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诗歌与评奖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诗歌的黄金岁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给新诗创造的众声喧哗的局面,非常令人怀念:新人涌现,力作迭出,全社会对于诗歌都处于响应性状态。有四个合唱群落:归来者和资深诗人,朦胧诗人和新来者,他们的不同乐音组成了诗歌的新时期交响曲,创造了新诗发展史上的一页辉煌篇章。
  在绮丽的春天里,一大批饱经风霜的诗人从社会底层、从被“奇异的风”卷去的地方归来。归来者是一批相当成熟的诗人。他们本来就是家国命运的关注者,经历了超出人们想象的种种苦难和创伤,使他们加强了和底层民众的血肉联系和精神相通,“诗穷而后工”,他们迎来了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春天。还有不少不属于“归来者”的资深诗人也在热情歌唱,贺敬之的《中国的十月》,李瑛的《一月的哀思》,都是一时洛阳纸贵的作品。
  当新诗在新时期由对历史的反思转向对自身的反思的时候,当新诗开始敞开双臂拥抱当代世界的时候,朦胧诗人以过去人们不熟悉的新奇面貌赢得了年轻一代的喝彩,引起巨大的回声。“朦胧诗人”基本上是一个“知青诗人群”,这是一个特殊时代造就的诗群。比起“归来者”,他们的内在视野更加自由、自在和开阔。还有一个新来者诗群,这就是新时期不属于朦胧诗群的年轻诗人。新来者为数很多,他们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那批新来者。如果说,50年代那批新人的“新”是新中国的“新”,那麽他们的“新”就是新时期的“新”,他们与朦胧诗群在让诗回归本位的努力中靠得很近。
  就是在这样的诗歌大繁荣的语境下,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文学奖”在1983年应运而生。文学圈内的年轻朋友很多人现在只知道鲁迅文学奖。其实,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这三届全国文学奖,可是当年的权威獎项,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也可以算作是今天的鲁奖的前身。
  和鲁迅文学奖一样,全国文学奖以文体分设评委会,每届评委会的成员都是一时之选。评委会名单先在《人民日报》公示,公示期三个月。新诗奖只评诗集,不评单篇,所以全称是“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
  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的评奖程序是,由各省作家协会和全国重要出版社按分配名额推荐,每届推荐的总数是两百多部。再由读书班子(又称专家班子)向评委会报送一个超过评奖数一两倍的推荐书目,每本推荐诗集附上500字的推荐语,供评委参考。读书班子由中国作家协会聘请评论家组成。评委会总要开会一两周。评委会投票,要2/3才能通过。所以每届评奖,都得反复讨论,多次投票,才能分几次评够预定数额的获奖诗集。
  第一届全国文学奖评选1979-1982出版的诗集,最后评出一等奖7名(艾青、张志民、李瑛、公刘、邵燕祥、流沙河、黄永玉);二等奖3名(胡昭、傅天琳、舒婷)。艾青的获奖诗集《归来的歌》后来成为诗歌史上新时期一个重要流派“归来者”的命名来源。二等奖的两位新秀傅天琳和舒婷,虽然是年轻的新人,但是当时已经名满全国。傅天琳的《绿色的音符》和舒婷的《双桅船》都拥有巨量粉丝。
  我是第二届(1983-1984)的读书班子成员。读书班子可辛苦了,在北京八里庄读书半个月,日夜地读,连床下都堆满诗集,眼睛最后都有些红肿。读书班子时有争论,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也许由于读书班子成员的审美标准是大体一致的,所以最后总能取得共识。第二届评出16本诗集,按获票多少排序,作者分别是艾青、杨牧、晓雪、牛汉、邵燕祥、周涛、林希、邹荻帆、张学梦、李钢、曾卓、李瑛、雷抒雁、张志民、陈敬容和刘征。
  在这届获奖诗集里,名列第四的牛汉的《温泉》在读书班子里呼声很高,在读书班子里获得的是全票。颁奖以后,我把这个情况告知牛汉,牛汉握住我的手,说:“这个情况我知道了,谢谢你们啊!”《温泉》收入的几乎都是牛汉写于五七干校的诗篇。牛汉说:“我的诗不是个人的自传,而是历史大传的一个微小的细节,是历史结出的一枚果子。”
  李钢是重庆诗人。李钢从北京领奖回来后,给我电话,要在重庆市中区一家著名餐厅请我吃饭,他说他请到了一位很难请动的资深大厨主理。那个时候“蓝水兵”李钢可是名震神州啊,在读书班子里根本没有异议。可是,我所在的西南师范学院位于重庆远郊的北碚,和重庆相距有40多公里。那个年代,又没有出租车,往返市中区何其艰难。如果吃了那顿饭,还得赶最后一趟晚班车回学校。我在电话里对李钢说:“算了,李钢,祝贺你,吃饭就拉倒吧!”
  1988年举行第三届(1985-1986)评奖,我再次应聘参加读书班子。读书班子的工作在1988年1月18日结束,我买好机票,准备次日返回重庆。谁知18日突发紧急状况:一架由北京飞往重庆的客机22点15分在距重庆白市驿机场约5公里处坠毁,10名机组人员、98名中外旅客全部不幸罹难。这场悲剧后来叫“重庆118空难”。消息传出,一片惊慌,家里发来电报,要我赶快退掉1月19日的机票,改乘火车回重庆。18日晚间作家协会书记处宴请读书班子,党组书记唐达成率全体书记出席,我被安排和艾青同在一席。我向艾青说了这事,艾青对我说:“吕进,别去退票了。你想想,这个时候乘飞机应该是最安全的。不可能一架一架地往下掉吧?”我笑起来,听从了他的劝告。
  在《人民日报》公示的第三届评委会名单是:主任艾青,副主任公木,委员:臧克家、冯至、李瑛、屠岸、杨子敏、晓雪、谢冕、李元洛、吕进、张同吾、朱先树和阿红。绿原原本是初步名单中的副主任,但是他本人报了奖,因此依例取消,改由公木接任,公木时任吉林大学副校长。这届评委会仍以北京人士为主,几个京外人士是吉林的公木、云南的晓雪、湖南的李元洛、四川的吕进和辽宁的阿红。我和阿红既是读书班子成员,又是评委,成了贯穿始终的“知情人士”。
  第三届评奖,也就是最后一届全国文学奖了,诗集奖评委会是在北京北纬饭店举行的,年事比较高的几位评委,如艾青、臧克家、冯至都不住在宾馆。有一天,我们几个年轻评委向臧克家和冯至索要墨宝。冯至给我写的条幅是郑板桥为自己书斋撰写的那副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第二天开会时,我正在就一本诗集的评价发言,李元洛开玩笑地插话说:“吕进,讲话简短些,冯至先生不是叫你‘删繁就简三秋树’吗?”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冯至闻言很为不安,连忙摆手,说:“不,不,不,我还有下一句嘛:领异标新二月花。”大家都笑起来。
  评委会前一大半时间都是读书,评委各有自己的时间安排,所以评委会不吃桌餐,每天每位评委按照用餐标准自己去宾馆餐厅吃饭,然后签单。冯至总是很小心地算账,生怕超标。我们几位年轻评委就故意向他提建议:“冯先生,这饮料可好喝了,来一罐吧!”“冯先生,烤鸭真是好吃,来一份吧。”而冯至常常摆手拒绝:“不行,不行,我的钱已经用完了。”有一天,谢冕在他的房门上贴出一张字条:“我今天回北大去了,请把我吃掉!”于是,年轻评委们就钻空子了,都以“吃谢冕那份”为借口,加了一倍餐费。晚上,负责会务的朱先树到前台结账,不解地说:“今天餐费怎么会这样多啊?”引来一片笑声。
  李瑛当时是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长,出访日本,所以提前投票,他的选票事先密封在一个信封里,计票时由艾青当众拆开。第三届评奖虽然充满争论,个别人选还征求了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的意见。除读书班子推荐的15部诗集外,评委会还从报奖篇目里增选了10部诗集,一共25部候选。经过4轮投票,才有10部诗集得到超过2/3的赞成票获选。按得票多少,获奖作者是:叶延滨(《二重奏》)、绿原(《另一只歌》)、吉狄马加(《初恋的歌》)、李小雨(《红纱巾》)、刘湛秋(《无题抒情诗》)、郑敏(《寻觅集》)、北岛(《北岛诗选》)、梅绍静(《她就是那个梅》)、叶文福(《雄性的太阳》)和晓桦(《白鸽子,蓝星星》)。10人中有个四川新人吉狄马加,彝族诗人,在凉山。我不认识这位诗人,也是第一次读到他的诗。
  吉狄马加的获奖诗集《初恋的歌》,是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这部诗集由我起草读书班子的推荐语,我在评委会上介绍了读书班子和我本人的意见。这本写少数民族的诗集,摆脱了通常的套路,不只是靠展示民族的风俗风情取胜,而是着墨于人性和人情,写得很美,所以,在少数民族题材的报奖诗集中,显然高出一大截,是过去很少见到的优秀之作。我说,“这本诗集也许告诉我们,一个值得注意的新人出现了”。颁奖后不久,我到成都参加四川省作代会,马加找到我的房间来看望,我们才第一次见面。他告诉我一个“秘密消息”:他可能从凉山调到成都,到四川省作家协会工作。我很高兴,说“祝贺,祝贺哟”。后来,他由成都而北京,现在已经是蜚声中外诗坛的著名诗人了,《初恋的歌》只是他走出的第一步。
其他文献
沈天鸿的现代诗歌理论及其美学建构,除了体现在他的《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这本现代诗歌理论专著中,相当一部分还散轶在他的序跋之中。我认为,两者相加才能构成沈氏现代诗歌理论的完整体系。也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出发,才能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并“把盏”他现代诗歌理论的整个链条即完整谱系。  陌生感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认为,“文学即技巧。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
期刊
2020一开年,随着疫情的蔓延,中国人就进入了一种惊恐、彷徨和无助的境地,就像一列正常行驶的火车突然开进了不知所往的黑洞,也像一架正在巡航的飞机一下掉入了黑色的山谷。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惊恐万状、无所适从并十分无奈,数以万计的人呆在家中,数以亿计的人正常生活受到干扰,甚至中断了所有的工作,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也不得不受到严重的制约,让我们不断地感知像是世界末日的景像。在中国五千多
期刊
听到声音驳船来  听到声音驳船来  带着厚皮的鼓  和一面小布旗  顺着古闽江上流  听到声音驳船来  没有眼睛  也没有乌黑的大烟  也没有自己的螺旋桨  泛起高高的浪花  听到声音驳船来  像盲子那样慢慢地来  他看不见你  也看不见前面的水  还装着一百年也这样地过去  聽到声音驳船来  ——原刊于《作家》2018年第7期  推荐语  “听到声音驳船来”在整首诗里反复出现,富有质感地铺展在字
期刊
整整一个上午  父亲在花园里忙活——  除草,翻地,搭建花架,修理管线  他清空所有的杂物  为春天腾出位置  他觉得自己也是多余的  但却有足够的耐心  偶尔停下来  跟母亲说两句话  最后,他给柿子树  澆水  仿佛一瞬间  柿子便挂满了枝头  而他并不知道  我曾想把母亲的骨灰  在柿子树的根部  安  放  ——原刊于《封面新闻—名家方阵》2020年3月11日  推荐语  《根部》是一首写
期刊
女性诗歌曾经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后来也被一再提起、引发广泛的讨论。我在数个场合下被问及对女性诗歌的看法。在听到了关于女性诗歌的七嘴八舌的议论后,我不禁生出疑问(套用一个很俗的句式):当我们在谈论女性诗歌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  在我看来,对女性诗歌的“女性”的理解至少有三个层面:其一,显然是一种性别(意识),也就是突出女性和男性在性别上的差异,这是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其二,是女性作为一种社会身
期刊
诗是古代文学的正宗,处于中国文化文类等级的上层,小说则属稗官野史,假语村言者流,很难想象尊卑观念深入骨髓的士大夫会屈尊纡贵,将二者嫁接为诗体小说,即便是叙事诗,与浩如烟海的抒情诗相比,也是凤毛麟角。  “叙事诗”与“诗体小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偏正短语,叙事诗的中心词是“诗”,即有叙事性成分的诗,而诗体小说的中心词是“小说”,即以诗歌形式写的小说,它们必须遵循各自的美学规范。诗的本质是言志缘
期刊
诗和散文(本文所说的“散文”是小说、戏剧、散文等非诗文体的统称)是有文体界限的。不清楚这个界限,就不配做诗人。《清诗话》收录了吴乔的《答万季·诗问》,共有27篇精彩的答问。说到诗文区别时,有这样一段话:“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制辞语不同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啖饮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美,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
期刊
这些松树,这些秋天的橡树,这些岩石,  这水域晦暗而又为风所触动——  我像你一样,你黑色的小舟,  漂过那被凉凉的泉水所喂养的水域。  大片的水下,自孩提时代起,  我就梦见过奇异的黑色珍宝,  梦见的不是黄金,或奇石,而是真正的  馈赠,在明尼苏达苍白的湖下。  这个早晨,也漂流于黎明的风中,  我感觉到我的手,我的鞋,还有这墨  水——  如躯体的所有部位那样,漂流于  肉体和石头之云的上空
期刊
大解的诗,我是熟悉的。从他的名作《百年之后》到《个人史》,他的诗一直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对于生活深处的挖掘,延续着对于语言的挑剔与不苟合,这对于一位已经有广泛影响力的诗人而言是难能可贵的。  读大解这组诗歌近作,不论是一段偶然的沉思,还是一次远方的出行所见,他都能在生活的体验地中找到智慧的一面,并用诗歌语言巧妙而精彩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或思想。透过句里行间的用词、断句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对于诗歌的敬畏之
期刊
在新诗回暖的季节读到牛放的诗集《诗藏》,那感觉可以借用卞之琳的诗句表达:“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无题一》)  这是诗的春潮,情的春潮,牛放的诗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诗藏》收诗作68首,分别归入“最后的净土”“最后的民族”“最后的皈依”三章。对于自己在其间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藏地——以西藏为核心的藏族聚居地,牛放用这三个心灵的诗章表达了真诚的敬畏。  我感觉到了:他在追寻藏地之灵,用一颗唯美的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