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l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国家、地区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出发,结合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讨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思路,并结合本校情况,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探索,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情况。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周远明(1984-),男,湖北仙桃人,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梅菲(1980-),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6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工业大学2007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7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31-0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1]该文件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旨在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在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薄弱、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学科现状分析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本学科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家急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级人才。从地方发展来看,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在全力推进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以光通信、移动通信为主导,激光、光电显示、光伏及半导体照明、集成电路等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电子信息产业在湖北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培养具备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的核心内容和迫切需要。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人才培养有“产学研”脱节的趋势,学生能够参与的本专业实践活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较少。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体现在“应用型”和“创新型”的有机结合。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基础理论扎实、科学知识丰富,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创新”为原则,除了让学生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考虑培养学生具有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既要有“知识”、“能力”,更要有内涵和使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从而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思路
  为了适应国家、地区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在编制专业培养方案时重点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3]
  (1)与时俱进,密切关注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当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材、教法和教学内容,不断完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
  (2)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专业课程教师负责专业实验建设和实施,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搭建以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3)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实践和大学生竞赛等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领域的新发展、新突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认知和历史使命感。
  (5)加强学生管理,推进“导师制”指导模式,促进良好科学道德教育和优良学风建设。
  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和光电子器件、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培养特色
  本学科主动与国家、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持一致,建设发展方向为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本专业始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动适应国家、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学分制”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导师制”指导模式和“研究型”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合格+特长”的素质发展模式和完善“大类平台+专业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如表1所示。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宽阔的科学视野、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物理基础理论、微电子学及光电子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英文阅读能力,有一定的科技英文写作能力;了解微电子、光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总结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们将不断推进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109/xxgk_125202.html.
  [2]张新跃,董世洪,周金其,等.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3).
  [3]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S1).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2012年春天,湖南省郴州、怀化两市地方电网成功上划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新上划企业的员工在工作标准、技术水平、企业文化方面都需要快速适应国家电网公司的有关要求,以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如何让这些地方电网人快速转变为合格的国家电网人,成为摆在国网湖南电力面前的一个难题。  国网湖南公司副总经理牛黎军说:“我们要努力发挥国家电网人才密集、管理严格、作风严谨的优势,加强培训,加快新上划县公司员工到国家电网
期刊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是湖南骨干电网集中运维检修专业中心机构,自组建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变电运维人才队伍建设,严格遵循国网公司“资源集约化、组织扁平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的“大检修”体系建设目标,全面实施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  国网湖南检修公司拥有在职正式员工920名,公司运维人员中,一半以上为检修转岗人员,80%的人员具备一年以上的检修经历,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具备了天然的人员
期刊
在2013年3月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9次谈及“中国梦”,习主席坚定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什么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习近平主席给出了高度凝练的概括。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
期刊
为万家灯火的通明,一代又一代的电力人,以信念为支撑,以责任为依归,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真情、智慧和汗水诠释着对工作的忠诚与热爱,对职业的敬畏与尊重,挺起了中国电力事业的脊梁,谱写了新时代的壮美乐章。为此,本刊特选取近年来几位受表彰的电力职工,对他们的爱岗敬业事迹进行了简要概述。他们是新时期电力职工的先进典范,他们的行为感动社会、感动行业、感动所有电力人,值得认真学习和思考。  吕清林:平凡的坚守
期刊
2009年以来,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积极探索员工职业发展工作,围绕能力通道建设、能力评价、能级管理和员工能力激励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电网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的路子,实现了员工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建立员工职业能力发展通道  通常情况下,岗位发展是电网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的唯一途径,即员工进入电网企业后,实现低岗级到高岗位发展之路。然而,因高岗位的职数有限,企业经营管理的职数
期刊
2013年的7、8月,湖南长沙,近40度的高温,整个城市进入“炙烤”模式……  星沙开发区,盼盼路,国网湖南培训中心——偌大的篮球场上,晚上10点,步伐整齐、军号嘹亮,541名新进国网湖南公司的大学毕业生仍在紧张地进行着准军事化训练。国网湖南培训中心员工培训,如这炽热的天气一般,一浪高过一浪。  这是一批刚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为期半个月的岗前培训,将开启他们职业生涯的追梦之旅。  这是国网
期刊
摘要: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同于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特殊性,而多校区大学因其校区多、教学资源相对分散的特点,更加需要实现公共选修课的信息化管理。北京联合大学这一典型多校区大学公共选修课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能对其他多校区大学公共选修课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多校区;公共选修课;信息化  作者简介:邵业沛(1978-),女,河南泌阳人,北京联合大学教务
期刊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企业“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释放人才能量、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湖南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坚持以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为目标,以造就高技能人才为重点,规范鉴定流程,强化资源配置,创新鉴定模式,优化鉴定服务,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至2012年底,全省电力行业共有97120人次参加了鉴定,取证52390人,其中:技师取证3312人,高级技师取证918人,为加速国网湖
期刊
2013年5月,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送培上门,以点带面”变电运行技能实训班在双溪培训基地圆满结束,此次培训是省公司针对我局“两网合一”和三集五大改革后生产人员技能提升的迫切需求而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我有幸成为58名参培学员中的一员,切身感受了这次送到心坎上的“培训福利”,用以下概括我的心得:  技艺精湛,培训讲师有备而来;  师生齐思,教学创新喜获成效。  求知若渴,学习方法五花八门;  军事管理
期刊
摘要:根据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了“运筹学”课程的特点。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工程项目”为导向进行知识构建和技能训练,采取分组学习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加计算机建模求解教学内容以提高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工程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李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