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学是一种古老的、基础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从古代物理学发展到经典物理学,再发展到现代物理学,它的每一个发展、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 基础学科 发展 科技进步 人类文明
一、物理学与人类社会
20世纪的生命科学在物理学的基础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就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物理学的概念与方法深入到生命科学领域。物理学的X射线晶体衍射方式,为结构学派认识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物理学家伽莫夫率先提出了三联体密码方案,有利地推动了信息学派的成长。几乎所有对生命现象的研究,都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去寻找生命本质规律,分子生物学成为了生命现象研究的核心领域和发展生物技术原理的源泉。1970年,基因重组开辟了基因技术工程应用的可能性,从而使人类看到了运用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的广阔前景。
二、物理学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
1.物理学带来的物质财富
讲到物理学与人类社会文明的关系,大家也许会想到爱迪生,是他试验了一千多种灯丝,最终发明了以钨丝为发光材料的电灯,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了。
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电灯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色彩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
新材料还被誉为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这是因为没有花样繁多、品种齐全、功能奇特、高纯度的新材料,所有的高新技术只能是空中楼阁,电脑、机器人、宇宙飞船等都只能是天方夜谭,所以不管怎么样的高新技术,都是要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进而分离或合成出高纯的材料为基础的。
2.精神文明的发展
物理学几乎是一切工程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的成就直接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技术,形成了今天门类齐全、多样的工业体系。今天的许多高新技术也仍然是以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这些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比如,机械、建筑科学就是经典力学原理的实际运用,今天的电力、电子工业是电磁学发展的结果,光学特别是激光技术使得光纤通信、互联网、激光医学等莲勃发展。在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天技术使得人类的足迹不断地向宇宙深处延伸。
物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进步中积累的思想方法是人类思想领域的瑰宝。这些思想方法和物理学的研究成就一道在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指引着人们破除迷信、消除愚昧、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断追求真、善、美,推动人类文明的车轮该滚向前。可以说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巨大进步。
3.物理学的学科地位及发展方
(1)物理学在自然科学群体中的地位。众所周知,20世纪以来物理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极其辉煌的成就,物理学一直是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带头学科并成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成为推动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和源泉,并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正如楊振宁教授所说:“在20世纪,物理学产生了奥妙的观念革命,从而改变了人类对空间、时间、运动和力这几种基本概念的认识;深入探索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奥秘,通过技术进步为人类生产力带来了空前增长。”
物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手段和研究、测试方法,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诸如宇宙学、天文学、地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的重要概念、理论的基础和实验、研究方法,从而推动各个学科深入而迅速地发展。物理学向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广泛渗透和移植,促使一系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而正是这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有可能成为未来学科中最有希望、取得成果最多的领域。
(2)物理学的发展趋势。虽然在20世纪近代物理学革命以后的约为3 /4世纪的时间内,物理学并没有发生新的基础性、革命性的重大变革,物理学的进展主要还表现为对于相对论量子论的完善及推广应用上,但这并不意味着物理学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百年来物理学的巨大发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学不仅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而且也是一切自然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没有物理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就不会有现代一切科学文化的出现。J.霍根在《科学的终结》一书中得出的“物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终结”的结论。这是悲观的看法,认为人类对物理学基本规律的认识已经完成,基础物理学的发展终结了。然而,现代物理学仍然是不完备的,物理学的内在矛盾(相对论与量子论的矛盾)表明21世纪的物理学需要而且必然面临再一次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周泊松.理论力学教程[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程守洙.普通物理学[M].第六版.第一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程建春.理论物理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7
作者简介:王浩宇(1996—),男,汉族,宁夏永宁人,邵阳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方向:物理学;李艳,指导老师,当前任职邵阳学院
关键词:物理学 基础学科 发展 科技进步 人类文明
一、物理学与人类社会
20世纪的生命科学在物理学的基础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就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物理学的概念与方法深入到生命科学领域。物理学的X射线晶体衍射方式,为结构学派认识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物理学家伽莫夫率先提出了三联体密码方案,有利地推动了信息学派的成长。几乎所有对生命现象的研究,都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去寻找生命本质规律,分子生物学成为了生命现象研究的核心领域和发展生物技术原理的源泉。1970年,基因重组开辟了基因技术工程应用的可能性,从而使人类看到了运用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的广阔前景。
二、物理学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
1.物理学带来的物质财富
讲到物理学与人类社会文明的关系,大家也许会想到爱迪生,是他试验了一千多种灯丝,最终发明了以钨丝为发光材料的电灯,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了。
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电灯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色彩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
新材料还被誉为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这是因为没有花样繁多、品种齐全、功能奇特、高纯度的新材料,所有的高新技术只能是空中楼阁,电脑、机器人、宇宙飞船等都只能是天方夜谭,所以不管怎么样的高新技术,都是要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进而分离或合成出高纯的材料为基础的。
2.精神文明的发展
物理学几乎是一切工程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的成就直接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技术,形成了今天门类齐全、多样的工业体系。今天的许多高新技术也仍然是以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这些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比如,机械、建筑科学就是经典力学原理的实际运用,今天的电力、电子工业是电磁学发展的结果,光学特别是激光技术使得光纤通信、互联网、激光医学等莲勃发展。在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天技术使得人类的足迹不断地向宇宙深处延伸。
物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进步中积累的思想方法是人类思想领域的瑰宝。这些思想方法和物理学的研究成就一道在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指引着人们破除迷信、消除愚昧、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断追求真、善、美,推动人类文明的车轮该滚向前。可以说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巨大进步。
3.物理学的学科地位及发展方
(1)物理学在自然科学群体中的地位。众所周知,20世纪以来物理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极其辉煌的成就,物理学一直是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带头学科并成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成为推动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和源泉,并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正如楊振宁教授所说:“在20世纪,物理学产生了奥妙的观念革命,从而改变了人类对空间、时间、运动和力这几种基本概念的认识;深入探索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奥秘,通过技术进步为人类生产力带来了空前增长。”
物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手段和研究、测试方法,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诸如宇宙学、天文学、地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的重要概念、理论的基础和实验、研究方法,从而推动各个学科深入而迅速地发展。物理学向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广泛渗透和移植,促使一系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而正是这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有可能成为未来学科中最有希望、取得成果最多的领域。
(2)物理学的发展趋势。虽然在20世纪近代物理学革命以后的约为3 /4世纪的时间内,物理学并没有发生新的基础性、革命性的重大变革,物理学的进展主要还表现为对于相对论量子论的完善及推广应用上,但这并不意味着物理学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百年来物理学的巨大发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学不仅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而且也是一切自然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没有物理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就不会有现代一切科学文化的出现。J.霍根在《科学的终结》一书中得出的“物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终结”的结论。这是悲观的看法,认为人类对物理学基本规律的认识已经完成,基础物理学的发展终结了。然而,现代物理学仍然是不完备的,物理学的内在矛盾(相对论与量子论的矛盾)表明21世纪的物理学需要而且必然面临再一次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周泊松.理论力学教程[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程守洙.普通物理学[M].第六版.第一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程建春.理论物理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7
作者简介:王浩宇(1996—),男,汉族,宁夏永宁人,邵阳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方向:物理学;李艳,指导老师,当前任职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