉语中 “悲伤”的表达与人体的多种器官有关联。中国人和韩国人都认为心是思想的器官,是情感之所在。因此在韩语中以“心”表达各种悲伤情感的隐喻并不罕见。比如说在比喻某人极度痛苦时,汉语说“心碎”“摧心剖肝”“肝肠寸断”。而在韩语中却很少有这样的表达方式。如:
中文:①父亲的突然去世, 令他肝肠寸断;②这件事情让他心碎万分。
韩文:① ;
②
4.以“肢体的表现”喻悲伤。人发生感情变化时会引起行为变化。比如快乐高兴时可能会跳跃、拍手等。这些行为,在汉韩语中都用来隐喻快乐。耸拉脑袋是人情绪低落时的一种肢体语言,韩语中也如此,汉语的“捶胸顿足”和韩语的“ ”都表示人情绪低落。例如:
中文:①捶胸顿足;②低下头默默流泪。
韩文:① ;
② .
人在悲伤时的行为变化方面可以说没有什么区别。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的内心的悲伤也大同小异。
5.以“脸部表情”喻悲伤。脸部的表情可以直接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情绪。因为当人高兴时,嘴巴就会往上翘,眼睛眯成一条线等。人伤心时,眼睛会流泪,眼角会向下,给人一种整个脸往下垂的感觉。如:
中文:①低眉垂脸;②垂眼流泪。
韩文:① ;
② .
有意思的是,这一类隐喻也可以与方位隐喻相联系。“心情飞扬”“情绪低落”时,脸部的表情也随之与“上”“下”紧密相关。
6.以“黑色”喻悲伤。黑色在大部分东方人眼里是不受欢迎的,可能是因为它给人黑暗、沉闷的感觉。在韩国,参加葬礼时只能穿黑色衣服,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汉语中也用黑色隐喻阴郁的心情。例如:
中文:①黑色心情;②黑色星期五。
韩文:① ;
②
7.以“容器中的液体”喻悲伤。汉韩两种语言种,都把“悲伤”的概念用“容器里的液体”来隐喻,都隐喻人处于悲伤痛苦中,这个隐喻的基础隐喻是“人体是容器”。如,汉语的“沉浸在悲伤中”和韩语的 “ ”。
中文:①满腹愁肠;②充满悲伤。
韩文:① ; ②
同样,常常用“涌”“ ”等词汇来喻悲伤情感的袭来。
二、汉韩悲伤隐喻来源域的个性
1.汉语常常以眉毛的变化喻悲伤情感,在古诗、成语中也不乏这种例子,如“愁眉不展”、“愁眉苦脸”等等。然而,在韩语中很少有这种表达习惯。韩国人更多的是从整体脸的扭曲或嘴角的动作或天气变化等来表达悲伤,而眉毛更多的是用于表示情绪的不满,如“ ”,“ ”。
2.汉语中“白色”可以表示悲伤,丧服也是白色。而在韩国,丧服是黑色。这与韩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白色的传统有关,觉得白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另外,黑色在韩国语中也常用来比喻焦虑的内心,如“ ”等。
3.在汉语中很多“悲伤”隐喻词语与“肝”、“肠”有关。例如“肝肠寸断”“断肠人,在天涯”把人的悲伤情绪通过人体器官变化来表达,认为悲伤是伤及肝和肠的。这与中医理论的影响不无联系。然而在韩语中“肝”一般用来形容胆量,如“ ”“ ”。另外,韩语中不用“腸”的“断”来比喻悲伤,而是笼统地用“ ”,“ ”来表达悲伤的部位。
三、余论
本文对汉韩两种语言中的“悲伤”隐喻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并对它们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述。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来源域的相同之处比不同之处多。汉韩两种语言中,两种情感概念的隐喻表达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说明了人类共同有的身体及物质经验,与人体有关的类似隐喻在相当多语言中都大体是一致的,因而存在着认知与语言上的普遍现象。再加上处于共同的文化圈,与西方文化圈的语言相比,韩国人的情感概念表达应该更接近中国人的。
另一方面,尽管人类有着相同的身体和生理体验,但由于各自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有着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导致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差异。通过此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共同的认知机制使汉韩情感隐喻存在强烈的共性,同时不同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又使它们之间具有鲜明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彭蚺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陈家旭.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浙江杭州:外国语外语学习,2007(07)
[2]金晶银.汉韩情感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3]王文玲.中韩“喜悦”情感隐喻的认知阐释[J].江苏徐州:鄂州大学学报,2016(7)
作者简介:
南桂仙, 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韩国语教学与汉韩语言对比研究。
【关键词】汉语 韩语 情感 隐喻 对比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036-02
语言中的隐喻随处可见,隐喻可以使语言表达生动而形象。普通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情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作为表达人类经验的重要手段,情感可以通过隐喻生动表达。中韩两国在隐喻的使用方面也存在许多相同之处,尤其是情感隐喻。语言学家通常把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物质隐喻三种类型,下面主要从方位隐喻和物质隐喻来进行中韩两国的“悲伤”情感隐喻的对比。
一、汉韩“悲伤”隐喻来源域的共性
1.以“方位”喻悲伤。人的身体是直立的,因此向上的方位概念就自然而然地与积极、正面感情联想在一起。相反,向下的方位概念则与消极方面的感情联想在一起,这一点汉韩两种语言中存在共性。比如,中国人描述某人情绪热烈时会以“上”“高”等方位词表达。而在描述悲伤、消沉、绝望时则以“下”“低”来表达。韩国人则用“ ”“ ”来表示。如:
中文:①情绪低落;②士气降低跌入低谷。
韩文:① ;②
方位隐喻是人类语言中最基本的隐喻, 是指将“上下、前后、内外”等具体空间方位概念投射于抽象的情感隐喻,因此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体会、理解情绪或感觉等较为抽象的状况时,人们通常借助于这种空间体验和空间感知能力。
2.以“温度”喻悲伤。“寒冷”与人的情感“悲伤”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在对“寒冷”这一大自然现象的反复体验之上产生了“身体的不舒适和难受”的心理意象图,即“悲伤”的认知原型。汉韩语中都存在“悲伤是寒冷”这一隐喻概念。如:
中文:①他的背叛让人感到一阵心寒;②他最近的所作所为令人心寒。
韩文:① ;②
温觉作为一种重要触觉, 它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温度的直接体验。当人兴奋情绪高昂时,血液流速加快,体内温度继而随之升高;而当人悲伤情绪低落时,血液流速减慢,身体的热度逐渐降低, 体内温度也同时随之降低。人们在温度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喜悦兴奋则温度升高,悲伤低落则温度降低的思维模式。这种经验性的情感体验在认知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生理效应的文化模式,最终构成抽象的情感概念隐喻。
3.以“人的生理变化”喻悲伤。在汉语中,人体的“肝”、“肠”、“心”、“脸”、“眉”、“眼”等具体器官则常用来体验悲伤的情感。中国人根据自身身体器官的反复体验而产生了“悲伤”的认知原型, 即“身心的不舒服”。可见,汉语中 “悲伤”的表达与人体的多种器官有关联。中国人和韩国人都认为心是思想的器官,是情感之所在。因此在韩语中以“心”表达各种悲伤情感的隐喻并不罕见。比如说在比喻某人极度痛苦时,汉语说“心碎”“摧心剖肝”“肝肠寸断”。而在韩语中却很少有这样的表达方式。如:
中文:①父亲的突然去世, 令他肝肠寸断;②这件事情让他心碎万分。
韩文:① ;
②
4.以“肢体的表现”喻悲伤。人发生感情变化时会引起行为变化。比如快乐高兴时可能会跳跃、拍手等。这些行为,在汉韩语中都用来隐喻快乐。耸拉脑袋是人情绪低落时的一种肢体语言,韩语中也如此,汉语的“捶胸顿足”和韩语的“ ”都表示人情绪低落。例如:
中文:①捶胸顿足;②低下头默默流泪。
韩文:① ;
② .
人在悲伤时的行为变化方面可以说没有什么区别。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的内心的悲伤也大同小异。
5.以“脸部表情”喻悲伤。脸部的表情可以直接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情绪。因为当人高兴时,嘴巴就会往上翘,眼睛眯成一条线等。人伤心时,眼睛会流泪,眼角会向下,给人一种整个脸往下垂的感觉。如:
中文:①低眉垂脸;②垂眼流泪。
韩文:① ;
② .
有意思的是,这一类隐喻也可以与方位隐喻相联系。“心情飞扬”“情绪低落”时,脸部的表情也随之与“上”“下”紧密相关。
6.以“黑色”喻悲伤。黑色在大部分东方人眼里是不受欢迎的,可能是因为它给人黑暗、沉闷的感觉。在韩国,参加葬礼时只能穿黑色衣服,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汉语中也用黑色隐喻阴郁的心情。例如:
中文:①黑色心情;②黑色星期五。
韩文:① ;
②
7.以“容器中的液体”喻悲伤。汉韩两种语言种,都把“悲伤”的概念用“容器里的液体”来隐喻,都隐喻人处于悲伤痛苦中,这个隐喻的基础隐喻是“人体是容器”。如,汉语的“沉浸在悲伤中”和韩语的 “ ”。
中文:①满腹愁肠;②充满悲伤。
韩文:① ; ②
同样,常常用“涌”“ ”等词汇来喻悲伤情感的袭来。
二、汉韩悲伤隐喻来源域的个性
1.汉语常常以眉毛的变化喻悲伤情感,在古诗、成语中也不乏这种例子,如“愁眉不展”、“愁眉苦脸”等等。然而,在韩语中很少有这种表达习惯。韩国人更多的是从整体脸的扭曲或嘴角的动作或天气变化等来表达悲伤,而眉毛更多的是用于表示情绪的不满,如“ ”,“ ”。
2.汉语中“白色”可以表示悲伤,丧服也是白色。而在韩国,丧服是黑色。这与韩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白色的传统有关,觉得白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另外,黑色在韩国语中也常用来比喻焦虑的内心,如“ ”等。
3.在汉语中很多“悲伤”隐喻词语与“肝”、“肠”有关。例如“肝肠寸断”“断肠人,在天涯”把人的悲伤情绪通过人体器官变化来表达,认为悲伤是伤及肝和肠的。这与中医理论的影响不无联系。然而在韩语中“肝”一般用来形容胆量,如“ ”“ ”。另外,韩语中不用“腸”的“断”来比喻悲伤,而是笼统地用“ ”,“ ”来表达悲伤的部位。
三、余论
本文对汉韩两种语言中的“悲伤”隐喻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并对它们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述。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来源域的相同之处比不同之处多。汉韩两种语言中,两种情感概念的隐喻表达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说明了人类共同有的身体及物质经验,与人体有关的类似隐喻在相当多语言中都大体是一致的,因而存在着认知与语言上的普遍现象。再加上处于共同的文化圈,与西方文化圈的语言相比,韩国人的情感概念表达应该更接近中国人的。
另一方面,尽管人类有着相同的身体和生理体验,但由于各自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有着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导致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差异。通过此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共同的认知机制使汉韩情感隐喻存在强烈的共性,同时不同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又使它们之间具有鲜明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彭蚺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陈家旭.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浙江杭州:外国语外语学习,2007(07)
[2]金晶银.汉韩情感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3]王文玲.中韩“喜悦”情感隐喻的认知阐释[J].江苏徐州:鄂州大学学报,2016(7)
作者简介:
南桂仙, 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韩国语教学与汉韩语言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