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故作高深,而要学会肤浅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nz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周士红, ○ -谢迪
  ● 按年龄层次来划分,你应该属于相对年轻的乐迷,请你首先来聊一聊作为年轻人,你是如何喜欢上古典音乐的?
  ○ 我的年龄属于八O后,四到七岁时曾在父母的安排下短暂学习过钢琴,但我想要特别澄清的是,仅就个人而言,我学习钢琴的痛苦经历和我日后喜欢古典音乐基本无关。我真正痴迷古典音乐是从十六岁开始,至今大概十六年左右,主观上属于一不留神,客观上算是顺理成章,因为我从十岁起就有收藏流行音乐卡带的爱好,所以应该是一种习惯的延续。
  ● 听起来很简单。我知道你本人曾在唱片公司工作多年,作为唱片从业者和乐迷在欣赏古典音乐时的角度有何不同?
  ○ 最大的不同在于当你以唱片公司职员的角度去听一张唱片时,你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产品去对待,而乐迷则完全是在听作品。我个人喜欢的音乐作品未必就是一个好卖的产品。但我必须去适应这种角色转换,唱片公司的本质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机构,而不仅仅是怀抱崇高理想的艺术团体。
  ● 那么你认为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年轻朋友进入古典音乐之门?
  ○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个人理解所谓入门的概念应该是针对一个人对于古典音乐兴趣的培养,当他对古典音乐产生了兴趣以后,到底听了多少部作品或者收藏了多少张唱片都无所谓。换句话讲,不论资深乐迷还是家藏上万张唱片的超级发烧友通常都属于业余爱好者,不会被划入专业人士行列,他们只是在享受音乐的快乐而已。一位超级乐迷可以不认识五线谱,但一位三岁琴童却必须先掌握谱子,所以不要动不动就把欣赏古典音乐的门槛比作圣殿,我们需要的不是故作高深,而是学会肤浅。
  从唱片从业者的角度来讲,无非是把古典音乐尽量用符合所处时代的方式去包装,以及通过传媒去吸引年轻人,但我个人认为效果不会太明显,因为我不相信商业性的营销手段或者眼花缭乱的艺人造型会使在互联网数码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完全醉心古典音乐。我向来对“我国古典音乐普及形势喜人,青年听众与日俱增”这样的说法深表质疑,作为前唱片公司的职员,我更有机会目睹那些血淋淋的销售数据。普及某项事物的前提是建立在有相当多的群体希望去了解这项事物而苦于没有捷径上,但现实问题是有很多年轻人认为根本没有了解古典音乐的必要。一场在内地举办的音乐会经常沦为业内“职工大聚会”,大家都是手持赠票陶醉于某种自我营造的氛围之中,赠票已然成为一种福利,不少人都感觉得到赠票才能体现自己是资深人士。
  上述情况都是我们长久以来不愿意去面对的残酷现实,从音乐爱好者的角度讲,我还是希望大家自愿地去欣赏古典音乐,而不是把它当作学习任务或某种使命,有兴趣就听一点,若无这份心情不听也无妨,我非常反对不听古典音乐乃人生一大缺憾的卫道士观点,按照这种逻辑,世间一切对人类有益的文化都应该去了解,但显然不可能做到。总之我本人非常倾向抱着“玩”的心态去欣赏古典音乐。
  ● 那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玩”的呢?
  ○ 我最近刚买了一套卡拉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EMI录制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这套唱片恰恰是卡拉扬生前四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录音中最为内地乐评所诟病的,而我买它的原因是出于想了解卡拉扬初到欧洲发展时和瓦尔特·里格(EMI天皇级唱片监制)合作的录音到底是什么风格。乐评界对这套唱片的褒贬并不能影响我个人的收藏取向,这就是我的玩法——去购买那些你真正喜欢的唱片,去欣赏那些真正能感动你的作品,去热爱那些你真正喜欢的大师,一切都忠实于内心,而不仅仅是从汗牛充栋的“唱片圣经”出发。我并不反对各种唱片指南,我自己也曾当过多年的唱片软文写手,但必须承认这类书刊存在一些非客观的商业性推广。欣赏音乐其实是一种很私人化的活动,况且大多数情况下支付昂贵唱片花费的人是你自己,何必自欺欺人?
  
  ● 既然你建议大家听音乐时完全忠于自己的内心,那你自己在收藏唱片初期面对众多权威推荐时又如何取舍呢?你的唱片收藏中参考唱片指南类书籍购买的比例又占多少?
  ○ 十多年来,我收藏的古典唱片数量大约在八百多张,其中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安妮-索菲·穆特、亚沙·海菲兹三位小提琴家的唱片就占去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分别被钢琴、大提琴、交响乐、歌剧以及少量发烧碟瓜分。当然这和那些动辄拥有上千张甚至上万张唱片的超级发烧友来比,无论从收藏总量,还是从作品曲目来说,我只能算是超小规模,这与我曾在唱片公司工作、可以免费听不少样片也不无关系。刚入门时我也是奉各类唱片指南为圭臬,但很快发现如果完全按图索骥,收齐最常听的基本曲目至少就需要五百张,倘若再加上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等巨作数量还会攀升。最重要的原因是,即使在所谓必听曲目中也存在大量作品是我个人不喜欢的或是只会听一遍的,于是彻底决定信马由缰。我还有一个极端的习惯,如果唱片封面我不喜欢,也不会购买。比如拉扎尔·贝尔曼(Lazar Berman)与卡拉扬合作的那版“柴一”我始终未收,我一定要等到自己喜欢的封面再下手。我觉得欣赏古典音乐不需要循序渐进,如果你第一次听到瓦格纳就激动万分,何必非要从《致爱丽丝》开始?个人音乐欣赏不是数学演算,更谈不上学术讨论,作品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 为什么你会收藏那么多大卫、穆特、海菲兹的唱片?
  ○ 我个人很喜欢弓弦乐器,尤其是小提琴。这三位小提琴家基本可以反映我的音乐欣赏趣味:大卫和穆特是我最喜欢的小提琴家,显然大家认为穆特的商业气息过重,无法和大卫相提并论,可她确实是我的偶像,我拥有她出道以来的所有音像制品,看了她在北京的三次音乐会。大卫在国际小提琴界的地位自不必说,但我从不认为喜欢大卫就能代表我的品位很高。相反,我不太喜欢不可一世的海菲兹,但他的确是公认的技巧最稳定的小提琴大师。
  ● 那是否可以认为你收藏的65CD套装的海菲兹RCA录音全集和你刚才说的“忠实于内心”的观点产生了矛盾?
  ○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许多营养含量丰富的食品并不可口,但为了身体健康你不得不去食用。我不喜欢的是海菲兹的演奏风格,但我必须承认他那所向披靡的技巧以及伟大的艺术成就,一个小提琴音乐爱好者可以不喜欢他,但至少应该听一些他的演奏。我收藏唱片一直有购买套装的习惯,海菲兹的套装非常精美,所以就收藏了一套。
  ● 你曾经发表过许多关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唱片收藏的连载文章,我想知道你为什么喜欢他?你收藏有多少他的唱片?
  ○ 大卫一生一共留有大概五百多款录音,我只有其中的三分之一。我购买的第一张古典音乐唱片就是大卫那款著名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那时我对他一无所知,只是喜欢那张唱片的封面。回家听过以后觉得曲子很好听,当时我还是学生,买不起太多的唱片,于是就反复听,进而喜欢上了大卫的演奏风格。我个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写一本关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唱片的书,以及将他1957年来华访问的唱片再版发行。
  ● 可以认为你是古典音乐的追星族吗?
  ○ 完全可以,更确切地说我是音乐追星族,因为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虽然我从事过古典唱片的出版发行以及不少古典艺人的助理工作,但我之前在唱片公司的主要工作属于流行音乐范畴,我最喜欢周杰伦,经常是听完贝多芬又听流行音乐,如果有人因为我喜欢流行音乐而嘲讽我,我会很不以为然。上学时,我曾为了听罗斯特罗波维奇的音乐会连夜坐火车来到北京,在听完他彩排以及正式演出后,抱着一摞他的唱片到后台找他签名,然后沾沾自喜地坐火车赶回家,我不认为这种冲动行为与那些迷恋超女的歌迷有何区别。我见过有的乐评人自己如追星族般嗜古典音乐大师签名为性命,却对追逐流行歌星而不屑,仅仅以崇拜对象来区分品位,实在荒谬。
  ● 诺曼·莱布雷希特那本著名的《谁杀了古典音乐》披露了大量古典音乐界内幕,他认为古典音乐已经濒临灭亡,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界定所谓古典音乐灭亡的含义是什么?与中国的乐评人相比,莱布雷希特确实有着太多近水楼台的先天优势,我们国内的读者很难有机会去完全考证他在书中披露事件的真伪,所以我对他书中的观点只是部分接受。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如果古典音乐的灭亡是指这一类别作品的发展与传承,我觉得它早已灭亡,从一个普通音乐爱好者的视角来看,我想不出有哪位当代音乐作曲家的新作品取得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效应与流传广度,可以和贝多芬的作品相提并论。但从继承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古典音乐将永远不会消亡,但同时它的受众群也不可能非常庞大,因为人们的娱乐方式早已是爆炸性的多元发展。当年电视机在美国的出现,曾直接导致好莱坞传统电影制作体系的瓦解,更不要提古典音乐与网络媒体的抗衡了。
  不过,即使莱布雷希特再不喜欢三大男高音的演唱会,他也要承认他们至少让从不听古典音乐的人知道了有一首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这有些像前几年国内学者关于《论语》和于丹的争论,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解读纵使再浅薄,也不至于到歪曲胡说的地步,她至少让大家都重新关注了《论语》这部国学瑰宝,这在当下浮躁的社会实属难得。至于在引起你的兴趣后,是看于丹的《论语心得》还是朱熹的《论语集注》就见仁见智了。
  
  
  ● 互联网对古典音乐唱片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 与流行音乐市场遭受致命打击相比,互联网对古典音乐唱片的影响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显得很温柔,对内地市场的影响则更小,因为内地的古典音乐消费群体普遍存在唱片情结,习惯把唱片当作艺术品收藏,即使现今的科技早已使网络下载的古典音乐音质不差于光盘载体,他们依然喜欢收藏一张唱片实物。另外,古典音乐作品很难像流行音乐一样适合戴着耳机在户外欣赏,能在拥挤的地铁静静欣赏马勒的人肯定不多,这些因素都多少制约了互联网在内地古典音乐唱片市场的扩张速度。而且近年黑胶唱片的大量再版发行也证明了古典音乐实体唱片的生命力。
  ● 什么是古典唱片的企划工作?
  ○ 唱片企划工作比较标准的称谓是“艺术家和曲目”(Artist and Repertoire),相当于一家企业的产品研发工作。企划人员负责一位签约艺人从音乐定位、填词方向、作品遴选、形象造型等产品内容的一系列规划。古典音乐的独特属性使得古典唱片的企划工作更偏重于对某一经典版本的重新包装,以吸引大家的重复消费。比如小克莱伯为DG录制的贝多芬交响曲历经LP、CD、SACD各种载体,从最初的高价版到大禾花系列的中价版,每次都会吸引不少乐迷购买,这其中就包含了许多唱片企划人员的功劳。
  ● 古典唱片的高、中、低价格策略为什么与碟片质量无关?
  ○ 这是古典音乐唱片的特点之一。除了某些少数经典录音的豪华版唱片,大多数主流古典唱片公司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并非是按照艺术家的“江湖地位”来考虑的,而是根据一张唱片的投入成本与宣传成本来制定。比如在当今全球萎靡的唱片市场环境下,投资一张由指挥新秀录制的交响曲唱片必然成本不菲,所以为缩减成本回收周期,一定会卖高价。但指挥皇帝卡拉扬的唱片因为已经畅销了几十年,自然会以层出不穷的产品形式变成中价销售,而且在唱片包装、内页说明书、音质翻新等方面都会超越此前的同类产品高价版。诚然,低价版的唱片因为售价普遍低廉,在产品包装上就会显得很朴素,我建议乐迷们都去购买中价版的唱片,因为它们的性价比最高。主流古典唱片公司的核心产品也多为中价系列,比如EMI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DG的大禾花系列、DECCA的传奇系列等。
  ● 你怎样看待盗版?
  ○ 仅就古典音乐唱片市场来说,盗版对乐迷的冲击更多是心理层面而不是消费层面。古典音乐的盗版刚出现时确实引发了不少人像暴发户一样疯狂购买,以补偿之前售价高昂的原版唱片对自己心理造成的隔阂,但当他们发现自己完全听不过来,并且由于庞大的购买量并不比购买原版省钱时,盗版便失去了价格优势。从我接触的音乐爱好者来看,可以把内地的古典唱片消费者划为三种类型——永远只买正版,正版、盗版都买,和大多数情况下买盗版。我的古典唱片收藏全部是原版,但这是建立在我的所有电影DVD都是盗版的基础上,因为我的可支配性收入只允许我在音乐与电影二者间择其一。我见过不少打着尊重古典艺术家的旗号疯狂鼓吹应该选择正版CD的人,自己却大量购买盗版电影DVD,难道电影工作者的著作权就不应该受到尊重与保护吗?
  ● 你刚才提到了《百家讲坛》这个例子,最后能不能结合你自己的职业经验谈一下古典音乐唱片的未来发展走向?你认为它有没有可能引发像《百家讲坛》那样的文化热点?
  ○ 我先举一个业内的真实数据。我们以一家在乐迷心中具广泛影响力的古典唱片品牌为例,这家公司隶属于一家国际唱片集团,它每年的商业盈收只占其唱片集团总盈收的2%,但是这2%已经相当于当今全球古典唱片市场年产值的50%。换句话讲,一家已经占据了全球古典唱片市场半壁江山的公司却只能为自己的商业母体贡献微乎其微的经济利益,其他中小型规模古典音乐厂牌的艰辛更可想而知!
  我个人认为古典音乐在全球日渐式微的本质原因是它的欣赏成本过于昂贵,使得很多原本醉心其中的乐迷力不从心,继而流失。我所谓的欣赏成本包括:昂贵的音乐会票价,昂贵的唱片,昂贵的音乐书籍以及最昂贵的时间成本。这些都是与当今资讯爆炸的时代所相悖的。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去盲目推广普及古典音乐便显得过于一厢情愿。
  至于古典音乐能否复制《百家讲坛》的成功经验,我认为两者无法类比。虽然《百家讲坛》的某些内容从表面来看要比听一首悦耳的古典音乐更复杂,但它毕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子百家始终存在于中国人的骨血中,这些专家学者只是找到了某种独特的角度与形式来释放出大众的潜在兴趣,加之当下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大众更希望通过传统文化来寻找精神慰藉。而飘洋过海的古典音乐却并不具备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历来被媒体视为精英雅士的专属品,所以很难掀起热潮。我还是主张大家抱着吃爆米花看电影的轻松心态去听古典音乐,做一名快乐的音乐爱好者。
其他文献
在当今中国,要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欣赏一场一流的音乐会并不是件难事,然而,要对其中的任何一次经历保持四十八小时或更持久的热情去回味却并不容易。不论是柏林爱乐,还是刚刚离开的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都会以飞快的速度被人们忘却。或许这并不完全是件坏事,说明普罗大众真的开始拥有了可以被称为“生活化”的东西了——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是平常和平凡的。  这里我想说的是在本文写下二十四小时前的一场音乐会—
期刊
法国歌剧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录音完全取决于当时歌剧演出的状况,在古乐器没有复兴之前,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歌剧都不在考虑之列,虽然也并不是很少被演出,也录制过一些片段和咏叹调,但风格在今天来看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精彩的录音版本中,所有剧目几乎都集中在浪漫主义时期,然而这其中还不包括柏辽兹,他的音乐实在太超前了,在那个时候几乎不能被人完全理解,像《特洛伊人》这样的歌剧直到1957年才首次毫无删节地上演
期刊
路易吉·凯鲁比尼(Luigi Cherubini)到底算不算一位“冷门”音乐家?老实说,我也不太清楚。  查一下Amazon网页,他们网上卖的凯鲁比尼作品的CD和DVD,至少有三百七十三张(套),包括一套七张、由EMI公司出版的《凯鲁比尼诞辰二百五十周年纪念版》。凯鲁比尼的主要作品都是歌剧和宗教音乐,他的歌剧作品,包括十一部歌剧、十部喜歌剧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音乐剧、独幕剧等等,总数可达三十五部以上。
期刊
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于2012年6月18日至6月23日在美丽的青岛举行。这次比赛是对我国年轻一代指挥人才的一次检阅,来自国内各音乐院校以及在国外音乐院校中留学深造的十二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比赛的结果是第一名空缺,来自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焦阳获得第二名,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景焕获得第三名,来自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李昊冉进入决赛。  本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山
期刊
埃莱娜·格里莫,法国女钢琴家——仅仅如此简单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格里莫是一位全方位的艺人,充满个人魅力和艺术激情,极具灵气和悟性,更拥有一颗高尚的心灵。作为一名古典音乐演奏家,她用自己的纯粹和精致诠释音乐,被法国《费加罗报》称为“当代最迷人的艺术家之一”。而作为一名生态保护者和人权活动家,她的天赋与口才又让她在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她是畅销书《野变奏》和自传体小说《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的作者。 
期刊
近日,我慕名观看了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此片获得柏林金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亚洲最佳电影等诸多大奖。观此片须有耐心。情节和故事说不上好看,从头至尾没有配乐相伴(直至片尾字幕出现才有音乐切入!),完全写实,但镜头语言非常奇特,绝对不动声色地客观记录,体现了编、导、演的特殊趣味和追求。  影片从头至尾是令人苦恼的争吵和纠葛。夫妻反目,令女儿不知所措。丈夫的父亲罹患老年痴呆,带来无穷无尽的
期刊
《世界名曲在线听系列》丛书由《世界著名组曲欣赏》《世界著名序曲欣赏》《世界著名交响曲欣赏》《世界著名交响诗欣赏》《世界著协奏曲欣赏》《世界著名圆舞曲欣赏》《世界著名通俗钢琴曲欣赏》《世界著名进行曲欣赏》八本组成,每册书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了近二十幅精美图片,并配一张CD-ROM光盘,读者既可在CD机上聆赏一小时与书配套之曲目,亦可在电脑上免费在线聆听近三十小时的音响资源。  此套音乐爱好者丛书力求向普
期刊
间奏曲(1976年—1978年)  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绝大多数“右派分子”得到平反,恢复原来的工作,朱建的“右派”帽子也被摘除了。高校恢复高考,贺绿汀院长出面,把朱建调回上海音乐学院。  第三乐章(1979年—2004年)  发奋工作—出书—现代音乐研究—各方面的工作  1979年3月,朱建回到了位于汾阳路的上海音乐学院。  朱建的行李存放在学校仓库中,不想突遭大火,令他十分惋惜的是,那部一直珍
期刊
我第一次听见古斯达夫·杰纳(Gustav Jenner,1865-1920)这位音乐家的名字,是在ABC FM古典音乐电台,那次播放的是他的《F大调钢琴四重奏》。我很喜欢,于是买来了CPO公司出的两张一套杰纳的室内乐作品。然后,就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杰纳的生平和他的其他作品。  古斯达夫·杰纳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学者,1865年12月3日出生在德国北部一个叫思尔特(Sylt)的岛上。他的祖先是苏
期刊
最近,得到了一张唱片,内容是关于一对父子的,这不由得使本人联想起其他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一系列“父与子”题材的作品:有屠格涅夫创作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有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布劳恩风行于二十世纪、充满着人性睿智的漫画全集,有当代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完成于二十一世纪的那部极具诗意且唯美的同名电影,当然还有我国著名的电影演员陈强、陈佩斯父子亲任主演的北影厂中国影片。这些作品无论其以何种艺术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