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素拯救地球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餐桌上的肉类原来是碳密集型产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人们每生产1公斤肉类,就会排放出36.4公斤的二氧化碳。不吃肉、少吃肉,成了环保分子的呼声。
  素食者的理由很多:健康、瘦身、动物保护、宗教信仰……现在又多了一条:拯救地球。
  不少生态科学家认为:人工饲养牛、羊等动物会产生巨大的温室气体甲烷,这将加速全球变暖进程。相对于减少汽车使用量,普通民众减少肉类消费,对遏止全球变暖的作用更大。
  日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呼吁大众少吃肉类,以帮助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因为大力宣扬全球变暖的危害性,该组织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共享了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他呼吁:“从(每周)放弃吃肉一天开始,逐渐减少肉制品消费。”
  “食素救地球”的观点并不新鲜。早在2006年底,联合国粮油组织就公布了报告《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肉类食品生产向大气层排放的温室气体大于交通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这一数字包括肉类生产工业的每一个环节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从清理林地、饲料制造与运输到牛羊等牲畜的打嗝与排气。其中,全球10.5亿头牛排放出的废气,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这是因为牛群打嗝与排气的过程中会产生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包括大量的甲烷,而这种气体正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畜牧业的发展还会消耗大量的土地和粮食,荷兰纪录片《面对肉类的真相》里说,“南美洲有4亿公顷的黄豆作物是种给牲口吃的,如果直接给人类食用,只需2500万公顷,即可满足全世界所需。”
   根据“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CIWF)组织的调查数据,全球的肉类消费在显著增长,在过去的40年中,欧洲肉类的人均年消费量由56公斤上升到89公斤,而美国则由89公斤上升到了124公斤。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成为了“心腹大患”,40年前,这个国家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仅4公斤,这一数字现在已经达到了54公斤,并且仍在继续增长。CIWF呼吁个人应减少对肉类消费量,而各国政府应该针对肉类生产与消耗量制订明确目标。
  不过仍有一些好消息要给那些坚定的肉食主义者们。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正在澳大利亚推动“吃袋鼠救地球”运动。这个提议看似荒谬,却和“温室效应”的应对有着很大的关系。根据绿色和平的报告预测,人们一旦喜欢上袋鼠肉,牛肉消耗量将減少20%,肉牛养殖量也相应减少,随着袋鼠肉品种多元化,到2020年,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将减少1500万吨。
  袋鼠之所以被送上餐桌,是因为它放的是“环保屁”,袋鼠的胃里有一种特殊的细菌,帮助它排放不包含甲烷的废气。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目前正计划把袋鼠胃中的这种细菌移植到那些释放大量甲烷的牛羊体内,不仅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还促进牛羊对食物的消化,进而减少饲料用量。
  农场动物如何影响全球气候,这一研究领域曾经被人嘲讽为 “放屁科学”,认为是“小题大做”,但现在日益严峻的全球变暖局势证明了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其中。
其他文献
中国已被公认为是崛起中的大国。国际媒体不厌其烦地讨论中国何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国内,“大国”话语也主导媒体和人们的思想。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以经济起飞震动世界之时,电影《日本沉没》轰动全国。虽然这不过是一部科幻灾难片,但日本居安思危的末日感,和中国太平盛世的陶醉感,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社会现在应进行准备的,不是未来的崛起,而是意想不到的衰落。也许20年后,中国衰落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沙漠,因于自然环境恶劣,这里又被称为“死亡之海”。在几千年前,这里却是一片水草丰饶的绿洲,有许多民族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强大的王朝。后来因为气候的变化,这些文明先后都被掩埋在漫漫黄沙之下,只留下了无数的美丽的传说。正是这些传说,让很多考古学家都盯上了这里。  從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州有几十个考古队先后走进了这片广褒的荒漠,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命运最终只有一个
期刊
去年冬天,到林都伊春采访。上午,刚下过小雪,气温有零下20多度。几位当地的朋友送我去宾馆,在路上,竟看到几名林业工人正在路边冻得坚硬的泥土上刨坑,坑边放着几株两米多高的红松,我看出来了,他们是准备在这里植树。一时感觉很奇怪,因为还是第一次看到在冬天里植树。  一位朋友见我如此表情,就笑着告诉我:“不用担心,在这个季節植树,棵棵保活。”不觉对朋友的话产生了兴趣,并向他请教在冬天植树的道理。  朋友说
期刊
报考国外高中    随着2004年冬季的到来,我的孩子一边坚持上课,一边开始在网上筛选中学。我们的选择依据,一是该校历年来的高考升学率,二是不要太贵族气,三是要混校不要女校,便于孩子对男女两性的认识与交往继续健康发展,四是首选国际学校,只有各种族的学生多,文化的融合才会广大。  不久,我们选定了一所各方面条件都满意的中学,姑且称它为C.C。我的孩子飞快地用英文写信,她是直接写给校长的。C.C在英国
期刊
我呆住了,想起她路过校门口时的微笑,那微笑一定是在喊,爸爸。    那时,我在镇上一所小学任教,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几乎没见过她笑。   我去过她家,是一座低矮且昏暗的黄泥屋,她的父亲总不在家,问起她的母亲,她的眼圈立即红了。她的成绩一般,上课不声不响,下课总第一个冲出教室,家长会时,唯独点到她的名字没有家长起来响应……周末又再次来到她家,她总有个监护人吧,我决定耐心地等。   临近中午时,
期刊
读中学的时候我不怕考试,潜意识中还有点儿喜欢考试。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并能拉开距离,赢得的往往是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即使没有得意忘形,这种滋味也挺受用。我之害怕考试,已在此10余年之后,即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读文凭”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两点,一是“不许创新”,这是授课老师明确宣布的,只能按照老师圈定的文字去答题,不能有自己的些许想法,一不小心冒出自己的想法,就会被扣分;二是考题怪异,记得我当时说过一句
期刊
大英博物馆是一种述说文明的方式。它要说的故事是从大门左手边开始的,那里有埃及、巴比伦、希腊以及罗马展区,它们是西方文明的根源。大门的右方,则有美国等“新世界”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晚近阶段。至于中国,则与其他亚洲展区并存于大门遥遥相对的另一端,是西方文明的他者,用以比对它自身的独特轨迹和性质。同时,它又是一座帝国的记忆。那些填充它叙事框架的木乃伊、大理石以及林林总总的珍稀文物,恰足以说明大英帝国昔年的
期刊
吃应该是生活的目的,不是手段.   我38岁,体会到这一点已经太晚,38年4100 多餐,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不超过10碗。  可悲?但我应该不是特例,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样。一天结束后躺在床上,不记得今天吃了什么(甚至根本没时间吃)。却清晰记得办公室哪件公事没有办完,那个家伙讲他坏话,这就叫为了工作而活,为了活而吃。  为了工作而活到还有某种意义,有些人活着,只是为了不被公司那个家伙斗倒,讽刺的是,
期刊
我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对陌生人是,对朋友、对家人也是。   从小店门脸里的、校园路边的公用电话,到宿舍201电话卡,到现在的手机时代,我与家里的通话一直保持着7句话。   第一句:吃饭了没?回答总是吃了,或者正吃,或者是饭正做着。   第二句:吃什么了?如果正吃、没吃,就变化成在吃什么、做什么了。   第三句:多买点儿肉和骨头、鱼什么的,注意营养。   第四句:天气冷吗?夏天的时候,就会改成家里热吗
期刊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骄傲感,是从戴上北大或清华的校徽开始的。这种骄傲感使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几十年沧桑之后,依然自称“北大人”或“清华人” 以缅怀那个留住他们黄金岁月的地方。  但是“北大人”和“清华人”之间,却从来多少有些互相看不大起。  清华人挺起坚实的胸脯说:在两校无数次的对抗赛中,你们赢过几回?“北大人”则斜倚着门框以唇相讥:你连跑步都喊着号子,没有比你们更乏味的人了。  这是“北大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