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与贴近性的联姻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社区报本义的探寻中,我们认同陈凯教授对美国社区报的考察评价,即“小的才是美好的”。立足于某一特定规模的社区,以各种信息内容来服务社区,凝聚居民感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反映居民心声,这才是社区报的原初意义。从境外社区报的发展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来看,社区、媒体以及高校的联合,也许是未来中国社区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参与社区报的采编,有利于实现社区、媒体、高校三方共赢。
  【关键词】社区报;中国化;高校参与
  根据范东升教授在《拯救报纸》中的统计,仅仅在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间,美国就有整整200家报纸宣布停刊。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报纸的生存问题成为现在炙手可热的学术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报业寒冬中停刊的报纸大多是大众化报纸,而有一种报纸却几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这就是社区报。社区报并不是欧美报业为应对报业危机而开发出来的新报种,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社区报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报业经历了政府宣传品、革命报刊、政党报刊、商业报刊、大众报刊等多个形态,经营模式则自领取政府津贴、领取政党津贴、依靠广告销售等手段间几经转换,波澜壮阔的报业历史中,无数报纸兴起、辉煌又衰落,而社区报一直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即便是如今面对新媒体的汹汹来势,社区报也未显出疲态。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直至2001年,美国社区报数量一直在成倍增加,盈利率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1]面对报业困境,社区报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无疑为我们探索报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一、社区报本义的追溯与回归
  社区报作为一种已经绵延了300多年的报纸类型,在历史的轴线上,经历过多次形态和内容的调整与改进。中国要引鉴和发展社区报并使其与中国社会相适应,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模仿某一份社区报的外在形式。只有深刻洞悉社区报的本义,理清社区报经营模式背后的逻辑链条,我们才能实现社区报的真正价值。因此,剥除包裹在不同社区报身上的种种外部特征,从中抽离概括出社区报的核心本质,是我们认识社区报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正如我们在探究传播的起源时将其置于人类社会的原初状态下考察一样,我们认为,通过对社区报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将有利于更清晰地确定社区报的概念。社区报最早诞生于美国,也兴旺于美国,因此社区报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我们探索社区报的本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美国的社区报是诞生于乡镇自治的基础之上的。1620年第一批英国移民定居北美东海岸,由于这些移民大多是中产阶级的清教徒,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一定的经济能力,因此建立于平等基础上的乡镇自治成为殖民地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对北美新大陆的殖民活动的不断深入展开,乡镇自治逐渐普及到整个殖民地。乡镇自治的实现需要居民之间彼此了解、互相信任,同时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需要即时共享,因此产生了对沟通交流工具的需要。同时,在殖民地开辟初期,当时殖民者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大部分殖民地居民不可能聚居于一地,而是散落居住在市镇的周围,生产与生活的开展产生了对周边环境和其他居民信息了解的需要。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开始出现了在各个村镇流传的发行量很小的文字印刷品,这也就是社区报的雏形。这种文字印刷品最初在乡村地区不定期发行。由于其诞生于农村乡镇,其内容以贴近居民、关注当地乡镇事务为主,因此最早被称为“乡村报纸”或“家乡报纸”(Country Newspaper)。独立战争后,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美国抓住契机开始进入初步工业化时期。在这个时期,原来的大量乡镇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逐渐发展转型为近代城镇。尽管生产力和经济结构有了革命性的飞跃,但美国的自治传统没有改变,居民仍然需要社区报作为互通消息、联络感情的平台。由于环境发生了改变,这时候过去的“乡村报纸”“家乡报纸”开始将名称变为“小镇报纸”(Small Town Newspaper)或“草根报纸”(Grassroots Newspaper),发行也逐渐固定为每周一期或每周两到三期。美国在工业时代的突飞猛进,催生了众多的庞大都市,现代化大众报业的出现成为可能。但是,当美国大报在19、20世纪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报业演进史时,社区报并没有消失,它“一直在城市大报和主流学术界的视野之外安静地发展、壮大”。直到1960年,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肯·拜尔利教授出版了《社区新闻》一书之后,“社区报”这个名字才第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报业的常青树,难怪美国社区报专家赵克(Jock Lauterer)对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在美国,报纸的历史就是社区报的历史。”[1]
  从社区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区报与美国的乡镇自治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为了乡镇自治的实现,社区报始终以服务社区为宗旨。通过社区报的服务达到两个满足:一是对居民了解周边人事环境变化的信息满足,二是沟通邻居、凝聚情感、塑造社区共同体的情感满足。而这两个满足则依赖于“当地性”和“人情味”两个核心理念的贯彻——要社区报及时深入地了解社区的各种变化并提供丰富详尽的报道就必须立足于当地,要建立社区不同居民间的深厚情感纽带就必须具有人情味。在本质上,无论内容如何改进,无论出版频率怎样调整,无论是叫“乡村报”还是“城镇报”,只有满足了这两个理念的要求,一份报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报。“当地性”将报道的重心侧重在本社区日常生活,“人情味”建立在对社区报受众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之上。这就决定了社区报必须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发展。这个“小”是指服务范围的小,也就是说要服务于一个适当规模的社区受众。对于社区报而言,如果盲目追求受众规模的扩大,掺杂太多社区外的报道内容,无异于都市报,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独特空间。但同时,社区报的“小”并不是说因为只是服务一个小社区,其采编就可以很随意。在具体的新闻业务上,社区报不仅不能“小”,反而要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指导,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好的信息服务。   在对社区报本义的探寻中,我们认同陈凯教授对美国社区报的考察评价,即“小的才是美好的”。我们认为,立足于某一特定规模的社区,以各种信息内容来服务社区,凝聚居民感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反映居民心声,这才是社区报的原初意义。
  二、国内社区报的实践及不足
  面对社区报这颗“灵丹妙药”,国内业界对其早有关注,并进行了一系列业务实践。总体而言,以2005年为界的话,中国社区报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05年之前,是国内对社区报领域试水阶段,其重点放在创立全新报型,以《南山日报》《巷报》《华夏时报》为代表。2001年推出的《南山日报》,在国内最早打出社区报旗号,该报声明要成为“国内第一份社区媒体”,但其影响并不大,并最终因政策原因停办。2004年,《巷报》在长春创刊,称自己为“中国第一份社区报”,最后因为资金链断裂、管理不善等问题停止发行。同年,《华夏时报》通过改版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第一份商圈社区报”,但这一定位并没有坚持下去,后来经过多次改版转变为财经类大报。在这个阶段,国内媒体意识到了社区报在中国的巨大发展空间,但存在着对社区报认识不清的问题,主要是没有认识到社区报是一个“小”的报种。这个阶段开设的“社区报”虽然打出了“服务社区”的旗号,但其经营模式仍然是都市报的模式。以《巷报》为例,这份报纸虽然以社区报道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但没有给自己明确的定位,甚至喊出了“立足长春,面向东北”的口号。最终结果是,其社区新闻报道内容来自各个地区,成了一张以报道社区新闻为主的都市报,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报。这种“社区报”尝试,其实只是将新创报纸推入了早已激烈的都市报竞争市场,而不是在潜在的受众中开辟新的领域。媒体经营者没有明确地认识到,所谓“服务社区”应该是服务于一个特定的社区,是通过深度挖掘社区新闻来不断凝聚居民对这份报纸的认同感。概念先行、定位不准是这个阶段社区报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阶段在2005年之后,上海和北京的一些媒体开始了对社区报探索的新阶段,探索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方向进行。自上而下以上海媒体为代表,主要是一些大型传媒集团将市场眼光由大众转向小众,开辟母报统领下的社区版,以《新民晚报社区版》《新闻晨报社区报》为代表。自下而上以北京社区为代表,主要是一些街道居委会认识到了社区报的重要性,通过与专业传媒商业机构联合,提升社区自办报刊的专业性,以《人文天坛》为代表。可以说,2005年以后,中国媒体人对社区报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使中国社区报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在总结了2005年之前社区报失败的一系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新开办的社区报将预设受众范围缩小,内容以服务居民社区、街道为主,关注民生,服务当地,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效果。有的媒体所创办的社区版甚至开始盈利。以《新闻晨报》开办的《社区晨报》为例,“2011年9月的一期《社区晨报》一共出了18个街道的报纸,累计版面320个,单期广告量达到140多万元,扣去各项成本,盈利100万元”[2]。可以说,2005年以后关于社区报的一些实践拨转了中国社区报的发展方向,重新明确了社区报的定位,将中国社区报导入了正轨。
  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具体业务上的,在经营管理上的表现是市场区分仍不够细,发行周期过长。以《新民晚报社区版》为例,该报发行的《闵行新闻》《浦东新闻》就存在着市场区分过粗的问题。上海是拥有23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仅仅闵行地区就有180万人口,这已经相当于许多二、三线城市市辖区的全部人口了,如此大的市场划分是很难体现社区报以“小”为美的特征的。而发行周期过长,发行周期不稳定,无法使居民养成定期阅读社区报的习惯,则不利于社区报市场的培育,也很难起到凝结居民情感的作用。在业务方面,现有的社区报由于新闻采编人手不足,缺乏深度挖掘社区新闻的能力。一座城市拥有的社区不计其数,而媒体从业人员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每个社区往往只有为数不多的社区记者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以实力较为雄厚的《新闻晨报社区报》为例,每个社区仅配有2到3名记者服务。而一些地方性报纸则更为不堪。《南湖晚报》仅有正式社区记者5人,而《荆州晚报·社区报》则让10名记者负责140个社区的报道。
  总而言之,我国社区报现在的处境是,在经营理念上已经由过去的概念先行回归到社区报的本义,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限制,还没有能力做到将社区报与社区完美结合,存在着覆盖面有限、发行规模偏小、人手不足的问题,其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中国社区报发展的新思路
  如何办好社区报,使其既能深度挖掘社区新闻,又能保持社区报的专业水准?从境外社区报的发展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来看,社区、媒体以及高校的联合,也许是未来中国社区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高校参与社区报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社区。服务区域过大、无法集中服务特定社区是国内现有社区报面临的困境。其实困境的根源还是在于资金以及社区报采编人员的缺乏,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地以地理区块为服务对象。高校对社区报的参与可以为我们打破这一难题提供新的思路。高校是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众多设立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出大量新闻传播人才。高校中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接受了严谨的专业教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这一人才资源优势,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媒体在开办社区报时面临的种种问题。起用高校学生可以填补媒体工作人员缺口,有利于社区报覆盖版图的开辟与深耕,有助于减轻社区记者负担,从而缩短发行周期。在社区新闻资源挖掘的问题上,由于社区记者有很大可能并不居住在自己服务的社区内,他们没有条件24小时关注该社区的变化,同时对该社区的了解也往往不如本地居民深入,因而规模有限的社区记者队伍对无比庞大的社区环境无法进行全时空关注和报道,只能采取定期采访的方式。这就导致社区新闻资源无法被深度挖掘,无法为社区报提供更多的版面内容,使得发行周期变长,往往是几月刊或月刊,无法满足居民的信息需求。高校虽然是科研教学机构,但也坐落于某一社区范围内,是社区的一部分。在校的学生同样生活在社区之中,十分熟悉社区的环境,对社区的发展非常关注。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报的采编,可以全天候地深度挖掘社区新闻资源,有助于丰富社区报的内容,提高社区报的质量。综上所述,可以说学生的参与为同时解决目前国内社区报所面临的脱离“当地性”与“人情味”的问题提供了可能。另外,高校能够为社区报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利条件。高校是产学研的综合体,拥有成熟的研究机构和资深的教师,这些智力资源能够为社区报的运营提供专业化指导。社区报在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可以为高校研究机构提供研究的材料,而高校对这些难题的研究也能够为社区报提供可行的建议,从而形成一种理论与经验的循环交互。这种良性互动可以帮助新闻学界加深对社区与社区报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国社区报的发展、壮大,可以更好地实现其服务社区居民的功能。   (二)高校参与社区报有利于高校新闻传播教学。中国高校的新闻学教育长期以来一直陷于“学”与“术”的权衡之中,侧重于“学”则学生对新闻学历史、理论能够熟练掌握,但主要通过课堂传授的新闻业务能力则无法得到提高;而侧重于“术”则学生因为有了长期实践,对于实际工作上手非常快,但由于新闻理论、新闻史学知识的欠缺,又陷入了后劲不足的境地。因此,在新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媒体实践是一些学者达成的共识。但目前新闻专业高校毕业生数量与编辑记者的岗位数量供大于求,不仅体现在就业形势上,也反映在在校学习期间的实习上,媒体实习一岗难求。同时,媒体单位工作强度大、质量把关严格,使得媒体对于实习生并不能完全放心,媒体提供的多是打下手的边角料的工作,很难培育学生独立的新闻采编能力,也无法提高其对传媒产业链的完整认识。至于校园媒体,由于我国高校行政化程度较高,校报是学校的宣传阵地,多刊载学校的官样文章,学生往往沦为会议的书记员,无法锻炼业务实战能力。将高校教学与社区报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报的采编实践中,可以帮助学生在对社区新闻的实际报道中亲身感受新闻技巧,印证课堂上学来的理论与方法。这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采写编评技巧,并在完整的媒体运作中了解、掌握新闻行业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培养其业务实战能力。海峡对岸的世新大学新闻系对于社区报的参与就是很好的一例。《小世界大文山社区报》是世新大学新闻系大三的实习刊物,在一年的实习课程中,要求大三新闻系学生全面参与报纸的采访、编辑与活动组织。为了锻炼学生实际采访能力,世新大学新闻系以学校所在的台北市文山区为服务对象,将校园报与社区报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熟悉的校园环境,在变化万端的社会生活中锻炼新闻实战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高校参与社区报的宏观意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来的人民公社、单位等社会组织结构再次遭到瓦解,而建立于社会高度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公民社会还没有形成,原本被设计用来替代单位制的社区,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陈凯教授认为:“将目光投回20世纪80年代,社区在单位制解体背景下作为替代性基层行政组织被推到政治前台,社区层次的政府延续行政化的管理思路,自己依然唱着独角戏强撑台面。但随着几十年来社区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的认同感却没有同步上升。”单位人的身份没有了,社区人的身份尚未建立,这就带来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疏离与不信任状态。每个人都处于一座孤岛状态,比邻相居而老死不相往来,社会上一些缺乏公共道德的现象也往往根植于此。近年来引起轰动的“小悦悦事件”“南京彭宇事件”,就是最生动的体现。这种社会气氛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也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实现。我们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多年经济发展导向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不应该仅仅体现在高楼林立、商业繁荣,更应该体现在人民温文有礼、彼此关爱上。但现状显然是令人不满意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为了改变世界,人们必须对现存世界进行合理的批判,由此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社会理想,进而通过合理的社会实践把社会理想转变为新的社会现实。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不应仅仅满足于成为玄谈知识的象牙塔,应该主动与社会结合,实现改造社会的功能。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研究生是整个社会中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比较优秀的精英群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可以也应该利用其才能为整个社会服务。学生由于长年的求学生涯,一直生活在环境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之中,往往存在着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而他们了解社会动态的方式通常是通过传媒的报道。但建立在经济逐利基础之上的现代商业化传媒体制带来的是对“新闻价值”的顶礼膜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走向低俗化、低质化的倾向,这使得学生通过媒体接触到的有关现实社会的“世界图景”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扭曲,使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存在着偏差。让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报,与广大社区居民广泛接触,有利于帮助学生切实体认社会情况,还有利于树立“人民意识”,秉持“人文精神”。高校参与社区报,通过民主、公德素养较高的大学生的参与,在与社区居民的密切互动过程中,有助于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社区报的报道与宣传,可以弘扬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民主社会的构建。
  四、结 语
  现在的中国报业仍延续着20世纪90年代开启的报业热潮。2011年全国报纸经营总收入是796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6.4%。2013年1月4日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透露,中国的日报发行量居世界第一,在世界发行量前100位的报纸中,中国报纸占四分之一。[3]但中国人常讲未雨绸缪与防患于未然,面对欧美冷彻骨髓的报业现状,中国传媒学界和业界一定要提高警惕。现在的利好形势并不能保证中国报业在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毕竟,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报业兴旺浪潮的美国报业也从未想到会有如今的报业寒冬。根据调查机构的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正在赶上并将超越中国报纸的广告收入,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发展屏障,中国报纸将走向何方?美国社区报的经验无疑为我们思考中国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借鉴。而过去十年的社区报发展,则给了我们发展社区报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彭波.解密美国社区报——专访美国社区报研究专家Jock Lauterer[J].传媒,2012(6).
  [2]黄琼.社区报:《新闻晨报》筹谋平面媒体的华丽转身[J].传媒,2012(6).
  [3]李苑.2012年中国年出版图书、日报发行量为世界第一[N].光明日报,2013-01-06.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一直贯穿于新闻教学中的理论与实务课程之中。在当今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如何跳出传统的教学理念,既要避免堆砌案例,又要贴近当下;既要体现实务课程的应用性,又要避免实务课程的工具性。分析21世纪初新闻系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大数据环境下新闻媒介的行业特征,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应该体现为三点:第一,培养学生的新闻精神,建立对新闻动手写作的兴趣;第二,帮助学生
期刊
有的新闻看似耸动天下而其实稀松平常,有的新闻仿佛平淡无奇而实则意味深长。2013年夏季,全世界的目光都被曝光美国窃听丑闻的斯诺登所吸引,年届八旬的家母也成天为这个美国小伙子的命运唉声叹气:“咋办呢?”而同时,7月16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的一则新闻,恐怕未必有多少人留意:《毛泽东42次横渡长江,17次在武汉》。斯诺登确是头号新闻,一人搅得周天寒彻。但静心想想,莫说窃听一类鼠盗狗偷之举,就算绑架、暗
期刊
【摘要】责任意识强、敢担当,这是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记者“铁肩担道义”。这是因为:第一,社会生活中违背公平正义原则的事情屡有发生。第二,媒体和记者面临着巨大的利益诱惑。第三,当下舆论和舆情相当复杂,准确地进行研判难度极大。而很强的业务能力,是好记者必须具备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条件。具体是指:新闻采访不舍难求易;力求对生活有所发现;对新闻事实能出色地展示和评论
期刊
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积极顺应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成因及特点,主动迎接新媒体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建立了“华水苇渡”微博、微信等网络集群,在利用新媒体引导、教育与服务管理学生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目前,“华水苇渡”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贴地皮接地气的校园网络文化育人新阵地和传递“华水同舟,微博共济”精神的新平台。“华水苇渡”校园
期刊
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长眠着一位伟人:卡尔·马克思。在他陵墓下方的碑石上镌刻着一句举世闻名的墓志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这两句话几乎浓缩了马克思一生的理想与实践,也吸引着其后无数的智者与英雄前赴后继。  对于一直在追寻最理想的学术体系来理解与推动中国媒介现实的胡正荣而言,他的宏愿中同样潜藏着一位学者在面对世界时,那种最本真的冲动与最终极的
期刊
【摘要】在掌握发稿权的前提下,夜班编辑的写稿工作该如何引导?从“象牙塔”直接进入新闻单位,从事夜班工作的大学生,不跑线,不分口,不接触一线,能不能写出有分量的稿件?一方面是机制的约束和权力的制衡,一方面是新闻发现的先天不足和采写能力的亟待培养,当这些问题和汹涌而来的新媒体冲击叠加在一起时,作为纸媒的坚守者,是墨守成规,还是迎难而上?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磨炼队伍、提升水平,在应对复杂局面的过程中创新发
期刊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时下中国媒体业发展的一个热点课题。而腾讯作为我国最为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经历了从单纯的网络聊天工具到提供全方位资讯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的变迁。其间的媒体融合战略与模式,从实践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本,对于我们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中的媒体融合,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腾讯:从网络聊天工具到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  (一)以即时通讯工具为基础打造在线生活平台 
期刊
【摘要】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从媒介生态学和媒介文化学的角度,以媒介即隐喻和媒介即认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媒介娱乐化的现象,并对媒介社会化造成的人的“异化”表示深深的忧虑。他指出:当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可能就变成娱乐至死的物种。当成人秘密和暴力进入儿童视野,电视的新闻与广告定位在10岁儿童的智力水平,儿童的成人化与成人的儿童化就势在必然。  【关
期刊
【摘要】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评论是地方党报发出自己声音的一个有力武器,是一个展示党报自身魅力的独特平台、重要阵地。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党报应当具备大局责任与政治情怀、社会责任与民生情怀、引导责任与传播情怀、省会责任与省会情怀。  【关键词】省会;党报评论;责任;情怀  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也是党报的优势所在。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曾指出,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通过自己的权威性,增强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顺利步入小康社会绕不开的主要障碍是三大差别问题,而直面并逐步解决乃至最后消灭三大差别,搞好当下中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无疑,搞好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抉择。然而,当下个别地方新闻传媒对此方面的报道力度还不够,尚存在一定的弱化、盲目、缺位问题,值得注意。搞好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消灭城乡差别是中国发展务必攻克的难题,中国新闻人要大力做好中国农村城镇化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