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地,作品分析并不要求对每一部分都用同样的力气去做,而是要抓住文章关键的部分——尤其是关键词,来明确文章的精髓。对《阿长与<山海经>》,我也用此法引导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不仅“长妈妈”名字特别,而且作者对其态度也很不一般。鲁迅对于他的保姆阿长,比之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感情变得复杂了。这是篇回忆儿童往事的文章,因而童心童趣充满其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一些表面上互不关联的事情,可《阿长与<山海经>》和这不同,尽管事情不少,但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的故事并不太连贯,把全文连贯起来的是作者作为儿童对阿长态度和感情的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情感比较丰富,也比较复杂。如果要进行段落层次划分会比较繁琐,有点吃力不讨好。而要把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变化过程,按各个阶段分析出来,那是较为恰当省事的。
鲁迅在名字上做足了文章以后,就先写对她的一般印象,无非说她喜欢传播家庭中的是是非非,小道新闻。特别点出细节——说话时手指点着自己的鼻子和对方的鼻尖,这能说明什么问题?没有礼貌,没有文化,不够文明而已。作为保姆,他的任务,应该是只顾孩子的生活,包括睡眠,但是她夜间睡觉却自己摆成一个“大”字,占满了床。这说明她很不称职。而且即使我告状后,在我的母亲向她委婉的表示夜间睡相不太好的情况下,她仍然不改“劣行”,非但没改进,夜间反而变本加厉,还要把她的手搁在“我”的脖子上。把这一切归结起来,用几个关键词来说就是“不佩服、最讨厌、实在无法可想”。这以后,事情有了发展,“我”与阿长的矛盾加深了。
过新年对小孩而言,是无限欢乐的,是让人留恋的,因为其中充满了童心童趣,而阿长却把这一切弄得大煞风景。首先是新年第一句话,一定要吉利。把孩子的心情弄得很紧张:其次是完成了任务,给一个福橘吃,却又是“冷冰冰”的东西。没有这个“冷冰冰”就很难表现出孩子的莫名其妙的心情和阿长如释重负的喜悦之间的矛盾。这一切酿成的“苦酒”,又有一个总结性的词语,那就是“磨难”。把节日变成了磨难,这标志着“我”与阿长的情感矛盾上升到了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是对阿长的情感的一大转折,那就是“伟大的神力、特别的敬意”。阿长讲了一个荒谬不经的故事。这是本文最为精彩的笔墨之一,尽显一个幽默大师从情感到语言的游刃有余。其实这个故事对成人而言一望而知是极其荒诞的:
1.概念混乱。把太平天国与一切土匪混为一谈。尊其为“大王”,殊不知,太平天国正规场合,人员彼此是以兄弟姊妹相称的。
2.缺乏起码的判断力。门房的头被扔过来给老妈子当饭吃,对其可信度毫无保留。
3.逻辑混乱。小孩要拉出去当小长毛,女人脱下裤子敌人的炮就炸了。这是显而易见的荒谬。而长妈妈讲得很认真,并没有流露出任何欺骗或者开玩笑的样子,就显得好笑了,这就不和谐、不一致了,有点儿西方人的幽默理论中的不和谐了,相当幽默了。其次对长妈妈的逻辑荒谬,特别是拉出去做小长毛和女人脱裤子敌人的炮就炸了的说法,“我”不但没有表示怀疑、反驳,反而引申下去。
4.这儿的幽默感得力于将谬就谬,歪理歪推。正常情况下应该对长妈妈的荒谬故事加以质疑,加以反驳。阿长的理论前提绝对不可靠,推论也有明显的漏洞,但作者对这些都视而不见,反而顺着她的错误逻辑猛推,将谬就谬,歪理歪推,越推越谬,越推越歪。幽默感随之而强化。
5.“特别的敬意”和“伟大的神力”如果不是这个意义上用,可能会认为用词不当。但这种用法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就是反讽,表面上是一本正经,作者未加否定,实际上越来越荒谬不经。在一本正经与荒谬之间有着作者特别的情趣,非常生动的表达了作者的幽默感。接着正面引出作者想念《山海经》的事情。对于这,没有人关心,而这个做保姆不称职、生性愚钝而又迷信的长妈妈,却意外地满足了孩子的心灵渴求。故“我”对于长妈妈的感情来了一个大转折:“空前的敬意、新的敬意”(第四个转折),这比第三个转折“特别的敬意”还多了一点分量。这和前面的不一样,它不是反语,不是幽默,也没有反讽的意思,而是抒情,它和前面的幽默反语遥相呼应,构成一种张力。这篇文章,最精彩的就在这里了。
因为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唤醒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一个是反语,有讽喻的意味;而另一个是抒真情,有歌颂的意味。而这二者本来相互矛盾的内涵,竟可以水乳交融的、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不能不惊叹语言大师对汉语语义创造性的探索!这从单纯工具性的角度是难以解释的。细心的读者从这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语言的人文性:在字典里的语义是固定的,甚至是僵化的;而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则是千变万化的,是在人与人的特殊精神关联中变幻的,正是这种变幻,读者才充分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密码和作者对人物的感情。鲁迅对这个小人物的愚昧,并没有采取居高临下的、尖锐的讽刺,而是温和地调侃,并且渗透着自我调侃,同时对于小人物哪怕是很微小的优点,都以浓墨重彩相待,甚至以直接抒怀来表现。在文末居然用了诗化的祈使语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
总之,读文章就要读出文章的“汁液”来,用比较的方法可比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不仅“长妈妈”名字特别,而且作者对其态度也很不一般。鲁迅对于他的保姆阿长,比之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感情变得复杂了。这是篇回忆儿童往事的文章,因而童心童趣充满其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一些表面上互不关联的事情,可《阿长与<山海经>》和这不同,尽管事情不少,但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的故事并不太连贯,把全文连贯起来的是作者作为儿童对阿长态度和感情的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情感比较丰富,也比较复杂。如果要进行段落层次划分会比较繁琐,有点吃力不讨好。而要把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变化过程,按各个阶段分析出来,那是较为恰当省事的。
鲁迅在名字上做足了文章以后,就先写对她的一般印象,无非说她喜欢传播家庭中的是是非非,小道新闻。特别点出细节——说话时手指点着自己的鼻子和对方的鼻尖,这能说明什么问题?没有礼貌,没有文化,不够文明而已。作为保姆,他的任务,应该是只顾孩子的生活,包括睡眠,但是她夜间睡觉却自己摆成一个“大”字,占满了床。这说明她很不称职。而且即使我告状后,在我的母亲向她委婉的表示夜间睡相不太好的情况下,她仍然不改“劣行”,非但没改进,夜间反而变本加厉,还要把她的手搁在“我”的脖子上。把这一切归结起来,用几个关键词来说就是“不佩服、最讨厌、实在无法可想”。这以后,事情有了发展,“我”与阿长的矛盾加深了。
过新年对小孩而言,是无限欢乐的,是让人留恋的,因为其中充满了童心童趣,而阿长却把这一切弄得大煞风景。首先是新年第一句话,一定要吉利。把孩子的心情弄得很紧张:其次是完成了任务,给一个福橘吃,却又是“冷冰冰”的东西。没有这个“冷冰冰”就很难表现出孩子的莫名其妙的心情和阿长如释重负的喜悦之间的矛盾。这一切酿成的“苦酒”,又有一个总结性的词语,那就是“磨难”。把节日变成了磨难,这标志着“我”与阿长的情感矛盾上升到了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是对阿长的情感的一大转折,那就是“伟大的神力、特别的敬意”。阿长讲了一个荒谬不经的故事。这是本文最为精彩的笔墨之一,尽显一个幽默大师从情感到语言的游刃有余。其实这个故事对成人而言一望而知是极其荒诞的:
1.概念混乱。把太平天国与一切土匪混为一谈。尊其为“大王”,殊不知,太平天国正规场合,人员彼此是以兄弟姊妹相称的。
2.缺乏起码的判断力。门房的头被扔过来给老妈子当饭吃,对其可信度毫无保留。
3.逻辑混乱。小孩要拉出去当小长毛,女人脱下裤子敌人的炮就炸了。这是显而易见的荒谬。而长妈妈讲得很认真,并没有流露出任何欺骗或者开玩笑的样子,就显得好笑了,这就不和谐、不一致了,有点儿西方人的幽默理论中的不和谐了,相当幽默了。其次对长妈妈的逻辑荒谬,特别是拉出去做小长毛和女人脱裤子敌人的炮就炸了的说法,“我”不但没有表示怀疑、反驳,反而引申下去。
4.这儿的幽默感得力于将谬就谬,歪理歪推。正常情况下应该对长妈妈的荒谬故事加以质疑,加以反驳。阿长的理论前提绝对不可靠,推论也有明显的漏洞,但作者对这些都视而不见,反而顺着她的错误逻辑猛推,将谬就谬,歪理歪推,越推越谬,越推越歪。幽默感随之而强化。
5.“特别的敬意”和“伟大的神力”如果不是这个意义上用,可能会认为用词不当。但这种用法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就是反讽,表面上是一本正经,作者未加否定,实际上越来越荒谬不经。在一本正经与荒谬之间有着作者特别的情趣,非常生动的表达了作者的幽默感。接着正面引出作者想念《山海经》的事情。对于这,没有人关心,而这个做保姆不称职、生性愚钝而又迷信的长妈妈,却意外地满足了孩子的心灵渴求。故“我”对于长妈妈的感情来了一个大转折:“空前的敬意、新的敬意”(第四个转折),这比第三个转折“特别的敬意”还多了一点分量。这和前面的不一样,它不是反语,不是幽默,也没有反讽的意思,而是抒情,它和前面的幽默反语遥相呼应,构成一种张力。这篇文章,最精彩的就在这里了。
因为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唤醒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一个是反语,有讽喻的意味;而另一个是抒真情,有歌颂的意味。而这二者本来相互矛盾的内涵,竟可以水乳交融的、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不能不惊叹语言大师对汉语语义创造性的探索!这从单纯工具性的角度是难以解释的。细心的读者从这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语言的人文性:在字典里的语义是固定的,甚至是僵化的;而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则是千变万化的,是在人与人的特殊精神关联中变幻的,正是这种变幻,读者才充分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密码和作者对人物的感情。鲁迅对这个小人物的愚昧,并没有采取居高临下的、尖锐的讽刺,而是温和地调侃,并且渗透着自我调侃,同时对于小人物哪怕是很微小的优点,都以浓墨重彩相待,甚至以直接抒怀来表现。在文末居然用了诗化的祈使语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
总之,读文章就要读出文章的“汁液”来,用比较的方法可比出它们各自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