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脱离实际、盲目兴建景观亮化设施,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城镇建设中屡有发生,不仅造成国家财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助长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
在此我们不妨先探究一下什么是“面子”?面子,最直接的含义是物体的表面,引申为体面、情面;而里子,是指事物的里面和内部,也指本质和内涵。中国的“面子”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那些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事,大多是好事;大凡那些只要面子没有里子的事,往往都跟华而不实、爱慕虚荣联系在一起。自古至今,一味好“面子”的,多数没啥好下场。
在古代,从极尽奢靡的阿房宫到耗尽国库建造的圆明园,都是“面子工程”,结果却落了个可怜焦土的结局。在当今,尤其是个别贫困地区举债大搞特搞的政绩工程: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独山举债,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致使县里债务高达400多亿元;湖北恩施一村镇把中央扶贫专项资金801万元,挪去做“面子工程”打造土家特色街区;陕西韩城斥资1.9亿元,打造“鲤鱼跃龙门”景观假山跌瀑、人造水系等亮化工程;甘肃榆中投资6200万元,新建秦汉仿古城门和景观广场……以上种种“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脱离实际。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面子”,失了“里子”,最终丢了“帽子”,害了当地老百姓。
1934年,鲁迅在《说“面子”》一文里讲中国人的“面子”外国人始终不理解,他一针见血,国人的所谓的“面子”,其实,“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诚然,作为普通百姓有些爱面子、撑面子,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打肿脸充胖子,多是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里咽,大不了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罢了。但是若身为一方父母官好“面子”,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面子工程”折射出的是错位的发展观和扭曲的政绩观。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一方执政者或决策者,他们不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道理 ,更直白地说,他们丢了“为人民服务”的“里子”,丢了“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一味追求“短平快”地升官发财。所以要治理“面子工程”,首要的是让地方执政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为什么“面子工程”屡被整治,却又屡禁不绝呢?究其原因,就在于在一些人眼中,它是“政绩工程”,可以凭此“佳绩”实现加官进爵的“美好”愿望。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毕竟,没人希望留下“没成绩”的坏印象。
面对“面子工程”的照妖镜,地方执政者就束手束脚什么也不去做了吗?显然不是。
我们不妨一起讨论一下“面子”“里子”之间的关系。首先,如果两者和谐统一,也未尝不是好事。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科学合理搞建设工程,为当地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面貌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振奋人心,也能为当地招商引资、旅游发展带来流量,这样的工程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老百姓会拍手称赞。反之,一些地方置脱贫攻坚的任务不顾,把国家的扶贫款项,用来建设“面子工程”,还堂而皇之地认为是“造福一方”,那就大错特错了。
要分辨工程建设是不是“面子工程”,须靠三大法宝:一是要看它是否具有必要性;二是看它是否强调科学性;三是评判它有没有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总之一句话:看它是否拥有以人民为中心的“里子”,看老百姓是否更能得到实惠。
只有纠正了扭曲的政绩观,摈弃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时时刻刻关注到以人民为中心的“里子”。而那些匆匆上馬没有“里子”的“面子工程”自然保不住官“帽子”。不要到那时,才幡然悔悟,悔之晚矣。
王玉才/图
在此我们不妨先探究一下什么是“面子”?面子,最直接的含义是物体的表面,引申为体面、情面;而里子,是指事物的里面和内部,也指本质和内涵。中国的“面子”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那些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事,大多是好事;大凡那些只要面子没有里子的事,往往都跟华而不实、爱慕虚荣联系在一起。自古至今,一味好“面子”的,多数没啥好下场。
在古代,从极尽奢靡的阿房宫到耗尽国库建造的圆明园,都是“面子工程”,结果却落了个可怜焦土的结局。在当今,尤其是个别贫困地区举债大搞特搞的政绩工程: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独山举债,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致使县里债务高达400多亿元;湖北恩施一村镇把中央扶贫专项资金801万元,挪去做“面子工程”打造土家特色街区;陕西韩城斥资1.9亿元,打造“鲤鱼跃龙门”景观假山跌瀑、人造水系等亮化工程;甘肃榆中投资6200万元,新建秦汉仿古城门和景观广场……以上种种“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脱离实际。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面子”,失了“里子”,最终丢了“帽子”,害了当地老百姓。
1934年,鲁迅在《说“面子”》一文里讲中国人的“面子”外国人始终不理解,他一针见血,国人的所谓的“面子”,其实,“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诚然,作为普通百姓有些爱面子、撑面子,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打肿脸充胖子,多是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里咽,大不了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罢了。但是若身为一方父母官好“面子”,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面子工程”折射出的是错位的发展观和扭曲的政绩观。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一方执政者或决策者,他们不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道理 ,更直白地说,他们丢了“为人民服务”的“里子”,丢了“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一味追求“短平快”地升官发财。所以要治理“面子工程”,首要的是让地方执政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为什么“面子工程”屡被整治,却又屡禁不绝呢?究其原因,就在于在一些人眼中,它是“政绩工程”,可以凭此“佳绩”实现加官进爵的“美好”愿望。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毕竟,没人希望留下“没成绩”的坏印象。
面对“面子工程”的照妖镜,地方执政者就束手束脚什么也不去做了吗?显然不是。
我们不妨一起讨论一下“面子”“里子”之间的关系。首先,如果两者和谐统一,也未尝不是好事。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科学合理搞建设工程,为当地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面貌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振奋人心,也能为当地招商引资、旅游发展带来流量,这样的工程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老百姓会拍手称赞。反之,一些地方置脱贫攻坚的任务不顾,把国家的扶贫款项,用来建设“面子工程”,还堂而皇之地认为是“造福一方”,那就大错特错了。
要分辨工程建设是不是“面子工程”,须靠三大法宝:一是要看它是否具有必要性;二是看它是否强调科学性;三是评判它有没有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总之一句话:看它是否拥有以人民为中心的“里子”,看老百姓是否更能得到实惠。
只有纠正了扭曲的政绩观,摈弃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时时刻刻关注到以人民为中心的“里子”。而那些匆匆上馬没有“里子”的“面子工程”自然保不住官“帽子”。不要到那时,才幡然悔悟,悔之晚矣。
王玉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