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近几年阅读教学的尝试,就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效率;阅读水平
  
  近几年来,中考增加了阅读、自主表述方面的内容,在新课程下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学生阅读能力直接影响自身学习效率,以及学业成就。但阅读教学的现状堪忧,极需改革。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就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根据近几年阅读教学的尝试,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培养学生制定阅读目标
  
  教师要善于此导学生根据课前“阅读提示”来制定阅读目标。“阅读提示”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策划的教与学的重点并提示了阅读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应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具体阅读目标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一篇课文不管具体目标有多少,都应该是对“阅读提示”这一目标的具体分解。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课文的“阅读提示”提示学习重点,教师应围绕这些学习重点制定具体目标。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卢沟桥、赵州桥这两座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说明思路怎样?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等。
  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练习题自制阅读目标。课后练习题本身就是一篇课文要解决的阅读目标,它是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具体落实,因此要引导学生切实落实好课后练习题。从而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目的。
  
  2.根据学生特点,寻找激趣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质量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思想情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他们又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其学习习惯不稳定,个别的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材中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比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刚刚逝去的童年玩耍趣事有着深刻的印象,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让学生沉浸在《童年》一歌的音乐背景中,再引导学生以《我的童年趣事》为话题,把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趣事有了现实的美景,也有着幻想的成分,自然就激发起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物外之趣”文段的朗读。然后再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阅读、领会“观夏蚊”、“观虫斗”、“驱蛤蟆”三幅画面的情趣,充分感受作者童年时代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天真烂漫的生活,进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这堂课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达到了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炉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参与教学过程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钱梦龙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这一教育思想。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我在课堂上教《核舟记》时,文章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连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而在这堂课上,教师转换了角色,充当导演,却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充满光彩,使学生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在新课标下,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教法的创新,尤其是语文阅读应与时俱进。针对阅读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关注并积极加以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阅读方法训练,强化学生学习过程,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广西乐业县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幼林针叶遭受松枝细瘿蚊(Cecidomyiasp.)危害,采用2种内吸杀虫剂干部包扎措施进行化学治理之后,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本文主要分析2种药剂的防治持续效果,分析表明35%腾达的持续效果稍好于40%氧化乐果。  [关键词]广西乐业县;松枝细瘿蚊;化学治理;内吸杀虫剂;防治持续效果分析    在广西乐业县新化镇谐里村百关屯,2007年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更应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最近几年,我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激发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影响学习效果的许多变量中,学习动机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并且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因素。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动机,
期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生命所在。不难想像,一所质量不好的学校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生长和发展的。学校要追求高质量,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改,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实现的途径涉及诸多方面,而其中,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一条是和谐师生关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搞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从事教育,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    1.师生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期刊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即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
期刊
教育“以人为本”新理念的确立,对教育中的人都带来新的期盼。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双向交流的活动,是一种接受与反馈的关系。教育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引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实现德育效能的重要因素。现就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些浅略的探讨。  1.具有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怀,这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时代需要。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呢?    1.优化体育教学情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  在教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无疑直接影响着人才素质的优劣,而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其健康心理的培养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人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谈以下几点肤浅的看法: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    小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肤浅的、表面的、不稳定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期刊
我们以新课标对语言技能的基本要求作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在四级要求下“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情感态度,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  我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缺乏必要的口语
期刊
要提高数学解题教与学的水平,我们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提高对数学解题的认识,完整地看待数学解题的功能和解题中思维活动的全过程;二是在解题实际操作上,思考要得法,要有目的,有步骤地思考具有指南作用的有关问题,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上下工夫,促使学生在解题中学会如何审题,如何分析,如何表达,如何反思。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重以下的问题:  要加强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教学,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和定理、公式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高中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1.注意课堂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
期刊