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提出问题,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好的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出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
  一、有效提问的原则
  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教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
  二、有效提问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尼普斯坦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善问“十字诀”的办法,这“十字诀”是: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
  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
  类:就是多和学生类推各种可能。
  三、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四、有效激励
  (一)热情。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主要是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具有求知热情的教师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和求信仰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的热情隐含在教师的语音、语调和教师的身体语言之中。
  (二)期望。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会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对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只抱有期望,没有相应的帮助措施并不能有相应的效果。只有把期望学生成功和帮助学生成功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成功,有成功的体验。要使教师期望促进学生成功,除了语言,更需要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期望。
  (三)可信任感。有效教师是让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五、做一名有效教师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二)提问方式转变。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有些教师一堂课提四五十个问题,这样学生怎能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
  (三)有效教学设计。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
  有效教师不仅仅是教知识,同时还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其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学中,不少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有的思路不清楚,考虑欠周到;有的遇到困难不会转化.因此,揭示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需要,是形成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注重从思维教育的角度展现并突出必要的数学思维和实际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更多地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点和着眼点,应当成为数学课堂的一
在初中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往往是学校、家长、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之一。新课程实施已有几年了,但是许多教师对课程进行研究的思想还不成熟,特别是农村初中教师对课程的实施还处于迷盲状态。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陈旧传统的教学思想还束缚着教师的头脑,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满堂灌”、“题海战术”,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出现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恶性循环,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应有的训练
在优秀作文中,有的是具有表意新颖的个性化语言,此类作文语言充满智慧,意味蕴藉,耐人寻味。  一、巧妙链接展才情  有些语言平时不搭配使用,但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却能合乎情理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优美的意蕴:例如:“母爱被储蓄在密封的豆腐乳中,永远不会长霉。”此句中,“储蓄母爱”、“母爱不长霉”的搭配营造了全新的意蕴,精美丰富,清新明丽,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再如:“年轻真好!可以骑着风,追着云,乘着梦想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因此,作为教育教学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走进数学王国,激发创新思维的动机  打开中外数学史册,就会发现里面蕴藏着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要,数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极大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师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以前的数学教学是使学生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而不会逻辑思考,分析题目。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不少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分析能力差,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学生甚至完全放弃了数学的学习,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
摘 要: 开放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个“开放”而“有序”的动态过程,为学生从传统教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教师从“主角”变为“主导”搭建了平台。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作者就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谈了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开放式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应用意识、问题意识淡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强等,而其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是最明显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方法    数学教育的发展
摘 要: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中学八年级数学课程兴趣教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充分应用案例,培养学习兴趣;及时经常地鼓励,引导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具,调动学习兴趣;多样化课堂,激励学习兴趣,提高八年级数学教学的授课效率。  关键词: 八年级数学课 学习兴趣 授课效率    1.引言  八年级数学课历来都是中学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但长久以来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增强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关心的热门话题。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从运用语言艺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几方面做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语言艺术 学习兴趣 合作交流    一、恰当运用语言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