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镜头中的生活流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cl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我慕名观看了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此片获得柏林金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亚洲最佳电影等诸多大奖。观此片须有耐心。情节和故事说不上好看,从头至尾没有配乐相伴(直至片尾字幕出现才有音乐切入!),完全写实,但镜头语言非常奇特,绝对不动声色地客观记录,体现了编、导、演的特殊趣味和追求。
  影片从头至尾是令人苦恼的争吵和纠葛。夫妻反目,令女儿不知所措。丈夫的父亲罹患老年痴呆,带来无穷无尽的琐事与烦恼。请来保姆护工,矛盾更加尖锐,并导致丈夫和保姆之间因口角发生肢体冲突。保姆有孕在身,在冲突中流产,遂将该丈夫告上法庭。妻子出面调停企图以钱私了。全剧的高潮戏是保姆因宗教敬畏而不愿撒谎,拒绝金钱的收买。影片结尾仍是夫妻离婚,但女儿究竟跟从父亲还是母亲没有交代,给观众留下巨大问号。
  导演用极端的写实和冷静的观察,娓娓道来一个近乎是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式的命题——在“现代性”的当代世俗社会中,价值冲突的无所不在以及无法解决。大有深意的是,影片中的所有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冲突中无一清白,丈夫、妻子、女儿、保姆、保姆丈夫,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在某些关键时候都无法保持绝对的正直和纯净。或许孩子是纯洁的——丈夫看着女儿质问的眼睛,只好承认自己撒了谎以免受牢狱之灾。但女儿为了保护父亲,在法庭上只能做了假证。妻子为了自己的幸福决意抛弃家庭移居国外,而保姆为了让自己丈夫得到赔偿金而口出谎言……
  
  但另一方面,戏中每个角色又都是可圈可点的“好人”——丈夫无怨无悔地照料痴呆父亲;妻子与丈夫反目后仍能伸出援手;女儿以自己的稚嫩方式全力维护着这个行将破碎的家;保姆在高潮戏中,不肯将手放在《古兰经》上发誓以免犯下亵渎神明之罪,观众在吃惊之余会在内心产生震动……即便是让人有点讨厌的保姆丈夫,也在剧中表现了应有的正义感和对自己尊严的坚持。这样观察生活的视角只能出自如伊朗这样原教旨宗教和现代文明形成错综复杂关系的国度。但其中关于人与人相处的艰难和不易、社会阶层的分裂和敌对、正直和谎言的悖论关系、终极价值与日常生活的矛盾冲突这些复杂而多面的命题,却具有超越“地方经验”的“全球化”普遍性。从日常生活的纠葛中,显现形而上的深刻质疑和关切。提出问题,但并不提供答案——这是真正的艺术电影,尽管少一点“观赏性”。
  正如此片所示——看似不经意的日常琐事,显现出深邃的象征和回味无穷的寓意:如丈夫和妻子的离婚,难道仅仅是一般的夫妻不和?贯穿全剧的矛盾——究竟是承认事实,还是为了当下的利益而违背良知,难道仅仅是剧中人的“个体”命题而不是所有人的“普遍”困境?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用看似“地方”和“个别”的故事深刻地揭示出当代人的生存境遇,因而它才触动了我们这些与伊朗看似并没有明显关联的中国人——还有德国、美国、亚洲的那些电影评委,以及其他的地球人。艺术,往往着眼于身边小事,但其根本指向却是无限和永恒。《一次别离》是卓越的例证。
  一个特别的吊诡(Paradox)是,以我这种有“职业习惯”的音乐人看(听)来,影片虽没有配乐,但却显露了某种具有强烈音乐感的节奏速率和形式构造。该片开头和结尾的场景与镜头——法庭上的人物特写——分明是“呈示”(引子)与“再现”(尾声)的借用。戏中的两条主线,其一为丈夫、妻子一家的纠葛,其二为保姆加入后所产生的矛盾,完全类似音乐中的两个主题(甚至可被看作是奏鸣曲式中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它们通过陈述、加工、发展和交织持续推进,彼此支撑而又相互补充,力度和热度不断加强,并在影片靠近结尾处达到上文已提及的高潮。其他的人物关系和矛盾纠葛,看似不经意的枝蔓,其实与上述两条主线(两个主题)或构成衍生(如保姆与其丈夫之间的争吵和矛盾),或形成对比(如两个敌对家庭中那两个无辜孩童所代表的温馨与天真),似乎就像是音乐中的复调对题或帮衬声部,为整体叙事的结构搭建和步履推进做出不可或缺但又难以察觉的贡献。影片因而呈现出良好的节奏控制和清晰的形式布局,真正是有条不紊、步步为营。这直接导致此片总体风格上的另一个吊诡:看似生活流的纪录片式实录,其实暗藏编导用心良苦的艺术建构。所谓“有艺不露,乃为真艺”(拉丁语古谚“ars est celare artem”),此片看来深得艺术普遍规律之精髓。
  于是我们看到,生活如何使艺术充满了实在和质量,而艺术又如何悄然无声地让貌似杂乱的生活展现出内在的结构。
其他文献
音乐剧界的“头牌小生”迈克·波尔(Michael Ball)长期活跃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2013年2月14日,应上海大剧院邀请,他在大剧院开业十五周年纪念晚会——“不说再见”特别音乐会上,以压轴嘉宾的身份,首次为中国观众现场演唱了多首音乐剧名曲。  本刊特约东上海演艺中心市场部经理裘晔与迈克·波尔先生面对面交流了一些音乐剧界的相关话题,以飨读者。  ● - 裘晔 ○ - 迈克·波尔  
期刊
2012年12月13日,在莫斯科的加琳娜·维谢涅夫斯卡娅(Galina Vishnevskaya)歌剧艺术中心外有一列数百人的行列,人们的神情庄重肃穆,他们手持着鲜花,静静地等候着去向这位杰出艺术家的遗体告别。场馆内哀乐低回,花圈环绕,逝者安祥地躺在鲜花丛中。现场的大屏幕上一遍遍地回放着她生前的音容笑貌,那熟悉的歌声和亲切的形象让人们沉浸在对她无限的怀念之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亲临告别仪式现场,献上
期刊
在演奏西方古典音乐所用的众多乐器中,我当然也跟绝大多数爱好者一样,喜欢钢琴、小提琴。不过,除此之外,我对管乐器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弦乐器和某种管乐器的合奏,比如说,单簧管五重奏:在四种弦乐器合奏的背景上,再加上一把单簧管,音乐听起来就像黑色的天幕上出现一片点点闪烁的星光,或者像深深浅浅的绿色丛林中开出一簇簇鲜红、金黄的鲜花,又或者像一望无际、蓝色锦缎般的汪洋上出现了无数星星点点的白色浪花,音乐的色彩
期刊
10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我在上海见到了陈其钢。握手时,他亲和地微笑,依然是那么的温文尔雅,轻声细语,神态自若,一点都看不出他刚经历了一次丧子的剧痛。此番他是为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专程来沪的,作为这个计划的首席评委,他置个人痛苦于度外,依然马不停蹄、井井有条地全力开展实施工作,实在难能可贵,令人肃然起敬。  一拍即合,首届成功  作为华人作曲家的代表人物,陈其钢声誉卓著,但他更着眼于中国音乐的
期刊
本人并不是音乐圈内人,要写朱建这样一位音乐家,真可谓有点“不自量力”。之所以写,源自内心的那份感动。这份感动不仅我有,上师大老年大学的吴祥兴校长有,班上的贝彦良老师有,朱建的亲戚朋友老同学们,还有许许多多听过他课的学生们,及上海音乐学院的教职员工都有。  音乐是全人类的宝藏,高雅音乐是人类智慧的沉淀,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因斯坦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他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
期刊
在当今中国,要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欣赏一场一流的音乐会并不是件难事,然而,要对其中的任何一次经历保持四十八小时或更持久的热情去回味却并不容易。不论是柏林爱乐,还是刚刚离开的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都会以飞快的速度被人们忘却。或许这并不完全是件坏事,说明普罗大众真的开始拥有了可以被称为“生活化”的东西了——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是平常和平凡的。  这里我想说的是在本文写下二十四小时前的一场音乐会—
期刊
法国歌剧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录音完全取决于当时歌剧演出的状况,在古乐器没有复兴之前,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歌剧都不在考虑之列,虽然也并不是很少被演出,也录制过一些片段和咏叹调,但风格在今天来看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精彩的录音版本中,所有剧目几乎都集中在浪漫主义时期,然而这其中还不包括柏辽兹,他的音乐实在太超前了,在那个时候几乎不能被人完全理解,像《特洛伊人》这样的歌剧直到1957年才首次毫无删节地上演
期刊
路易吉·凯鲁比尼(Luigi Cherubini)到底算不算一位“冷门”音乐家?老实说,我也不太清楚。  查一下Amazon网页,他们网上卖的凯鲁比尼作品的CD和DVD,至少有三百七十三张(套),包括一套七张、由EMI公司出版的《凯鲁比尼诞辰二百五十周年纪念版》。凯鲁比尼的主要作品都是歌剧和宗教音乐,他的歌剧作品,包括十一部歌剧、十部喜歌剧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音乐剧、独幕剧等等,总数可达三十五部以上。
期刊
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于2012年6月18日至6月23日在美丽的青岛举行。这次比赛是对我国年轻一代指挥人才的一次检阅,来自国内各音乐院校以及在国外音乐院校中留学深造的十二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比赛的结果是第一名空缺,来自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焦阳获得第二名,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景焕获得第三名,来自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李昊冉进入决赛。  本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山
期刊
埃莱娜·格里莫,法国女钢琴家——仅仅如此简单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格里莫是一位全方位的艺人,充满个人魅力和艺术激情,极具灵气和悟性,更拥有一颗高尚的心灵。作为一名古典音乐演奏家,她用自己的纯粹和精致诠释音乐,被法国《费加罗报》称为“当代最迷人的艺术家之一”。而作为一名生态保护者和人权活动家,她的天赋与口才又让她在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她是畅销书《野变奏》和自传体小说《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的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