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是当前“互联网+党建”深入发展的关键。在“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思路下,依托党建数字化平台创立的“微实事工作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吸纳优质企业,形成了“党务+政务+服务=群众满意”的模式,既增强了党组织组织力,做到了精准服务群众,又实现了群众企业组织三方共赢,开创了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新局面。“微实事工作室”作为“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群众的一种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在推广中必须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和互联网大数据思维,结合具体实际,找准支点突出重点,整体设计应用系统,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微实事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 D26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9)02-0020-0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直接面对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是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实处的基本承担者。基层党建工作要围绕群众需求,以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进而凝聚人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最终评价标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新的社会分层和社会交流管道日益发展,人们个体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彰显,这既对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提出了新要求,又为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强化政治引领,精准服务群众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基层党组织要领导基层治理,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在推进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融合、推动“互联网+党建”功能扩展和创新发展中,天津市红桥区依托“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探索出一条“党委领导、部门联动、企业运营、党员参与”的一体化精准帮扶路子,形成了“党务+政务+服务=群众满意”的工作模式,取得了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组织得人心的初步成效,开创了基层党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群众工作键对键和面对面、手拉手相促进的新局面。
一、精准服务群众是“互联网+党建”持续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党建信息化已经进入“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新阶段。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党建”信息化平台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需要加以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决定着党建信息化能否持续深入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得到广大党员群众认可的关键。
(一) “互联网+党建”信息化平台要增强黏性必须依靠精准服务群众
所谓黏性,是判断用户对信息化系统或平台的好感度、信任度、忠诚度、依赖度和再使用度等的一个形象的标准。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生活会上指出,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党建工作只有及时运用已经融入日常社会生产生活的现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才能跟上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网络化、数字化、即时化、高效化水平,实现传统党建优势与现代信息手段的优势互补。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在党建工作中的深入运用,“互联网+党建”等党建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更加便捷地开展党务管理上,必须使之在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此,党组织要通过党建信息化平台功能设计、资源整合、数据分析、环节优化,将网络“即时传送、马上接收”的优势,转化为精准捕捉群众需求和现实问题的有效手段,打造群众了解政策、办理事务,党和政府聆听民意、排忧解难的快车道,使党建信息化平台真正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窗口,收集社情民意、精准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现代渠道,提高基层党建质量,推进党的建设与基层治理、地方发展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有效载体。只有“互联网+党建”等党建信息化平台有用、管用、好用,党员群众才会使用、想用、爱用、时时用、事事用。
(二)“互联网+党建”信息化平台要凝聚人心必须做实精准服务群众
习近平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升级。特别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倾向对做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虽然各级党组织纷纷探索打造出APP、微信公众号等党建服务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党建网站、微信、微博和应用系统等却不同程度存在更新不及时、理念不务实、操作太烦琐等问题”[1]。党建信息化要实现“倾听人民呼声”的链接功能,实现以问题导向做实精准服务群众的要求,达到凝聚人心、夯实党执政根基的目的,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克服党建信息化平台无效运转的现象,使党建信息化平台设计更“接地气”,运行更加智能,操作更加便捷,做到既能及时精准捕捉群众现实问题,又能实现后台高效协同合作。只有输入与输出、需求与回应之间无缝对接,才能使群众逐步养成遇到困难向党建信息化平台及时反映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自觉,增强群众对信息化党建的信任与依赖,提升黨建信息化的效率、影响力和渗透力。
二、创新思路发挥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精准服务群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问题成为关系国运民生的重大问题。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至今,在认识和实践上经历了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由社会治理格局到社会治理体系的转变,在主体上正在实现由单一政府主体到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治的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要深入调研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对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行了顶层设计,同时,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3]中共天津市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近年来,针对一些社会组织与党组织“争人心”,一些经济组织与党组织“争影响”,一些家族势力、宗教组织与党组织“争群众”等问题,为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健全党委领导下的“一核多元”基层治理结构,突出基层党组织在各类组织中的“轴心”作用,开通“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形成推进各领域互联互动,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传导延伸到基层,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总体思路和举措。 (一)准确定位基层党组织的轴心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天津市坚持加强党对城乡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准确定位基层党组织在各类组织中的轴心作用,明确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项目)和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都要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有序参与城乡基层治理”[4],并将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写入社区(村)各类组织章程、规则,实现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明确村和社区各类自治组织及服务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年岁末年初要向村和社区党组织述职[5]。推进街道职能转变、社区减负增效,取消街道招商引资等职能,着力构建打造“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模式,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执行有力、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基层治理轴心作用,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传导延伸到基层,夯实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二)赋予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的职权
习近平指出:“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高度关注基层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特点,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设置、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既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又唱好群英会、打好合理牌。”[6]中共天津市委坚持“大党建”的理念,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的发挥,制定出台了城市基层党建“1+2”文件,赋予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的职权,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向街道社区下沉,把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有效统筹起来,形成了党建一盘棋的格局。以加强“一把手”统筹职权为着力点,“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全面推行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居(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全面推行社区(村)“两委”交叉任职、合署办公”[5],大力推动基层治理人员融合、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有效整合不同领域的党建工作力量,汇聚党建资源,创新服务载体,打造社会大服务平台,健全党组织领导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工作机制,推广实施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联办机制,引导各领域党组织打破壁垒、消除障碍,以党建工作凝聚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提升服务居民和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打造基层党组织精准服务群众的信息化平台
为了适应信息化新发展和党建工作新要求,探索“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有效实现路径,在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从构建大党建格局入手,以实现党建数字化、工作协同化、服务精准化、社会智能化为目标,以组织人事系统为主体,对全市主要党建信息化系统进行横向整合、纵向融合。通过多方努力,2017年4月21日,天津市开通了“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并逐步形成了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信息系统为核心,上接中组部党员管理信息库,下联基层党建线上线下载体的信息化整体架构。平台打通了党建系统联通的“快速路”,整合了“市政府便民服务专线”等各类服务资源,开发了党组织负责人与党员、网格员实时互动和群众微心愿等功能,为各级党组织利用党建信息化这个“变压器”,推动服务与民众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服务群众的精细化与准确化,避免碎片化,形成整体效应创造了条件。平台还为各区用好“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预留了结合实际进行创构的空间,以畅通党员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激发基层党组织创新动力,鼓励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信息化应用平台。
三、依托党建数字化平台精准服务群众的基层实践探索
城乡社区是党与群众生活距离最近的地理空间和社会单元,是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红桥区是天津的发源地和规划建设中的城市副中心,是天津市居民经济收入较低、棚户区改造面积最大的区,也是最早试点党建信息化系统的地方。面对日益复杂繁重的基层治理工作,红桥区委组织部依托“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结合本区实际,大胆尝试,设计开发运行了“微实事工作室”,走出了精准帮扶群众的新路子。
(一)依托党建数字化平台实施精准帮扶的源起
天津红桥区底子薄、基础差、民生短板多,现有低保户、残疾人、孤老户等“十类”困难群体1.32万名,“造血”功能相对不足。为解决当前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红桥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委关于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了基层党建“万千百十”行动计划,即在全区范围内“结万个帮扶对子、办千件实事、评百名‘党员之星’,选十大‘堡垒党支部’”[7],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与欢迎。2017年以来,红桥区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拓展基层党建“万千百十”行动计划,借助党建信息化手段,引入“互联网+”o2o(线上到线下)模式,搭建社区“微实事工作室”,逐步构建融“党委领导、部门联动、企业运营、党员参与”于一体的精准化帮扶平台,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微实事工作室”的设计与实施
“微实事工作室”是一款o2o(线上到线下)精准帮扶平台,由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线上平台包括用户APP、帮扶热线、监管平台,线下服务包括线下帮扶队伍、线下帮扶网点、个性化帮扶菜单。“十类困难群体”通过帮扶热线提出帮扶需求,后台汇总帮扶需求并发布帮扶任务,各级党组织、党员、帮扶队伍和帮扶网点认领帮扶任务后进行帮扶,运用APP记录帮扶过程、采集帮扶效果评估数据,最终由后台完成帮扶监管和资金使用。
首先,明确研发思路。借鉴基层党建“万千百十”行动计划和手机APP系统研发的前期经验,中共红桥区委组织部会同中國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对和苑街道、芥园街道、三条石街道、邵公庄街道、西沽街道、西于庄街道、咸阳北路街道7个街道共300名“十类困难群体”就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收支情况、日常生活需求、身体健康需求、安全服务需求5方面内容进行了摸底调研和数据分析,摸清了底数。在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红桥区委组织部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研发需求和研发思路。其次,实现系统运行。“微实事工作室”的系统研发严格遵照“十化五精准”原则,即以帮扶对象准入严谨化和动态化,确保帮扶对象管理精准;以帮扶项目设置个性化和丰富化,确保帮扶需求对接精准;以服务队伍来源多样化和规范化,确保帮扶供给资源精准;以帮扶流程管理结点化和闭环化,确保帮扶服务管理精准;以帮扶效果评估科学化和透明化,确保帮扶工作监管精准。中共红桥区委组织部和研发公司技术人员就组织目标、实际困难、环节流程、质量监管等多次沟通协商,使系统设计较快达到预期,并安全顺利运行。最后,加强功能保障。立足“零距离”党建大服务目标,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对研发单位现行软件平台进行研发升级,将党务政务民生服务、党员干部结对服务和企业专业服务融于一体,推动合作模式、运营模式、服务产品、监管手段“四个创新”。通过服务热线电话和手机APP对群众提出的服务诉求进行分流对接,依托嵌入的集中购买服务模块为“十类困难群体”先期提供8大类专业化帮扶服务,自动完成需求汇总、任务发布、效果评估、资金监管等功能。同时,参照当前民政居家养老补贴等标准,对“十类困难群体”分类设置集中购买服务项目、明确服务清单和标准等。计划分两步推进,前期重点聚焦“十类困难群体”,以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列支为主;后期逐步向社区其他群众适度推介,引导自愿购买,共享平等优质服务(见图1)。 (三)“微实事工作室”精准服务群众的成效
第一,进一步发挥了党员作用,拓展了“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的服务功能。一方面,在对发布、认领、实现“微心愿”进行全流程审核监督评价的基础上,把红桥区内低保户、低收入人员、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单亲母亲、失独家庭、空巢老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等困难群体的需求细化为8大类30小类66项服务,提供“菜单式”的无偿、低偿、有偿服务(见图2)。困难群众签约后,将需求通过网格员确认,在“微实事工作室”系统下单后,即可进入接单、服务、监督、回访评价等流程。实现了从帮扶大水漫灌向精滴细灌的转变。另一方面,在“微实事工作室”开发前期调研中,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織直奔问题、直奔现场,对每家每户的帮扶对象进行入户调研,对帮扶对象的准入条件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不丢一户、不落一人。党员也在入户调查中再次经受了精神洗礼,提高了党员意识和服务意识。在系统投入运行后,与困难群众结对子的党员可以将以前自己无法实现的专业性家政等服务,通过注入一定的帮扶账户资金,由“微实事工作室”实现,从而使党员集中精力和时间与困难群众沟通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将他们的新需求新问题反映给党组织和“微实事工作室”,为他们摆脱困境出谋划策。
第二,解决了群众需求难点,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实现了群众、企业、组织共赢。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满足了困难群众的小愿望小梦想,给他们带来小惊喜小欢乐。目前,“微实事工作室”已实时在线发布群众“微心愿”1560余个,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线上认领线下完成群众“微心愿”862个。另一方面,通过“党组织+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帮扶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实现了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组织得人心。针对区域内困难群众多、残疾家庭多、自身造血功能弱甚至无造血功能的现实,在帮扶各类困难群体的基础上,注重从民政、妇联等各个职能科室帮扶的空白点入手,向边缘户拓展,把这些不够困难群体标准但生活较拮据的群体也纳入到了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帮扶服务范围。自2017年5月2日开通至6月30日,红桥区10个街道精准帮扶签约率已达到88.26%(见表1)。困难群众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力量和温暖。同时,引起其他非困难群体对普天科技公司的关注、认可,并提出了服务需求,为企业壮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形成了新的工作机制,巩固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轴心作用。一方面,“微实
事工作室”运行时间虽短,但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党务+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工作模式的基本形成。其中党务、政务、服务是内容要素,即通过党建信息化系统的流程设计和流程再造,贯通党内管理、政府业务、社会服务,统筹工作、整合系统,协作联动处置,达到键对键与面对面、手拉手无缝对接,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米”的问题,做到大事党委管、小事支部管、事事有人管,一辈子党来暖。“党务+政务+服务”的效果最终评价标准是人民群众认可、满意。另一方面,有力证明了赋予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依托党建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把各类帮扶资源和群众需求进行精准对接、精准推送、精准考核,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衡量基层党建工作实效的可行性、可复制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微实事工作室”精准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分析
服务种类不够丰富、系统平台使用不熟练、预约时间迟到和时长不足的问题。首先,随着服务人员与老人亲密度和信任度的加强,老人的个性需求逐步提升,要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群体定制服务方案。其次,要对服务人员进行个别化小组培训,直到能熟练运用。最后,要加强实时监督,增加服务人员帮助服务人员优化工作安排,严格纪律管理。在客户群方面,一是部分社区面临拆迁居民搬离现有服务范围,需要通过拓展“微实事工作室”的数量和服务范围实现,但这涉及跨区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二是695户签约客户无法激活。有的家庭虽然签约了却不愿陌生人进门,有的有服务需求但是服务对象有精神疾病、暴力倾向等,“微实事工作室”尚不具备此类服务能力。
四、基层党组织运用“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群众的路径选择
基层党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习近平指出:“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加方便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8]从“微实事工作室”的实践探索看,基层党组织运用“互联网+党建”提升自身组织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服务群众质量要真正取得进展和实效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运用“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群众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
随着城镇化、信息化的持续发展,人们线上交流沟通的管道更多样了,城区社区更宜居了,但面对面服务群众的距离却远了;人口更密集积聚了,但邻里守望相助的归属感下降了;社会更多元了,但党的群众工作传统模式不灵了的问题也增多了。基层组织在协调各方利益矛盾时经常孤军奋战,有时甚至做好事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微实事工作室”的实践,不仅有政治效益,提高了基层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把矛盾和困难化解在基层,实现了党建线上线下融合,促进了基层治理线上线下融合,而且具有经济效益,提高了困难救助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带来了利润,企业用获利的一部分反哺,又能够增加救助资金的总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运用“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群众,现在已经不是能不能干的问题,而是怎么干和怎么干好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工作者应该打消畏难心理和观望心态,无论是基层党委还是社区党组织都要从更好地承担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时代责任出发,牢牢抓住这一改革创新的时代机遇,把运用“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群众作为探索行业系统部门融入属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探索基层党组织与优质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合作,提高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共商共建共享社会治理体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抓手和载体去布局、去实践,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实起来。 (二)从落实党的全面领导角度树立大党建理念和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敢于善于尝试
在这个万物互联逐步数字化、可视化,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逐步融合的信息时代,解放思想,打开思路,更新思维是建设“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的基础和首要环节。没有思维的转变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的转变。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要求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只有从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大党建”角度出发,树立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才能从宏观整体规划设计引导,才能突破区域利益考量進行自我革命,实现互联互通、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形成统一的党建信息化平台,融合传统党建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各类组织在基层联动、资源在基层统筹、服务在基层拓展、问题在基层解决、民心在基层凝聚。“微实事工作室”之所以快速顺畅运行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有“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的支撑,有一批具有现代信息素质的敢想敢干能干的组织工作干部,有善于敢于接受新事物一心为民排忧解难的领导。所以,基层党组织必须走出舒适区、打开思维视野,主动提升自身的信息素质,借助引领外脑,把党建工作融入信息化、智能化的现实生活和世界潮流中。
(三)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以党组织为支点,关注民生热点,突出研发重点
“互联网+”的优势就是能够实时在线把握需求的变化和趋势,快速及时准确满足需求,以跟踪提供全程或全产业链的服务。其优势除了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和实时流程监督管控外,关键是形成大数据收集、分析、反馈的闭环,为解决“最后一公里”提供决策参考。但这并不代表能够取代线下面对面的需求沟通和交流。线上的“微实事工作室”在前期设计阶段不仅有线上需求统计分析,而且依靠街道社区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入户访谈调研,从而使困难群众的类型、服务项目类型、服务资金来源、服务质量要求等有了精准的把握,才有了线上系统的顺利设计运行和高使用率,以及线下服务的有效性和好评度。在“微实事工作室”运行后,区域内的非困难群众提出了按市场价格购买其服务的要求,证实了其扩大服务群众范围、提高群众受益面的潜力。此外,“微实事工作室”还按计划和党组织活动需求举办党建月“五送”、党民齐心品味端午、齐心合力创文卫等具有党建特色的主题便民服务活动,得到居民的欢迎和认可。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所以,要把运用“互联网+党建”实现精准服务群众抓实抓好抓长,关注技术环节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必须巩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突出服务群众这个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唯此,技术才是有温情有使命的技术,才能走进群众心坎,化解群众心结,温暖群众心窝,不断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四)形成科学规范安全的运行机制
科学规范安全的运行机制是“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必不可少的要素。特别是信息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运用“互联网+党建”实现精准服务群众涉及主体多、资源广、影响大,既要保证运行顺畅、便捷好用,又要保证信息安全、环环相扣。同时要注意便利数据连接和数据共享,避免自循环、小循环。所以,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信息技术企业和服务企业准入标准,明确责任主体,制定规范统一的服务标准、考核标准、评价标准,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做到公开公正透明,确保运行顺畅、高效,实现多方共赢,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余 娜.“党建+”为村民服务插上信息化“翅膀”[J].四川党的建设,2018,(4).
[2]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加强和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N].人民日报,2014-03-06.
[3]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8,(9).
[4]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轴心地位 不断开拓城乡基层治理新局面[N].天津日报,2018-05-18.
[5]天津建立村和社区各类组织负责人向党组织述职制度[N].天津日报,2018-05-09.
[6]习近平.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DB/OL].[2015-06-1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6-18/7353949.shtml.
[7]红桥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万千百十”行动计划[DB/OL].[2017-02-10]. http://www.tjzzb.gov.cn/xw/djxw/201702/t20170210_22948.html.
[8]习近平在福建调研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和保障[N].人民日报,2014-11-03.
责任编辑:杨 俊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微实事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 D26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9)02-0020-0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直接面对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是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实处的基本承担者。基层党建工作要围绕群众需求,以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进而凝聚人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最终评价标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新的社会分层和社会交流管道日益发展,人们个体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彰显,这既对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提出了新要求,又为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强化政治引领,精准服务群众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基层党组织要领导基层治理,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在推进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融合、推动“互联网+党建”功能扩展和创新发展中,天津市红桥区依托“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探索出一条“党委领导、部门联动、企业运营、党员参与”的一体化精准帮扶路子,形成了“党务+政务+服务=群众满意”的工作模式,取得了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组织得人心的初步成效,开创了基层党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群众工作键对键和面对面、手拉手相促进的新局面。
一、精准服务群众是“互联网+党建”持续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党建信息化已经进入“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新阶段。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党建”信息化平台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需要加以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决定着党建信息化能否持续深入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得到广大党员群众认可的关键。
(一) “互联网+党建”信息化平台要增强黏性必须依靠精准服务群众
所谓黏性,是判断用户对信息化系统或平台的好感度、信任度、忠诚度、依赖度和再使用度等的一个形象的标准。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生活会上指出,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党建工作只有及时运用已经融入日常社会生产生活的现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才能跟上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网络化、数字化、即时化、高效化水平,实现传统党建优势与现代信息手段的优势互补。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在党建工作中的深入运用,“互联网+党建”等党建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更加便捷地开展党务管理上,必须使之在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此,党组织要通过党建信息化平台功能设计、资源整合、数据分析、环节优化,将网络“即时传送、马上接收”的优势,转化为精准捕捉群众需求和现实问题的有效手段,打造群众了解政策、办理事务,党和政府聆听民意、排忧解难的快车道,使党建信息化平台真正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窗口,收集社情民意、精准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现代渠道,提高基层党建质量,推进党的建设与基层治理、地方发展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有效载体。只有“互联网+党建”等党建信息化平台有用、管用、好用,党员群众才会使用、想用、爱用、时时用、事事用。
(二)“互联网+党建”信息化平台要凝聚人心必须做实精准服务群众
习近平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升级。特别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倾向对做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虽然各级党组织纷纷探索打造出APP、微信公众号等党建服务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党建网站、微信、微博和应用系统等却不同程度存在更新不及时、理念不务实、操作太烦琐等问题”[1]。党建信息化要实现“倾听人民呼声”的链接功能,实现以问题导向做实精准服务群众的要求,达到凝聚人心、夯实党执政根基的目的,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克服党建信息化平台无效运转的现象,使党建信息化平台设计更“接地气”,运行更加智能,操作更加便捷,做到既能及时精准捕捉群众现实问题,又能实现后台高效协同合作。只有输入与输出、需求与回应之间无缝对接,才能使群众逐步养成遇到困难向党建信息化平台及时反映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自觉,增强群众对信息化党建的信任与依赖,提升黨建信息化的效率、影响力和渗透力。
二、创新思路发挥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精准服务群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问题成为关系国运民生的重大问题。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至今,在认识和实践上经历了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由社会治理格局到社会治理体系的转变,在主体上正在实现由单一政府主体到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治的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要深入调研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对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行了顶层设计,同时,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3]中共天津市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近年来,针对一些社会组织与党组织“争人心”,一些经济组织与党组织“争影响”,一些家族势力、宗教组织与党组织“争群众”等问题,为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健全党委领导下的“一核多元”基层治理结构,突出基层党组织在各类组织中的“轴心”作用,开通“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形成推进各领域互联互动,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传导延伸到基层,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总体思路和举措。 (一)准确定位基层党组织的轴心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天津市坚持加强党对城乡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准确定位基层党组织在各类组织中的轴心作用,明确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项目)和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都要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有序参与城乡基层治理”[4],并将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写入社区(村)各类组织章程、规则,实现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明确村和社区各类自治组织及服务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年岁末年初要向村和社区党组织述职[5]。推进街道职能转变、社区减负增效,取消街道招商引资等职能,着力构建打造“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模式,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执行有力、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基层治理轴心作用,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传导延伸到基层,夯实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二)赋予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的职权
习近平指出:“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高度关注基层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特点,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设置、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既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又唱好群英会、打好合理牌。”[6]中共天津市委坚持“大党建”的理念,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的发挥,制定出台了城市基层党建“1+2”文件,赋予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的职权,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向街道社区下沉,把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有效统筹起来,形成了党建一盘棋的格局。以加强“一把手”统筹职权为着力点,“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全面推行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居(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全面推行社区(村)“两委”交叉任职、合署办公”[5],大力推动基层治理人员融合、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有效整合不同领域的党建工作力量,汇聚党建资源,创新服务载体,打造社会大服务平台,健全党组织领导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工作机制,推广实施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联办机制,引导各领域党组织打破壁垒、消除障碍,以党建工作凝聚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提升服务居民和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打造基层党组织精准服务群众的信息化平台
为了适应信息化新发展和党建工作新要求,探索“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有效实现路径,在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从构建大党建格局入手,以实现党建数字化、工作协同化、服务精准化、社会智能化为目标,以组织人事系统为主体,对全市主要党建信息化系统进行横向整合、纵向融合。通过多方努力,2017年4月21日,天津市开通了“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并逐步形成了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信息系统为核心,上接中组部党员管理信息库,下联基层党建线上线下载体的信息化整体架构。平台打通了党建系统联通的“快速路”,整合了“市政府便民服务专线”等各类服务资源,开发了党组织负责人与党员、网格员实时互动和群众微心愿等功能,为各级党组织利用党建信息化这个“变压器”,推动服务与民众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服务群众的精细化与准确化,避免碎片化,形成整体效应创造了条件。平台还为各区用好“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预留了结合实际进行创构的空间,以畅通党员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激发基层党组织创新动力,鼓励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信息化应用平台。
三、依托党建数字化平台精准服务群众的基层实践探索
城乡社区是党与群众生活距离最近的地理空间和社会单元,是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红桥区是天津的发源地和规划建设中的城市副中心,是天津市居民经济收入较低、棚户区改造面积最大的区,也是最早试点党建信息化系统的地方。面对日益复杂繁重的基层治理工作,红桥区委组织部依托“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结合本区实际,大胆尝试,设计开发运行了“微实事工作室”,走出了精准帮扶群众的新路子。
(一)依托党建数字化平台实施精准帮扶的源起
天津红桥区底子薄、基础差、民生短板多,现有低保户、残疾人、孤老户等“十类”困难群体1.32万名,“造血”功能相对不足。为解决当前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红桥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委关于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了基层党建“万千百十”行动计划,即在全区范围内“结万个帮扶对子、办千件实事、评百名‘党员之星’,选十大‘堡垒党支部’”[7],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与欢迎。2017年以来,红桥区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拓展基层党建“万千百十”行动计划,借助党建信息化手段,引入“互联网+”o2o(线上到线下)模式,搭建社区“微实事工作室”,逐步构建融“党委领导、部门联动、企业运营、党员参与”于一体的精准化帮扶平台,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微实事工作室”的设计与实施
“微实事工作室”是一款o2o(线上到线下)精准帮扶平台,由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线上平台包括用户APP、帮扶热线、监管平台,线下服务包括线下帮扶队伍、线下帮扶网点、个性化帮扶菜单。“十类困难群体”通过帮扶热线提出帮扶需求,后台汇总帮扶需求并发布帮扶任务,各级党组织、党员、帮扶队伍和帮扶网点认领帮扶任务后进行帮扶,运用APP记录帮扶过程、采集帮扶效果评估数据,最终由后台完成帮扶监管和资金使用。
首先,明确研发思路。借鉴基层党建“万千百十”行动计划和手机APP系统研发的前期经验,中共红桥区委组织部会同中國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对和苑街道、芥园街道、三条石街道、邵公庄街道、西沽街道、西于庄街道、咸阳北路街道7个街道共300名“十类困难群体”就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收支情况、日常生活需求、身体健康需求、安全服务需求5方面内容进行了摸底调研和数据分析,摸清了底数。在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红桥区委组织部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研发需求和研发思路。其次,实现系统运行。“微实事工作室”的系统研发严格遵照“十化五精准”原则,即以帮扶对象准入严谨化和动态化,确保帮扶对象管理精准;以帮扶项目设置个性化和丰富化,确保帮扶需求对接精准;以服务队伍来源多样化和规范化,确保帮扶供给资源精准;以帮扶流程管理结点化和闭环化,确保帮扶服务管理精准;以帮扶效果评估科学化和透明化,确保帮扶工作监管精准。中共红桥区委组织部和研发公司技术人员就组织目标、实际困难、环节流程、质量监管等多次沟通协商,使系统设计较快达到预期,并安全顺利运行。最后,加强功能保障。立足“零距离”党建大服务目标,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对研发单位现行软件平台进行研发升级,将党务政务民生服务、党员干部结对服务和企业专业服务融于一体,推动合作模式、运营模式、服务产品、监管手段“四个创新”。通过服务热线电话和手机APP对群众提出的服务诉求进行分流对接,依托嵌入的集中购买服务模块为“十类困难群体”先期提供8大类专业化帮扶服务,自动完成需求汇总、任务发布、效果评估、资金监管等功能。同时,参照当前民政居家养老补贴等标准,对“十类困难群体”分类设置集中购买服务项目、明确服务清单和标准等。计划分两步推进,前期重点聚焦“十类困难群体”,以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列支为主;后期逐步向社区其他群众适度推介,引导自愿购买,共享平等优质服务(见图1)。 (三)“微实事工作室”精准服务群众的成效
第一,进一步发挥了党员作用,拓展了“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的服务功能。一方面,在对发布、认领、实现“微心愿”进行全流程审核监督评价的基础上,把红桥区内低保户、低收入人员、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单亲母亲、失独家庭、空巢老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等困难群体的需求细化为8大类30小类66项服务,提供“菜单式”的无偿、低偿、有偿服务(见图2)。困难群众签约后,将需求通过网格员确认,在“微实事工作室”系统下单后,即可进入接单、服务、监督、回访评价等流程。实现了从帮扶大水漫灌向精滴细灌的转变。另一方面,在“微实事工作室”开发前期调研中,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織直奔问题、直奔现场,对每家每户的帮扶对象进行入户调研,对帮扶对象的准入条件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不丢一户、不落一人。党员也在入户调查中再次经受了精神洗礼,提高了党员意识和服务意识。在系统投入运行后,与困难群众结对子的党员可以将以前自己无法实现的专业性家政等服务,通过注入一定的帮扶账户资金,由“微实事工作室”实现,从而使党员集中精力和时间与困难群众沟通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将他们的新需求新问题反映给党组织和“微实事工作室”,为他们摆脱困境出谋划策。
第二,解决了群众需求难点,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实现了群众、企业、组织共赢。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满足了困难群众的小愿望小梦想,给他们带来小惊喜小欢乐。目前,“微实事工作室”已实时在线发布群众“微心愿”1560余个,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线上认领线下完成群众“微心愿”862个。另一方面,通过“党组织+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帮扶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实现了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组织得人心。针对区域内困难群众多、残疾家庭多、自身造血功能弱甚至无造血功能的现实,在帮扶各类困难群体的基础上,注重从民政、妇联等各个职能科室帮扶的空白点入手,向边缘户拓展,把这些不够困难群体标准但生活较拮据的群体也纳入到了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帮扶服务范围。自2017年5月2日开通至6月30日,红桥区10个街道精准帮扶签约率已达到88.26%(见表1)。困难群众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力量和温暖。同时,引起其他非困难群体对普天科技公司的关注、认可,并提出了服务需求,为企业壮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形成了新的工作机制,巩固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轴心作用。一方面,“微实
事工作室”运行时间虽短,但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党务+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工作模式的基本形成。其中党务、政务、服务是内容要素,即通过党建信息化系统的流程设计和流程再造,贯通党内管理、政府业务、社会服务,统筹工作、整合系统,协作联动处置,达到键对键与面对面、手拉手无缝对接,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米”的问题,做到大事党委管、小事支部管、事事有人管,一辈子党来暖。“党务+政务+服务”的效果最终评价标准是人民群众认可、满意。另一方面,有力证明了赋予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依托党建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把各类帮扶资源和群众需求进行精准对接、精准推送、精准考核,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衡量基层党建工作实效的可行性、可复制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微实事工作室”精准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分析
服务种类不够丰富、系统平台使用不熟练、预约时间迟到和时长不足的问题。首先,随着服务人员与老人亲密度和信任度的加强,老人的个性需求逐步提升,要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群体定制服务方案。其次,要对服务人员进行个别化小组培训,直到能熟练运用。最后,要加强实时监督,增加服务人员帮助服务人员优化工作安排,严格纪律管理。在客户群方面,一是部分社区面临拆迁居民搬离现有服务范围,需要通过拓展“微实事工作室”的数量和服务范围实现,但这涉及跨区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二是695户签约客户无法激活。有的家庭虽然签约了却不愿陌生人进门,有的有服务需求但是服务对象有精神疾病、暴力倾向等,“微实事工作室”尚不具备此类服务能力。
四、基层党组织运用“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群众的路径选择
基层党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习近平指出:“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加方便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8]从“微实事工作室”的实践探索看,基层党组织运用“互联网+党建”提升自身组织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服务群众质量要真正取得进展和实效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运用“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群众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
随着城镇化、信息化的持续发展,人们线上交流沟通的管道更多样了,城区社区更宜居了,但面对面服务群众的距离却远了;人口更密集积聚了,但邻里守望相助的归属感下降了;社会更多元了,但党的群众工作传统模式不灵了的问题也增多了。基层组织在协调各方利益矛盾时经常孤军奋战,有时甚至做好事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微实事工作室”的实践,不仅有政治效益,提高了基层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把矛盾和困难化解在基层,实现了党建线上线下融合,促进了基层治理线上线下融合,而且具有经济效益,提高了困难救助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带来了利润,企业用获利的一部分反哺,又能够增加救助资金的总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运用“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群众,现在已经不是能不能干的问题,而是怎么干和怎么干好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工作者应该打消畏难心理和观望心态,无论是基层党委还是社区党组织都要从更好地承担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时代责任出发,牢牢抓住这一改革创新的时代机遇,把运用“互联网+党建”精准服务群众作为探索行业系统部门融入属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探索基层党组织与优质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合作,提高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共商共建共享社会治理体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抓手和载体去布局、去实践,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实起来。 (二)从落实党的全面领导角度树立大党建理念和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敢于善于尝试
在这个万物互联逐步数字化、可视化,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逐步融合的信息时代,解放思想,打开思路,更新思维是建设“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的基础和首要环节。没有思维的转变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的转变。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要求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只有从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大党建”角度出发,树立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才能从宏观整体规划设计引导,才能突破区域利益考量進行自我革命,实现互联互通、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形成统一的党建信息化平台,融合传统党建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各类组织在基层联动、资源在基层统筹、服务在基层拓展、问题在基层解决、民心在基层凝聚。“微实事工作室”之所以快速顺畅运行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有“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的支撑,有一批具有现代信息素质的敢想敢干能干的组织工作干部,有善于敢于接受新事物一心为民排忧解难的领导。所以,基层党组织必须走出舒适区、打开思维视野,主动提升自身的信息素质,借助引领外脑,把党建工作融入信息化、智能化的现实生活和世界潮流中。
(三)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以党组织为支点,关注民生热点,突出研发重点
“互联网+”的优势就是能够实时在线把握需求的变化和趋势,快速及时准确满足需求,以跟踪提供全程或全产业链的服务。其优势除了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和实时流程监督管控外,关键是形成大数据收集、分析、反馈的闭环,为解决“最后一公里”提供决策参考。但这并不代表能够取代线下面对面的需求沟通和交流。线上的“微实事工作室”在前期设计阶段不仅有线上需求统计分析,而且依靠街道社区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入户访谈调研,从而使困难群众的类型、服务项目类型、服务资金来源、服务质量要求等有了精准的把握,才有了线上系统的顺利设计运行和高使用率,以及线下服务的有效性和好评度。在“微实事工作室”运行后,区域内的非困难群众提出了按市场价格购买其服务的要求,证实了其扩大服务群众范围、提高群众受益面的潜力。此外,“微实事工作室”还按计划和党组织活动需求举办党建月“五送”、党民齐心品味端午、齐心合力创文卫等具有党建特色的主题便民服务活动,得到居民的欢迎和认可。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所以,要把运用“互联网+党建”实现精准服务群众抓实抓好抓长,关注技术环节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必须巩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突出服务群众这个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唯此,技术才是有温情有使命的技术,才能走进群众心坎,化解群众心结,温暖群众心窝,不断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四)形成科学规范安全的运行机制
科学规范安全的运行机制是“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必不可少的要素。特别是信息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运用“互联网+党建”实现精准服务群众涉及主体多、资源广、影响大,既要保证运行顺畅、便捷好用,又要保证信息安全、环环相扣。同时要注意便利数据连接和数据共享,避免自循环、小循环。所以,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信息技术企业和服务企业准入标准,明确责任主体,制定规范统一的服务标准、考核标准、评价标准,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做到公开公正透明,确保运行顺畅、高效,实现多方共赢,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余 娜.“党建+”为村民服务插上信息化“翅膀”[J].四川党的建设,2018,(4).
[2]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加强和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N].人民日报,2014-03-06.
[3]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8,(9).
[4]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轴心地位 不断开拓城乡基层治理新局面[N].天津日报,2018-05-18.
[5]天津建立村和社区各类组织负责人向党组织述职制度[N].天津日报,2018-05-09.
[6]习近平.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DB/OL].[2015-06-1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6-18/7353949.shtml.
[7]红桥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万千百十”行动计划[DB/OL].[2017-02-10]. http://www.tjzzb.gov.cn/xw/djxw/201702/t20170210_22948.html.
[8]习近平在福建调研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和保障[N].人民日报,2014-11-03.
责任编辑:杨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