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初二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的,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文章认为,要从两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应用巧设悬念、引起认知冲突、给予成功的满足、增进情感交流、适当开展竞赛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 思维特点 学习动机 教学方法
初中二年级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老师和家长应该针对初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引导疏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不断进步。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和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一、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
(一)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剧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
二、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亮家看他,当时小亮正在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亮哪道题做错了。小亮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此时,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二)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三)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帶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给教师的建议》)。
(四)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来,以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的。比如: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从而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五)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六)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深化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充满了学习动力。比如:“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教学中,当学生对形如:am+an, a(m+n)+b(m+n)的多项式会分解以后,再提出新问题,形如:a(m-n)+b(n-m)的多项式如何利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因式分解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然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者简介:
郭鹏(1979.3),男,山东省诸城市,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2002级学士,研究方向:管理工程。
关键词 思维特点 学习动机 教学方法
初中二年级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老师和家长应该针对初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引导疏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不断进步。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和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一、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
(一)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剧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
二、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亮家看他,当时小亮正在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亮哪道题做错了。小亮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此时,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二)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三)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帶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给教师的建议》)。
(四)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来,以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的。比如: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从而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五)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六)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深化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充满了学习动力。比如:“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教学中,当学生对形如:am+an, a(m+n)+b(m+n)的多项式会分解以后,再提出新问题,形如:a(m-n)+b(n-m)的多项式如何利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因式分解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然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者简介:
郭鹏(1979.3),男,山东省诸城市,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2002级学士,研究方向:管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