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中学生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对中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科学类学科,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地理具有综合性和地区性的特点,侧重于地理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地理;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的特点,是指通过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拥有人地观念和区域认知,在综合思维下具备地理实践能力。其中人地观念是指人地协调观,包含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区域认知是指把地理环境组织对区域加以认识的思维能力;综合思维是指认识地理现象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地理問题的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在信息技术和地理工具支撑下地理活动表现出的行动能力。本文从探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方面展开论述。
一、从区域显著特征入手培养中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区域认知是指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并通过认知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区域认知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所以要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让学生具有区域认知能力。在区域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从区域特点角度入手学习远比枯燥的经纬度学习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从区域的显著特征入手学习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理解起来更容易记忆深刻。其次,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画图、识图的好习惯,地理学科不能仅凭语言描述来展示出区域位置和特点,需要学生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辅助于地图,这样不仅更直观而且更准确。学生在地图上认知区域,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比如人教版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节内容,在了解区域地理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在进行生态建设时究竟是要种草、造林还是种植灌木?在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时首先需分析西北地区的具体区域特征,从显著特征作为切入点,分析出西北地区生态建设最适合的种植方案。
二、在问题分析中提高中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一个整体。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也会发展和变化,所以地理环境是很复杂的,在分析地理事象时要综合考虑,需要学生拥有综合思维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时,高中地理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同时也可以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自主讨论过程中发散思维,更加全面地分析地理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针对高中生要由浅入深的提出综合性问题,让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更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分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时,通过识图分析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变化问题。学生在进行分析时,要从考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涉及到的地理要素入手,来观察和分析这些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路将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降水、植被和农业等地理因素结合起来,了解到西北地区干旱这一显著特征,接下来再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和具体生态环境建设方案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三、在地理实验中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离不开地理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为系统的了解,并能在实验过程中具备核心素养要求的行动能力。比如老师让学生设计一个地理实验,通过实验来展示出风沙活动中,风力大小、沙源与植被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在实验中记录下观察结果并进行自主分析。
四、教学中贯穿始终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就是指人地协调观,是对人口与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科学认识。在高中地理的教學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到人地关系,并能找到符合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途径。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时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调查或者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并进行分析,认识到其危害。比如让学生分析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学生在查阅资料和分析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人地关系。其次,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数据信息了解真实的环境问题。再次,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领悟到生态环境破坏后的不可逆,比如当今社会的荒漠化问题,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延缓荒漠化的速度,但是却无法再恢复到荒漠化之前的生态环境,以此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具有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始终的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有效的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红.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6(5):29-34
[2]杨超.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7):113-114
[3]冯光炜.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18(9)
关键词:高中地理;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的特点,是指通过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拥有人地观念和区域认知,在综合思维下具备地理实践能力。其中人地观念是指人地协调观,包含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区域认知是指把地理环境组织对区域加以认识的思维能力;综合思维是指认识地理现象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地理問题的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在信息技术和地理工具支撑下地理活动表现出的行动能力。本文从探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方面展开论述。
一、从区域显著特征入手培养中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区域认知是指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并通过认知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区域认知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所以要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让学生具有区域认知能力。在区域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从区域特点角度入手学习远比枯燥的经纬度学习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从区域的显著特征入手学习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理解起来更容易记忆深刻。其次,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画图、识图的好习惯,地理学科不能仅凭语言描述来展示出区域位置和特点,需要学生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辅助于地图,这样不仅更直观而且更准确。学生在地图上认知区域,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比如人教版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节内容,在了解区域地理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在进行生态建设时究竟是要种草、造林还是种植灌木?在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时首先需分析西北地区的具体区域特征,从显著特征作为切入点,分析出西北地区生态建设最适合的种植方案。
二、在问题分析中提高中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一个整体。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也会发展和变化,所以地理环境是很复杂的,在分析地理事象时要综合考虑,需要学生拥有综合思维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时,高中地理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同时也可以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自主讨论过程中发散思维,更加全面地分析地理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针对高中生要由浅入深的提出综合性问题,让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更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分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时,通过识图分析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变化问题。学生在进行分析时,要从考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涉及到的地理要素入手,来观察和分析这些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路将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降水、植被和农业等地理因素结合起来,了解到西北地区干旱这一显著特征,接下来再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和具体生态环境建设方案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三、在地理实验中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离不开地理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为系统的了解,并能在实验过程中具备核心素养要求的行动能力。比如老师让学生设计一个地理实验,通过实验来展示出风沙活动中,风力大小、沙源与植被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在实验中记录下观察结果并进行自主分析。
四、教学中贯穿始终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就是指人地协调观,是对人口与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科学认识。在高中地理的教學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到人地关系,并能找到符合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途径。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时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调查或者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并进行分析,认识到其危害。比如让学生分析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学生在查阅资料和分析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人地关系。其次,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数据信息了解真实的环境问题。再次,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领悟到生态环境破坏后的不可逆,比如当今社会的荒漠化问题,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延缓荒漠化的速度,但是却无法再恢复到荒漠化之前的生态环境,以此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具有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始终的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有效的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红.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6(5):29-34
[2]杨超.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7):113-114
[3]冯光炜.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