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与研究。这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对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等为理论依据,采用行动研究法、实践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结合仙居县职业中专实际情况,开展对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局域网环境下的资源建设与专业课教学实践和研究。通过研究和实践,初步创建一个基于局域网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出基于局域网环境下的分层网络教学系统模型以及局域网的软、硬件平台模型,提出基于中职局域网环境的专业课教学模式。
当今的网络时代是一个资源高度共享的时代。教学资源的共享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且各种由软件公司开发的教学资源库也充斥网络,但是由一线教师开发的真正适合教学的资源库比较少,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库更可谓凤毛麟角。建设一个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库,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可谓一举多得:对于教师来说,高质量的备课、精美的课件制作离不开强大的资源背景;而对于学生来说,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能力;对于学校来说,局域网环境的硬件投入必将要为学校的教学提供强大支持,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将成为网络时代的心脏[1]。
中职局域网环境下的资源建设与
专业课教学的研究
初步创建基于局域网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基于局域网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类型包括专业课媒体素材、练习题和考试题库、教案和课件。资源库主要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与学习的学科资源。网络资源有着很多其他载体没有的独特优越性:容量巨大、超文本方式、资源多媒体化,等等[2]。
1)局域网教学环境的组成结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个别化学习理论,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保留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又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合作”二者结合起来。
2)校局域网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在硬件上:学校具备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创建具有路由功能的校园局域网系统。在软件上: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做到各资源库素材能基本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创建学科备课系统和课件库。
局域网环境下专业课教学模式通过对学校计算机、旅游等专业课在局域网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使用调查和实验等方法研究基于中职局域网环境下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构建局域网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
1)局域网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因此,局域网教学正是适应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其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2大类:①集体教学模式;②自主学习模式。
2)基于局域网环境下的教学方式。
①示范教学方式。以教师使用局域网为主的示范教学方式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使用,主要把CAI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和交流,其模式结构流程:创设情境——引导思考——学习交流——训练运用——总结评价。这种教学方式较适合硬件配备不足的学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一般的教师,目前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取得良好效果。
②情景教学方式。此方式是在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对所学知识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通过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其结构流程: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任务——小组分工——合作交流——互动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在计算机专业、机械专业的教学中运用广泛,效果良好。
③讨论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展开学习讨论,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网络上的在线问答,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课堂讨论不断深化,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从中获得知识。此方式能极大地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其模式结构流程:提出讨论主题——自主学习——网上交流讨论——各组评审——得出结论。这种方式完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交流互动、自主学习的目标,但对硬件设施及师生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故在目前条件下尚难普及。
④探究教学方式。这种模式是教师利用网络,广泛收集有关教学资料,精心设计网络型课件,引导学生在网络条件下自主学习,其模式结构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网上互动——测试小结。这种方式在部分专业探究式教学中运用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效果良好,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
研究的思考
局域网教学有沦为“电灌”的危险局域网教学使人们解决了传统手段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教学问题,可以为传统的课堂带来新的活力。许多教师也开始注意运用网络技术,但是事实却并不尽如人意。许多信息载体只是着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形象刺激,忽视思维训练,没有注意开发学生的心智,甚至剥夺他们享受思考的乐趣。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目的来组织教学,只不过由原来的“人灌”变成“电灌”或“人灌 电灌”,计算机沦落为“应试教育”的强有力工具。
师生情感交流相对减少过分依赖网络技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相对减少。课堂不见师生只见计算机,只见频频的点点动作,难觅会心的交流。这是工具的负面效应。因此要注意技术和人文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郭建伟.计算机基础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职业中专)
当今的网络时代是一个资源高度共享的时代。教学资源的共享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且各种由软件公司开发的教学资源库也充斥网络,但是由一线教师开发的真正适合教学的资源库比较少,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库更可谓凤毛麟角。建设一个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库,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可谓一举多得:对于教师来说,高质量的备课、精美的课件制作离不开强大的资源背景;而对于学生来说,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能力;对于学校来说,局域网环境的硬件投入必将要为学校的教学提供强大支持,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将成为网络时代的心脏[1]。
中职局域网环境下的资源建设与
专业课教学的研究
初步创建基于局域网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基于局域网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类型包括专业课媒体素材、练习题和考试题库、教案和课件。资源库主要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与学习的学科资源。网络资源有着很多其他载体没有的独特优越性:容量巨大、超文本方式、资源多媒体化,等等[2]。
1)局域网教学环境的组成结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个别化学习理论,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保留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又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合作”二者结合起来。
2)校局域网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在硬件上:学校具备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创建具有路由功能的校园局域网系统。在软件上: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做到各资源库素材能基本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创建学科备课系统和课件库。
局域网环境下专业课教学模式通过对学校计算机、旅游等专业课在局域网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使用调查和实验等方法研究基于中职局域网环境下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构建局域网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
1)局域网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因此,局域网教学正是适应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其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2大类:①集体教学模式;②自主学习模式。
2)基于局域网环境下的教学方式。
①示范教学方式。以教师使用局域网为主的示范教学方式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使用,主要把CAI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和交流,其模式结构流程:创设情境——引导思考——学习交流——训练运用——总结评价。这种教学方式较适合硬件配备不足的学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一般的教师,目前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取得良好效果。
②情景教学方式。此方式是在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对所学知识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通过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其结构流程: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任务——小组分工——合作交流——互动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在计算机专业、机械专业的教学中运用广泛,效果良好。
③讨论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展开学习讨论,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网络上的在线问答,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课堂讨论不断深化,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从中获得知识。此方式能极大地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其模式结构流程:提出讨论主题——自主学习——网上交流讨论——各组评审——得出结论。这种方式完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交流互动、自主学习的目标,但对硬件设施及师生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故在目前条件下尚难普及。
④探究教学方式。这种模式是教师利用网络,广泛收集有关教学资料,精心设计网络型课件,引导学生在网络条件下自主学习,其模式结构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网上互动——测试小结。这种方式在部分专业探究式教学中运用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效果良好,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
研究的思考
局域网教学有沦为“电灌”的危险局域网教学使人们解决了传统手段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教学问题,可以为传统的课堂带来新的活力。许多教师也开始注意运用网络技术,但是事实却并不尽如人意。许多信息载体只是着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形象刺激,忽视思维训练,没有注意开发学生的心智,甚至剥夺他们享受思考的乐趣。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目的来组织教学,只不过由原来的“人灌”变成“电灌”或“人灌 电灌”,计算机沦落为“应试教育”的强有力工具。
师生情感交流相对减少过分依赖网络技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相对减少。课堂不见师生只见计算机,只见频频的点点动作,难觅会心的交流。这是工具的负面效应。因此要注意技术和人文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郭建伟.计算机基础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