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的张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宋英宗治平四年,48岁的张载来到平凉(古称渭州),任渭州军事判官,即“签书渭州判官公事”,张载在平凉就职只有两年,但尽职尽责,为民亲民的风范深受当地群众的赞誉。
北宋时,渭州(今甘肃平凉)成为边疆重镇,地方军政中心。平凉历史文化深受民族融合及战争影响,也因地缘、行政隶属、人员流动等因素,受到关中文化的辐射带动。平凉崆峒历史文化,应当是多民族的关陇文化。
北宋的张载(1020-1077),字子厚,陕西凤翔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他著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西铭》等,被编为《张子全书》,是宋元明清时代知识分子科举的必读书籍。
张载在21岁时,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上书陇西经略副使范仲淹,提出《边议九条》,想结集青年起兵收复洮西失地。范仲淹让他专心读书,张载听从劝导,从《中庸》入手,埋头钻研儒学与佛道之说,苦读十多年,张载38岁时考中进士,与苏轼、苏辙兄弟同榜。张载曾在京师汴京设坛讲《易》。
古代文人学士常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目标。张载担任云岩县令时,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倡导尊老爱幼,每月初一召集乡里老人到县衙聚会,访问民间疾苦。这一活动被誉为千古善举。张载不仅立德,还要立功立言。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48岁的张载来到平凉,任渭州军事判官,即“签书渭州判官公事”,官不大,位不高,却寄托着张载立功的梦想。
当时的平凉,正处在民族融合的非常时期。祝世林先生根据《宋史》及《续资治通鉴长编》统计,唐末至北宋,分布在陇山一带的少数民族族帐,属于吐蕃系統者50族,属于羌族者105族,仅庄浪的水洛一地就有“杂氐十余万落”。北宋时期少数民族族帐有重大发展,经济、文化、生活、血统等发生变化,附属于宋朝的被称为“熟户”,不附于宋朝的被叫着“生户”。众多的民族、人口繁衍生息,形成平凉文化多元的内涵与民族融合的斑斓色彩。
战争是民族融合的特殊方式,方言俗语称之为:不打不成交。宋代与西夏之间的战争使平凉成为边疆重镇,平凉西控陇干,东扼关中,屏藩中原,连接边塞。宋郑文宝《萧关议》有“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制五原”。庆历元年(1041)二月、二年九月,西夏与宋军大战于好水川、定川寨,宋军大败,夏兵长驱直抵渭州城,经略使王沿率兵防御,夏兵东进大掠潘原。在战争中,崆峒山僧人法淳率徒保护御书院和避难民众数以万计。正是在战争频繁的岁月,宋朝调整西北边防,庆历元年(1041)分陕西沿边为四路,其中泾原路安抚招讨使驻渭州,使平凉代替汉唐安定、泾州、原州成为地方的军政中心。一代文臣武将纷纷到渭州平凉来立功。张载来平凉前后,大将李继隆、李继和兄弟、大将曹彬的儿子曹玮、名将狄青,名臣韩琦、范仲淹、尹师鲁等人都来到这一带活动。张载到平凉后,和上司蔡挺的关系很和谐,在大灾之年,张载向蔡挺建议,动用军资几十万钱救济灾荒,创“兵将法”,推广边防军民联合训练作战,精减从各地征调的戍兵(中央军),招募英勇善战的当地人把守边塞。这样,既减少了军费开支,又巩固了边防,得到了朝廷赞赏。
《陕西历史》中讲,公元1050-1077年,张载创立“关学一道学”,因他是关中著名学者,其中1067年,张载来平凉,表明“道学”也传到了平凉。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气壮山河。平凉在萧关之内,东与陕西接壤,地方建置上长期隶属于陕西管辖,这种地缘、行政隶属关系,使平凉受到关中文化的辐射带动。从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研究可见,地处关陇交界的平凉崆峒历史文化,应该定位于多民族的关陇文化。
北宋时,渭州(今甘肃平凉)成为边疆重镇,地方军政中心。平凉历史文化深受民族融合及战争影响,也因地缘、行政隶属、人员流动等因素,受到关中文化的辐射带动。平凉崆峒历史文化,应当是多民族的关陇文化。
北宋的张载(1020-1077),字子厚,陕西凤翔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他著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西铭》等,被编为《张子全书》,是宋元明清时代知识分子科举的必读书籍。
张载在21岁时,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上书陇西经略副使范仲淹,提出《边议九条》,想结集青年起兵收复洮西失地。范仲淹让他专心读书,张载听从劝导,从《中庸》入手,埋头钻研儒学与佛道之说,苦读十多年,张载38岁时考中进士,与苏轼、苏辙兄弟同榜。张载曾在京师汴京设坛讲《易》。
古代文人学士常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目标。张载担任云岩县令时,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倡导尊老爱幼,每月初一召集乡里老人到县衙聚会,访问民间疾苦。这一活动被誉为千古善举。张载不仅立德,还要立功立言。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48岁的张载来到平凉,任渭州军事判官,即“签书渭州判官公事”,官不大,位不高,却寄托着张载立功的梦想。
当时的平凉,正处在民族融合的非常时期。祝世林先生根据《宋史》及《续资治通鉴长编》统计,唐末至北宋,分布在陇山一带的少数民族族帐,属于吐蕃系統者50族,属于羌族者105族,仅庄浪的水洛一地就有“杂氐十余万落”。北宋时期少数民族族帐有重大发展,经济、文化、生活、血统等发生变化,附属于宋朝的被称为“熟户”,不附于宋朝的被叫着“生户”。众多的民族、人口繁衍生息,形成平凉文化多元的内涵与民族融合的斑斓色彩。
战争是民族融合的特殊方式,方言俗语称之为:不打不成交。宋代与西夏之间的战争使平凉成为边疆重镇,平凉西控陇干,东扼关中,屏藩中原,连接边塞。宋郑文宝《萧关议》有“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制五原”。庆历元年(1041)二月、二年九月,西夏与宋军大战于好水川、定川寨,宋军大败,夏兵长驱直抵渭州城,经略使王沿率兵防御,夏兵东进大掠潘原。在战争中,崆峒山僧人法淳率徒保护御书院和避难民众数以万计。正是在战争频繁的岁月,宋朝调整西北边防,庆历元年(1041)分陕西沿边为四路,其中泾原路安抚招讨使驻渭州,使平凉代替汉唐安定、泾州、原州成为地方的军政中心。一代文臣武将纷纷到渭州平凉来立功。张载来平凉前后,大将李继隆、李继和兄弟、大将曹彬的儿子曹玮、名将狄青,名臣韩琦、范仲淹、尹师鲁等人都来到这一带活动。张载到平凉后,和上司蔡挺的关系很和谐,在大灾之年,张载向蔡挺建议,动用军资几十万钱救济灾荒,创“兵将法”,推广边防军民联合训练作战,精减从各地征调的戍兵(中央军),招募英勇善战的当地人把守边塞。这样,既减少了军费开支,又巩固了边防,得到了朝廷赞赏。
《陕西历史》中讲,公元1050-1077年,张载创立“关学一道学”,因他是关中著名学者,其中1067年,张载来平凉,表明“道学”也传到了平凉。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气壮山河。平凉在萧关之内,东与陕西接壤,地方建置上长期隶属于陕西管辖,这种地缘、行政隶属关系,使平凉受到关中文化的辐射带动。从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研究可见,地处关陇交界的平凉崆峒历史文化,应该定位于多民族的关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